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之目的欲探討布農村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 響,依據訪談資料與文獻分析,本節分成在地文化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與 家庭教育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兩部分,呈現主要結論與發現。

壹、 布農村在地文化概況與學童學業成就相關探討

一、 部落教育

以受訪的三位家長背景來看,其年齡約在 35~45 歲之間,推斷其出生年代應 在 1968 年至 1978 年間,回顧其成長及求學過程,當時政府所推動的教育,根據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中所提到,主要是以提升原住民教 育水準,拉近城鄉差距為目標,而國語的推動,學科能力的重視則為當時的教育

認知有限。李文富(1999)提出在主流教育中,原住民失去原有的主導權及主體 性,導致價值觀與倫理無法再製,藉由布農村家長對部落教育認知的狀況,可以 呼應此說法。此外,周德禎(1999)與劉祐彰(2002)提出主流教育與原住民部落教 育設計之不同,使得原住民學童日後所面對的社會和他們所面對的有所差異。譚 光鼎(2002)認為這樣的情況導致原住民學童學業成績較不理想,而就這部分來 說,研究者發現這一代家長受到主流教育影響,其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語言,

大都和漢人相同,就其子女學習適應來看,和現今其他地區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所以研究者認為部落教育並不會對目前學校主流教育產生太大的衝擊或影響。

布農族早期的部落教育大多仰賴各家族的維持,不過由於主流教育的衝擊,

加上各家族對部落教育重視程度不同,因此在部落教育的推廣方面,各家族呈現 不同差異。

在維護傳統文化與重視教學整體性的思潮之下,學校變成推動部落教育的主 要場所之一,家長有鑑於之前的學習經驗,體認到自己對部落教育之不足,因此 大都贊成學校來推動部落教育,學校也因應這樣的訴求,推動各式各樣的課程。

二、

族群關係

和其他偏鄉地區一樣,延平鄉位於中央山脈東南方,周遭大都為山地地形,

早期當地布農族各家族都分散而居,直到日本政府將居民集中管理,才有了今日 的布農村,這樣的歷史、地理背景之下,使得布農村的族群關係,居民關係大都 是緊密的。胡祝賀(2007)指出,布農族非常重視個人能力與其背後能為當地帶來 的貢獻,透過受訪家長 P1 與 P2 的情況,剛好可以呼應此說法。不過就這樣的 族群關係來看,對學童學業成就並沒有太多實質的貢獻,原因是族人之間彼此支 援幫助,僅限於生活照顧方面,對於學童學業方面,研究者認為應該是提供幫助 者不知道如何來幫助學童提升學業成績,或是其本身對於學校知識的認識有限。

三、 宗教精神

就當地的宗教來看,和一般偏鄉部落較不同的是,當地除了信奉基督教、天 主教及長老教會外,也有部分信奉道教,少數還有信奉一貫道。和原有的布農族 宗教精神相較,現在布農村居民大都信仰外來宗教,並學習其宗教精神,甚至進 而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就宗教的影響來看,郭李宗文、吳佩芳(2011)認為宗教有 助於摒除不良習慣,而就 T2 老師的觀察,正好呼應此說法。而 P1 家長認為教 會舉辦各式活動提供學童陪讀的場所,教會兼具家庭與學校的功能,與陳如觀 (2009)的說法相應證。而 P2 家長認為宗教有助於學童認識自我,透過這樣的認 識了解本身不足之處,進而改進加強,在學業上的表現亦是如此。就推廣部落教 育方面,郭李宗文、吳佩芳(2011)指出參與宗教活動與部落教育會有衝突發生,

但以布農村的情況來看,有時也會藉由教會的名義來舉辦一些關於部落教育傳授 之課程,這樣的情形與郭李宗文、吳佩芳的說法恰巧相反,其中之差異有待日後 研究來討論。

四、 產業特性

受限於地形的關係,布農村的產業大都以務農或是勞力性質高的工作為主。

根據 T2 教師的說法,假日時,家長會帶子女一起參與工作。孫清山、黃毅志(1996) 認為子女為家裡工作,代表家庭財務不足,這樣的情況會使學業成就低落,但 T2 教師卻認為這樣不至於影響學童的課業,子女假日參與父母工作,可以讓他 們體認到父母的辛苦,也可增加彼此相處時間。巫有鎰(1999)認為臺東縣國小學 童低落原因之一,是因為家庭社經地位低,在教育上所給予的支援較少。T1 校 長則認為,產業之所以對學童學業成就產生影響,主因是因為父母忙於生計,相 對的,對於子女照顧時間以及教育參與就會減少,這樣觀點印證了陳玟伊(2006) 的發現。此外,本研究受訪家長均會因工作繁忙而影響到與子女相處時間,但藉 由伴侶幫助及工作時間錯開,則可以減少其對子女學業成績之影響。

貳、 布農村家庭教育與學童學業成就相關探討

一、 教育期望

過去的研究曾顯示,家長不重視教育是影響原住民學習因素之一(陳枝烈,

1997,亦有研究指出原住民家長對其子女教育期望較低,不利於原住民學童學業 成就發展。研究者發現,雖然受訪家長都希望子女依其性向來發展,不過就其訪 談內容、學童的言談及聯絡簿就可以反應家長多少在意子女的學業表現,這也顯 示家長對子女教育方面有更多的期待,研究者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家長從 以前的求學經驗,體認到主流教育的價值攸關日後教育程度與工作取得,加上以 前學習成就較低,所以更加期待子女在學業成就上有不錯的表現。劉貞蘭與許添 明(1999)發現,原住民家長不會因為社經地位或是教育程度低,而不重視教育,

反而會希望子女教育成就比他們高,這樣的發現印證了目前布農村的狀況。

二、 家長管教

以家長管教來說,根據受訪家長的描述,其管教方式應介於開明權威與寬鬆 放任之間。就教導學業方面,大都以課業指導為主,受訪家長在指導子女過程中,

都遇過其聽不懂的狀況,譚光鼎(2001)認為,原住民父母在管教子女方面,所表 現的就是「口頭表關心,缺乏實質協助」,會有這樣情形發生是因為父母程度低,

不知該如何應對子女,在學業指導方面亦是如此。以延平鄉 35~45 歲居民之教育 程度來看,延平戶政(2012)統計:碩士畢業共 5 人、大學畢業共 26 人、專科畢業 共 43 人、高中畢業共 32 人、高職畢業共 149 人、國中畢業共 161 人、國小畢業 共 68 人。就最高教程度來說,大都集中在高職與國中,印證了譚光鼎的看法,

也突顯了學校教師與課輔課程的重要性。

三、 教育參與

隨著教育期待增加,家長參與意願也跟著提高,Fradd (1992)與 Papps (1997) 發現,少數民族,因為文化、語言、思想與習慣等差異使得他們和外界溝通產生 困難,進而影響其參與子女教育。不過研究者認為,布農村的居民從小接受主流

教育思想及價值觀,使得他們與老師溝通時,並不會有語言或是習慣上的差異。

這樣溝通無礙的情況,也為促使他們教育參與意願提升的原因之一。此外,礙於 能力的關係,致使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範圍受限,因此無法有效提升子女學業成 就。

總結上述,以在地文化論,因為居民傳統認知及教育程度有限,使得部落教 育與族群關係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就宗教精神與產業特 色來看,其中牽扯父母陪伴子女的時間,進而對學業成就造成影響。

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期待與教育參與意願提高,但主要礙於本身能力,使得 家長期待、教育參與對於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影響有限,而家長管教也因為家長能 力不足,多依賴學校及課輔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