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之眼,在地之聞-分析國際媒體如何報導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之眼,在地之聞-分析國際媒體如何報導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甘逸驊 博士.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全球之眼,在地之聞—. •. 分析國際媒體如何報導 2012 年臺灣總統大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v i n. 研究生:楊舒詠 中華民國 一〇一年 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v i n.

(3) 謝. 辭. 直到現在還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若不是指導教授甘逸驊博士總是比我還要相信我自己,不曾停止過的支持和. 政 治 大. 鼓勵,助我卸下心中長久以來的恐懼;毫不猶疑便在百忙中撥冗,允以擔任口試 委員的陳清河院長與朱立老師給予最大肯定,以及在撰寫期間一次又一次地悉心. 立. 指正與提攜打氣;至交好友育嫻協助處理大小疑難雜症,從旁陪伴我走出情緒低. • 國. ㈻㊫學. 谷。勢必無法為這段峰迴路轉、曲折苦澀的碩士生涯劃上句號。. •. 因為你們的盈滿善意,讓我總算能夠找回信心,過去所遇到的阻礙與不仁慈. 都,此刻總算可以一笑置之。. sit. y. Nat. io. n. al. er. 為此,我由衷感謝著。. Ch. v i n. 楊舒詠 謹誌. engchi U. 2012 溽夏.

(4) 全球之眼,在地之聞— 分析國際媒體如何報導 2012 年臺灣總統大選. 《摘要》 本研究試圖從「國際新聞流通」之理論背景出發、根據「新聞馴化」與「新 聞框架」理論架構,多層次比較分析不同國家之主要平面媒體對臺灣 2012 年總. 政 治 大. 統大選報導之趨向,透過內容分析與新聞論述法, 分析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12 年 1 月 21 日期間, 《紐約時報》 ( The New York Times )、 《華盛頓郵報》. 立. ( The Washington Post ) 、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 The Christian Science. • 國. ㈻㊫學. Monitor ) 則 、香港《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新加坡《海 峽時報》( The Straits Times ) 、南韓《韓國時報》( The Korea Times )、. •. 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與澳洲《澳洲人報》( The Australian ) ,八家. 不同報紙的相關報導。進而瞭解發生在國外的重要事件如何被其他國家所報導與. Nat. sit. y. 呈現,是否存在不同差異?並從中探析影響國際媒體報導臺灣本次選舉內容呈現. io. er. 的可能因素。研究發現各報報導數量有顯著差異、報導類型無顯著差異、報導篇 幅有顯著差異、報導版面配置具有差異、新聞來源無顯著差異、報導偏向大致相. n. al. Ch. v i n. 同、主要消息來源存有差異、馴化策略無顯著差異、新聞框架應用大致相同。. engchi U. 關鍵詞: 臺灣總統大選、國際新聞流通、國際新聞馴化、新聞框架.

(5) The coverage of 2012 Taiw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international media.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s how major foreign news agencies represented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Taiwan in 2012. By manifesting contexts of chosen news agencies such a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e Strait Times, The Korea Times, The Guardian and The Australian with chosen period from 1st January, 2011 to 21st January, 2012, the author furthers the study embedded with theoretical approaches focused on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domestication and framing of news to articulate how foreign news agencies represented the news event abroad on the research basis of data analysis and news discourse,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examines the potential variables which might influence the news tendency among foreign news agencies when depicting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Taiwan in 2012. The results suggest there is no overt significance regarding news categories, news sources, news orientation, news domestication and news frames;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findings as exploring the quantity of news coverage, news layout and major news source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sit. y. Keyword : 2012 Taiw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domestication,. io. n. al. er. framing. Ch. engchi U. v i n.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2. 第三節 章節安排. 政 治 大.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 13 第一節 國際新聞流通 ………………………………………………………… 13. 立. 第二節 國際新聞馴化. ……………………………………………………… 27. • 國.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探討. ㈻㊫學. 第三節 新聞框架 ……………………………………………………………… 38 ………………………………………………… 52. •. 第五節 研究問題 ……………………………………………………………… 54.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 56. Nat. sit. y. 第一節 研究方法應用 ………………………………………………………… 56. io. er.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 ………………………………………………… 60 第三節 類目設計 ……………………………………………………………… 67. n. al. Ch. v i n. 第 四 章 資 料 分 析 …………………………………………………………… 74. engchi U. 第一節 內容分析結果 ………………………………………………………… 74 第二節 新聞論述分析結果. 第五章 結論. ………………………………………………… 90. …………………………………………………………… 1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29. 第三節 結語. …………………………………………………………… 131.

(7) 參 考 書 目 …………………………………………………………………… 133 壹、中文部份 …………………………………………………………… 133 貳、英文部份 …………………………………………………………… 139. 圖表目錄 圖 2-1:框架整合過程之模型…………………………………………………42. 政 治 大. 表 4-1-1:國際媒體報導則數比較……………………………………………76 表 4-1-2:國際媒體報導類型比較……………………………………………77. 立. 表 4-1-3:國際媒體報導篇幅比較……………………………………………79. 表 4-1-5:國際媒體報導新聞來源比較. ……………………………………82. 表 4-1-6:國際媒體報導立場比較. ………………………………………83. •. • 國. ……………………………………80. ㈻㊫學. 表 4-1-4:國際媒體報導版面配置比較. 表 4-1-7:國際媒體報導消息來源比較………………………………………85 ……………………………87. sit. y. Nat. 表 4-1-8:國際媒體馴化程度與策略應用比較. io. er. 表 4-1-9:國際媒體新聞框架應用比較 ……………………………………..89 表 4-2-1: 《紐約時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 …………………………94. n. al. Ch. v i n. 表 4-2-2: 《華盛頓郵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 ………………………96. engchi U. 表 4-2-3: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 ………………98 表 4-2-4: 《南華早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103 表 4-2-5: 《海峽時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106 表 4-2-6: 《韓國時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108 表 4-2-7: 《衛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110 表 4-2-8: 《澳洲人報》選取新聞報導日期與主題…………………………113.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臺灣民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愈益成熟穩定,民主程度不亞於世界其他先 進國家 1(deLisle, 2012),美國前總統 George Bush 甚至讚譽臺灣選舉為「亞洲民. 政 治 大. 主燈塔」2(A beacon of democracy to Asia),肯定臺灣民主地位與對民主推動之貢 獻。觀察本屆來自世界各國媒體報導亦發現,不同國家媒體報導內容上大致均對. 立. 本屆選舉持採正面評價,身為 2012 年全球屆臨更換最高領導人 58 個民主國家與. • 國. ㈻㊫學. 地區之一的臺灣 3,加上國際社會普遍期待穩定且和平的兩岸關係,尤見臺灣總 統選舉不僅為本地重大民主盛事,亦已成為國際媒體高度重視之新聞焦點,使得. •. 臺灣能夠藉由國際媒體報導,進而向世界傳播臺灣民主進步現況,讓國際社會對 臺灣有更進一步認識。. sit. y. Nat. io. er. 中華民國第十三任,即第五次總統與副總統公民選舉結果,依照中央選舉委 員會公告 4,3 組候選人得票數分別為: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與吳敦義獲得. n. al. Ch. v i n. 689 萬 1,139 票;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蔡英文與蘇嘉全 609 萬 3,578 票;親民黨候. engchi U. 選人宋楚瑜與林瑞雄 36 萬 9,588 票。馬英九與吳敦義得票數為最多,以超過半 數的 51.6%得票率依法當選為第 13 任總統、副總統。臺灣自 1996 年首次舉行總. 1. deLisle, J. (2012). Taiwan’s 2012 Presidential and legislative elections: winners, losers and implications.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E-notes.. 2. Tkacik, J.J. (2008). Taiwan’s elections: sea change in the strait. WebMemo, No. 1865. Published by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3. 楊明娟(2012 年 1 月 23 日)。 〈2012 世界大選年 58 國選舉領導人〉,《中央廣播電台》。上網日期: 101 年 5 月 12 日,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38097. 4. 取自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資料:http://db.cec.gov.tw/#. 1.

(9) 家政府與媒體關注。. 行政院新聞局的統計數據顯示 7,本次選舉計有 40 個國家與地區的 195 家媒 體、18 個智庫、8 個國際組織,以及包括以色列、匈牙利,以及捷克等 3 個駐台 代表機構,共 632 名記者、學者與外交人員等外籍專業人士登記參與觀選活動,. 政 治 大. 無論在國家與地區,或是總人數部份與 2008 年選舉相較,均有明顯增加。其中 以港澳媒體,記者、相關工作人員與部份學者,共計有 183 人隨團來臺觀選為最. 立. 大宗;日本媒體報導也較以往來得密集(張茂森,2012 年 1 月 9 日) ,除長期駐. • 國. ㈻㊫學. 臺記者以外,日本放送協會(NHK)空前派遣由 38 人組成的採訪大隊提前來臺 觀訪。. •. 100 年 12 月 3 日舉行首次總統大選候選人電視辯論,即史無前例地受到國. Nat. sit. y. 際媒體關注,近 300 家到場採訪媒體當中,海外媒體便佔 32 家,包括路透社、. io. er. 美聯社、日本 NHK 與美國之音等國際主要媒體到場採訪。大陸方面,包括騰迅、 新浪、搜狐等入口網站更以即時報導方式,同步放送現場實況 8。直至選舉前夕,. n. al. Ch. v i n. 由三組候選人各別召開之國際記者會仍延續國際媒體關注盛況,共吸引來自全球. engchi U. 各地,包括美國《華盛頓郵報》 、 《時代雜誌》 、美聯社、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經 濟學人》雜誌、湯森路透社、法國《世界日報》 、法新社、德國第一廣播電視網、 《法蘭克福廣訊報》 、日本放送協會、 《讀賣新聞》及《朝日新聞》2 百多位記者. 7. 行政院新聞局即時新聞(2012 年 1 月 16 日) 。 〈國際媒體肯定新聞局的服務〉 。上網日期:101 年 5 月 12 日,取自 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05375&ctNode=3802. 8. 吳涔溪(2011 年 11 月) 〈臺灣大選的燈塔作用〉 , 《新紀元週刊》 。上網日期:101 年 5 月 11 日,取自: http://epochweekly.com/b5/255/10185.htm. 3.

(10) 到場參與,提問熱烈 9。. 選舉結果揭曉隔天,國際間主流平面媒體均給予大幅報導,如鄰近國家日 本《讀賣新聞》分別在版頭、第三版政治要聞,以及國際新聞版追蹤整理臺灣總 統選舉結果; 《產經新聞》相關報導更橫跨版頭、社論、綜合版全版與國際版 10;. 政 治 大. 《紐約時報》11 以「臺灣選舉喚起中國人民對民主之渴望」(Taiwan election stirs hopes among Chinese for democracy)專文報導中國網友對臺灣選舉過程平和、候. 立. 選人無論勝敗均展現出恢弘氣度之結果心神嚮往並讚嘆不已;《華盛頓郵報》則. • 國. ㈻㊫學. 闢大篇幅分析臺灣井然有序的選舉過程,並推崇臺灣為華語世界中最具活力的民 主國家 12。. •. 除了國際媒體密切關注以外,回顧此次競選過程幾個重要新聞議題,包括《華. Nat. sit. y. 盛頓郵報》轉載美聯社(Associate Press, AP)報導,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 io. er. 比為「女羅賓漢」,引起輿論各界討論沸騰;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之三黨總統候 選人國際記者會,會中國際媒體所關注之議題,後來成為國內報紙主要版面報導. n. al. Ch. v i n. 焦點;前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Douglas H. Paal)選前來臺觀選, 9. engchi U. 陳宣如(2012 年 1 月 13 日) 。 〈選前開國際記者會 馬:得票過半有信心,《TVBS 新聞網》 。上網日期: 101 年 5 月 12 日,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nunumt198720120112104654. 10. 張茂森(2012 年 1 月 16 日) 。 〈東京前線:日媒見證臺灣成熟民主〉 , 《自由時報》 。 上網日期:101 年 5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16/today-int5.htm. 11. Jacobs, A. (2012, January 16). Taiwan election stirs hopes among Chinese for democracy,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May 11,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ytimes.com/2012/01/17/world/asia/taiwan-vote-stirs-chinese-hopes-for-democracy.html?_r=1&ref=ta iwan 12. Higgins, A. (2012, January 14). Ma Ying-jeou, Taiwan’s pro-China president, wins reelec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May 11,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asia_pacific/ma-ying-jeou-taiwans-pro-china-president-wins-reelection/20 12/01/14/gIQA0CxMyP_story.html. 4.

(11) 也造成各家媒體軒然大波;無論三黨候選人接受英國廣播電台 BBC 專訪,或《紐 約時報》對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位候選人的訪談內容,均獲得媒體討論並在與論中 發酵。由此可見發生在臺灣的在地事件新聞報導亦重視國際媒體與國際行為者的 評論與動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5. v i n.

(1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全球化、資訊化與民主化的時代已趨成熟,傳播科技發展和國家互動模式改 變,使得國際之間訊息流通與對外關係亦產生勢不可擋之轉變。全球化使得國際 行為體更趨多元,國家權力與結構本質出現變化;資訊化壓縮國家與國家之間時 空距離,訊息交換過程與國家對於國際重大事件發生之回應均較以往快速即時;. 政 治 大. 民主化使得選舉活動與選舉新聞成為國內外相關學者討論的重要課題。. 立. 從全球化的角度下探討國際關係發展脈絡,可發現國際新聞在此宏觀情境. • 國. ㈻㊫學. 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首先,它主導國際間信息流通,從而決定一般大眾所接 收與理解之特定國家政策相關資訊,間接影響民意。其次,國際新聞報導決定了. •. 那些事件或議題應成為為關注焦點;媒體的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功能,未必 能夠指導人民應該如何想(how to think),但在告訴民眾該想什麼(what to think)的. y. Nat. sit. 範疇之中確極具影響力。換言之,新聞報導一定程度反映,甚或決定國家政治重. n. al. er. io. 要議程,而新聞報導內容不僅會形成民眾對現實的認知,也可能影響閱聽眾的態 度與行為(Graber, 1997)。. Ch. engchi U. v i n. 國際新聞報導另一重要作用,則是形塑政治人物對特定事件態度與政策制定。 相關政治傳播研究發現,媒體與政治政治人物在擬定政策時通常會參考媒體對特 定議題之報導,進而研擬而成重要政治政策,政治人物對媒體反應的預期心理就 會對特定政策產生影響(Cohen et al., 1996; Seib, 1992)。相關實證研究顯示,一般 民眾往往依據媒體框架(framing)特定議題所呈現意向,進而理解與評斷政府或政 治人物所制定之重要政策。 1993; Gan et al., 2005; Gilboa, 2000);而民眾 (Entman,   6.

(13) 對於其他國家的認識,亦來自於媒體新聞報導時欲意突顯與框架出的議題 (Iyengar & Simon, 1993; Soroka, 2003; Entman, 2004).. 國內學者彭芸(1992)曾表示,幾乎所有民主國家均認同,這是個「媒體政治」 (media politics) 的時代,媒體幾乎主導了整個政治過程,從最基礎的政治社會. 政 治 大. 化到整體民意環境的反映,均突顯出媒體無所不在、影響範圍甚廣之本質。時至 今日,大眾傳播媒體為民主先進國家中提供一般民眾接近甚或經驗事件發生經過. 立. 與內容資訊的重要消息來源(Strömbäck and Shehata, 2007)。國與國之重要政策、. • 國. ㈻㊫學. 公共意見表達與新聞傳播之間儼然形成相互牽引的密切關係。. •. 而媒體在民主政治中的主要功能亦可能受到不同因素影響,一方面是新聞報. 導對特定事件存在偏見,可能是由於記者本身的意識型態、專業訓練或經驗不足,. Nat. sit. y. 無法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詳盡深入的報導內容,在報導特定事件時存有既定立場;. io. er. 另一方面則是媒體事實上並無法傳送特定事件的訊息全貌,特定的文化脈絡、價 值體系或商業化的取向,均會改變媒體所產製出的信息文本(Clausen, 2003),閱. n. al. Ch. v i n. 聽受眾必須瞭解所接收到的新聞文本存在必經的過濾篩選程序,對於被報導世界. engchi U. 或對象的認知才不至於因依附媒體觀點而形成偏狹之見。. 我們對於目前身處全球社會環境之認知,需透過各個角落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諸如政治選舉、天然災害、武裝衝突、恐怖攻擊或是名人軼聞等所建構而成(Golan, 2006)。而新聞媒介在這樣的情境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每天不斷地報導世 界各地所發生的重大事件,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民眾能夠透過傳播媒體瞭解遠在. 7.

(14) 他狀況。舉凡國家與國家間的互動交流、對於其他國家的瞭解與想像,均建立在 由國際社會真實所映現出的既定形象(image of international reality)(Galtung & Ruge, 1965)。是故,新聞媒介針對特定國家的新聞報導數量多寡以及採用的報導 立場角度,均會影響閱聽眾對於報導國家的印象與認知(李少南,1994) 。. 政 治 大. 然而,影響國際新聞報導的因素繁複難以明析,相關研究亦是各種視角與層 次紛陳,未能建立起完整的體系與脈絡。近期學者亦發現國際新聞報導內容常呈. 立. 現出國家意識型態與同質化兩大特點(陳韜文等人,2002) 。因為國際社會缺乏. • 國. ㈻㊫學. 單一秩序,涉及國家利益,國內媒體口徑往往傾向一致化,因而各國國際新聞報 導內容承載國家利益與國家政策立場,並隱含著國家意識型態;而不同國家又因. •. 為各自服務於不同外交政策和國家利益,在報導同一事件時所呈現的媒介意識形 態遠比國家內部不同媒體之間的差異更為顯著。. sit. y. Nat. io. er. 從國際新聞流通的探討角度出發,發現國際新聞報導內容受到時間與空間限 制,新聞守門人(news media gatekeeper)必須根據個人專業、組織常規、國家. n. al. Ch. v i n. 利益等多重因素在眾多國際事件當中篩選出較具新聞價值之新聞報導,同時必需. engchi U. 採用多種觀點分析以強化相關實證研究 (Golan & Wanta, 2010)。過去數十年間, 有關國際新聞流通發展之探討、媒體如何報導特定國際事件與呈現一國形象,國 際新聞如何反應國際現勢等相關研究特別受到學者關注,持續成為國際傳播研究 領域中之重要焦點(Barker, 2012; Baraldi, 2006, Callaghan, 2001; Carlsson, 1982; Strombäck, 2006)。相關研究分析主要分為事件導向(event-oriented)取徑與情境脈 絡導向(context-oriented)兩大取徑,前者主要以新聞事件的角度出發,將報導 8.

(15) 內容做為分析國際新聞報導之單一指標與變項;後者則從宏觀的外部環境、事件 發生背景作為研究切入點,兩者皆為國際新聞選取因素的操作型定義提供更為多 元縝密之思考方向(Barry, 2012)。. 至於國際社會事件的重要性與新聞性如何判準,直至現今仍屬於一個相當分. 政 治 大. 歧的概念。其中 Johan Galtung 以及 Mari Holmboe Ruge 於 1965 年提出「國際 新聞結構」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一文,以內容分析方法探討挪威四家. 立. 不同政治傾向之報紙在處理國際危機新聞時的選擇因素,首開相關研究之先河。. • 國. ㈻㊫學. Galtung 與 Ruge 綜以八項心理知覺因素與四項文化因素,歸納出影響新聞選取之 主要指標,分別為:事件發生頻率(frequency)、報導門檻(threshold)、事件清晰度. •. (unambiguity)、意義性(meaningfulness)、事件共鳴程度 (consonance)、非預期性 (unexpectedness)、持續性(continuity)、事件組成 (composition)、與菁英國家相關. Nat. sit. y. 性 (relevance to elite nations)、 與菁英人物關連性 (elite people)、個人相關性. io. er. (persons),以及負面性 (negativity),建立最為詳盡與完整的新聞價值架構,其中 又以「各國菁英人物」、「菁英國家」、「事件負面性」、「事件與個人相關程. n. al. Ch. v i n. 度」四項因素最常成為國際新聞媒體所建構之內容,成為後續研究參考依據。. engchi U. 回顧國際新聞歷經不同時期的發展,到現在無論從宏觀的情境因素或微觀的 新聞產製內容進行探討,所得到的結論均相去不遠:國際新聞流通仍然存在著不 平衡現象(李美華,2005;呂美莉,2011;周慧儀,2008;Wu, 2003, 2007; Weber, 2010; Barry, 2012)。所謂的國際新聞,幾乎等同於少數政治經濟強國所產製之報 導內容,其中又以來自美國的媒體報導,無論是數量與影響性最為顯著。不僅國 9.

(16) 內報紙發行量大、電視新聞網涵蓋範圍廣闊,主要通訊社或個別媒體派遣之駐地 記者或特派員更是遍及全球五大洲,大國本身的經濟、政治、軍事所形成的經濟 影響力,更加強化美國在全球媒體環境中的獨尊地位(Archetti, 2008; Hoskins & Mirus, 1988; Huang & Christine, 2005, 2007)。. 政 治 大. 《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美國無論《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 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等主要平面媒體所報導之國際新聞與針對特. 立. 定國際議題之評論,對各個國家輿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滲透性,普遍被認為是兼具. • 國. ㈻㊫學. 可性度與專業意理之菁英報紙,亦成為國際學者在研究美國觀點時最常引用的分 析對象(elite press)(陳祥、陳嘉珮,2009) 。 於是國際間似乎漸漸形成一股潮流:. •. 開發中國家的新聞報導可能正在銳減,且變得更加同質化,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以 及呈現之觀點由少數國家定義,而國際間重要大事之洪流逐步把亞非洲與其他第. Nat. sit. y. 三世界國家驅趕至新聞中心之外,不僅使得新聞產製國家閱聽眾眼界趨向狹隘,. io. er. 散佈國際的新聞報導文本中所挾帶的主流英美意識形態,亦主導了國際公共領域 話語權,使得大部份國家均被排除在國際政治對話之外(Boyd-Barrett, 1999)。. n. al. Ch. engchi U. v i n. 綜合國外相關研究發現,有關不同國家媒體對特定國家單一新聞事件之框架 比較分析相較之下仍為少數(Barry, 2012; Freeman, 2010; Golan, 2006, 2008; Golan et al., 2010; Lee, 2005),反觀國內針對國際媒體與國際新聞的分析研究,多數亦 僅就美國之媒體代表「國際媒體」引用為研究對象;所分析的國際新聞事件,亦 多發生自美國,缺乏對不同區域國家的平衡關注。然而國際新聞事件受到文化差 異與地理距離等多重因素影響顯得複雜難以理解,閱聽受眾僅能透過媒體有限且. 10.

(17) 片面的報導資訊去探究與理解事件原貌,即使閱聽眾對於新聞所呈現的真實始終 存有疑慮(Fry, 1985),但仍不可避免地必須倚賴國際新聞針對政治議題形塑而成 公共認知與意見輿論,拼湊出發生在遠方的新聞議題(Lin, 2006)。. 因而透過對不同國家媒體進行比較分析研究,更能夠發展出較具全面系統性. 政 治 大. 概念、推衍至跨國層次皆可適用之傳播典範(Swanson, 1991),亦能夠消弭國家之 間 因 為 訊 息 落 差 而 造 成 的 淺 視 觀 點 (myopic view) 或 偏 見 (bias)(Blumler &. 立. Guerevitch,1995)。至於所選取的研究對象的國情發展、政經體制等背景脈絡殊異. • 國. ㈻㊫學. 性不得太大,但亦不適合過於相似(Edelstein,1983; 轉引自 Barker, 2012)。. •. 歸納前述所言,國際新聞的重要性不僅隨著「地球村」概念成熟而與時俱增,. 同時也因為各地閱聽受眾倚賴國際新聞報導想像並理解他國所發生的事件圖像,. Nat. sit. y. 進而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可或缺的傳播管道與交流平台(Wu, 1998)。尤其是報. io. er. 紙,被視為閱聽眾掌握重要政治選舉新聞時最倚賴的媒體訊息來源(Benoit et al., 2005),因報紙最能夠提供「全觀、深入且詳盡的全國性選舉新聞;無論紀錄各. n. al. Ch. v i n. 種競選活動與策略、評論政治議題,或是建構公共策略探討之渠道等,與其他媒. engchi U. 介相較,最被閱聽眾所信賴」,對於選舉、立法或政策制定等相關政治運作過程 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觀察臺灣媒體處理國際新聞報導時發現,即使媒體解禁開放已經多時,臺灣 主流媒體仍極度仰賴西方,特別是美國媒體或通訊社做為新聞來源,缺乏多元觀 點與評論性之新聞報導。在新聞事件發生國的選取上,同樣以傳統印象中的政經. 11.

(18) 強國,如美國、日本、英國為首要,第三世界國家報導幾乎銷聲匿跡(李美華, 2005;羅彥傑等,2009)。報導反應出國際資訊流通不平衡的現象,不分何種新 聞議題,只要是與歐美國家有關便能夠佔據報導篇幅,內容亦多複製西方觀點, 顯示新聞來源的多樣性,非但未因媒體開放而如預期般豐富多元,反而隨著時間 推進更加劇向西方主流國家傾斜的現象(唐湘怡,2005)。. 政 治 大. 本研究試圖透過歸納整理各種影響國際新聞之動因,爰以甫落幕的 2012 年. 立. 臺灣總統大選為例,探討一場大規模的選舉活動,在其他國家媒體眼中呈現出何. • 國. ㈻㊫學. 種樣貌?除藉由國際媒體報導呈現,瞭解臺灣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關係現狀, 進而檢視自身在多元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所處之位置以外,亦可瞭解同一場選舉事. •. 件,透過不同國家、地區與媒體報導,新聞內容與意見趨向是否會有不同的樣貌?. Nat. sit. y. 研究臺灣總統選舉國際媒體的報導呈現,除有助於瞭解臺灣以外,更可以思. io. er. 考如何去應對國際新聞環境之下我們自己的定位。從探析國際新聞結構與流通之 趨向做為出發,以宏觀的視角瞭解國際新聞之發展況貌;並著眼於國際新聞產製. n. al. Ch. v i n. 過程中不同層次之影響因素與策略運用;再以蒐集實際新聞報導進行內容與論述. engchi U. 分析,以所建立之類目框架檢驗研究問題,期能為學術與實務領域帶來較多元的 思考觀點。. 12.

(19) 第三節 章節安排 本研究論文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目的,從對 2012 年臺灣總統 大選期間國際媒體採訪報導情形的觀察,初步勾勒出本次大選呈現出之國際觀 感。. 立. 政 治 大. 第二章則歸納整理與本文相關之理論—國際新聞流通、國際新聞馴化與新聞 框架建構研究基礎,進而發展出本文欲探討之主要問題,即來自不同國家或媒體. • 國. ㈻㊫學. 處理同一國際新聞時,會採用什麼樣的報導策略?而這些差異或特色主要又是受 到什麼樣的因素影響?. •. n. er. io. al. sit. Nat. 分析法,以及針對本研究所需使用之測量類目。. y. 第三章列出本研究所使用之分析方法,包括量化內容分析法與質化新聞論述. v i n. 第四章為內容分析後的量化結果分析,依據各測量類目所得之數據進行解釋. Ch. engchi U. 與討論,並透過新聞論述分析,針對特定新聞議題報導內容深入探討。. 第五章結論則先總結出本研究之發現與意義,再提出檢討以及研究限制,以 供後續相關研究參考。. 13.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國際新聞的構成因素與影響性均難以僅就單一理論或方法探討,需透過多元 觀點和分析層次,解構與定義媒體如何處理與涉連國際關係與國家形象之新聞事 件主題(Freeman, 2010)。本章先以國際新聞流通的歷時性發展脈絡與探討國際新. 政 治 大. 聞主要研究取向為起始,再透過國際新聞馴化策略與新聞框架概論整理,與彙整 近年來國內相關研究發現,發展出本研究欲探討分析的研究問題。. 立. • 國. ㈻㊫學. 第一節 國際新聞流通. •. 壹、 國際新聞流通歷史脈絡. 國際新聞的重要性不僅因為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拉近,全球已被視為一個社. Nat. sit. y. 群或村落的整體概念而隨之增加,更因為一般大眾普遍把國際新聞當作遠地國家. io. 決定不同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管道(Wu,1998) 。. n. al. Ch. engchi U. er. 發生事件的消息來源,換言之,國際新聞形塑出我們對於他國的認知與想像,並. v i n. 國際大眾傳播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便曾根據新聞發生地以及新聞內容性質之不同定義國際新聞 (轉引自 梁慧玲,2004),主要為: 一、在國外發生,而與本國有關的新聞(home news abroad); 二、在國外發生,而與本國無關的新聞(foreign news); 三、在本國發生,而和外國相關的新聞(foreign news at home)。 14.

(21) Lee (2005)則將國際新聞報導分爲「全球化的報導」 (global reporting)及「本 地化的報導」(local reporting),所謂全球化的報導代表係指報導以國際閱聽人爲 目標,內容兼具國際觀及宏觀角度;至於本地化的報導則是設定以本地閱聽眾爲 接收群而進行報導角度的新聞。. 政 治 大. 相對於國內新聞事件發生所在地與新聞產製媒介均僅與本國相關,定義較為. 立. 明確具體,國際新聞的構成因素與架構則顯得複雜多元,除影響閱聽人接受與瞭 解他國所發生之事件與國際現勢,報導內容也往往閱聽受眾無法親身參與國際事. • 國. ㈻㊫學. 務,需肩負承載著包含一國形象、文化史觀、國族意識和國家政策等眾多重要訊 息的傳播平台。從選取到產製,過程中涉及語言轉換和對於各種領域知識涉獵程. •. 度,專業門檻較高,使得國際新聞的媒介議題設定效果較本國新聞更為顯著 (Peterson,1981; Nwosu,1983; Wu,1998) 。. sit. y. Nat. n. al. er. io. 國際新聞流通同樣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訊息交流受到經濟改革、科技發展. v i n. 等諸多不同之結構性因素影響而更趨普及與密切,國際關係也得以透過各種傳播. Ch. engchi U. 工具強化國際之間的訊息交換,互動更為緊密(李少南,1994) 。快速而大量的 傳播訊息網絡無論在增進各國之間對於彼此的瞭解,或推動國際社會秩序整合等 發展過程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信奉「民族自決」的原則之下,獨立成了許多國家在 戰爭所殘留的廢墟之中重拾尊嚴的唯一途徑,這時「資訊自由」也與法西斯主義 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能滿足各民族厭倦戰爭與渴望和平的心理(李金銓,1987) 。 15.

(22) 也因此各地對於「平等接收資訊」的要求開始增加,國際新聞傳播領域相關學者 逐漸察覺國際新聞流通「不平衡」(imbalance) 與國際新聞內容「不充分」 (inadequate)之現象。1946 年聯合國「資訊自由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Freedom of Information) 首開先例,將「資訊自由流通」free ( flow of information) 之原則概念納入內容之中 ( Nwosu, 1983;Carlsson, 2005)。1953 年由國際新聞協. 政 治 大. 會(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 IPI ) 率先進行之一份量化研究報告結果顯示,與 國內新聞相較,國際新聞因指涉主題與對象屬於遠方事務,較不受閱聽人的重視。. 立. 期待能夠理解國外新聞內容的閱聽眾,所關心的焦點也僅止於該新聞是否與本國. • 國. ㈻㊫學. 具有關連,並進一步指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存在嚴重的國際新聞資訊 失衡問題(Nwosu, 1983 )。. •. 對於新興獨立國家而言,國際傳播和新聞流通為國家發展提供一個契機與傳. Nat. sit. y. 播平台,1974 年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由「77 國集團」與「不結盟運動」所提出. io. er. 的「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提議 13,希冀能夠建立一套以平等與主權為主要基礎, 能實踐民主、互助的國際經濟秩序。該秩序固然因為法理化規範尚未有效建立而. n. al. Ch. v i n. 淪為過度理想化的宣言,但仍在二次大戰成為提供檢視並定義國際關係的新框架,. engchi U. 也是日後國際傳播資訊新秩序的論述依據,國際秩序在當時亦由先前東、西兩方 之間的衝突,轉為南北國家間的對立狀態(Hanelink, 1979: 145;轉引自 Thussu, 2000)。 13. 「國際經濟新秩序」係指 1973 年由不結盟國家在阿爾及利亞召開之第四屆首腦會議中所提出. 的口號,反應當時開發中國家對於國際間南北情勢之不滿。認為各國有權力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 社會制度、經濟模式與發展道路;有權對本國資源及其開發實行有效控制;各國有權參與處理國 際經濟事務;已開發國家應尊重並照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與需要,在提供援助時不應該附加任何 政治條件;加強南北對話與合作,在主要經濟發展領域做出必要的調整與改革。. 16.

(23) 綜合學者歸納(Rosengren, 1974; Nwosu, 1983; Wilke, 1987; Wu, 1998, 2003; 臧國仁,1989;李少南,1994;李美華,2005) 過去三十年代間的國際新聞流通 相關研究後,依照研究趨向與當時國際環境影響,劃分為三個時期:. 70 年代時期的第一代研究學者,學術主題主要圍繞在國際傳播新秩序的所. 政 治 大. 引發的重大爭議(Great Debate)(Gunter, 1978;轉引自臧國仁,1989)。此時期 研究學者多來自於第三世界國家,要求國際新聞流通需維持「衡平」原則,對於. 立. 西方國家的嚴厲批評逐漸浮上檯面。批評的重點在於:報導數量不足,西方媒體. • 國. ㈻㊫學. 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s)成員國的報導 明顯不足,與西方國家有關的報導內容充斥在主要媒體之間,第三世界國家或其. •. 他正在發展中的區域資訊則付之闕如;報導內容不佳,第三世界國家不滿以國際 通訊社為主要新聞提供者的西方媒體與極具國際影響力的本國媒體(如美國紐約. Nat. sit. y. 時報),特意忽略開發中國家在政治、經濟或社會發展等不同層面的努力,以偏. io. er. 頗失真且流於浮面之報導立場,集中在以災難、暴力和戰爭為主的「壞新聞」 (  bad news) ,損害國家形象。. n. al. Ch. engchi U. v i n. 此時期研究多依據批判學派分析觀點作為理論基礎,如依附理論、殖民主 義、媒介帝國主義與文化帝國主義等,從整體結構面、媒介所有權、社會環境、 階級差異等鉅觀決定因素出發,均強調第三世界國家因前殖民帝國操控國際新聞 事業、強行向外輸出國家文化,與掠奪全球資訊傳播管道和資源而受到的不平等 對待(李少南,1994) ,同時探討關於「新經濟秩序」與「世界資訊與傳播新秩 序」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 NWICO)兩者的相互聯繫 (New   17.

(24) 關係(Galtung & Huge, 1965)。倡導者強烈主張,國際新聞流通系統持續並且加 深了發展的不平等,致使第三世界國家在傳播技術的軟體與硬體方面都嚴重地依 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來自非西方國家的領導人一再指出,必須導正與重新檢驗 西方國家掌握主要國際新聞資訊流通管道的控制,以及對其他國家採取剝削和歪 曲的態度(Nwosu, 1983)。. 政 治 大. 這波由第三世界發起的國際資訊與傳播新秩序爭論,加遽國際社會分為西方. 立. 資本主義先進國家與資本主義晚進國家/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兩大勢力分. • 國. ㈻㊫學. 庭抗禮的情勢。爭論背後來自雙方的相互攻訐:晚進國與共產國家的非西方勢力, 指控西方國家壟斷國際資訊流通,對非先進國家的經濟、文化與國家形象都造成. •. 不當影響,要求以「平等」 、 「均衡」的訊息流通,取代名不符實的「自由」流通 (李少南,1994) 。. sit. y. Nat. io. er. 爭論延燒至 80 年代,第二代研究者則以西方國家學者代表為主,不同於前 一時期研究偏重在欠缺系統化實證支持的批判論述,美英等西方國家學者陸續提. n. al. Ch. v i n. 出以量化內容分析為應用的研究結果(Stevenson & Smith, 1982; Nwosu, 1983) ,. engchi U. 對第三世界國家之呼籲提出異議。. 西方國家學者主要認為:西方國家長期忽略開發中國家正面發展的指控誠非 事實,發展中國家之閱聽受眾並非被動的接收者,而西方國家亦非無所不能的傳 播者;以研究數據反駁西方媒體偏好報導第三國家發生的「壞新聞」,證實在實 際報導內容上,仍以國際政治、國內新聞、政經文化、科學教育等議題為主;負. 18.

(25) 面報導內容多並非源於西方媒體立場偏頗,西方媒體僅忠實呈現第三世界國家發 展延滯、國內新聞人員編採專業不足的實際狀況,各國的基礎條件不同,才是影 響對西方媒體依賴程度相異的主要原因;發展中國家對於外來影響亦存在著抵禦 而非束手無策,不滿資本主義後進國與共產國家以建立國際資訊傳播新秩序為藉 口,加強政府對國內和國外傳播人員的控制、打擊新聞自由並阻礙資訊自由流通,. 政 治 大. 最後導致美英相繼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李少南,1994) 。而電視國際新聞也 在此一時期逐步取代平面媒體成為大部份人口取得國際資訊的主要媒介(Larson,. 立. 1984)。. • 國. ㈻㊫學. 時至 90 年代,國際間發生諸如前蘇聯與東歐共產國家解體、波灣戰爭等重. •. 大事件,世界版圖重新擘畫,新聞媒體躍成為國際社群中,建構政治版圖之主要 角色(Morley& Robins, 1995)。意識形態與國際政治角力關係並非此時研究學者所. Nat. sit. y. 關心的焦點,全球化概念蔓延、新傳播科技普遍應用,西方媒體集團崛起等趨勢. io. er. 使得國際新聞研究的方法更為多元,亦跨步結合諸如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等其它 領域,打破以往僅就國際傳播單一範疇作為研究取向的研究脈絡,在歷經先前兩. n. al. Ch. v i n. 個世代的正反辯證之後,研究學者以中立持平的態度進行反思,亦發展出更能夠. engchi U. 準確預測及解釋新聞傳播行為的研究分析架構(李少南,1994) 。. 國際新聞傳播生態在此一時期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開以 24 小時 全天候報導波灣戰爭而起了改變,除其它媒體先後仿效改變傳統新聞播報方式以 以外,學界亦掀起 CNN 化(CNN-ization)研究風潮( Boyd-Barrett & Rantanen, 1999; Thussu, 2004),也帶動學者改以媒體市場化(market-oriented)趨向探討國際新聞 19.

(26) 傳播流通與產製(Thussu, 2004, 2007)。此時的研究者發現,除了傳統新聞守門過 程與新聞專業意理之外,開發中國家對於國際通訊社之仰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 地理因素,以及市場中心邏輯也同樣影響著國際新聞報導之呈現(Huang and McAdams, 2000; 轉引自周慧儀,2008)。. 政 治 大. 國際新聞報導普遍以已發展國家的西方觀點為重心,不僅使得發展中國家 或落後國家的報導數量或內容均顯得不平衡且偏狹,這樣的失衡現象亦發生在開. 立. 發中國家之間,研究發現(Lozano et al.2000,轉引自王泰俐等人,2010;Barry, 2012;. • 國. ㈻㊫學. Freeman, 2010; de Vreese et al., 2006),亞洲、拉丁美洲、歐洲等地之開發中國家, 仍普遍仰賴西方國際通訊社輸出之新聞、對西方主要國家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重視. •. 程度遠高於開發中國家。. Nat. sit. y. 更因為國際新聞流通呈現非對等的形態,造成不同國家媒體在處理國際新聞. io. n. al. er. 報導時無法跳脫幾種普遍性的模式:. Ch. v i n. (一) 某些國家(多半為已開發國家)被報導的範圍、次數、頻率與強. engchi U. 度勝於另一些國家(多半為開發中國家) 。取決因素與國家疆域大小 外和人口多寡無關,各國政治經濟方面的實力才是首要。 (二) 國與國之間相互報導是不對等的,資訊貧乏國家對於資訊豐富國家的 報導遠多於資訊富裕國家對於資訊貧乏國家的報導。 (三) 資訊豐富國家彼此間新聞流通頻繁密切相較,資訊疲乏國家之間的 新聞流通情形甚不普及。. 20.

(27) (四) 持續且不平等的國際新聞流通衍生出許多影響國際政治、經濟、文化 等不同層面的問題,例如:不平等貿易夥伴關係、發展中國家人才外 流至已開發國家、國際衝突的理解有誤或立場偏差等(黃煜、祝建 華,2000) 。. 政 治 大. 由此亦可看出,跨國新聞資訊流通影響深遠,從個人、文化、國家主權到國 際依附程度,不同層面的發展均因受其影響而轉變(彭芸,1991: 262-267) 。就. 立. 個人層面來看,跨國新聞資訊流通對於個人隱私權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侵犯;文. • 國. ㈻㊫學. 化層面則對傳播科技轉移、跨國廣告與文化內容多樣性造成影響;人造衛星等新 傳播科技普遍使用直接威脅到國家處權的完整性,資訊傳達快速並且超越時空限. •. 制,使得「資訊權利」的概念必須在變遷的過程中持續修正傳統定義。. Nat. sit. y. 國際新聞報導由於空間上的廣度與跨度使得影響因素遠比國內新聞報導更. io. er. 為繁複,隨著國際關係與體系的格局變化、全球化效應、新傳播科技發展、跨國 傳媒集團與西方通訊社擴展等,使得國際新聞流通之探討與分析仍不斷面臨變化. n. al. Ch. v i n. 與調整,瞭解國際新聞研究脈絡與背後決定因素則有其必要。. engchi U. 貳、國際新聞研究取向與影響因素 本文前述曾提及第一份針對媒體如何選取國際事件,並將其轉製成為新聞的 研究為 Galtung 與 Ruge 於 1965 年間所提出十二項新聞選取指標,該研究結果亦為 國際傳播領域中許多後進研究重複檢驗的重點與主要依據(Rosengren,1974; Harcup & O’Neill, 2001; Hjarvard, 2002; Golan, 2003)。1980 年以前,相關研究共 21.

(28) 計有 15 篇,1981 至 1990 年代間多達 23 篇,90 年代亦有 17 篇與針對國際新聞決定因 素進行檢驗的研究推出(1998, Wu),重要性由此可見。. 然而影響國際新聞報導的因素多元,後來的研究者發現,Galtung 與 Ruge 的 十二項選取指標中主要仍以事件的新聞價值(newsworthiness)為取決因素,未能一. 政 治 大. 步探析宏觀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結構對新聞媒體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從事件發生到 新聞產製與流通此一轉化的過程中是否有其他外力涉入。Rosengren(1974)建議在. 立. 研究中除分析媒體報導內容資料(intra-media data)以外,亦必須將媒體外部資料. • 國. ㈻㊫學. (extra-media data)納入,才有助研究假設能夠獲得充分且完整的描述解釋。 近年來國際新聞流通之相關研究,則主要以 Hjarvard(2002) 將「微觀」(micro). •. 與「鉅觀」(macro)兩大分析層次,與分析新聞產製過程的「選擇」(selection)與 「建構」(construction)兩主要觀點交叉相乘得出的四個現象分類為依據,協助研. Nat. er. io. sit. y. 究者在使用研究理論與方法時,能夠更精確符合研究目的。. 以「選擇」觀點所指的是研究焦點集中在新聞「事件」本身,新聞事件在此. n. al. Ch. v i n. 研究觀點中成為影響國際新聞結構的重要因素,討論事件是否具備成為新聞報導. engchi U. 的特質,媒體組織、新聞從業人員與媒體市場僅扮演次級、中介,負責篩選事件 的新聞挑選者或新聞守門人;「建構」觀點則持相反論述,主張新聞是一個經由 社會加工之後,承載著包含社會規範與實踐、特定價值觀等多種概念的產出內容, 新聞組織與從業人員則是決定國際新聞報導主題、內容與形式的主要角色。 「微觀層次的選擇取向」(micro-level and selection perspective),係從傳統守門人 分析理論出發,探討國際新聞如何被選取並改寫; 「鉅觀層次的選擇取向」. 22.

(29) (macro-level and selection perspective)在國際新聞研究中最廣為運用,其中又以國 際新聞流通的討論為主,主張蒐集並總結大量報導資料以廓清國際新聞整體結構; 「微觀層次的建構取向」(micro-level and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以針對新聞內容 進行的實證研究為主,引用個案比較分析方式,強調社會機制高度影響國際新聞 形 式 、 內 容 與 數 量 ; 「 鉅 觀 層 次 的 建 構 取 向 」 (macro-level and construction. 政 治 大. perspective)則傾向援引相關理論分析,將國際新聞置於媒介或帝國文化主義,或 是媒體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情境脈絡中進行探討。. 立. • 國. ㈻㊫學. 近年有關國際新聞研究,除研究取徑發展較以往更加具體而微以外,探析檢驗並 發現是否有其它因素影響國際新聞亦始終為研究學者關注的重點。Wu (1998)以. •. 五十五份過去三十年間與國際新聞流通相關研究為分析對象進行後設分析,試圖 發現其它影響國際新聞報導的可能因素,研究結果將影響因素分為兩大類:「守. Nat. sit. y. 門人觀點」(gatekeeper perspective),認為新聞專業工作者與國際新聞通訊社對國. io. er. 際新聞報導的影響力最鉅,兩者決定國家的報導量、新聞主題以及報導角度;新 聞工作人員會依據對閱聽眾的先驗觀察,預設閱聽眾的偏好以產製符合閱聽眾期. n. al. Ch. v i n. 待的新聞內容;新聞通訊社對各地新聞內容多樣性與獨立性造成影響;新聞人員. engchi U. 的個人心理因素在編採過程中亦為關鍵。. Wu 亦提出 「後勤觀點」(logistical perspective)探討的則是社會或經濟結構因 素對新聞工作者所造成的影響,其中如國家間貿易往來、文化親近性、政治邦誼、 各國傳播資源、地理鄰近程度、區域認同以及國家特質等眾因素均會影響著發生 在一國的特定事件有無成為新聞報導之可能。此一觀點與華勒斯坦所提出的「世. 23.

(30) 界體系理論」(Wallerstein, 2000; Weber, 2010)相近,兩者均主張國際社會與國際 傳播體系均劃分出核心(core)國家、半邊陲(semi-periphery)國家與邊陲(periphery) 國家,國際新聞流通部份反映國際政治、經濟與文化互動等多重結構因素相互作 用而產生的權力關係,而國際社會對於其關注程度則依次遞減。. 政 治 大. 國際新聞流通理論主張自富有國家流向貧窮國家的新聞存在不平衡 (unbalanced)與單向(unidirectional)特徵,而美國貴為世界最富有的國家,. 立. 坐擁較其他國家都要的優越媒體技術與傳播資源,派遣駐外特派記者至不同國家,. • 國. ㈻㊫學. 得以延續該國新聞收集、產製與傳播系統,並在流通的過程中掌握主導權,使跨 越國界的國際新聞產生「美國化」(Americanization)趨同傾向(Wu,1998);資. •. 源相對缺乏的其他國家則因為對於美國的理解受限於軟硬體未臻發達的弱勢條 件影響,對於發生於該地的單一新聞事件的詮釋立場難以一致,愈為貧窮且開發. Nat. sit. y. 較落後的國家,國際新聞內容「美國化」的情形愈為顯著,無論在報導內容語境. io. er. 以及消息來源引用上都可明顯看出新聞「美國化」之斧鑿痕跡(Huang & Christine, 2005; Archetti, 2008)。. n. al. Ch. engchi U. v i n. 美國社會學家 Herbert Gans(1979)則在研究中歸納出美國媒體偏好報導的 七種國際新聞類型,包括:總統或其他主要政府要員出訪行程、直接影響美國的 國外事件、極權國家或前極權國家的國內政治軍事問題,與和美國的互動關係、 其他國家國家或地區領導人選舉或政權更迭、重大戰爭或衝突事件、嚴重災禍、 獨裁者政治鎮壓等暴力行為。Shoemaker 等人(1996)便發現,當國外新聞愈具「偏 常性」(deviance)就愈會受到美國媒體的青睞,並發展出兩大測量偏差性的指標, 24.

(31) 分別為事件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事件發生地的社會現狀,即「社會現狀層面的反 常性」;以及事件會在多大程度上衝擊美國本身的價值觀範,即「美國規範層面 的反常性」,美國媒體處理國際新聞報導時大致順前述脈絡進行。. 從文化的角度檢驗(Hall, 1997; Lippman, 1965; 轉引自 Barker, 2012)訊息中. 政 治 大. 語言與符號之使用、翻譯是否能夠有效並準確地傳達語意,則可發現語言在新聞 信息流通過程中具有過濾的功能(Wu, 1998),傳播的使用為推陳出新的文化視野. 立. 與傳統文化開展出對話之可能(Baraldi, 2006);以格局背景(context-oriented)做為. • 國. ㈻㊫學. 導向之研究,主要從世界體系與國家關係格局出發,檢視新聞內容選擇所受到之 影響。相關研究關注的重點則在於新聞發生之外部背景環境,認為這些因素直接. •. 影響被報導地區或國家新聞數量和呈現內容。其它實證研究所歸納出廣用的影響 因素/檢驗指標尚包括(1971, Dupree; Hester, 1973; Wu, 1998, 2003, 2004; Archetti,. Nat. sit. y. 2008):. n. al. er. io. 一、國家自身特點(traits of the country):涉及政治地位、社會秩序、地理特. v i n. 點。Dupree 所提出的一項實證研究,以一國在美國上市的股票證券、人口、識字. Ch. engchi U. 率、進出口貿易、語言容易翻譯之程度、與美國的地理距離、人口密度,以及該 國家位於哪個洲際等因素檢測一個國家被報導之情況,發現主要影響因素仍與貿 易、人口和國民生產額度有關。. 二、兩國相關與互動關係(interactions and relatedness between host and guest countries):包括殖民關係、國家利益關係、語言與文化關係、地緣政治關係等都 是影響因素。Nnaemeka and Richstad(1980; 轉引自 Wu, 2000)針對 19 家同屬太平 25.

(32) 洋地區之不同國家媒體分析報導趨向時便發現,殖民國家的垂直/從屬關係對於 國際新聞流通的影響遠較殖民國家的水平/同屬關係來得顯著。而一份對加拿大 境內英語與法語報紙的分析研究則顯示,語言使用差異亦使得報導內容呈現徑渭 分明的樣態(Kareil and Rosenvall, 1983; 轉引自 Wu, 2000)。. 三、新聞產製條件 (logistic of news gathering):係指被報導國家所具備的國. 政 治 大. 際新聞報導基礎設備和人力資本等。即有研究發現一國倚賴國際新聞通訊社之程. 立. 度、通訊衛星設備,以及當地駐派記者數量與素質等均會影響該國的報導(Larson, 1984)。其他主要以新聞事件做為分析角度之事件導向研究(event-oriented),分析. • 國. ㈻㊫學. 事件不同特性給媒體帶來不同之新聞價值,變量特點如前述所及較難客觀測量。. •. 參、小結. 由前述可以得知,國際新聞資訊流通失衡的現象至今仍未能完全獲得紓解,. y. Nat. sit. 同時表現在「質」與「量」兩方面:在報導的數量上,西方國家主流媒體或通訊. n. al. er. io. 社有關第二與第三世界(非已開發國家)新聞,報導數量明顯少於西方國家;至. v i n. 於在內容的選取和報導偏向部份,西方民主國家依舊掌握國際新聞的報導焦點和 發佈。. Ch. engchi U. 再者,因受到政治經濟結構的限制,使得邊陲地區國家發佈新聞到其他地區 時,多半必須倚賴以西方國家為核心的大型國際通訊社為中介。而來自非已開發 國家的相關新聞報導內容,多半集中在負面性的衝突、災害,或犯罪事件,西方 媒體將因國家利益或既定偏見所產生之主觀角度挾帶在新聞報導內容,使得非已 開發國家的國家形象或新聞真實往往受限在西方媒體所設定的新聞框架之中。 26.

(33) 直至今日,即使建立國際資訊傳播新秩序的主張仍未停歇,第三世界或開發 中國家仍致力於透過各種國際組織的政治力量發聲,要求改善長期以來國際新聞 流通在數量上和報導立場上相對不平等、比重不均的失衡情形,持續以不同方式 表達對於西方國家霸佔新聞傳播通道與國際新聞強勢主導的不滿,但國際新聞流 通不平衡的現象仍無法獲得紓解,整體而言,現今國際新聞流通方向和報導內容. 政 治 大. 立場仍像以前一樣,結構上並無改變(Kim, 1998)。. 立. 綜合上述可知,自二戰以降至今,仍是一個以西方媒體為主導的時代,西方. • 國. ㈻㊫學. 媒體依舊傾向以西方的觀點(特別是「美國化」)來看世界,這些媒體對於廣大 的西方民眾又具有影響力,因此研究其如何建構真實的現象及過程就是一個值得. •. 探討的問題。國際新聞與傳播研究使人們愈加相信,國家傳播實力與該國在國際 間的地位是相對應的,強大的國家在國際傳播流通系統中才能享有得天獨厚的主. Nat. sit. y. 要發聲權。國際新聞充滿強國的聲音與主張,媒介的聚焦對準中心(而非邊陲). io. er. 國家的闡釋(李金銓,2004: 120)這樣的研究典範在歷經數個時代轉移候迄今仍 未能得以逆轉。反觀國內亦有研究顯示(李美華,2000;唐湘怡,2006)幾份主. n. al. Ch. v i n. 要報紙的國際新聞雖然在數目上有逐年增加之勢,但亦同樣反應出國際新聞流通. engchi U. 不平衡的現象,無論新聞議題內容,只要來自西方主要國際通訊社之稿件,或事 件與北美、歐洲與東北亞地區國家有關,國內報紙幾乎全盤接收,充分凸顯新聞 來源缺乏多樣性並且仍過度倚賴西方觀點。. 27.

(34) 第二節 國際新聞馴化. 壹、馴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否必定會阻遏在地化(localization)的各殊性, 使得國際新聞內容走向同質化(homogenization)一途?抑或反能激起各國競相. 政 治 大. 發展獨特的在地特質,形成各地文化爭鳴的多元化(diversification)進程?又是 否能夠找到一套能同時符合國際新聞流通通則與在地新聞專業意理的折衷之道?. 立. 前述均是當今全球化時代研究國際新聞傳播時的不可忽略之思辨重點。. • 國. ㈻㊫學. 有關全球化的討論 Anthony Giddens 主張(1991:64) ,所謂「全球化」. •. (globalization)係指「遠方所發生的事物會對近處事物產生制約或影響;反之, 近處事物亦會對遠處發生的事物具有指涉作用;以此種雙向交互關係將遠隔地區. Nat. sit. y. 相互連結,並在全世界範圍內不斷加強這種關係」的一個動態過程,換句話說,. io. er. 即使每個人看似身處於個別本地(local) ,仍能夠經驗全球事務,此一定義說明 全球化的運作狀態,同時也揭示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命題中應有之義與必然結. n. al. Ch. v i n. 果。全球化脈絡之下,個人日常生活無法自外於國外政府施政、國際組織決策或 他國重大事件等非本地因素。. engchi U. Robertson(1992:100)則認為「全球化作為一種觀念,同時指涉世界的壓 縮(compression of the world)與強化把世界視為一個整體的意識」。全球化時代 的特徵之一即在於:普遍主義(universalization)與特殊主義(particularism)成 為兩個並存於全球化場域之中且能夠相互解釋補充的概念,全球化意謂著在地的. 28.

(35) 匯集,在地化過程亦需要考慮文化差異與社會發展脈絡,而難以排除受全球化的 影響。Robertson 更進一步將兩者加以結合,率先提出「全球在地化」 (glocalization) 主張應將全球空間與地方空間視為一種嶄新而複雜的相對(非對立)關係,各個 層次互動不斷增加後伴隨而至的可能衝突,以及如何折衷與調適皆為理論關注的 要點。. 政 治 大. 在世界因時間與空間壓縮,國家間關係日趨緊密而變得愈來愈小,參與國際. 立. 事務之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之際,承載各方訊息意義的國際新聞重要性自然不在話. • 國. ㈻㊫學. 下。當前學界在討論國際新聞流通和產製過程等相關概念時,大多引入全球化的 概念,為傳統研究途徑帶來不一樣的視野與觀點。因為國際新聞一方面必須保有. •. 全球流通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必須考慮來自不同地方閱聽眾的認知框架以及背 景知識,進而調整採行不同的報導策略,使其內容具有特殊性。也因此國際新聞. Nat. sit. y. 的報導與呈現,被視為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交集,也反應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相互辯. io. n. al. er. 證(洪貞玲等,2008) 。. Ch. v i n. 國際傳播學者 Akiba A. Cohen, Mark R. Levy, Itzhak Roeh 與 Machael. engchi U. Gurevitch 於 1996 年間,將源自於生物學的「馴化」(domestication) 概念應用在 國際新聞研究之中,國際新聞的「馴化」係指新聞工作者在建構國外新聞內容時, 會利用強化新聞事件與本國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等背景之相關性,進而使本 地的閱聽眾能夠注意、知曉並瞭解那些發生在遠地的事件,讓國際新聞報導成為 有意義的訊息傳播過程(Cohen, Levy, Roeh, Gurevitch, 1996:85 )。新聞工作者處 理國際新聞報導時,除需遵守一般新聞專業意理之外,還要能夠改變這些外來事. 29.

(36) 件原始狀態伴隨而至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知性,重新建構或創造一套符合國家論 述與本國閱聽眾認知的意義連結。. 國際新聞馴化兩個最重要的功能在於:第一、可作為有關全球化與在地化辯 證過程中的一個中介,也就是討論全球化時的對比參考(counterpoint of the notion. 政 治 大. of globalization) ;第二、作為新聞專業人員與閱聽眾之間的概念性意義連結。馴 化亦被視為一個不斷製碼與解碼的一個新聞守門/過濾子過程(sub-process) ,因. 立. 為此概念目的即是探討國際新聞如何被形塑(shape)並剪裁(tailored)成為能. • 國. ㈻㊫學. 夠契合閱聽眾興趣與價值觀,以及認知架構之內容,不僅強調新聞守門中的製碼 過程,更需進一步闡釋描述該過程中的各種策略應用和影響因素等(Cohen et al.,. •. 1996: 152) 。. Nat. sit. y. 馴化是新聞工作者為了強化外地事件對於本國閱聽眾的意義連結性,使原本. io. er. 難以理解、有距離感且枯燥乏味的國際新聞能夠吸引本地閱聽眾,因此,在使用 方法上便會設法「激活」 (hyping)新聞,讓閱聽眾能夠感受到與特定國際新聞. n. al. Ch. v i n. 報導之間的相關性,也並增加新聞可讀性。Cohen(1996:54)首先歸納出幾種. engchi U. 「馴化」過後的國際新聞特徵,包括:. 一、新聞內容直接或者提及發生在被報導國家新聞事件之結果與相關 提示資訊。 二、新聞消息來源採用被報導國家相關人士之受訪言論或引述其辭。 三、新聞內容中直接訪問被報導國家當地人士或引述其言論。. 30.

(37) 四、新聞內容中引用影像或其他圖示(如地圖)讓被報導國家與本國 閱聽眾產生連結。. 後續的研究中,Cohen(2002)則更進一步梳理出幾種國際新聞馴化過程常 使用的方式:. 政 治 大. 一、 直接或間接地將國外事件與本國事件相互比較。. 立. 二、 提供事件相關之歷史背景或文化脈絡供本國閱聽眾參考。. • 國. ㈻㊫學. 三、 分析或預測該國際事件發生後對本國可能造成的影響。. 四、 採訪居住在事件發生國家之本國僑民、留學生或赴該地觀光的. •. 本國旅客。. Nat. sit. y. 由於國際新聞內容所涵蓋的面向較為複雜多元,閱聽眾對於事件發展背景以. io. er. 及可能發展方現往往欠缺周全的理解能力,因此本國傳媒便責無旁貸地負起為閱 聽眾解釋,甚或量身訂做出符合期待和迎合受眾喜好的訊息傳遞責任,給予國際. n. al. Ch. v i n. 新聞適當的修裁並將其置於本國閱聽眾所熟悉的情境之中,使得新聞更能夠被理. engchi U. 解。於是國際新聞馴化可被視為一個平衡「客觀現實」與「主觀現實」的程序, 新聞工作者透過馴化的手段,將國際新聞調整為符合本國外交政策、國家利益與 大眾需求的訊息,將國際性的議程轉化為國內議程,也使得國內意識形態和民族 認同能夠在調整的過程中反覆檢驗與再生產(Berger & Luckmann, 1967: 167;轉 引自陳韜文等人,2002:3) 。. 31.

(38) 陳韜文等人(2002)所進行的研究各國媒體如何報導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 大陸此一全球關切之焦點議題時,則更進一步整理歸納出新聞工作者慣常使用於 增添國際新聞可看性和易懂性的馴化手法,分示如下:. 一、 名人或權威人士加持:如在報導重大事件時,新聞編輯部門會採取. 政 治 大. 指派較具權威之人士(get big names),如明星主播、知名評論家或 專家親自到事件發生,進行第一手現場目擊報導,讓他們在國外即. 立. 時傳播新聞資訊給本國閱聽眾,以拉近國外事件與本國閱聽眾距離。. • 國. ㈻㊫學. 二、 依賴官方消息來源:媒體所屬國家之高級官員往往被視為重要消息 來源,並藉由國家政治機構代言人之官員講述評論國際事件,以提. •. 升外國事件與本國閱聽眾之間相關性與事件本身可親近度。. 三、 讓普通人發聲:意指引述那些遠離家鄉或者與家鄉國具有親近. Nat. sit. y. 性的「異地同鄉人士」/「自家人」 (expatriate communities)言論。. io. er. 四、 增添人情趣味:對於「軟性」國際新聞的處理方式,則採以個人軼 事來訴說引人入勝的新聞事件,為事件本身添附故事色彩,可以有. n. al. Ch. v i n. 效地降低閱聽眾對遠地新聞的抗拒感和漠不關心。. engchi U. 五、 化繁為簡或補充知識: 「硬性」國際新聞則輔以補充背景脈絡或簡化 事件過程等手法來加強閱聽眾的理解程度,以彌補閱聽眾對於國外 知識欠缺認知與興趣所造成的阻礙。 六、 將新聞事件個人化並賦予普世價值或本國意義:事件如果傳達的是 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人性價值或普世情懷,則可以使受眾對於該發 生事件產生移情作用. 32.

(39) 七、 把遙遠的事件包含在較大的歷史情境之中:如同 CNN 記者 Mike Chinoy 之言論,他認為「新聞記者必須不斷地回到那些重要的議題, 並要能夠將本土事件放置較為寬廣的視野下進行審視」 。 八、 把國際事件與本國參考框架相互扣連:在報導外國事件時,記者們 很自然地會以個參考框架作為出發點,藉由成長背景和對於本國文. 政 治 大. 化所發生的同類型事件、歷史前例以及相似概念的既定認知與理解 程度相比較,運用各種比喻或特定手法來闡述這些外國事件對於本. 立. 國閱聽眾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 國. ㈻㊫學. 由此可知,國內新聞從業人員在選取與產製國際新聞的過程當中,必須保有. •. 自己對於本國文化的反身思維,因而在處理時必須同時掌握國際事務的瞭解程度 與本國閱聽眾訊息接收的情況,並透過馴化的過程,將一個外國事件放在一個為. Nat. er. io. sit. y. 閱聽眾所熟悉的文化框架下進行報導,協助閱聽眾理解。. 全球化時代,加速新科技發展並改善新聞傳播基礎建設,使得新聞訊息能夠. n. al. Ch. v i n. 即時傳佈至世界各地。隨著國際新聞持續不斷流通與各地文化的國際能見度日益. engchi U. 提昇,許多國家亦逐漸形成對於文化與社會的反身性(reflexivity)思考,也讓 各國新聞室選取與製作新聞時更加謹慎看待文化殊異此一因素(Clausen, 2004) 。 國家之間文化交流與新聞傳送固然受益於全球化發展脈絡之下,卻也因「全球一 家」的趨勢為各地文化獨特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媒介訊息內容、即時新聞畫 面打破時空疆界,得以密集且重複製作與傳遞,反使得全球文化/在地思維、國 際新聞/國內新聞之間形成一種競爭關係。 33.

(40) 馴化的概念在近年研究屢被提出並強調,便是因為以往關於全球化脈絡下, 關於媒介新聞產製的討論,多半以「世界村」或「全球一家」的普同性邏輯思考, 與之相對的在地化意涵受到忽略。透過馴化的應用策略,理解單一事件的解釋與 呈現會因為報導產生的地域不同等多種因素而衍生出不同意義。從而瞭解馴化的. 政 治 大. 與本土化/在地化的基本意涵是相通的,更可說馴化便是本土化/在地化在國際新 聞方面的應用(陳韜文等,2002) 。. 立. • 國. ㈻㊫學. 貳、馴化背後 — 影響馴化主要因素. 前述提及,馴化國際新聞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強化遠方新聞事件與閱聽眾之. •. 間的連結性,並根據閱聽眾的偏好與接受度,適度調整選擇與報導策略。然而國 際新聞的構成因素遠較國內新聞更為多元複雜,新聞背後受到影響的層面亦更為. Nat. er. io. sit. y. 廣泛。以下試將主要因素整理分為鉅觀與微觀層面分述論之。. 就鉅觀國際層面分析,國際關係被視為國際新聞的核心,國際新聞亦與相互. n. al. Ch. v i n. 競爭的國家利益密不可分(Lee at al., 2002) 。強國往往為了權力或者國家利益,. engchi U. 傾向將該國的世界觀,通過界定國際事務的訊息語意,強加於其他國家,企圖主 導語境詮釋權,也因此國際新聞有時被視為是國際關係場域中「話語鬥爭」的延 伸;反之,國際關係亦牽動著國際新聞如何將遠地事件馴化成為兼顧國際情勢、 國家利益與閱聽眾需要的意義訊息(Cohen,1996;Wu, 2003)。. 國家層次的影響則在國家戰爭、外交議題、重大災難等直接影響國家利益的 34.

(41) 事件發生時尤其顯著,媒體在前述事件新聞報導中往往高度仰賴官方消息來源或 權威人士的說法以確保新聞可性度(Lee et a1., 2002; Lee, 2005; Huang & Christine, 2005, 2007)。日本學者 Ito(1990)則以「國族認同」的觀點來探討全球化下的 國際新聞產製(轉引自 Clausen, 2004) ,認為過多的外國資訊與文化產品會對自 身的國族認同感帶來威脅;國家和個人一樣,均受追求矛盾的渴望所驅誘,一方. 政 治 大. 面希望與別人相同的而仿摹他者,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夠保有自身獨特性,於是新 聞工作者在製作國際新聞時,不僅是單純呈現國際事件真實,亦須在以維持國族. 立. 文化持續性、國家尊嚴與民族驕傲的前提下,納入國族特有見解與觀點進行新聞. • 國. ㈻㊫學. 再詮釋。. •. 另一同屬於鉅觀層次的探討,早期有部份研究提出(Kariel & Rosenvall, 1983;. Tseng, 1992; Wu, 1998) 文化背景相近的國家間的新聞流通量較為顯著,民族連. Nat. sit. y. 結與共享語言加速新聞傳播與訊息交換過程。文化折扣性(cultural discount)亦. io. er. 會對新聞馴化過程造成影響。馴化被解釋為為外國新聞內容增添本國色彩. (indigenous ingredients) ,以吸引更多得閱聽人收看的傳播策略(Chen, 2004) ,. n. al. Ch. v i n. 在特定文化環境之中,愈受歡迎與認同的內容,其所呈現的價值觀、信仰、規範. engchi U. 和行為模式愈難被非該地閱聽眾所接受並理解,因而新聞工作者在馴化文化折扣 性低的新聞內容時需更為謹慎。透過分析比較兩國或兩國以上對於單一國際事件 的新聞報導,最能有效檢驗文化因素差異對於新聞馴化內容之影響程度(Barker, 2012)。. Sparkes & Winter(1980)早期研究曾提出地理因素影響新聞內容和閱聽眾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Murphy.Woodward.Stoltzfus.. 17) The pressure exerted by a column of liquid is equal to the product of the height of the column times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times the density of

(6) (a) In addition to the powers of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under subsection (1) the Chief Executive in Council may order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to refuse to

• ‘ content teachers need to support support the learning of those par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are missing and that may be preventing them mastering the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Recommendation 14: Subject to 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proposed parameters, we recommen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extending the Financial Assistance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