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透過深入訪談了解在政策過程中,網路輿情分析所帶 來的影響。以下將說明本研究的研究結構與資料蒐集方法。

研究架構 第一節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調查網路輿情分析對政策的影響,即其在政策過程中的 運用情形和其是否有發揮應有的效用,經過文獻分析後,認為民意對政策過程可 能產生的影響包含使政策中的某些問題被注意到、影響政策規劃參與者如何規劃 方案及預算金額等方案內容、決定方案的選項與代議士的行為,和影響政策執行 後的修正。據此,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如圖4。

圖4 為本研究依據經文獻分析得知的民意在政策過程中產生的影響,繪製出 網路輿情分析在政策上的運用過程。如圖4 實線箭頭所示,本研究將探討網路輿 情分析對輿情分析負責人員,在本研究代指第一批見到網路輿情分析結果的政府 機關人員,通常即為機關單位中承辦進行網路輿情分析這項業務的人,這些人員 可能所在的職務單位包含:統籌單位、協調單位、政策行銷單位或是民調單位或 資訊單位人員,也有可能就是規劃政策方案的人員。除了輿情分析負責人員,還 有網路輿情分析對政策參與機關人員(包含主辦機關、協辦機關、統籌機關的首 長、主管與承辦人員)與網路輿情分析相關的政策過程、政策行銷的影響為何、

如何產生影響,並依據資料蒐集結果修改圖4,呈現實際上網路輿情分析在政策 上的運用過程。

民意傾向決定了網路輿情分析的結果,而網路輿情分析的影響可能依據兩種 路徑:(1)網路輿情分析報表經由輿情分析負責人員影響政策主管機關中的機關 首長、政策承辦人員等政策參與機關人員,進而在政策過程的五個階段:需求評 量、政策內容設計、方案選擇、政策執行、反饋產生作用,包含使政策承辦人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注意特定政策問題,或影響方案內容或政策承辦人員對方案的偏好,及修改原本 的政策內容;或如果政策有統籌機關或多個參與政策規劃的行政機關,網路輿情 分析可能成為輿情分析負責機關人員或統籌機關進行跨部門協調的工具,向其他 政策參與機關的機關證明政策的民意基礎與民意傾向,進而促進政策規劃與修正 的效率或改變政策內容;(2)網路輿情分析報表被政策行銷人員運用在政策行銷 上,透過網路輿情分析了解民眾是否有對政策不了解,或其他反對的原因,加以 改善或澄清,改變政策行銷的內容或方法,藉此影響民眾或代議士的想法。依照 文獻與理論分析,網路輿情分析在政策過程的效用為產生上述的影響,然而,實 際情形是否和理論相同,則是本研究希望得知的。

本研究主要調查政府行政機關將網路輿情分析運用在政策上的情形,因此研 究架構圖中所繪的政策過程框格中包含的政策階段與一般政策階段理論所敘述 的政策過程:議題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不太相同,

研究架構圖中的政策過程為行政機關進行政策規劃與修正所歷經的階段,所以不 將政策合法化放在研究架構圖中的政策過程框格中,因為本研究並不探討網路輿 情分析如何影響一般政策階段理論中政策合法化的過程,而是探討行政機關是否 會將網路輿情分析結果用於影響民意代表,即向民意代表進行政策行銷,由此也 可以看出本研究的架構圖是依據人來分割。

政策理論中對於政策行銷的定義相當廣泛,不僅對於一般民眾、對於政策利 害關係人、甚至對於非所屬機關的其他行政機關也可能進行溝通行銷,但是在本 研究中,對於參與同一項政策議題的不同機關單位之間的溝通,稱為跨部門、跨 單位協調,政策行銷則專指對於政府機關外部進行溝通行銷;在本研究中會調查 行政機關是否會將網路輿情分析用於影響一般民眾或代議士,但不會調查是否影 響政策利害關係人,因為從本研究文獻回顧結果來看,並沒有提及民意資料會用 於影響政策利害關係人。

圖中實線箭頭為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虛線則否。研究架構圖中,「輿情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負責人員向政策過程參與機關人員說明輿情分析結果」到「政策行銷受到影響」

為實線,但接著到「民意代表受政策行銷影響而改變對政策的態度」與「網路民 意受政策行銷影響」卻是虛線,因為本研究主要調查行政機關如何運用網路輿情 分析,因此行政機關是否及如何將網路輿情分析運用在對民眾及民意代表的政策 行銷上為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但政策行銷對民意代表及民眾產生的影響效果如何,

並非本研究所欲探討。雖非研究範圍,但在研究架構圖中仍畫出,以呈現完整的 網路輿情分析運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