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研究發現

壹、內容分析結果

本研究內容分析部份主要針對八份報紙報導臺灣總統大選時,報導呈現手法、

馴化策略、新聞主要框架,即最終命題部份有無異同。分析類目則包含新聞報導 量、新聞篇幅、新聞消息來源、報導立場、馴化策略應用等多重面向。

一、報導數量有顯著差異

首先就新聞報導量部份進行探述,單就新聞則數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與臺灣 同為兩岸三地的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則數最多,其次則為數量差距不多的新加 坡《海峽時報》 美國與澳洲報紙報導數量居中,相關報導量最少的則為英國《衛 報》。這部份結果大致符合國際新聞流通理論觀點,地理距離遠近、與新聞事件 發生國文化背景、互動交流、語言相似性等鉅觀因素均會影響著媒體記者報導國 際新聞所需要的額外資源,同樣也關係著該事件是否具有新聞價值。

比較特別的是本研究選取樣本中同為鄰近亞洲國家的《韓國時報》對於臺灣 總統選舉的關注程度未若其他兩家亞洲報紙顯著,筆者推論可能在於韓國英文普 及率相對較低,直接影響英文報刊讀者閱覽率與媒體經營方式,固然與其他媒體 同屬日報性質,但國際新聞報導文類卻多為特約專欄作家所撰寫的評論性文章,

未見該報記者採訪相關新聞。

二、報導類型無顯著差異

報導類型部份,除前述提及報導文類與其他媒體屬性較具差異的《韓國時報》

以外,其餘七份報紙均以純淨新聞作為報導撰寫文類,其中又以《澳洲人報》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純淨新聞報導比例最高,英美報紙均有高達八成比例使用一般公認最為公正客 觀、符合新聞專業要求的純淨類型新聞。此結果說明了臺灣總統大選的複雜性,

亦顯示出國際新聞流通與馴化策略的其中一項論點,意即國際新聞的議題設定程 度遠較國內新聞來得高,記者面對新聞事件發生地區距離本地社會遙遠、且事件 複雜性高,牽動影響著政治情勢、公共事務、國家利益與國際關係秩序的總統大 選新聞,無不遵循以「讓事件自己說話」的客觀報導方式,避免引發爭端。

在寫作方式較具有彈性,不受限制的「專訪/人物側寫」報導類型部份,

則以《南華早報》、《紐約時報》與《海峽時報》使用比例最高,但如將專訪與人 物側記獨立分析比較,《紐約時報》因有兩則該報記者對國民黨與民進黨總統候 選人針對兩岸政策、施政理念等硬性議題個別進行訪問而拉高比例,其餘二報則 多屬以相對「軟性」、帶有故事性質,對新聞主角以軼事化方式描述的人物側寫 報導。從此亦可比較出兩家報紙相對小報化與市場導向的特性。

三、報導篇幅有顯著差異

報導篇幅部份同樣呈現出顯著差異。分析結果顯示,美國報紙均以超過八百 字的長篇新聞報導比例較高,並未出現少於三百字以內的相關報導;由此凸顯出 美國媒體的國家利益較為廣泛,因臺灣總統選舉牽涉兩岸與中美關係,美國同為 主要關係國家,面對國際重要新聞事件,則予以相當篇幅、注重連貫性的深度報 導,而非強調即時突發的速記報導為主,以充分提供閱聽眾事件背景與更多資訊 的瞭解。

四、報導版面配置具有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新聞報導版面配置則可看出該報紙對於特定新聞事件的重視程度,根據 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所提出之觀點顯示,一般媒體大多偏重在國內新聞的報導,國 際新聞鮮少刊登在頭版或要聞版面當中,要聞版多為本地、國內新聞所佔據,國 際新聞則另闢專版處理,本研究先前章節分析即發現,選舉期間佔據國內各家媒 體報導篇幅最多,屢被刊登在頭版頭條的選情新聞,其他國家報紙確多僅以國際 新聞處理。《南華早報》與《海峽時報》均有超過一則以上的相關報導,比照重 大議題處理方式刊登在頭版或要聞版面中,足可看出臺灣的總統選舉不僅攸關臺 灣本地未來發展走向,亦對國際社會有所影響,也顯示出香港與新加坡對於臺灣 選情的高度重視。

五、新聞來源無顯著差異

新聞來源部份,各家報紙主要以派遣在事件發生國的特派記者作為提供新 聞資訊者比例最高,這部份有別於以往在探討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時,普遍存有「國 際新聞主要以已發展國家的西方觀點為重心,開發中國家地區仍普遍仰賴西方國 際通訊社輸出之新聞內容,以形成失衡不對等的報導內容與觀點」之假設,結果 反而顯示出各國媒體較以往更為重視國際新聞報導,並展現出對於獨立製造新聞、

主導新聞報導內容的企圖心。同樣也說明在國際新聞的守門體系當中,國際特派 員或駐外記者已成為主要關鍵角色,報導國當地閱聽眾仰賴他們依據所見所聞產 製而出的新聞內容。

這部份分析結果也顯示,雖僅有美國與英國報紙引用通訊社通稿作為新聞來 源,但皆為出自美聯社所提供之報導新聞,同樣也看出像美聯社這樣的大型國際 通訊社,即使現在電子科技十分進步,駐外記者較以往更為增加的發展之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際通訊社仍具有支配國際新聞傳送的強大傳播能力,並依舊在全球新聞流通體 系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六、報導偏向大致相同

報導立場偏向部份,各家報紙均以中立報導為最大宗,並呈現出正面報導 多於負面報導的現象,《紐約時報》報導該國前官員包道格訪臺新聞時引用較多 負面評論,《華盛頓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與《海峽時報》則對於不同 候選人的報導當中,透露出偏好傾向;《華盛頓郵報》一則轉載美聯社針對民進 黨候選人蔡英文女士的報導中給予她十分正面的評價,其餘兩家報紙則各出現一 則對馬英九總統批判立場較為顯著之報導內容。

七、主要消息來源存有差異

新聞消息來源分析部份,若以區域區分為新聞事件地,本研究中即為臺灣、

媒體代表國本地與第三地作為區分,除了《澳洲人報》、《韓國日報》與《衛報》

以外,多數媒體都是引用臺灣消息來源最多,其中《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南 華早報》與《海峽時報》均有超過七成比例的報導引用來自事件發生國臺灣的消 息來源。如以消息來源身分作為區別,一般被視為較具權威性質的總統候選人、

官員、學者所佔比例同樣十分顯著。此外,僅有美國三家媒體《紐約時報》、《華 盛頓郵報》與《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引用報導國本地官方消息來源,亦可看出美 國媒體相對於其他國家媒體而言,在報導國際新聞事件時,更為倚賴自己國家內 部官方說法與解讀,傾向以自己國家的觀點報導國際新聞,讓新聞更能夠掌握話 語權,呈現符合美國當局對外政策與國家利益之報導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於新聞消息來源分析,向被視為是檢視報導馴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記 者在報導其他地區的新聞時,通常會結合報導國家本地編輯與讀者對於特定地區 既有的觀念和期待進行報導撰寫,希望能夠投其所好,從事件當中抽取出與既存 期望相符合的事實或觀點來產製新聞,因而新聞報導內容必須更經得起反覆檢驗,

仰賴可靠準確,能夠掌握事件脈絡的消息來源作為資訊提供,消息來源的權威性 愈高,掌握的話語論述權力愈高,所表述的意見便更具有新聞價值和參考可信 度。

本研究針對消息來源的分析結果便充分展現出國際新聞馴化「倚重官方權威 消息」之特徵。分析結果也同樣驗證本研究選取對象皆對讀者定位以及新聞權威 性較具要求,相較之下鮮少採用對遙遠的國際事務較為陌生、態度趨於冷漠之一 般民眾針對新聞事件表述己見。也顯示出專家學者代表的權威人士,在選舉新聞 中同樣占有極高的比例,其中以《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最為倚重臺灣與美國本地 之學者作為主要消息來源。

八、馴化策略無顯著差異

馴化策略中最常見的幾種報導手法可以分成將硬性議題化繁為簡、補充背 景脈絡知識、凸顯官方說法、娛樂化等。而臺灣總統大選新聞報導提供的新聞素 材多元豐富,新聞屬性亦隨著事件的複雜度而多難以明確判斷,因此本研究分析 在此項目中採取複數計,以得出更為準確的結果。

分析結果發現,《紐約時報》報導主要使用的馴化策略為將新聞事件與本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現況或歷史脈絡進行意義扣連以及強化新聞背景資料;同樣的馴化策略應用結果 也出現在《華盛頓郵報》報導中,主要使用將發生在他方的新聞框架與本國框架 加以扣連以提升新聞可讀性,其次則為強化新聞事件背景知識。與其他兩家同屬 美國全國性日報呈現的結果不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在馴化策略的使用主要 採用以媒體所屬國家的高級專員或權威人士說法,帶出相關新聞事件與本國受眾 的相關性。佔報導總數的另一項較多使用的策略則和其他媒體相同,藉由背景補 充方式,向閱聽眾解釋相關新聞事件。《南華早報》主要使用的馴化策略為補充 背景脈絡和與本地意義加以扣連;以補充背景資料脈絡作為馴化策略的報導在

現況或歷史脈絡進行意義扣連以及強化新聞背景資料;同樣的馴化策略應用結果 也出現在《華盛頓郵報》報導中,主要使用將發生在他方的新聞框架與本國框架 加以扣連以提升新聞可讀性,其次則為強化新聞事件背景知識。與其他兩家同屬 美國全國性日報呈現的結果不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在馴化策略的使用主要 採用以媒體所屬國家的高級專員或權威人士說法,帶出相關新聞事件與本國受眾 的相關性。佔報導總數的另一項較多使用的策略則和其他媒體相同,藉由背景補 充方式,向閱聽眾解釋相關新聞事件。《南華早報》主要使用的馴化策略為補充 背景脈絡和與本地意義加以扣連;以補充背景資料脈絡作為馴化策略的報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