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研究範圍

根據本研究的背景與目的,考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政策推動在各 縣市國民中學的推展程度、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尚在舉辦各界公聽會亟待各方 建議的時效性,研究者擬將本探究的研究範圍界定如下: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在探討雙北地區之國中公民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學習 領域經濟教育新課程綱要的層級分析,故以任教於雙北地區公立國民中學之現任 公民科教師為研究對象,但不包含實習教師。

二、就研究內容而言

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學習領域新課程綱要抽取經濟教育相關課程項 目作為研究工具,分為「資源有限與分配」、「誘因」、「交易與專業化生產」、「貨 幣的功能」、「勞動參與」、「市場競爭」六個項目,且各有其對應的課程條目。

三、就研究變項而言

本研究在背景變項方面為性別、年齡、最高學歷、主修專長、任教地區、教 學職務、教授經濟教育課程之興趣,探討此七項背景之雙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 對於經濟教育課程綱要重要性排序的差異性,在結果變項方面為經濟教育課程綱 要的六大課程項目:「資源有限與分配」、「誘因」、「交易與專業化生產」、「貨幣 的功能」、「勞動參與」、「市場競爭」。

貳、研究限制

考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政策推動在各縣市國民中學的推展程 度、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尚在審議階段的時效性,以及研究者的時間、人力及 資源限制,以下分別從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三方面說明本研究所受 到的限制:

一、研究對象方面

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學習領域經濟教育課程實施在國小社會科、國 中公民科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而本研究對象為雙北地區之國中公民科教師,但 未包括國小、高中教師與我國其他縣市任教公民科之教師,此為本研究尚未探討 之處,可為後續研究發展之方向。而僅採用雙北地區之國中公民科教師主要原因 有三,其一為雙北地區推動教學正常化有成,鮮少有公民課程配課給其他科目專

長教師之情況;其二為雙北地區之公民科教師絕大多數皆曾參與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新課程綱要總綱之研習,對於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之主旨與教育理念應有一定 程度的瞭解與認識;其三為多數雙北地區之國中公立學校第八節課後輔導每週開 設0.5 節公民科課後輔導,顯示雙北地區之國中公立學校對於公民教育的重視。

二、研究內容方面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雖然包含國中小與高中職階段,但國小階段僅論及經濟 的選擇、儲蓄與消費、分工合作、經濟發展與變遷等較簡易的經濟學概念;高中 職階段偏重經濟學理論基礎的加深、加廣與應用;國中階段則為奠定經濟學理論 基礎、銜接國小與高中職經濟知識體系的重要環節,亦是學生進入分流教育或踏 入職場之前的學習階段,乃是培育所有國民基礎經濟知能與素養的重要階段,且 根據研究者於國中任教之經驗與實際觀察,教師對於課綱的詮釋與教科書內容的 轉化有所不同,進而產生不同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教師講述相同概念但所舉 的生活實例與切入觀點之不同,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經驗與內涵。於是本文便 將研究焦點放在國中階段,經濟教育為主的課程主要放置在社會學習領域中,而 其他學習領域雖也有涉及經濟教育的課程設計,但並非以經濟教育作為主題的課 程,因此,為使本研究更為聚焦,其他學習領域不納入本文研究內容,故本研究 採用我國十二年國教社會學習領域經濟教育新課綱中的六大課程項目為研究內 容,唯恐有遺漏或需要調整之處,此為研究內容的限制。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係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資料,進行差異性與層級分析;由於問 卷調查法以量表為工具,並未輔以質性訪談來探求受試者內心更深入且真實的想 法,期望可以本研究之初步問卷調查分析瞭解目前任職於教育現場的國中公民教 師之想法輪廓,以便作為日後相關質性訪談研究之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