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 關懷據點志工結構:陰盛陽衰,年過半百佔八成,低教育程度

根據本研究實證資料顯示,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大多以女性居多,

佔了 80.8%。在年齡方面則以 51-65 歲佔 57.1%居多,此外,66 歲以上參與 的志工也不少,佔 25.4%,合計 82.5%。在教育程度方面,以高中以上為主,

佔 49.7%,國小以下次之,佔 32.8%,國中為第三,佔 17.5%。顯示在在參 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志工當中,以女性居多,且以中高齡為主,教育程 度也不高。

二、 網路設備與資訊科技:WIFI 設置普及、智慧型手機持有率高

根據本研究實證資料顯示,WIFI 設置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已有設置為 主,佔了 87.7%。而持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方面已持有為主,也佔了 80.9%。

使用的品牌由高志低依序為 ASUS(37.4%)、Samsung(25.6%)及 HTC(11.8%)。

但使用任何 App 頻率方面,雖然每周 7 次以上佔了 45.8%,卻仍有 31.1%

沒有使用過任何 App。顯示大多數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在 WIFI 設置上相當普 及,而大部分的志工也持有智慧型手機會平板。

86

三、 關懷據點 App 使用狀況:不害怕、不排斥、願意使用,但使用率低 在使用關懷據點 App 方面,雖然有八成的志工不害怕、不排斥且願意 運用關懷據點 App 進行志工服務,但使用卻僅有半成(50.3%)。探究關懷據 點 App 低使用意願的原因,除了近四分之一之志工為高齡者外,加上教育 程度低,對於面對要關懷據點 App 介面上的文字,可能是一大障礙,此外,

在少數排斥使用關懷據點 App 的調查中的說明也有寫道「App 很 easy、只 要學會,就不怕、很順手阿」,但多數說明寫道「不會用、比較難更新、怕 個資外洩、怕會弄錯、長者怕流出、個案會害怕資料外洩、常無安全儲存」, 在害怕使用說明中,多數志工寫道「上傳很慢,傳不過去,才不會浪費時 間、不好更新、佔用手機儲存空間、但後臺管理不便、系統有時無法進入、

很順阿、眼睛狀況問題、許多設定不完善」,最後在運用關懷據點 App 進行 服務的其他說明中,志工有寫道「未來會使用喔!比書寫慢」。顯示多數志 工之所以對使用關懷據點 App 有存疑,主要在於關懷據點 App 的安全性、

手機或平板的本身處理效能以及本身硬體設備的相容性。此外,顯示由於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理功能也會隨之退化,尤其是眼睛,研究者在 親訪的過程中也發現,許多志工無論在操作手機或填寫問卷時,必須反覆 戴上拿下,以讓眼睛能夠聚焦。此一結果與 Porter & Donthu(2006)及陳肇堯 (2015)所提相同,由於高齡者因教育程度較低,使用電腦與網路的經驗有限,

儘管其認為科技產品是有用且容易操作,但在學習使用網路可能會產生令 其焦慮的情境,使得很多老人會因為感受到此工作的困難而選擇去逃避它

87

(Porter & Donthu, 2006)。

四、 組織因素對於科技有用性、科技易用性及實際使用行為之影響

在實證資料可以發現,在輔導單位及社區內部的安排訓練、志工接受 訓練、要求使用、詢問窗口上,與科技有用性、科技易用性及實際使用行 為沒有顯著差異,而在順利解決問題上卻有顯著差異,表示志工在使用關 懷據點 App 若遇到問題,若輔導單位能夠順利將問題解決的的話,志工對 於關懷據點 App 的有用、易用及實際使用的認同度會提高。

五、 科技有用性、科技易用性對實際使用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在科技有用性、科技易用性與實際使用行為之實證資料上發現,科技 有用性及科技易用性對實際使用行為具有正向的直接影響。因此,本研究 科技有用性之結果與 Davis (1993)、Mathieson et al. (2001), Shih (2004), Van der Heijden (2003), Bruner and Kumar (2005)等的研究結果相同,

如果使用資訊科技可以提升使用者較高的績效時,或是使用者花費較少心 力所學得之資訊科技時,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會有較正面的感受,也就是 說,如果志工認為關懷據點 App 對本身是一項有用的工具或是簡單易學的,

那麼志工使用關懷據點 App 的可能性也會較高。

六、 科技有用性、科技易用性對於實際使用行為具有正相關

志工的個人變項(服務年資、關懷據點 App 使用經驗)、科技有用性、科 技易用性與實際使用行為有顯著的相關,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後,發現志工 的個人變項並無法預測實際使用行為。但是,科技有用性、科技易用性對

88

於實際使用行為之預測具有正相關,解釋變異量為 58.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