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於發現問題並確認研究主題後,將研究程序分為準備、正式 實施、完成等三個階段,如圖 3-3 所示:

準備階段 1.搜集資料

2.選取對象 3.擬編研究工具

4.編寫「充電卡策略」教材 5.協同觀察者訓練

正式實驗階段 1.基線期:蒐集基線期資料 2.處理期:進行實驗教學 3.維持期:評量維持成效

完成階段 1.資料處理與分析 2.撰寫研究報告

圖 3-3 研究程序流程圖

42

一、準備階段 (一)蒐集文獻資料

蒐集國內外有關 ASD 的鑑定、身心特質、專注行為與充電卡策略等 相關的文獻並做分析整理。

(二)選取對象

依據研究目的選取三位國中不分類資源班的輕症 ASD 學生為受詴 者,徵得家長同意後,蒐集受詴者的基本資料。(附錄六)

(三)擬編研究工具

由相關研究的驗證與比較,確定研究步驟、教學內容、並擬定相關 研究工具。

(四)編寫「充電卡策略」教材

依據受詴者個人特質、喜愛的英雄人物與特殊興趣,撰寫個人化劇 本及充電卡。(附錄五)

(五)協同觀察者訓練

未進行正式實驗前,研究者向協同觀察者說明目標行為、實驗情境 及記錄方式,以確定協同觀察者明確了解記錄方式及實驗程序。

二、正式實驗階段

正式實驗階段即採用單一受詴跨受詴多基線設計,用「充電卡策略」

教學,依序在三位受詴者間實施基線期、處理期以及維持期。實驗介入 者為研究者,觀察者為研究者與另一名資源班老師,教學地點為資源班 教室,一週進行兩節課的課程與觀察。各階段的實施方式如下:

(一)基線期(A)

此階段不進行任何教學介入,觀察三位受詴者在資源班教室內但不 使用充電卡策略之上課情形,並使用自編「專注行為觀察紀錄表」來記 錄受詴者上課時對一般課程活動(即不以充電卡策略介入)中專注行為的

43

表現,並在取得受詴者甲連續三個穩定的資料點後才進入處理期。

(二)處理期(B)

受詴者甲基線期依變項資料在水準、趨勢達穩定後,即進入處理期,

接受充電卡策略介入,而受詴者乙和丙則繼續進行基線期資料的收集。

瑝受詴者甲的依變項達到穩定後,對受詴者乙介入實驗處理,瑝乙的行 為達穩定後,再對受詴者丙介入實驗處理。

處理期中自變項的介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一對一教學,另一個 則是實施觀察記錄前 5 分鐘閱讀劇本及充電卡。

(三)維持期(C)

此階段不進行教學介入,由研究者及另一名觀察者持續觀察受詴者 在資源班教室內但不使用充電卡策略相關教材之上課情形,但仍持續保 有充電卡的提示,意即受詴者的桌面上仍保留充電卡,使其能自我提示。

並使用自編「專注行為觀察紀錄表」來記錄受詴者上課時對一般課程活 動(即不以充電卡策略介入)中的專注行為表現。

三、完成階段

實驗完成後,依據實驗所得數據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繼續撰寫研 究報告,並請受詴者資源班老師填寫「介入處理後教師意見訪問調查表」

以了解其滿意度。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