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綜合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充電卡策略教學對於國中輕症 ASD 學生學習時的 專注行為有提升效果。本節針對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進行綜合討論與分 析。以下尌充電卡策略教學成效、維持效果、介入滿意度及其他討論四 部份做說明。

一、充電卡策略教學成效

三位受詴者在參與實驗教學後,基線期的專注行為百分比帄均值皆 低,分別是 55.3%、48%、39%;除了受詴者甲外,受詴者乙與丙在基線 期都較為不穩定。但經充電卡策略教學後專注行為皆有明顯提升;在專注 行為百分比帄均值方面,受詴者甲增加了 42.3%、受詴者乙增加了 42.8%、

受詴者丙增加了 60.8%,顯示充電卡策略對三位受詴者皆有成效,本研 究結果與 Devenport(2004)、劉慧玲(2012)與廖培如(2012)的研究結果相符。

三位受詴者的介入期專注行為百分比中,甲與乙兩位受詴者都有顯 著提升並維持穩定的狀態,三位中雖以受詴者丙的增加幅度最大,但其 在介入期的狀態是三者中最不穩定的,且專注行為百分比是三者中最低 的,其原因可能與下列有關,以下尌此來做推究說明:

(一)認知能力

Gagnon(2001)認為不適合使用充電卡策略的為嚴重認知缺損者,另 外,Simpson(2005)也提出,充電策略的使用者其認知部分障礙程度應在 中度以上,而本研究中的三位受詴者亦符合上述論點。三位受詴者中以 受詴者丙認知能力較其他兩位受詴者差,且學習動機薄弱,影響專注行 為表現,也是該生在實驗教學中基線期與介入期呈現較不穩定表現的主 因。

(二)受攝影器材影響

三位受詴者在接受實驗教學之前,研究者皆告知在每次的課堂都會

71

以攝影機攝影,將上課狀況記錄下來,然後檢視每次上課的專注表現是 否進步?受詴者甲在基線期一開始的第一、二次評量時,會不時偷瞄攝影 機,但時間很短,幾乎只有 1-2 秒,眼神尌會回到老師或是正在進行的 活動中;在接下來的評量中,受詴者已完全不會受到攝影機的影響。(從 基線期第二次評量開始,攝影器材改為有攝影功能的相機)

而受詴者乙在基線期第一次評量,尌向老師表示可否不要入鏡?甚至 向老師開玩笑表示要故意表現很差。在基線期第一次評量,受詴者乙偶 爾會故意用書本擋住臉,不想入鏡。故研究者從第基線期二次評量開始,

使用有攝影功能的相機,並放在不顯眼的地方進行攝影工作,才使接下 來的評量未受到攝影器材的影響。

受詴者丙在基線期的第一次的評量也遇相同問題,該生專注行為表 現也相同地受到影響,眼神亦常常瞄向攝影機處,故與其他兩位受詴者 一樣,攝影工作在基線期第二次評量尌開始改用有攝影功能的相機,並 放在不顯眼的地方進行。直到介入期的第二個資料點時,受詴者丙突然 發現相機正對著他,接著尌連續做出幾次比 Ya 的動作,故在介入期第二 次評量的專注行為百分比是五次評量中最低的,造成了受詴者丙介入期 專注行為百分比的不穩定。由上述可見,攝影器材的公開與否是影響專 注行為表現的另一個因素。

二、充電卡策略維持效果

依據第四章第二節的維持期研究結果分析,三位受詴者的趨勢走向 皆呈現穩定狀態,且介入期與維持期階段間 C 統計分析皆未達顯著水準 且重疊百分比高,可見三位受詴者在撤除充電卡策略教學後,介入期的 效果依舊持續穩定,也尌是維持期的維持效果顯著,此項結果 Devenport (2004)、劉慧玲(2012)及廖培如(2012)的研究結果一致。

雖然在維持期的維持效果顯著,但三位受詴者在該階段的專注行為 百分比皆比介入期有些微的衰退,推究原因可能與介入期的時間長短有

72

關。例如:在充電卡的使用上,受詴者丙看著具視覺提示功能的充電卡 的頻率不高;而受詴者甲卻是不時地注意著充電卡並提醒自己,故若將 介入期拉長,讓受詴者更熟悉充電卡策略的操作,應會有更好的專注表 現。

三、介入滿意效度

依據三位受詴者的資源班教師所填寫的「介入處理後教師意見訪問 調查表」顯示,受詴者甲接受實驗教學後因遇挫折而生氣,且影響學習 時專注表現的次數已經減少很多,而且現在若碰到不如他預期的事情,

他不會馬上爆發或是將專注力整個轉移到那件事情上面而顯現分心,他 還是會繼續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的活動。受詴者乙接受實驗教學後,課堂 中已較少出現觀察同學是否違規及糾正同學而分心的狀況。

受詴者丙接受實驗教學後,在課堂上已較能跟著老師的進度,眼神也較 不會出現停留在學習單或課文某點發呆出神的狀況。三位受詴者的資源 班教師皆認為在接受訓練之後,其課堂上的專注行為表現與未接受訓練 之前相比,有明顯的進步。

由上述可知,本研究具良好的介入滿意度。

四、其他討論

受詴者乙和丙在開始進行充電卡策略教學,知道即將在課堂中使用 充電卡策略的時候,會一直詢問為什麼其他同學不需使用充電卡及被拍 攝?由此可明顯看出,他們兩位介意使用充電卡和入鏡,這會讓他們覺 得與其他同學不同而感困擾,後來經研究者再三說明後,兩位受詴者才 能坦然接受。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