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探討患有肩部疼痛之羽球選手在接受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後,

其肩部疼痛指數是否有所影響,並以週為單位,進行趨向分析。

一、量化資料的處理

(一)課程前後疼痛指數之比較

將每次上課前、後所測得的疼痛量表指數,以t-test 檢定上課前、後之肩部疼 痛情形是否有差異,結果如表5-1-1。

表5-1-1 上課前後疼痛指數相依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名稱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上課前

上課後

165 165

1.51 1.44

1.79

1.68 1.06 .29 *p<.05

由表5-1-1 得知,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 1.51 與 1.44,t 值為 1.06,顯著水準為 p>.05,表示考驗結果未達顯著,由此可知,本研究之受試者在上課前與上課後,

所測得之肩部疼痛指數並無顯著不同。有的人上課後表示肩部疼痛情形改善很 多,也有人上完課之後表示肩部疼痛情形沒有好轉,沒有一致性。

(二)十週疼痛指數之趨向分析

將每週上課前所紀錄之疼痛指數平均後,作為該週的疼痛值,以趨向分析統 計分析十週疼痛指數的變化趨向。十週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列於表5-1-2,

表5-1-2 每週疼痛指數之平均數摘要表

週次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2.30 2.25 17 1.51 1.72 15 1.59 1.61 18 1.77 2.16 15 1.57 1.94 18 1.64 1.87 16 1.60 1.66 16 1.37 1.67 15 1.03 1.31 15 0.48 0.53

進一步將十週的疼痛指數平均值進行趨向分析,一次趨向F 值 16.43,顯 著水準p<.05,達顯著水準。二次趨向的 F 值 9.70,顯著水準 p>.05,未達 顯著水準;三次趨向的F 值 25.84,顯著水準 p<.05,達顯著水準,其趨勢圖 如圖5-1-1。

圖5-1-1 十週疼痛指數之趨向分析圖

由圖5-1-1 之趨向得知,經由趨向分析,直線趨向 p<.05,顯示疼痛指數有漸 次降低的趨向;三次趨向的p<.05,顯示前二週受試者的疼痛指數直線下降,之 後每週疼痛指數漸次攀升,於四~六週到達高點,最後七到十週的疼痛指數呈現 由高而低拋物線圖形,十週的疼痛指數趨勢圖,如圖5-1-2 所顯示。

圖5-1-2 十週疼痛指數趨勢圖

(三)課程前後肩關節活動度之比較 為-5.78,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到顯著;肩關節後舉角度兩個樣本的 平均數為45.9 與 63.5,t 值為-6.18,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到顯著;肩 關節外展角度樣本平均數分別為155.6 與 167.35,t 值為-2.21,顯著水準 p>.05,

表示考驗結果未達顯著;肩關節外旋角度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 83.85 與 89.55,t 值為-1.98,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未達顯著;肩關節內旋角度兩個樣本 的平均數為69.1 與 81.5,t 值為-5.69,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到顯著。

由上述結果得知,除了肩關節外展與外旋角度外達顯著水準之外,其餘肩關節活

動角度皆明顯優於上課前,顯示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有助於肩關節活動度

由表5-1-4 得知,肩關節水平外展肌力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 485.6 與 832.1,t 值為-6.435,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到顯著;肩關節水平內收肌力兩個 樣本的平均數為370.5 與 618.4,t 值為-4.036,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 到顯著;肩關節屈曲肌力的平均數分別為604.8 與 288.59,t 值為-4.975,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到顯著;肩關節伸展肌力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 805.2 與 1074.5,t 值為-4.684,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達到顯著。由此可知,羽球 選手經由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後,其肩關節各項目之最大肌力顯著優於上

由表5-1-5 得知,肩關節水平外展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 1.1 與 3.6,t 值為-0.499,

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未達顯著;肩關節水平內收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 3.9 與 17.3,t 值為-1.34,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未達顯著;肩關節屈曲 兩個樣本的平均數分別為7 與 3.9,t 值為 0.60,顯著水準 p>.05,表示考驗結果 未達顯著;肩關節伸展兩個樣本的平均數為13.4 與 15.7,t 值為-0.33,顯著水準 p

>.05,表示考驗結果未達顯著。由上述統計結果可知,羽球選手接受十週的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之後,其肩關節各項之肌耐力與上課前並無顯著的不同。

二、質性資料處理

實驗課程結束之後對每位受試者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先擬定題目(如附 錄五),再進行一對一訪談。研究者定義之資料分析走向包含受試者本體感覺與對 課程內容之建議等兩方面,並將受試者加以編號,分別為 P1、P2、P3….P10,分 述如下:

(一)受試者身體自覺描述

表5-1-6 受試者身體自覺描述表

編號 內容描述

P1

1.上完這個課程後,對於身體的情況較瞭解,比較明確知道自己肩部 疼痛的部位,在疼痛時就盡量不要去活動該部位。

2.中間有幾週上完課之後肩膀都會比較痛,所以疼痛指數會寫的比較 高,在後來課程,疼痛就有漸漸好轉的趨勢。

3.回家後會應用課程的動作幫助自己放鬆,而且對於手臂的運用以及 身體跟手的連帶關係都有比較正確的瞭解。

P2

1.上完課後肩膀會比較放鬆,且肩部的疼痛已經有好轉,但還是有稍 微疼痛,在練完球後,持續做課程裡的動作,幫助自己放鬆。

2.在課程中學到如何幫助自己的肩部放鬆與改善疼痛,以前疼痛時都 會影響到練球,而且感覺肩膀僵硬,現在已經可以試著自己去放 鬆肩部。

P3

2.學會了調整自己身體的方法:慢慢的移動,並反覆的經過一個點,

因為在某個角度時會痛,所以就透過動作去找出那個痛點,痛得 時候就用深呼吸來放鬆並減緩疼痛。

1.做完感覺全身有比較放鬆,肩膀也有放鬆,可是有些部位放鬆不 到,因為有很多不同的動作,每一個動作放鬆的地方不一樣,有 些可能做的不太確實,所以放鬆不到。

2.學到可以找到自己受傷的痛點在那邊,是更深入的去發現痛點。

P10

並且可以試著自己放鬆。

3.對於身體結構有基本的認識,例如鎖骨是手臂跟軀幹唯一連結的 點。

透過表5-1-6 的內容,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1.肩關節疼痛的改善:

大多數的受試者在受訪時都表示接受課程後肩部疼痛的狀況有所好轉,但是 仍有一~二位受試者表示對於肩痛的狀況並沒有改善。

2.增加身體的結構的認知:

本研究受試者表明,對於身體結構有正確的瞭解,有助於在運動時發揮最大 效益,並且能防止在錯誤的使用下所產生的傷害。

3.學到自我調整的方法:

身體的不適,往往會在生活中或運動時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若能在身體不 適之初,及早發現並透過自我調整的方式來減緩不適,除了可以避免傷害加重之 外,也能讓身體在短時間內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