•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 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實際狀況,並分別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下學校教師對於 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間知覺之差異,進而分 析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三者間之關係,以提 升國民小學在學校創新經營的效能。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 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實施程序,第五節 為資料處理。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 研究」為主題進行研究,前章進行文獻探討,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並 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形成初步研究架構,茲分述如下:

壹、研究架構

本研究在進行問卷調查前,依據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探討結果,形成 研究之架構,藉以調查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以及學校創 新經營效能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在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 壓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間知覺之差異情形;接著再深入探討校長知識領 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間之關係,分析校長知識領導、教 師工作壓力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預測力,並透過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探析三個潛在變項之關係及其適配情形,如圖 3-1 所示,並說明如下:

  8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工作負荷 2.人際關係 3.學生行為 4.行政支持 5.專業知能 6.變革適應

教師工作壓力 1.充實領導知能 2.促進合作分享 3.整合知識資源 4.激勵成員學習 5.展現創新行動 校長知識領導

1.行政服務創新效能 2.課程教學創新效能 3.學生表現創新效能 4.環境設備創新效能 5.資源運用創新效能 學校創新經營效能

4.服務年資 5.擔任職務 6.學校規模 7.學校地區 1.性 別 2.年 齡 3.學 歷 背景變項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一、 以「背景變項」為自變項,分別以「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 力」、「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為依變項,探討不同性別、年齡、學歷、

服務年資、擔任職務之教師,以及不同學校規模、地區之學校,在 上述三個依變項的差異情形。

二、 分析「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三 個潛在變項間的關係及預測力。

三、 探究「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三 個潛在變項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情形,以瞭解其直接與間接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研究變項

本研究選擇之研究變項可分為:背景變項、自變項、依變項三部分,

茲就各變項之內容分述如下:

一、背景變項

本研究之背景變項包括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人口變項(性別、年齡、

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及學校背景變項(學校規模、學校地區), 並以此進行差異情形之比較,各變項間分類標準如下:

1. 性別:分為「男性」、「女性」,共兩類。

2. 年齡:分為「30 歲以下」、「31 至 40 歲」、「41 至 50 歲」、「51 歲以 上」,共四類。

3. 學歷:分為「師專或師範畢業」、「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師資班)

畢業」、「師大、師院、一般大學教育系大學部畢業」、「研究所 以上(含四十學分班)」,共四類。

4. 服務年資:分為「5 年以下」、「6 至 15 年」、「16 至 25 年」、「25 年 以上」,共四類。

5. 擔任職務:分為「主任」、「組長(或副組長)」、「教師」,共三類。

6. 學校規模:分為「12 班以下」、「13 至 36 班」、「37 至 60 班」、

「61 班以上」,共四類。

7. 學校地區:分為「北投、士林區」、「大同、中山區」、「松山、信義 區」、「內湖、南港區」、「中正、萬華區」、「大安、文山區」,共六 區。

二、自變項

本研究之自變項包含「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工作壓力」二變項,

各分向度說明如下:

  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校長知識領導(賴協志,2008)

1. 充實領導知能:係指校長能以身作則,不斷進修學習,充實自我 的本職學能,以具備領導所需的專業知識與素養,讓自己成為知 識學習的典範,並培養認知、規劃與批判思考能力,充分展現領 導專業,做出正確決策,創造知識價值。

2. 促進合作分享:係指校長本身能了解合作的概念,結合個人與成 員的知識與志向,促進彼此相互合作;並透過真誠的表現、充分 的授權、關懷與尊重,深獲學校利害關係人的信任與支持,使所 有成員願意從事知識的分享與運用,型塑知識分享文化。

3. 整合知識資源:係指校長需了解學校可用的知識資源,包含圖書 資料、科技設施等,並有效整合及運用,以形成有系統、有組織 的知識庫;且能善用有限的經費、人力、設備等資源,創造良好 的知識管理效能。

4. 激勵成員學習:係指校長應了解校內成員的工作情形與表現,適 時給予肯定,以鼓勵取代責備,讓讚美多於批評;並使成員知悉 進修學習的重要性,透過進修獎勵制度的建立,促進個人與團隊 學習,提升成員專業知能。

5. 展現創新行動:係指校長本身能展現創新的特質,提供成員足夠 的時間從事創新活動,透過縝密的思考與明確的行動來加強成員 創新技巧,並能營造創新環境,建立知識創新團隊,積極推動學 校創新經營。

(二)教師工作壓力(鄭志成,2008)

1. 工作負荷:係指教師在教學環境中執行各項工作,包括對教學工 作、行政事務、業務考評、及其他額外交辦工作。因工作份量太 多無法在一定時間內如期完成,或因超過個人能力而產生心理負 擔,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人際關係:係指在學校的大環境中,教師與他人互動之各種關係,

包括與校長、行政人員及其他教師互動的情形。甚至為維持良好 的親師關係,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互動時,所感受到的壓力。

3. 學生行為:係指教師個人教學技巧、學生個人學習困難、或學生 行為管教,造成師生甚至與家長之間的衝突等因素,讓教師所產 生的壓力。

4. 行政支持:係指學校行政人員在學校組織運作中對於教師工作的 支援與配合,以及教師心理層面的支持等,包括教學上的協助與 支持、重要議題的決策參與及適時給予教師激勵等。

5. 專業知能:係指教師在專業法令、教學知能、專業成長的需求、

專業地位的提昇使感受到壓力。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能對設計選擇 課程、教材、安排教學活動、進修研習、師生互動、教學管理等 方面所產生的工作壓力。

6. 變革適應:係指教師對教育政策變革,如學校發展本位課程自編 教材、課程學習領域化、彈性時間設計學習課程及法令規章修改 造成個人權益改變等等,導致適應不良所造成的工作壓力。

三、依變項:本研究依變項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各分向度說明如下

(黃秋鑾,2009):

1. 行政服務創新效能:係指學校運用行政革新方法、技術,提升行 政效率與服務品質,以達到提升學校組織效能。

2. 學生表現創新效能:係指學校能激勵教師運用創意,去蒐集、研 發新教材、教法與評量,並建構有利於課程與教學之知識平臺,

以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學習成就。

3. 課程教學創新效能:係指學校能運用新思維與新技術,規劃多元 創新的學生課內、外活動表現,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表現水準。

  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環境設備創新效能:係指學校能因應教育發展需要,規劃設計出 創意的校園環境,及提供妥善的教學環境設施,進而營造優質的 學校情境,以達到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

5. 資源運用創新效能:係指學校能運用新思維與新技術,建立社區 與學校良好的關係,並引入社區與家長資源,以改善學生學習環 境,提升辦學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