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對教師而言,教學是一連串複雜問題的解決活動,旨在於促

使學生有效學習,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效能,教師需對其教學不斷地反省思考,尋求改

進;教師唯有慎思、省思自己的教學歷程及經驗,才能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以及盲點,

也才能規劃自己成長努力的方向,使自己更加專業(饒見維,2003)。因此本研究的流

程是先以研究者在教學情境中所遭遇的問題為出發點,欲藉由行動研究,讓研究者擁有

反省自我教學歷程的機會,促進專業成長,然後根據個人經驗和文獻蒐集,擬出一個初

步的研究計畫。在確立研究主題和研究方向之後,開始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接著蒐集

本研究所需的資料,以評估問題是否解決,最後整理資料、發表成果公開呈現,研究流

程共分為以下階段。

一、蒐集資料並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發現特殊需求幼兒參與教學的問題,開始尋找相關文獻後確定研究主

題,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確定研究主題為物體數、量、形之比較及認識基本圖形數學

遊戲活動,物體數、量、形之比較包括比較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輕重、厚薄、高

低等;認識基本圖形包括認識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確定主題後進行文獻

蒐集、閱讀與整理,與家長訪談瞭解個案情形,蒐集個案相關資料並觀察紀錄,接著撰

寫研究計畫設計適合特殊需求幼兒之教學活動。發展行動策略並進行行動研究,實施教

學時間為100 年12月至101年5月,由上學期開始蒐集個案學習資料,學期末時進行試探

性教學,2月份開學後進行每週二次數學活動每節時間約40分鐘,配合單元主題自編教

學單元教材內容、數學教學環境調整,教學調整模式融入數學教學遊戲活動,每個數學

遊戲活動主題各進行二次教學循環,由實際教學中不斷進行反省、再修正再教學,期望

教學調整增進特殊需求幼兒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活動省思與修正

在研究者自己的班級實施,並於教學過程中利用錄音、錄影、幼兒行為觀察紀錄、

協同教師及家長的訪談紀錄相關文件蒐集等方式匯集資料,來進行評鑑與回饋工作,以

評估教學之實施成效,並作為下次教學設計與研擬行動方案之依據,進行活動教學調

整,活動討論及省思後再修正教學,再進行教學,教學循環以期達到調整目標。

三、整理資料

針對所有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及教學省思進行統整,透過資料分析並提出研究結論與

建議,期望分析結果能完整呈現研究。

研擬研究計畫和方向

確定研究主題與架構

選取研究對象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實施 教學調整

教學活動省思與修正

撰寫研究結果及論文

蒐集現場資料與分析

文 獻 研 讀 與 回 顧

圖 3-1 研究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