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 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 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大豐 博士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

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

研究生:王德正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

(2)
(3)
(4)

謝 誌

還記得當初考上碩士班時喜悅的心情,轉眼間研究所求學生涯已近尾聲。回 憶過程盡是酸甜苦辣,猶如一部高潮跌起的記錄片,記錄著求學時的喜怒哀樂,

箇中滋味,點滴在心頭。

首先要感謝林大豐老師與劉美珠老師賢伉儷,你們讓我看到身為教育家及研 究者的榜樣,讓我在往後的日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期許有朝一日能超越這個 目標。此外,感謝張宏亮老師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的論文更趨完整。

感謝凱琳、志安及、一德及參與實驗的學弟妹,願意在自己最忙碌的時候,

仍然挪出時間,給予我最大的援助。以及陪我一起在碩士班追夢的同學們,少了 你們激勵與協助,我的論文也無法如期完成。對於你們的幫助,我心中充滿感激。

父母親無條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讓我在攻讀碩士班時無後顧之 憂。遠在德國求學的妹妹,總是在我感到疑惑時,適時給我鼓勵。此外,特別感 謝瀅捷,感謝妳,一直守候在我身旁,有妳溫暖的寬容及包容,讓我在撰寫論文 的過程中不覺孤單。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縱是再精彩絕倫的影片,亦有散場的一刻。在此,德正 僅以此書獻給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對於你們的支持,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德正

僅誌

丁亥年五月二十

(5)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

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

研究生:王德正 指導教授:林大豐 日期:2007.06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後,羽球選手在肩關節疼痛指數、

肩關節活動度、肩關節最大肌力及肌耐力的改善效果,並藉由課程的實施進行教 學歷程的自我省思。研究方法以台東大學羽球校隊,男性 7 名、女性 3 名為研究 對象。實施十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採用質量並用的方法,分別於課程前、後量 測肩關節疼痛指數、關節活動度及肌力、肌耐力等數據,以及配合受試者訪談記 錄、觀察員回饋等資料加以分析。以評定受試者肩部疼痛之改善效果。研究結果 發現:

(一)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雖然依舊接受羽球訓練,透過趨向分析得知其疼痛情 況仍獲得顯著的改善(p<.05),疼痛指數於第三、四週升高,接著逐週降 低;肩關節之前舉、後舉、外旋活動度及四個活動角度之肌力皆有顯著的 改善(p<.05),但肌耐力則無顯著差異。

(二)受試者於課程中學習到透過呼吸來幫助身體調整,且覺察能力亦有所提 升,能更早覺察到身體不適的部位,並加以調整;另外也增加對於身體結 構的認知,對於身體的使用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課程實施過程中,研究者在教學技巧、課堂臨場反應及專業知識上,皆有 所提升。並發現在進行呼吸練習時,配合彈力球的使用能提升練習的效果;

曲抱雙腳及下背伸展等動作,可減緩受試者背部的不適。

關鍵詞: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

(6)

A Study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for Improving the Shoulder Pain of University Badminton Players

M. Ed. Thesis, 2007 Graduate: Te-Cheng Wang Advisor: Dah-Feng Lin, Ph. 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s on shoulder pain, movement rang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for university badminton players (male=7, female=3). It was also for realizing instructor’s reflection and learning from teaching.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0 badminton players from university, and took part in the ten-week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 twice a week.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were fully in this study. Th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test,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strength and endurance test, which was execu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 and the qualitative data from teaching journals, students’ learning log and observers’ feedback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lthough most badminton players felt much better for their shoulder pain after this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 they were still under the pressure of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en-week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 the shoulder pain, range of mo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p<.05)excepted muscle endurance.

2. The subjects learned how to self-adjust by breathing, and felt lots of improvement in their body awareness. They also learned correct body structure which was useful to body adjustment.

3. In this ten-week teaching processes, the researcher had got a lot improvement not only on the teaching skill, but also on his speed of reaction, and profession on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Keywords: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badminton player, shoulder pain

(7)

目 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次 ...Ⅲ 表次 ...Ⅵ 圖次 ...Ⅶ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六節 研究之重要性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身心動作教育之理念與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羽球運動員肩關節疼痛之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復健療法之比較 ...23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8)

第三節 研究時間和地點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測量方法 ...29

第五節 課程編製與分析 ...35

第六節 課程實施與規劃 ...42

第七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54

第肆章 課程實施歷程 ...57

第一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設計 ...57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施歷程 ...59

第伍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研究結果 ...71

第二節 討論 ...80

第三節 教學者的省思與成長 ...8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中文部分 ...98

外文部分 ...102

附錄 附錄一 羽球運動員肩部疼痛調查表 ...104

(9)

附錄二 受試者同意書 ...105

附錄三 肩關節角度檢測圖 ...106

附錄四 觀察員回饋單 ...108

附錄五 受試者訪談問卷 ...109

(10)

表 次

表 2-1-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10

表 2-2-1 旋轉袖肌功能性分析...18

表 2-2-2 肩部復健動作整理表...21

表 2-3-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療法比較表...25

表 3-5-1 肩外側肌水平伸展與肩部伸展比較表...35

表 3-5-2 肩部旋轉比較表...36

表 3-5-3 Apley’s 氏伸展與毛巾牽引比較表 ...37

表 3-5-4 棍棒上舉運動與毛巾牽拉比較表...38

表 3-5-5 柯德曼鐘擺運動與手臂懸垂比較表...39

表 3-5-6 肩膀牽引動作與肩部外展運動比較表...40

表 3-5-7 拖肘搖肩法與近端運動(肩部)比較表...41

表 5-1-1 上課前後疼痛指數相依樣本 t 考驗摘要表...71

表 5-1-2 每週疼痛指數之平均數摘要表...72

表 5-1-3 肩關節各項活動度摘要表...74

表 5-1-4 肩關節各項最大肌力相依樣本 t 考驗摘要表...75

表 5-1-5 肩關節各項疲勞指數摘要表...76

表 5-1-6 受試者身體自覺描述表...77

表 5-3-1 受試者對課程內容之建議表...85

表 5-3-2 觀察員對課程編排與實施整體意見彙整表...87

表 5-3-3 觀察員對教學指導意見彙整表...88

表 5-3-4 觀察員對學生動作學習與互動意見彙整表...89

表 5-3-5 觀察員對整體感覺意見彙整表...90

表 5-3-6 教師課後教學省思文字彙整表...91

(11)

圖 次

圖 2-1-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架構圖...1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28

圖 3-2-1 受試者篩選流程圖...29

圖 3-4-1 關節角度量角器...30

圖 3-4-2 關節角度量角器(打開)...30

圖 3-4-3 肩關節前舉...30

圖 3-4-4 肩關節後舉...30

圖 3-4-5 肩關節外展...30

圖 3-4-6 肩關節外旋...31

圖 3-4-7 肩關節內旋...31

圖 3-4-8 肩部疼痛量表圖...32

圖 3-4-9 垂直上舉與下擺...33

圖 3-4-10 水平外展與內收...33

圖 3-4-11 檢測流程圖...34

圖 3-6-1 身體放鬆...42

圖 3-6-2 近端運動(一)...42

圖 3-6-3 近端運動(二)...43

圖 3-6-4 身體構圖—認識胸鎖關節...43

圖 3-6-5 身體構圖—活動手臂...43

圖 3-6-6 身體構圖—認識肩胛骨...44

圖 3-6-7 身體構圖—抓住肩胛骨下角...44

圖 3-6-8 背部放鬆...44

圖 3-6-9 準備動作...45

(12)

圖 3-6-10 搭肩推肘...45

圖 3-6-11 向上推肘...45

圖 3-6-12 準備動作...46

圖 3-6-13 手肘向前...46

圖 3-6-14 手肘外展...46

圖 3-6-15 動作還原...46

圖 3-6-16 準備動作...47

圖 3-6-17 向上牽引...47

圖 3-6-18 準備動作...47

圖 3-6-19 吸氣上舉...48

圖 3-6-20 吐氣下移...48

圖 3-6-21 由後上舉...48

圖 3-6-22 懸垂放鬆...48

圖 3-6-23 手臂擺動...49

圖 3-6-24 吐氣外展...49

圖 3-6-25 最大外展...49

圖 3-6-26 向上延伸...50

圖 3-6-27 手臂撐椅...50

圖 3-6-28 身體帶動...50

圖 3-6-29 牽引放鬆...50

圖 3-6-30 研究流程圖...53

圖 3-7-1 質性資料分析策略圖...55

圖 4-1-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架構圖...58

圖 5-1-1 十週疼痛指數之趨向分析圖...73

圖 5-1-2 十週疼痛指數趨勢圖...73

(13)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

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

第壹章 緒論

肩關節為人體活動角度最大的關節,在骨骼構造上肩盂穴僅能包覆三分之一 的肱骨頭,有將近三分之二的肱骨頭暴露在關節盂之外。因此肩關節有著極不穩 定的特性,稍有不慎便會造成肩部的傷害(Norris, 1998)。肩部復健的動作繁多,

但大多以機械性的操作為主,本研究期望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讓患者在接受肩部 復健時,可藉由經驗自己的身體,傾聽身體的聲音,來改善肩部的疼痛與活動度。

本章內容主要在說明問題的形成,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問題、研究範圍與限 制、名詞解釋與研究之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長久以來,運動傷害持續困擾著各項運動選手,一旦受到傷害,輕則影響練 習效率及比賽成績,嚴重者更有可能導致永久性傷害。運動傷害一般分為急性傷 害與慢性傷害兩類,急性傷害的發生多為受到外力碰撞導致肌肉軟組織拉傷或裂 傷,而慢性傷害則多為長時間從事相同運動,肌肉因過度使用而產生發炎情形(林 朝加、王興國、潘良信、王亭貴,2002)。一般常見肩部運動傷害則多屬於後者,

以從事過肩運動,如羽球、游泳、排球及棒球等需反覆做出手舉過頭的運動為最 多,而這些反覆性的運動會對肩部組織造成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肩盂肱骨關節負 擔為最大(陳志華,2003;彭郁芬,2002;Brewster & Schwab, 1993;Fahlstrom, Yeap, Alfredson, & Soderman, 2006)。

羽球運動具有快節奏及富爆發力等特性,在羽球比賽過程中,必須持續不斷 進行手舉過頭(over head)的動作,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很容易就會造成肩部的疲勞 與傷害。涂國誠(2001)曾對大專院校羽球乙組選手進行運動傷害調查,發現上 肢 部 位受傷 的 比率達 38.4 %, 其 中又以 肩 部及上 臂 肌肉的 傷 害比率 最 高 ,

(14)

Fahlstrom et al. (2006) 的研究亦指出,在 188 位國際頂尖的羽球選手中,有 52%的 羽球選手都曾經有過肩部疼痛的問題,顯示肩關節的傷害在羽球運動中佔有一定 的比例。

肩關節本身的構造十分複雜,是由數個具不同功能性的關節所構成,故造成 肩關節疼痛的因素也不盡相同(李宏滿,1992)。林朝加等人(2002)指出運動員 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在肩部產生疼痛的時期,仍進行長時間反覆訓練,或者在 受傷期間仍然帶傷比賽,導致受傷部位無法獲得適當的休息,造成肩部長期性的 傷害。王顯智(2003)發現運動員主要多在練習時受傷,其比率將近佔了所有受 傷時機的一半,其次則是在比賽期間。由此可知,運動員的肩關節傷害,常常是 因為長時間的練習、比賽,使肩部無法獲得適當的休息,而使傷害的程度加深,

以致於形成長久性的傷害。

以往,關於肩關節疼痛的治療方法包括傳統的推拿、針灸、藥物治療、注射、

牽拉運動、運動療法及手術治療等。肩部發炎的治療方式在中醫方面採用針灸與 中藥,而西醫多以注射消炎劑之治療為主;當肩關節因受傷而出現活動度受限的 情形,如冰凍肩及旋轉袖肌疾病,多採用牽拉運動與其他運動療法來改善症狀;

當肩關節肌腱發生斷裂,或大面積破裂,如肩部旋轉袖肌破裂或斷裂,則必須採 外科手術治療(李宏滿,1992;林頌凱,2004;陳志華,2003;楊榮森,2000;

廖婉絨,2003)。

目前有關肩關節傷害的療法不外乎是推拿、針灸、藥物治療、運動療法及手 術治療等,但多是以機械式的復健動作或者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治療,往往忽略了 患者本身心理層面的感受,以及患者本身缺乏正確身體結構活動使用的認知,使 痊癒之後再度受傷的可能性增高。身心動作教育主要就是由第一人稱的角度,讓 患者本身能夠覺察自己的身體,去感覺身體受傷的部位,並藉由跟自己身體溝通,

來達到自我身體調整與放鬆的目的(劉美珠、林大豐,2003)。

身心學(Somatics) 源自希臘文的 soma,是指「完完整整活生生的有機體」

(Hanna, 1983:6),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和體悟身體智慧的經驗科學,重視內在經 驗的體會與反省,以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三者間互動關係的一門 藝術和學問」(劉美珠、林大豐,2001:143)。而身心動作教育即是以身心學理論 為基礎的課程,讓學習者能夠藉由動作的操作,來經驗自己的身體,體會內在的

(15)

感受,並重新建構身體正確的使用方式,開發身體的覺察能力(林季福,2004)。

因此,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能讓患者有機會根據自己不同的身體狀況,藉由意識、

步調來調整身體。這也可以說是對於我們身體使用的再教育,用以改正我們以往 對於身體的結構與使用的錯誤觀念,進而達到增進身體效能,改善疼痛的目的。

身心動作教育在國內的相關研究仍屬起步階段,目前僅有林大豐教授與劉美 珠教授開設相關課程。本研究期望能以身心學之理念,設計一套應用於改善羽球 運動員肩關節疼痛的動作課程,提供肩部傷害之運動員能透過對自我身體的傾 聽,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學習透過呼吸以及身體的自我調整,達到適時放鬆 的效果,並了解身體正確的結構與使用方式,避免因錯誤的使用而使傷害再度發 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以「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為主題,利用肩關節復健動作,

結合身心學的理念,組合一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運用於改善羽球選手肩關節疼 痛與肩部的活動度。研究目的:

一、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指數、肩部的活動度、肌 力與肌耐力改善之情形。

二、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探討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循上述的研究目的,發展出以下二點問題:

一、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指數、活動度及肩部肌力與 肌耐力有何影響?

二、研究者本身在研究歷程之中的省思與專業成長為何?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身心動作教育為基礎所編排之課程,應用於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 節疼痛與關節活動角度。

一、研究範圍

(一)以台東大學體育學系患有肩部運動傷害之羽球隊隊員,男性 7 名,女性 3 名,共 10 人為研究對象,實施為期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並以接受動 作課程之前、中、後及過程中所蒐集之資料為主要研究範圍。

(二)因為需要透過動作來改善由羽球運動傷害造成之肩關節疼痛,故身體有其 他重大關節疾病者,一律不列入研究對象中。

二、研究限制

(一)受試者的日常生活無法為研究者所掌握,僅能告知在研究期間盡量避免從 事激烈運動及勿另外接受其他治療。

(二)研究者無法控制受試者於課程進行中的投入狀況,因此於課程實施後可能 因受試者的投入狀況不同而產生不同效果。

(三)因受試者以台東大學體育學系學生為主,故無法對其他群體做推論。

(1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為確定本研究之範圍,茲將重要名詞加以界定,包含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

大學羽球選手及肩關節疼痛等。

一、身心學

身心學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和體悟身體智慧的經驗科學,重視內在經驗 的體會與反省,以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三者間互動關係的一 門藝術和學問(劉美珠、林大豐,2001:143)。本研究之課程即是以身心學 理論為基礎所編製。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身心動作教育是以身心學為基礎所發展出的一套課程,主要在透過動作 教育,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並重新認識身體的結構。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即是以傳統的復健動作,結合呼吸和意象的引導為主要元素,組合成 一套改善運動員肩關節疼痛與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之課程。

三、大學羽球選手

本研究之大學羽球選手為目前國立台東大學甲、乙組羽球校隊隊員。

四、肩關節疼痛

本研究之肩關節疼痛泛指選手因練習或比賽或經長時間累積的疲勞所造 成之肌肉及韌帶拉傷、扭傷等傷害,進而使肩關節產生疼痛之症狀。

(18)

第六節 研究之重要性

本研究之重要性分為以下三點,分別是一、從學術角度,二、從復健醫療角 度,及三、從運動傷害角度等三點來探討本研究之重要性。

一、學術上的貢獻

身心學在國內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其相關研究亦不多。其中大部分的研究仍 以質化研究為主,缺少量化研究的相關文獻。本研究採質量並重的研究模式,除 了利用量化的資料來瞭解肩關節疼痛、活動度及肩關節肌力與肌耐力改善之程 度,亦搭配質化研究之觀察法及訪談法,用以瞭解受試者對課程的接受度。透過 質量並重之研究模式,除了根據測量所得之數值之外,也能兼顧受試者的心理成 長歷程,對於受試者來說,也是一種尊重的表現。期望藉由本研究能對身心學領 域的推廣有所幫助,讓更多人能瞭解身心學內涵,以及身心學領域在動作教育應 用的層面及效果。

二、復健醫療的貢獻

以目前的復健醫療看來,多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將患者視為一個物體,缺乏 對患者本身心理層面的瞭解。而身心動作教育是透過第一人稱的角度,讓患者能 夠在進行動作復健的同時,可以去覺察自己的身體,跟自己的身體溝通。透過對 自己身體的覺察,患者可以去感覺受傷部恢復的情況,並依照每個人不同的恢復 進度進行自我調整,這種重視患者內在心理層面的表現是過去復健醫療所欠缺 的。透過本研究,可以提供復健醫療另一種角度的思考,讓患者在復健治療的過 程,並非只是一直處於被動的角色,而能有更多的自主性,讓自己能真正參與身 體的治療過程。

(19)

三、運動傷害的應用

運動傷害的發生,除了經由訓練及比賽時產生之外,對於身體結構的認知不 足以及欠缺身體覺察能力也是傷害造成的原因之一。當在對身體結構不瞭解的情 形之下參與運動,常會造成身體部位過大的負擔,久而久之邊會造成傷害。而欠 缺對自己身體情形的覺察,常常已造成身體傷害而不自知,並持續參與運動,也 容易形成身體的長期性傷害。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糾正運動員對身體結構錯 誤的認知,並開發其身體覺察能力,除了能以最符合人體結構的動作來參與運動,

當身體狀況產生不適時,亦能早一步覺察身體不適,避免二度運動傷害的可能性。

(2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成兩個小節來進行文獻探討,分別是第一節:身心動作教育之理念與 相關研究;第二節:羽球運動員肩關節疼痛之相關研究。期望透過文獻的探討,

了解身心動作教育改善身體狀況所扮演的角色及羽球選手肩關節傷害相關研究之 情形。

第一節 身心動作教育之理念與相關研究

身心動作教育以身心學理論為基礎,從自我身體出發,運用一系列的身心教 育活動,來開發身體覺察能力與認識自我身體的結構、功能及體察身體當下的經 驗(劉美珠,2003)。以下將針對身心學的理論背景、身心動作教育基本論述、以 及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研究進行論述。

一、身心學基本理論

(一)身心學之意涵與發展

身心學(Somatics)是一個研究和體察"soma"現象的領域,soma 是希臘文,

意指完完整整活生生的有機體(Hanna, 1983)。雖然 soma 與 body 在辭典上同樣譯為

「身體」,不同於body 將身體物化的概念,soma 指的是身心合一的身體,這個身 體有不同的情緒感受,是一個動態的、流動的並且不斷改變的活體(林大豐、劉 美珠,2003)。

關於身心學的發展,起初是源自於人們為了解決身體上的問題,或對身體的 好奇,並透過對自我身體的探索,逐漸發展出不同派別的身體療法與技巧。直到 1976 年湯瑪斯‧漢那(Thomas Hanna)整合各家技法的共通性,形成了一門重視身 心整合、強調由內在經驗身體感受以瞭解身心現象的研究科學(劉美珠,2004a)。

這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透過人們對於身體不同的體驗與感受,針對不同的需求,

也發展出許多身心技法。

(二)身心學的基本論點

林大豐(2001)將不同身心技法的觀點加以統整,並建構出身心學共通的基

(21)

本論點:

1.主張身心合一(body & mind are one, not two) 2.尊重身體的智慧(body wisdom)

3.強調內在的自我體察(experienced from within) 4.重視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

5.開發覺察(awareness)

6.體知改變(change)與選擇(choice)

7.接觸(touch)與習慣動作的重塑(repatterning)

綜合上述論點,可知身心學主要著重於身體的發展。從外在而言,強調身體 使用的再教育,教導符合人體結構的動作,改變過去錯誤的習慣,讓身體處於最 自然的狀態。就內在而言,強調身體內部的覺察,傾聽身體的聲音,尊重身體的 智慧,經由內在歷程的省思,調整心理層面與身體的使用方式,達到身心合一的 境界。

二、

身心動作教育

(一)身心動作教育理論基礎

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即是以身心學理念為基礎,透過動 作教育的型態,所建構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其觀點主要在於學習身體使用模式 以及對身體內在的覺察與反省,進而探索自我本能動作,達到改善身心狀況的目 的,其理論基礎如下(劉美珠,2006):

1.主張身心合一。

2.身體是活生生的有機「動作體」。

3.從第一人稱觀察人體現象,強調內在自我覺察與開發身心覺察能力。

4.重視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而非目標導向(goal-oriented)。

5.強調「體知」(embodiment)的學習而非僅是「認知」的學習。

6.提出學習是一連串覺察、選擇與改變的過程。

7.重視接觸(touch)與習慣動作的重塑(re-education),並強調其對於「身 體再教育」的重要性。

8.學習尊重及體會身體智慧(body wisdom)。

(22)

9.除了自我內在的探索外,更要求致力於自我與外在環境之人、事、物的和諧 相處。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

以身心動作教育為基礎,跟學校課程結合,即成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劉美 珠(2004b)將身心動作教育加以整理,發展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內容 涵蓋課程基本概念、課程目標、課程觀念、教師角色、課程設計及評量方式等,

如表2-1-1。

表2-1-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

分類/模式 身心動作教育

基本概念 身心合一,以身體為原點,強調身體智慧的體認,並重視自我探 索的過程。

課程目標

1. 透過身體的探索,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包括與自我、與他人、

與環境)及提升身體使用的效率,並瞭解自我,以因應外在 多變的環境。

2. 促進身心平衡之健康。

課程觀念

身體本身即是動作體,強調內在經驗的反省,及自然本能動作的 探索,從動作中瞭解到當下自我的身心狀態,並享受動作中所得 到的滿足與自信。

教師角色

1. 有正確的身體觀點和態度。

2. 對動作結構與功能擁有充分的認知與體會。

3. 為一個協助者、引導者。

課程設計

課程內容主要規劃為六個方向:以呼吸練習為基礎,進而認識與 體會身體結構、學習與體會身體中心與各部位之關係、探索本能 性的自由動作、提升身心適能、以及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環境 等,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

評量方式 以檔案評量為主,包含學生的學習日誌、身心檢核表、學習單等。

資料來源:劉美珠(2004b:16)

(23)

劉美珠(2004)指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中,主要以體認身體、開發身 體覺察能力、改善身體基本能力及放鬆身心為主要目標。強調以身體為原點,學 生透過內在經驗的反省以及外在動作的探索,進而瞭解自我的身心狀態。而指導 者本身必須瞭解正確身體結構的排列,並具備正確的身體觀,如此才能引導學生 對自我進行探索與覺察;課程內容架構上,以呼吸探索與靜心為基礎練習,做為 進入自我探索的手段。透過呼吸探索與靜心練習讓身體歸零,再延伸到身體構圖 的學習、身體中心與各部位之關係的體會、本能性自由動作探索、增進身心適能、

及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環境等五個面向來規劃課程內容,其課程內容架構圖如圖 2-1-1。

身心動作教育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呼吸探索與靜心

身體 構圖

︵結 構與 功能的 認知 與體

認︶

身體 中心 與各 部位關

係 之探

索︵

動作發展

本能 性自 由動 作的 探索

身心 適能

︵覺 察能 力外亦 考慮 體適 能的 基本 要件

人際 關係 與適 應環 境

圖2-1-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架構圖

資料來源:劉美珠(2004b:17)

(24)

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相關研究

(一)在呼吸放鬆方面

呼吸的調整,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呼吸,可幫 助身心平靜,讓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並提升專注力,讓受試者能將心思專注於 自己的身體(蔡琇琪,2004)。而劉美珠(1999)亦指出,在一呼一吸中包含了許 多生理的變化、心理情緒的反應及對身體姿勢和動作的影響。透過呼吸,可以感 受身體在「緊」與「鬆」之間的差異,並進一步學習身體的使用與控制。林大豐、

劉美珠(2004)在「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改善運動員肩部疼痛指數與肌電之效果 研究」中,將呼吸配合意念應用於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於動作過程中配合呼吸 的調整,達到疼痛部位放鬆的目的。

卓子文(2001)以 7 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 10 次共 20 小時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結果發現透過呼吸的學習,舒緩身心並體會到呼吸 時身體的感覺,改善身體的痛、緊張及疲累等情形,避免身體承受過多不必要的 壓力。而黃晴淇(2006)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教師身心放鬆效果之研究」

中,以 10 位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於課程中加入呼吸練習,大部分受試者皆認為 呼吸練習對於減輕壓力及靜心方面有所幫助,僅有一位受試者表示沒有感覺。

在國小學童應用方面,蔡琇琪(2004)以 32 位國小三年級學童為對象,實施 20 小時的呼吸覺察活動課程,發現學童在接受課程之後,在身心放鬆與靜定方面 皆有正面的效果。吳美慧(2006)以 70 名國小學童為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兩組,讓實驗組接受14 週的身心遊戲實驗課程及 4 週針對時間、空間、身體控制 覺察開發的身心遊戲課程,並於課程中加入呼吸放鬆與覺察練習,發現透過呼吸 的練習對學童身體及心理情緒方面的放鬆有所幫助。而陳怡真(2003)亦將呼吸 練習應用於國小六年級學童,結果顯示呼吸的練習對於學童認知正確的呼吸方式 有所幫助,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透過上述文獻,可以歸納出呼吸放鬆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裡應用相當廣泛,

針對不同年齡層及工作型態的對象身上都能看到明顯的幫助。透過呼吸的調整,

可以幫助疼痛的紓緩、身心的放鬆、並提升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效能。因此,本 研究以呼吸為元素,結合傳統復健動作,組合成一套改善肩關節疼痛的身心動作

(25)

教育課程,幫助肩部疼痛運動員在操作動作過程中能加以放鬆並更專注於肩部疼 痛部位的調整。

(二)改善身體疼痛方面

劉美珠、林大豐(2003)的研究中,以 9 名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之甲組體操校 隊選手(男 5 位;女 4 位)且皆有多部位運動傷害者為對象,接受五階段的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結果發現,對於運動傷害所造成之疼痛有明顯的減緩,但對於長 年累積之下的傷害,並無法改善;而在林大豐、劉美珠(2005)的研究中,以 10 位患有下背痛之大學運動代表隊隊員為對象,接受為期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 程。研究結果發現,身心動作教育對於運動員下背痛有顯著的改善,且在體側彎 與體前彎的柔軟度也有明顯的改善;另外林大豐、劉美珠(2004)亦針對運動員 肩部疼痛的改善加以研究,以台東大學15 位患有肩部疼痛之運動代表隊學生為對 象,進行10 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並於實驗前後以肌電測量肌肉疼痛改善狀況,

實驗結果發現,在接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初期,受試者的疼痛指數會升高,之後 逐週降低,使肩部疼痛獲得顯著的改善。

從上述文獻看來,身心動作教育對於改善身體疼痛方面的研究多是以運動員 為主,而且在疼痛改善方面也都有明顯的效果。而近來亦有研究將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應用於非運動員身上,如陳昱甫(2006)以 16 位患有下背痛之國小教師為受 試對象,接受十六小時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並以軀幹彎曲角度測量表及十等分 疼痛量表測量受試前後之狀況,結果顯示在接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後,國小教 師在坐姿體前彎及坐姿體旋轉角度皆有顯著的改善,但是在仰臥體側彎方面卻未 達顯著,而在下背痛的疼痛指數方面亦有顯著的改善。另外江正發(2006)及林 大豐、劉美珠(2006)亦針對長期患有經痛症狀大學女生實施十二週~十八週的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結果指出在接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後,經痛症狀有明顯的改 善,並於課程之後觀察追蹤,發現在課程結束三個月後,疼痛改善的效果依然存 在,顯示經痛症狀的改善具有持久性。上述文獻指出即使是非運動員亦能接受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且除了對於身體疼痛有所改善之外,對於自我身體結構的認知 及身體的放鬆效果皆有所提升。

(26)

(三)在教育上的應用

劉美珠(2004b)建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之後,確定了身心動作教育結合 學校體育課程的典範。劉美珠、林大豐(2004)以身體構圖為主軸,結合不同身 心技法,將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發展成一系列的身體探索課程,作為健康與體育領 域教學之教材。並以大學生作為課程實施對象,探討「身體構圖」之教材的可行 性。結果發現受試者在「自我身體的認識」、「身體的使用」、「身體改善狀況」及

「身體覺察能力開發等」都有明顯的進步。隨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不斷的發展與 改良。林季福(2005)更進一步將身體構圖實施在國小學童身上,以行動歷程的 方式,將教學過程記錄並加以分析,發現在課程實施後,隨著課程的實施,學童 漸漸能接受這種新的身體教育模式,並對於身體的使用方面,也由一開始的拘謹,

轉變為能放開身心,盡情舞動身體。陳怡真(2005)以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融入國 小體育教學,來探討國小學童對於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接受度與反應,結論指出,

實施二十節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後,學童的身體覺察能力有明顯的提升,且能 在活動中學習傾聽身體的聲音、認知正確的身體結構,並學習如何放鬆自己,解 除身心的壓力。

透過上述文獻的顯示,在不同年齡層中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皆有提升自 我身體覺察與獲得正確的身體觀念的效果,幫助學生改變舊有身體使用的習慣與 認知,在課程實施中能盡情活動自己的身體,並找回真實的自我。顯示出我國學 生在身體教育這方面長期受到固有觀念的影響,過度束縛自己的身體,以致於對 身體的使用態度上都趨於保守。因此可以歸納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身體教育 方面實有相當正面的效果,藉由對身體結構的認知,學習如何正確使用身體,亦 可避免因錯誤使用習慣而產生的運動傷害。

四、本節結語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有別於傳統醫療方式,以身體教育為目的,改善舊有動作 模式,並強調在操作實務中去經驗、覺察自己的身體,對於患有長期性運動傷害 的選手來說,無非是一種對於自我身體的再教育。本研究以傳統復健動作,結合 身心學理念,重新整合一套適合肩部疼痛選手操作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希望透

(27)

過身心學中呼吸與意象的概念,幫助羽球選手重新覺察自己身體的使用狀況,並 透過課程來調整身體,學習如何使用身體,避免相同傷害一再發生,造成身體永 久性的傷害。

(28)

第二節 羽球運動員肩關節疼痛之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肩關節的基本構造以及羽球運動員肩關節運動傷害之相關文獻加 以探討。

一、肩關節基本構造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一個關節,主要是由鎖骨、肩胛骨及肱骨等三 個骨頭所構成。一般人所認為之肩關節其實是由肩胛骨與肱骨所組成的肩盂肱骨 關節,事實上肩關節是一個構造十分複雜的關節,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肩關節 的組成包括解剖性關節(joint)及生理性連結(articulation),解剖性關節是由非收縮性 組織,如韌帶、關節囊及軟骨等將兩個骨頭連結而成一個可活動關節;而生理性 連結雖然也是具有活動性,但卻不像解剖性關節具有完整的生理結構(戴孟瑋,

2004;Moore, 1992)。

(一)解剖性關節構造

肩部關節區域是一個構造複雜的關節,一般人所指的肩膀只是肩關節區域的 其中的一個關節而已。實際上肩關節區域的構成包括:肩盂肱骨關節(glenohumeral joint)、肩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胸骨鎖骨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

1.肩盂肱骨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肩盂肱骨關節,也就是一般人所認為肩關節的所在位置。是一個杵臼關節,

因為肩盂腔只有約肱骨頭三分之一的大小,所以約有三分之二的肱骨頭面積暴露 在肩盂腔之外,而這樣特殊的構造也導致關節先天上不穩定的狀態(Norris, 1998)。所以必須靠外在力量的支撐來穩定關節,而這些力量的來源便是肩部的肌 群與肌腱等軟組織。

(29)

2.胸骨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

胸鎖關節是由鎖骨與胸骨所組合而成的關節,是肩關節與軀幹唯一的骨性連 結。這是一個滑動關節,當手臂上舉時,此關節會有約30 度的移動。

3.肩峰鎖骨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

位在鎖骨末端與肩胛骨肩峰突相接。這個部位若長時間從事舉手過頭的運 動,會使旋轉袖肌群的脊上肌因過度使用或拉傷造成充血腫脹,使脊上肌遭到肩 峰與肱骨頭夾擊,而產生肩峰夾擊症狀,症狀是只要有舉手過頭的動作,就會感 覺肩膀外側有疼痛感(Pecina & Bojanic, 2004)。

(二)生理性連結構造

生理性的連結包括肩峰下腔關節面(subacromion articulation)和肩胛胸廓關 節面(scapulothoracic articulation)。

1.肩峰下腔關節面(subacromion articulation)

肩峰下腔關節面的作用在於,當手臂執行過肩甚至過頭(over head)動作時,能 保護肱骨頭與肩峰之間的滑囊及肌腱平順的滑動(Yahara, 1994)。

2.肩胛胸廓關節面(scapulothoracic articulation)

肩胛胸廓關節面並非靠韌帶或關節囊來連結,而是靠肩胛及胸廓或軀幹之間 的肌肉連結,使肩胛骨能附在胸廓上產生活動。而通常肩胛骨的位置會影響肩盂 肱骨關節的活動,當關節在活動時,肩胛骨為了配合肱骨而做出外翻、內縮、上 轉等動作,經由這樣的協調動作,肩關節才能正常的活動 (Mottram, 2003)。

(三)肩部旋轉袖肌群功能性分析

肩盂肱骨關節為身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卻也是最不穩定的關節,所以必需 仰賴周邊肌肉組織的包圍、支持。而旋轉袖肌群則是穩定住肩盂肱骨關節的主要 肌群,這個肌群是由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所構成,並藉由這四條

(30)

肌肉幫助肱骨固定於肩盂肱骨關節,協助肩部的主動抬舉與旋轉動作(江清泉 1989;楊榮森,2003)。其功能如表 2-2-1 所列。

表2-2-1 旋轉袖肌群功能分析

肌肉名稱 肌肉功能

脊上肌 上臂高舉過頭的動作;上臂外展動作。

脊下肌 上臂外旋動作;上臂水平外展。

小圓肌 上臂外旋動作;上臂水平外展。

肩胛下肌 上臂由外展動作中越過身體前方;上臂內旋動作。

整理自(江清泉,1989;楊榮森,2003;謝伸裕,1994)。

由表2-2-1 可知,旋轉袖肌群對於羽球肩上擊球動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羽球運動中肩上擊球動作出現頻率高,因此必須在賽前對此部位進行阻力訓練 和伸展運動,以加強旋轉袖肌對肩關節的支持,減少過度重複高手擊球動作可能 帶來的傷害(林培元、陳榮章,2003; Bahram, 2004 ; Difiori, 1999)。

二、羽球殺球動作

正拍的高手擊球為羽球運動中最常見的動作,包含跳殺、殺球、高遠球與切 球,其中殺球為羽球擊球法中速度最快且力量也最大的擊球法。蔡虔祿、黃長福 與紀世清(1997)曾對甲組羽球選手肩上擊球的動作進行分析,發現殺球速度越 快,肩關節擺動的角度也就越大。王文教等(1995)指出,在羽球肩上擊球的過 程當中,三角肌和旋轉袖肌群的脊上肌、脊下肌及小圓肌同時收縮,使上臂做出 高舉過頭且外旋及外展的動作,當外展動作到達極限時,上臂會急遽向前上方揮 擺並內旋,由三角肌、胸大肌、闊背肌、大圓肌和肩胛下肌等進行爆發式的收縮,

將手臂由極度外展與外旋往前變成最大內收與內轉,帶動往前揮拍的動作。Fleisig et al. (1995)利用 反動力方程式(inverse dynamic equation) 計算過肩投擲動作肩

(31)

關節受力之情形,發現在揮臂準備期,旋轉袖肌與韌帶必須承受67牛頓的外轉力。

而在動作末段的減速期,整個手臂利用肌肉的離心收縮來達到減速的目的,此時 肩關節承受了1090牛頓的拉力,因此,為了避免肩關節脫位,肩部的肌群及軟組 織就必須承受這些拉力,因此反覆進行肩上擊球的動作時間過長或未給予肩部適 當的休息,將導致肩關節肌群及軟組織的傷害。

三、羽球運動員肩部傷害相關研究

國外學者Fahlstrom et al. (2006) 針對 188 位國際頂尖的羽球選手進行肩部疼 痛調查,發現有 52%的羽球選手在慣用手方面都曾有過肩部疼痛的問題,當中更 有 20%的選手正面臨此問題。更早之前 Krenor et al. (1990) 調查發現 4303 位運 動傷害者中,有 217 位是從事羽球運動而受傷,其中在上肢傷害方面佔 20.9%,

為所有傷害種類的第二位。

國內學者涂國誠(2001)也對大專院校 129 名羽球乙組選手進行運動傷害之 調查,經統計後發現上肢部位受傷的比率佔了 38.4%,其中又以肩膀及上臂肌肉 傷害所佔比率最高。另外謝祥星、黃啟煌(1996)亦針對台灣區運 96 名羽球選手 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運動傷害中肩關節部位受傷佔了31.11%。而 楊繼美(2004)曾針對我國 278 名優秀青少年羽球選手進行運動傷害的調查,發 現有高達95.3%的選手有運動傷害之經驗,其中有 39.57%的選手有肩部肌肉傷害 的情形發生。

林培元、陳榮章(2003)亦從生物力學角度來探討羽球選手運動傷害,其中 指出肩關節組織缺乏穩定的構造,需要周圍軟組織的支持,若未在賽前對肩膀部 位進行阻力訓練及伸展運動,則可能在比賽中因為執行肩上擊球之動作產生過大 的離心力,使旋轉袖肌和周圍韌帶因承受過大的拉力,而造成肩部傷害。

綜觀上述文獻,我們可以發現肩部運動傷害對於羽球運動員來說是很常見的

(32)

症狀,在不同的時代、國別甚至不同年齡層也都有相同的問題。本研究即是以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的介入,探討是否能對有肩部運動傷害症狀的羽球選手有所影 響,改善選手們肩部疼痛問題,進而能在球場上展現最佳技術。

四、羽球選手運動傷害治療之相關研究

楊繼美(2004)針對我國青少年羽球選手進行運動傷害調查研究,發現選手 在受傷後,有35.3%的選手會選擇到復健專科診所,其次是到國術館求診,佔 31.3

%。而涂國誠(2001)亦對大專羽球乙組選手進行運動傷害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當選手受到運動傷害時,選擇自行處理者佔37.2%,其次是選擇中醫治療,佔 31.8

%。

綜合上述文獻,得知羽球選手在受傷後還是以復健療法及中醫療法為最多。

目前常用的復健療法包括主動與被動的牽引、運動療法、紅外線治療、超音波治 療、熱療及電療等,而近來亦有研究顯示本體感覺訓練及針對肌膜激痛點的治療 對於運動傷害復健有所幫助,並逐漸廣泛的應用到各部位的復健治療(王中傑,

2004;李宏滿,1992;林頌凱,2004;洪章仁,2003;莊恆澤、曹家銘、鄭旭峰、

祁業榮,2004;黃啟章,2003;盧曉蕾,1998;廖華芳,1979;廖婉絨,2003;John

& Timothy, 2000)。而傳統中醫療法則是以推拿、針灸、中藥薰蒸、拔罐、刮痧放 血及外敷藥物等(何宗融等,2005;徐振德,2004;廖婉絨,2003;龐素芳,2005)。

以下將針對肩部復健動作進行列表整理,如表2-2-2。

表2-2-2 肩部復健動作整理表

出處 動作 運動方式

柯德曼鐘擺 運動

上身彎曲至水平,雙腳呈弓步,患側上肢自然下垂,等候其完全放 鬆,再開始利用身體帶動上肢,活動肩關節。運動方向包含前曲、

後伸、水平外展、內收及環形運動。

廖華芳 1979

肩胛骨活動 運動

利用肩胛上下、前後移動來活動肩關節,亦可增加胸鎖關節與肩鎖 關節的活動度。

(33)

自我牽張運動

雙手置於下背,手呈內轉姿勢,以健側手拉動患側;亦可利用毛巾 進行外轉之自我牽張。透過患者在內轉與外轉的自我牽張,增加關 節活動度。

直肘肩關節 內外旋轉

以站立姿勢,手肘伸直,上肢自然垂於身體兩側,做肩關節內外之 旋轉動作。

曲肘肩關節 內外旋轉

以站立姿勢,手肘彎曲90 度,上臂緊貼胸側,前臂在胸前做分開 與交叉的動作,以達到肩關節內外旋轉的目的。

棍棒上舉運動

患者成臥姿,雙手握住木棍的兩端。將棍子往前上舉,再慢慢雙手 放回原位。

划船運動 患者成臥姿,雙手握住木棍兩端。做出划船動作,幫助增加肩部活 動度。

盧曉蕾 1998

肩關節平衡感 訓練

身體俯臥於地板,將球撐在雙手下方並保持身體的平衡,再慢慢用 雙手將身體舉起。

廖婉絨

2003 毛巾牽引

將毛巾放在背後,患側手在下握住毛巾,由健側手在上拉住毛巾另 一端向上牽引,幫助患臂做內轉伸展運動。如將患臂和健臂上下位 置顛倒,則可協助患側做肩部外轉運動。

徐振德

2004 托肩搖肘法

1. 1.患側手手肘撐在桌上,操作者以跟患者患部相同手反手(虎 口)握住患者手腕。另一首托在對方肘關節處。

2.由對方的後方向前繞,轉過 4/3 圈後,托住肘關節向上舉,帶動 肩關節的旋轉。

3.復位後,把患者手轉正,重複上述步驟 8~10 次。

肩部水平伸展 把受傷的手臂拉過身前,用另一手抓住受傷的手肘拉往身體的另一 面直到肩部感到被拉緊,維持拉緊狀態10 秒鐘,重複 10~15 次。

Apley 氏伸展 站立,雙手抓住毛巾於背後,用上方的手將患側手往上拉,拉緊姿 態維持10 秒,重複 10~15 次。

肩部外展肌 靜態運動

側面將受傷肩膀靠牆,可用枕頭至於手臂與牆之間,接著嘗試把手 臂向外舉起,即手背部份壓向牆壁,維持10 秒鐘,重複 10~15 次。

肩部外展肌靜 態運動(後舉)

背對牆壁,將背部靠牆,可用枕頭至於手臂與牆之間,接著嘗試 把手臂向後舉起,利用拳頭部份壓向牆壁,維持10 秒鐘,重複 10

~15 次。

肩部內旋靜態 運動

手肘彎曲90 度,並內轉至身體前方,於手臂與身體之間放置枕頭,

接著扭動前臂,將手壓入枕頭內,維持10 秒鐘,重複 10~15 次。

Basic shoulder rehabilition

2006

肩部外旋靜態 運動

側面將受傷肩膀靠牆,手肘彎曲90 度,於手臂與牆壁之間放置枕 頭,接著扭動前臂,將手壓入枕頭內,做肩部外旋靜態運動,維持 10 秒鐘,重複 10~15 次。

(34)

John, M., &

Timothy, L.

UHI 2000

肩胛骨運動

以站立姿勢,頭及軀幹往前方屈曲,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前方,此 時肩胛骨呈向外展開的姿態。接著上身抬起,將胸部往前做最大伸 展,同時手肘向後,肩胛骨跟著做內轉的動作。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然而不論是西醫的復健療法或是中醫療法,其治療過程總是以第三人稱的角 度來對待患者,彷彿將患者視為一個損壞物體,並單純進行修復工作,治療過程 中缺少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感覺,以及如何使用身體的認知。

本研究即以傳統肩部復健動作,結合身心學之理念,組合成一套改善肩部疼痛之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五、本節結語

肩關節受限於先天上的構造,造成活動時極不穩定的特性,因此需要周圍肌 群的支撐,保持肱骨頭在轉動時不至於滑出肩盂穴。然而,羽球選手由於動作上 的特性,在比賽及練習中往往需要重複做出手舉過頭的高手擊球動作,經過長時 間的累積容易使肩關節出現過度使用而產生疼痛的症狀。而選手受傷之後往往尋 求傳統復健及中醫的治療,因此,本研究試圖將身心學的理念加入上述各種復健 治療動作,以第一人稱的角度進行復健動作,讓患者在復健治療過程中能重新學 習如何使用身體,並傾聽、感覺自己的身體,跟身體進行溝通,達到自我調整與 放鬆的目的。

(35)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復健療法之比較

本節內容將針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復健療法之間的特性與差異加以比 較、說明。

一、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特性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即以身心學為理論基礎所建構而成的教學模式。一般而 言,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特性有:

(一)重塑身體使用習慣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施的目的,在於透過教學,讓學生能瞭解身體的結構,

以及正確的使用模式(江正發,2006;林季福,2004;劉美珠,2006)。也就是先 建立正確的觀念,進而達到改變身體的使用模式的目的。

(二)學習傾聽身體的聲音

只要你停下來傾聽身體,給它應有的尊重,

即使只是擁有平凡經驗的身體,

也能減輕它自己的痛苦。

--Maxine Sheets-Johnstone(邱溫,1999)

身體本身即擁有智慧。在很多時候,身體會不時提出警訊,例如:身體某部 位感覺不自在、僵硬或是疼痛等,適時傳達身體不適的訊息,可惜很多時候這些 訊息都被忽略。因此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即重新教育人們學會如何去發現身體的 聲音,並學習進行自我調整。

(三)覺察能力的開發

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對於當下身心狀態的感受與體會有很大的幫助(林大 豐,2004)。人們總是不知不覺中讓肌肉處於緊繃狀態的動作模式,經常時間的累 積,會使身體對於該部位的敏感性降低,變得不易感覺和控制(林大豐、劉美珠,

2007)。透過課程可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將身體的使用從無意識提升為有意識的層 面。如此便能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即時感覺到當下身體的狀態,以避免身體更多

(36)

的負擔。

(四)對身體的治療具主動性

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當中,會有不少身體操作的課程。這些操作課程,從外 表看來似乎沒有很大的動作,其實內部動作非常繁忙,如:神經、感覺及意念等 等,正進行感覺動作系統的重組與連結(林大豐,2004)。在操作過程中,強調操 作者對於自我身體的感覺,由自己透過動作找出身體不舒服的地方,進一步透過 調整來達到放鬆、改善身體的不適,並探索身體更多可能。試探自己的極限,但 是別讓任何人強迫超越極限(邱溫,1999)。

二、傳統復健療法之特性

所謂傳統復健療法,即為一般復健科或中醫用來針對肩部傷害的復健療法。

研究者透過文獻的回顧,整理出以下傳統復健療法的特性:

(一)注重傷害部位改善

傳統復健療法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往往僅針對受傷部位進行處理,強調的 是患部功能性的恢復,重視單一部位疼痛的減輕及患部治療的效果(林大豐,

2004),並輔以藥物幫助疼痛控制,以早日恢復患部活動為主要治療目的。

(二)重視外在動作的改變

在復健治療過程中,經常能看到患者進行患部牽引的動作,其主要目的,不 外乎是將肌肉或關節進行最大角度的延伸,讓關節活動角度變大,即達到治療的 目的(林大豐,2004)。

(三)被動性的接受治療

接受復健治療的過程中,經常可見患者透過器械協助牽引,目的就是為了要 讓關節得到更大活動角度。很多時候,患者並未學習放鬆技巧,導致在牽引時容 易因疼痛而放棄,此時就會採用被動式牽引來幫助患者做更大範圍的伸展。

(37)

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復健療法之比較

透過上述內容,整理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復健療法的特性之後,由研 究者進一步歸納並加以比較,如下表:

表 2-3-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傳統療法比較表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傳統復健療法

動作 目的

重塑身體使用習慣 進而改善身體狀況

注重傷害部位的改善 不瞭解正確的身體結構 動作

焦點

傾聽身體的聲音 重視身體的智慧

重視外在動作的表現 如關節或肌肉牽引範圍 動作

內容

重視覺察能力的開發 即時調整身體的不適

無法提升覺察能力 缺乏自我調整的能力 動作

過程 對身體的治療具有主動性 多為被動的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一)動作目的不同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著重於讓學生重新認知身體的結構,改變以往的身體使用 習慣,例如肩部的結構與使用,一般人多以為手臂與軀幹的連結在肩盂肱骨關節,

因此在進行揮拍動作時總以肩盂肱骨關節為軸心揮擊。其實手臂與身體真正的連 結點位於胸鎖關節,若學生能瞭解這一點,下次在進行揮擊時,就會以胸鎖關節 為軸心,如此不僅加長了揮擊半徑,軀幹的肌群亦能發揮作用,減輕肩部的負擔。

(38)

(二)動作焦點不同

兩者在進行操作時所專注的焦點不同,傳統復健療法重視外在動作的表現,

復健過程中僅在乎關節活動角度是否變大,或是患部受否能恢復其功能性;而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則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體上,在操作過程中傾聽身體的反應,讓 身體的感覺來決定牽引的範圍。並且教導學生放鬆的技巧,幫助呼吸來減緩因牽 引所造成患部的不適,避免肌群過度緊繃。

(三)動作內容不同

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透過動作來開發 學生的身體覺察能力。將無意識的動作提升至意識層面,幫助即時調整身體的不 適。這部分則是傳統復健療法所欠缺的,因此患者常會有一種錯誤的認知--牽引 的範圍越大越好,或是認為會「痛」才有療效。肌肉緊繃是人體對抗疼痛的防禦 機制之一(邱溫,1999),因此當患者在緊繃的狀態之下進行復健治療時,便只是 徒增身體的負擔,並不能稱為治療。

(四)動作過程不同

進行身心教育時,一般將患者稱之為學生,學生能完全掌握動作的發生,力 道大小、肌肉延長的方向、及活動的範圍等,學生對身體的治療具有主動性,教 師僅為協助的角色;反觀傳統復健療法,患者透過器械、他人來幫助延伸,醫師 才是主要的操作者,患者只是被動的接受治療而已。也因為如此,傳統復健療法 往往在短時間就能見效,但是患者缺乏正確的知識,所以傷害的復發率也高。而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重視的是整個過程,包含身體的感覺、疼痛或心裡的感受。故 身心動作教育的療程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效果較能持續(林大豐,2004)。而學生 在具備正確的認知之下,也有預防再次受到傷害的效果。

(39)

四、本節總結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以教育為手段,改變身體使用模式,達到改善身體狀況的 目的;傳統復健療法強調患部的治療,以恢復功能性及消除疼痛為目的。研究者 試著結合兩者的優勢,將身心動作教育理念融入復健動作之中,在肩部傷害的治 療過程中,亦能接受對身體認知的再教育,提供受試者體驗不同以往的身體經驗。

(40)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是根據身心學之理論基礎,結合傳統復健動作,組合成一系列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以改善羽球選手肩部疼痛之症狀,讓患有肩部疼痛症狀之運動 員能藉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重新認識身體正確的結構排列、學習身體正確的使用 方式以及改善身體錯誤的姿勢,以達到改善肩關節疼痛症狀之效果。研究架構如 圖 3-1-1。

身心學理論

身心動作教育

大學羽球選手

改善肩關節疼痛 改善肩關節活動度 改善肩關節最大肌力

與肌耐力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呼吸

復健動作 意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篩選

使用運動員肩關節疼痛調查表(如附錄一),從國立台東大學羽球校隊中篩選 出患有肩關節疼痛之運動員,男性 7 名,女性 3 名,共 10 人。

二、篩選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篩選流程,如圖3-2-1。

羽球校隊運動員填寫 肩關節疼痛調查表

分析所填資料

並篩選受試者 確定受試者

圖3-2-1 受試者篩選流程圖

第三節 研究時間和地點

本研究期程為十一週,第一週第一堂課及第十一週最後一堂課為前測與後 測,實際介入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為十週,每週教學2 次,分別為星期一、四下午 8:

00 分至 9:00 分,共 20 小時。上課地點為國立台東大學體育系大樓五樓之身心學 研究室。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測量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肩關節活動角度受測表、關節角度量角器、視覺 類比量表、Cybex Isokinetic Testing 等力測量系統、研究者教學日誌、觀察員回饋 單及訪談問卷,以下分別做進一步說明:

(42)

一、肩關節活動角度測量項目與方法

(一)測量工具

1.肩關節活動角度測量表

本研究之肩關節活動角度測量表為研究者根據本研究所測量之肩關節活動角 度而編制,用以紀錄前後測所得到之肩關節活動角度。

2.關節角度量角器(圖 3-4-1、圖 3-4-2)

圖 3-4-1 關節角度量角器 圖 3-4-2 關節角度量角器(打開)

(二)本研究所測量之肩關節活動角度分析

肩關節的活動角度相當廣,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因此針對肩關節活動 度相關研究加以探討之後,決定採用一套包含大部分肩關節活動度的肩部動作,

來作為本研究肩關節活動角度測量之動作(王北虹,1990;何宗融等,2005),其 動作可分為以下五項:

1.肩關節前舉(shoulder flexion):手臂循矢狀面向上舉高,如圖 3-4-3。

2.肩關節後舉(shoulder extension):手臂循矢狀面向後方上舉,如圖 3-4-4。

3.肩關節外展(shoulder abduction):手臂循額狀面向上高舉,如圖 3-4-5。

4.肩關節外旋(lateral shoulder rotation):在肩關節外展和肘關節屈曲 90 度 的姿勢,循矢狀面向上旋轉,如圖3-4-6。

5.肩關節內旋(medial shoulder rotation):在肩關節外展和肘關節屈曲 90 度的 姿勢,循矢狀面向下旋轉,如圖3-4-7。

(43)

圖3-4-3 肩關節前舉 圖 3-4-4 肩關節後舉 圖 3-4-5 肩關節外展

圖 3-4-6 肩關節外旋 圖 3-4-7 肩關節內旋

(三)測量方法(如附錄三)

1.肩關節前舉(江傳江,2003;吳昇光,2003)

(1)受試者呈坐姿,以受測手放鬆自然下垂的位置為原點,掌心向內。

(2)將量角器軸點至於肱骨頭外側面的中心,約在肩峰突外側面下方 2.5 公 分。

(3)受試者將手臂向上前舉,到達肩部活動極限,進行肩關節前舉角度測量。

2.肩關節後舉(江傳江,2003;吳昇光,2003)

(1)受試者呈坐姿,以受測手放鬆自然下垂的位置為原點,掌心向內。

(2)將量角器軸點至於肱骨頭外側面的中心,約在肩峰突外側面下方 2.5 公 分。

(3)受試者將手臂向身體後方做上舉動作,到達肩關節後舉活動極限,進行 肩關節後舉角度測量。

3.肩關節外展(江傳江,2003;吳昇光,2003)

(1)受試者呈坐姿,以受測手放鬆自然下垂的位置為原點,掌心向內。

(44)

(2)量角器軸點放置於肩盂肱骨關節後方的中央。

(3)受試者將手臂向身體外側做外展動作,到達肩關節後舉活動極限,進行 肩關節外展角度測量。

4.肩關節外旋(江傳江,2003;吳昇光,2003)

(1)受試者呈仰躺姿勢,以肩關節外展和肘關節屈曲 90 度的動作為測量原 點,並將毛巾墊在手肘下方,以避免在進行外旋動作時,肱骨頭產生位 移現象。

(2)量角器軸點放於鷹嘴突。

(3)受試者做肩關節外旋動作,到達肩關節外旋活動極限,進行肩關節外旋 角度測量。

5.肩關節內旋(江傳江,2003;吳昇光,2003)

(1)受試者呈仰躺姿勢,以肩關節外展和肘關節屈曲 90 度的動作為測量原 點,並將毛巾墊在手肘下方,以避免在進行內旋動作時,肱骨頭產生位 移現象。

(2)量角器軸點放於鷹嘴突。

(3)受試者做肩關節內旋動作,到達肩關節內旋活動極限,進行肩關節內旋 角度測量。

二、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視覺類比量表系統能夠反映出患者實際活動時的疼痛情況,在其他肩痛相關 研究中亦採用此量表作為受試者肩痛情況的測量(林大豐、劉美珠,2004;Wang, 1999; Ohnhaus & Alder, 1975)。此為一條 10 公分長的直線,由受試者於每次上課 之前、後依據目前肩關節疼痛的狀態,在直線上標示出來,疼痛程度越高,則畫 記的部分越長,如圖3-4-8。

(45)

根本不痛 痛到不能再痛 各位同學你好,請你在「根本不痛」與「痛到不能再痛」之間 畫一條橫切線,表示你今天肩部疼痛的程度。

肩部疼痛量表

圖 3-4-8 肩部疼痛量表圖

三、肩部肌力評估

本研究以Cybex Isokinetic Testing 等力測量系統,搭配 Cybex 340,測量肩部 最大肌力與肌肉疲勞曲線,於研究前、後進行最大肌力與肌肉疲勞曲線檢測,用 來比較接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後,肩部最大肌力與疲勞曲線改善之情況,作為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肩部疼痛改善之評估。

檢測內容包含肩部上擺與下擺、外展與內收,每個動作分為兩種程度,分別 為每秒60 度的阻力與每秒 120 度的阻力,先進行阻力較大的測驗(每秒 60 度),

做四個循環後(ex:外展與內收一次為一個循環)休息 5 秒,再做五個循環休息 五秒,完成第一階段測驗。接著換為每秒120 度的阻力(阻力較小),先進行五個 循環,休息10 秒,再進行十五個循環,完成第二階段的檢測。為避免施測結果受 到干擾,在做完水平外展與內收的檢測之後,會讓受試者休息15 分鐘,再進行垂 直上舉與下擺的檢測。器材擺設及動作位置如圖3-4-9、圖 3-4-10。

圖3-4-9 垂直上舉與下擺 圖 3-4-10 水平外展與內收

(46)

四、研究者教學日誌

研究者於每次課程結束之後,記錄當次上課之內容與發生之現象,提供研究 者能在研究過程中進行省思與改進,並作為每次課程修改之依據,以期課程的實 施能更趨完善。

五、觀察員回饋單

研究者於每次課程中設有3 位觀察員,分別編號為 01、02、03,並於課後給 予填寫觀察員回饋單,內容包括:課程編排與實施、教學指導學生動作學習與互 動和整體感覺,提供研究者課後省思與參考,觀察員回饋單如附錄四。

六、受試者訪談問卷

於課程結束後,針對研究者所設定之問題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以瞭解受 試者對於課程實施方式及課程內容的反應,訪談問卷如附錄五。

七、檢測流程

本研究之肩關節活動度及肌力與肌耐力檢測地點在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大 樓二樓之運動生理及生物力學實驗室,前測和後測地點皆相同。檢測流程圖如圖 3-4-11。

填寫資料 測量肩關節 前舉角度

測量肩關節 後舉角度

測量肩關節 外展角度 測量肩關節

外旋角度 測量肩關節

內旋角度

測量肩關節 外展與內收

最大肌力

測量肩關節 上舉與下擺 最大肌力

完成檢測

圖3-4-11 檢測流程圖

數據

圖 3-6-3  3.身體構圖  (body mapping)  (1)認識胸鎖關節  圖 3-6-4  圖 3-6-5  (2)認識肩胛骨  (三)慢慢的讓身體往不同方向去移 動,可以左右扭動或向前伸展脊椎。如圖3-6-3。 (一)認識肩關節,透過骨骼模型,讓受試者了解肩關節的結構與動作模式。 (二)左手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夾在右手鎖骨的位置,順著骨頭往胸骨的地方滑,食指會先遇到阻礙,接著拇指會滑進一個凹槽,如圖3-6-4。 (三)此時可以活動右手,會發現胸鎖關節是可活動關節,並學得胸鎖關節是手臂與軀幹唯一的
圖 3-6-6  圖 3-6-7  (五)兩人一組,一人側臥另一人以跪姿輕靠對方背部,並讓對方的外側手掛在你的手肘內側,如圖3-6-6。(六)手沿著對方肩胛骨的脊側緣往下探索,會摸到肩胛下角。由下角往腋下的方向會摸到腋側緣,再往上探索 就 會 碰 到 肩 胛 骨 的 上 角 , 如 圖 3-6-7。  者將注意力集中於肩胛骨的位置。  (二)主要活動  動作名稱  動作流程  注意事項  1.背部放鬆  圖 3-6-8  (一)放鬆平躺於地板,並將小球放在背部肩胛骨的地方,如圖3-6-8。(二)慢慢移動身體
圖 3-6-19  圖 3-6-20  圖 3-6-21  6.手臂懸垂  圖 3-6-22  (二)吸氣時兩手慢慢往上舉,就像用毛巾在身體前面畫一個圓,將手上舉到最極限的位置,如圖3-6-19。 (三)吐氣時手肘彎曲,讓毛巾沿著後腦杓慢慢往下移到背部對底端,如圖3-6-20。 (四)吸氣時在慢慢將雙手往上舉到最高,如圖3-6-21。 (五)吐氣時將手回到動作起始的位置。 (六)重複上述動作5-6次。 (一)身體前傾,健側手撐在椅子上以維持身體平衡,患側手自然放鬆下垂,想像懸垂的手就像一條繩子要延伸到地面,
圖 3-6-23  7.肩部外展  圖 3-6-24  圖 3-6-25  (二)由身體開始前後擺動,慢慢帶動肩膀,幅度由小到大,慢慢增加擺動的幅度,將注意力放在肩部,感覺肩部的延展。若引起肩部疼痛,則縮小擺動的幅度,如圖3-6-23。 (三)肩擺動的幅度慢慢變成順時針旋轉。約一分鐘後轉變為逆時鐘旋轉。 (一)平躺地板,雙手手沿著地面緩緩外展,一直到手臂靠近頭部,如圖3-6-24。 (二)當手臂移動到最高點時,停在該位置,感覺肩部肌肉有更大的延展,如圖3-6-25。 (三)移動中引起疼痛時,先停止移 動,做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which can be used (i) to test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and accuracy in a population of test takers and (ii) to iteratively build a structural

By correcting for the speed of individual test takers, it is possible to reveal syst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tems in a test, which were modeled by item discrimination and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personal data of the students collected will be transferred to and us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for the enforcement of universal basic education, school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Setting 1997 Q3 as the dividing point, we compare two cases of labor 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abor market” and “domestic labor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minimum wage

For HSK: If a test taker is late and the listening test has not begun, test takers can enter the test room and take the test; if a test taker is late and the listening test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