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以下將研究範圍區分為「小布希總統主政時期」、美國對於有關兩岸「戰略 模糊」與「戰略清晰」政策的界定,以及「美國研究台海問題的智庫」。另外,

要精確的衡量智庫對決策圈的影響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用案例來分析智庫 和它們涉及的政策問題 (Abelson, 2006)。

本論文研究當小布希政府面臨台海之間發生可能會改變現狀的事件,官方與 智庫所提出的政策論述為範圍,以統計研究為途徑,分類出華府那些智庫與官方 論述相近,並且與保守或自由主義立場相吻合,試以間接評估「親政府」的華府 智庫對小布希政府台海政策方向影響指標。

(一)小布希總統主政時期

本文主要將研究範圍的時間點設定在小布希總統主政時期間,自 2001 年 1 月到 2009 年總統第二任期卸任前,主要研究時間以美、中、台相互影響的事件 依時間序劃分為:「美中軍機擦撞事件後」、「一邊一國論」、「台灣公投入法」、

「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與「台灣入聯公投」等五項四個時期。以小布希總統 兩任主政時期為時間軸進行研究的原因在於,對照從 1954 年起,第一次台海危 機,美國對除台灣以外的金、馬外島地區,不公開承諾防衛,也不表明放棄,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希主政時期呈現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的調整 (Eisenhower, 1963); (Mufson, 2001)。而由於小布希政府對於兩岸政策相較以往較為明確清晰,所以能從上述 五項事件當中深入分析兩岸政策修正的狀況,也為本研究選定小布希總統主政 時期為研究時間範圍的原因。

(二)美國對於「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政策的界定

在美國面對逐漸崛起的中國大陸,為避免台灣海峽因可能發生的戰爭而傷 害美國及其盟邦的利益,訂定其兩岸政策的最高原則。若區分美國對台灣、中共 與兩岸的立場表態,有幾項指標能夠探究是否美國目前的政策為清晰或模糊:

1. 美國對台灣

包含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台灣的前途與對台軍售。

2. 美國對中共

包含對「一個中國」的政策與中共有對台動武的跡象而表現出的反應。

3. 美國對兩岸

包含兩岸雙方對現狀的維持或破壞作為。

美國在長期以來,對於處兩岸事務,皆以「戰略模糊」的政策態度,以台 灣的安全承諾來說,1979 年的《台灣關係法》中,提及美國與中共建交是「基 於台灣前途將以和平解決方式決定這一期望」,「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手段來決 定台灣前途-包含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 安全的威脅,而為美國所關切。」。但是美國只提出「關切」,至於是否會為 台灣派出軍隊支援,則有保留的空間 (台灣關係法,1979);至於對台軍售,在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運作部主任羅斯 (Edward Ross)認為對台六項保證與美中公報皆是某一任總統的政策,是隨時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前提介入台海危機,助理國務卿凱利認為,美國不支持所定義的「現狀」片面 受到改變。這個台海「現狀」的解釋權在美國。因此,小布希政府對兩岸的政 策上,大方向是轉向清晰明確的,但是就某些議題而言,仍保持模糊的態度 ( Robinson, Jr. & D’Amato, 2004)。

(三)美國研究台海問題智庫與意識形態

在美國在歷史上,外交政策目標是隨著美國的強大以及介入國際事務的程 度而不斷的改變和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意識形態均扮演重要性的角色(關中,

2005)。政黨和意識形態以二元對立的模式演進,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政治哲學 上的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國際關係論上的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結合,為美國兩 黨意識型態奠定了基礎,更進一步主導兩黨總統外交政策走向。因此,美國兩極 化的政治發展為意識形態智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空間和產品需求,使原本 所謂的中立智庫因意識形態傾向,而被劃分為傾向某些政黨理念。

本論文研究的範圍設定於小布希主政時期,對於台海問題提出書籍、研究結 果報告、政策簡報及分析的智庫,並試以保守或自由派進行分類後,歸納是否與 小布希執政團隊對於兩岸問題所提出的「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政策傾向相 同。

二、 研究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論文著重於美國華府智庫提出的論點對政府決策的影響,由於政府對政策 建言的採納與實施是智庫直接影響政策最明顯的指標,而美國政治中複雜的立法 程序與眾多利益的競爭,使任何一個智庫無法輕易對外宣稱促成某項政府政策,

因此,因果性的案例研究和數據較難獲得,是本論文於撰寫上的限制因素。

為克服有限的案例與資料研究,在資料取得上,必須確保獲得資料之可信度;

本論文於文獻分析章節中先提出智庫對於政策影響力確實有學理根據,依其智庫 對政府政策有影響之假設,就小布希政府時期的時空環境下,以華府智庫發表的 議題、政策評估的資料與智庫學者擔任政府官員數量,對照政府官員談話公開與 聲明文件作為研究依據,佐以媒體報導評論為輔助,以降低資料取得的不正確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