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偏遠地區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偏遠地區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

Copied!
1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博士

偏遠地區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 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

-以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為例

研究生:王子尹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偏遠地區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 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

-以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為例

研 究 生: 王子尹 撰撰 指導教授: 梁忠銘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4)
(5)
(6)

謝 誌

熬了四年,終於在今天完成論文,感謝這幾年來大家的照顧,尤其是我的指 導教授梁忠銘老師,除了在公務繁忙之餘撥空指導我,平常還會時常叮嚀我許多 待人處事的道理。這四年裡,我歷經了結婚、為人父等新的階段,在教學上也遇 到許多新的體驗,在這當中,老師時常關心我的狀況,每當撰寫論文遇到瓶頸時,

他總會引導我,非常感謝他的付出。

此外,感謝陳怡靖老師、何俊青老師在論文口考時給予我的建議,使我的論 文更加完善。感謝教育我的導師鄭燿男老師,以及黃毅志、熊同鑫、蔡東鐘等諸 位教授在學業上的教導。其次,感謝參與訪談的校長、教師與家長們,因為你們 的幫忙,我的研究才得以完成。

感謝我的研究所同學,即使在畢業後,繼續提供我經驗上的分享,口考當天 還出席為我加油打氣,謝謝士豪、菱黛、維傑、瑞毅、采薇、函雯、彥學、婷然 始終對我不離不棄。另外感謝學弟育辰,在修改論文期間提供許多幫助。也感謝 系籃的學弟們,因為你們對我的信任,讓我的研究所回憶變的更加美好。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希珍,謝謝妳的付出,把兩個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

讓我無後顧之憂可以整理論文。老媽,感謝您在我忙碌之時,不忘叮嚀我注意身 體健康,以及所有關心我的家人、朋友,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

王子尹 謹識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7)

摘 要

本研究以臺東縣延平鄉三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與兩位當地教育工作者為 研究對象,探討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現況,以及其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

以做為日後研究關於偏遠地區學童學業成就研究之參考,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 以訪談與文件分析,進行資料的蒐集,透過蒐集資料來整理、分析與詮釋。

依據訪談與文件分析之研究發現,綜合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就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來說,其部落教育的傳承,因為家長認知有 限,就目前當地居民生活方式,與都市地區差異不大。而地方小,人口少,加上 宗教族群的活動參與意願高,所以族群關係密切,居民在生活上會互相照應。此 外,宗教呈現多元,其精神大都教人向善,而天主教、基督教常會舉辦各式的活 動,並提供學童生活照顧的場所。居民產業大都從是勞力性質較高的農業,部份 居民因為工作的關係而遷移。

二、家庭教育因為家庭背景的不同,在教育期望、父母管教方式及教育參與方面 而呈現部分差異。

三、學業成就影響之因素

(一)、在地文化:就部落教育來看,傳統文化的學習並不會影響學童學業成就的 表現;而緊密的族群關係,有助於學童的生活照顧方面,但對學業的學習,並沒 有實質的影響;宗教精神提供較多的陪伴機會,拉近家長與子女的距離,對家長 或是子女來說,宗教可以改善其生活惡習,使其對生活較為積極。而產業影響到 家長與子女的相處時間,其中包括學業的指導。

(二)、家庭教育:當地父母對子女學業的期望也跟其他地區相同,但是比較沒有 具體的做法來提升子女的成績。在指導學業方面,因為父母能力有限,所以大都 還是以學校或是夜間課輔老師為主要教導對象。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意願高,並能 配合教師。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及結論提出各項建議,以提供相關教育工作者、

家長之參考。

關鍵詞:偏遠地區、在地文化、家庭教育、學業成就。

(8)

A Study on The Local Culture,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Bunum

Village, Yanpi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Tzu-Yin Wa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s three parents of higher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wo local educators from Yanpi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s su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local culture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in remote areas. To accomplish its purpose, this research use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data. The collected data are further compiled,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from the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Concerning the local culture of the Bunun village in Yanpi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because of the parents' limited awareness on the passing-on of the tribal education, the current lifestyle of local residents does not differ much from that of the urban areas. And because of the area's small size and low population, coupled with high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religious and ethnic group activities, the relationships in the ethnic group are close and the inhabitants will care for each other in their daily lives. In addition, religions are diversified and most of them teach people to do good; among them, Catholic and Christian churches often organize various kinds of activities and become places that provide care for school children's daily lives. Most local industries are in labor intensive agriculture; some residents migrate because of work.

2. Because of the varied family background, family education shows some differences in expectations on education, parenting styles, and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3. Factors that affect academic achievements

(1). Local culture: on tribal education, lear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oes

(9)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onship, and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for both the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religions can correct bad habits and help them to become more positive in life. The industries the parents are engaged in affect the amount of time they can spend with their children, including time to provide guidance on school study.

(2). Family education: local parents have same expectations on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parents from other areas, but comparatively are without specific practices to improve their children's grades. Concerning providing guidance on school study, because local parents have limited abilities, therefore, school teachers or night school work guidance teachers are still the main guidance providers. Parents have high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affairs, and can collaborate with teachers.

Finally, based on its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offers a variety of recommendations as references for educators and parents.

Keywords: remote areas, local culture, family education, academic achievements.

(10)

目 次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文化的涵義 ... 7

第二節 在地文化因素 ... 12

第三節 家庭教育的內涵與定義 ... 22

第四節 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之探討 ...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效度與信度 ... 3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4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5

第一節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 ... 45

第二節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家庭教育概況 ... 58

第三節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對國小學童學業的影響 ..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5

第二節 建議 ... 90

(11)

參考文獻... 92

(一)中文部分 ... 92

(二)外文部分 ... 101

附錄... 102

附錄一 訪談大綱-家長部份 ... 102

附錄二 訪談大綱-教育工作者部份 ... 104

(12)

圖 次

圖 2-2-1:臺東縣延平鄉位圖………13

圖 2-2-2:臺東縣延平鄉行政區域圖………14

圖 2-2-3:臺東縣延平鄉族群人口統計圖………17

圖 3-1-1:研究架構圖………33

圖 3-1-2:研究流程圖………34

(13)

表 次

表 2-1-1:中西方「文化」一詞定義表………7

表 2-1-2:近代西方「文化」釋意表………9

表 2-2-1:原漢教育比較表……… 15

表 2-2-2:原住民教育政策發展概況……… 16

表 2-3-1:Maccboy&Martin 家長管教類型表……… 25

表 2-3-2:不同教養方式對子女之影響表……… 26

表 2-3-3:家長參與定義比較表……… 27

表 2-4-1:臺東縣教育相關研究文獻列表……… 29

表 2-4-2: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分析表……… 31

表 3-2-1:訪談家長資料……… ……… 37

表 3-3-1:專家效度名單……… ……… 40

表 3-4-1:訪談紀錄表格式……… ……… 41

表 3-4-2:訪談紀錄表……… ……… 42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指在探討臺東縣各偏遠地區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差異。此篇研究共有 四章:第一章為緒論,分別描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名詞釋義、研究範圍 與限制;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方法,介紹此篇研究之架構、

流程、研究方法、工具與信效度;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五章為結論部份。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從退伍到現在,算一算已經過了快五年了,這期間,研究者嘗試在臺東縣內 各區國小代課,除了不斷累積教學經驗外,也想多知道,對於從小生長在這片土 地的我來說,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家鄉。臺東縣面積 3,515 平方公里,為全台灣 第三,南北兩端距離為 166 公里,為全台最狹長的縣市,約為台灣島總長度的五 分之二(臺東縣政府,2010),也因此縣內許多鄉鎮,其位置非常分散,除此之外,

臺東縣還包括離島的綠島鄉及蘭嶼鄉;因此,就各地區來分析,其文化、產業及 人口結構都不盡相同。雖然目前縣內的人口,和其他縣市相較起來並不多,縣內 除了市區外,大部份的國小,全校班級數大都維持在六班(各年級只有一班)的規 模,而學生大都是來自附近的鄉鎮或村落。就族群的分布來探討,臺東縣有許多 原住民族群定居在此,是全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第二多的縣市,全縣原住民人數約 80,039 人,而原住民人口比例佔全縣人口的 34.34%,位居全國第一(內政部統計 處,2012)。除了依山傍海的原住民族,在縣內偏北的地區,還有以農為的本的 客家族群,近幾年,隨夫而來此定居的新住民,也為當地族群注入一股新的文化

(15)

當地學生成就的發展,。基於上述原因,加上研究者之前的所見所聞,欲探討偏 遠地區的文化對當地國小教育有甚麼樣的影響。

在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依然是大眾所接受價值觀,而在講究 文憑的社會中,教育往往是影響未來職業的重要因素(Blue&Duncan, 1967),除此 之外,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社會地位的代表(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所 以在台灣社會當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學業成就。以偏遠地區學童的學業成就來說其 在學業成就的表現往往不如都市區的學童來的優秀;黃毅志(1990)發現,各族群 的升學率,仍然還是以都市地區較高。而臺東縣國高中生的學測成績平均成績,

都在全國排名之末。對於這樣的結果,突顯出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偏 遠地區學校由於地理環境特殊、交通不便、較少的文化刺激、數位落差大與教師 流動率高等不利因素,其教育水準與一般地區有落差現象,因此變成「國民教育 的暗角」(王麗雲、甄曉蘭,2006/2007)。而偏鄉地區的學生,大都來自弱勢家庭 居多,加上家庭社經地位不高、家長大多無經濟能力送孩子去補習班,種種因素 不利於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成就。有研究發現,這些「非學校因素」(如:家庭的 社經地位、父母的教育態度等)在學童的學習表現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劉慶 中,1996)。巫有鎰(2007)曾分析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童學業 成就的影響,發現到其中的差異,大都來自「非學校因素」。而臺東縣許多偏遠 地區,其族群、家長社經地位、家庭結構都不盡相同。各種不利於學生的「非學 校因素」影響著臺東縣偏遠地區國小學童的學業成就表現。基於上述所言,研究 者想透過文獻及數據的蒐集來比較,以臺東縣延平村為例,進而歸納出臺東地縣 偏鄉地區,其學童在學業成就方面,可能會面臨到甚麼樣問題,進而提供相關依 據,以利有關單位來輔導並加強改進,以提升學生學業成就。

(16)

貳、 研究動機

對研究者來說,是想透過此研究,培養對臺東這塊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研 究者本身在臺東長大,後大學求學階段選擇轉學回到自己的家鄉就讀,並為日後 擔任師職做準備。在大學時參與社團服務與畢業後到擔任代課教師,期間曾走訪 一些偏遠地區,和自己在外地的經驗相較,研究者發現,自己所處的縣市,是那 麼一個可愛的地方,從蘭嶼的朗島村,到延平的布農部落,都可以看到孩子帶著 一樣的笑容,高興的和您打招呼,快樂地享受他們的童年。多少次,都被這樣的 此情此景所感動。這樣的人文風情,是外縣市所見不到的。藝人王宏恩在八八水 災賑災晚會上曾說過:「我們都是 089 的一份子」(臺東電話號碼的代碼為 089),

身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當然要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有所認識。離開市區,就會發 現到這裡有許多不同的文化色彩,是平常所看不到的,因此,研究者想要藉本研 究來了解臺東縣內偏遠地區的在地文化,進而加深對家鄉的認同。希望藉由此篇 研究歷程,掌握偏遠地區的特性,才能迅速融入當地,並應用於教學之中,是研 究者的第一動機。

在臺東生長的孩子們,雖然不像都市的孩子,從小必須在競爭中長大,但其 背後所擁有的特質與潛力,也是都市孩童所欠缺。縱然這裡沒有滿街的補習班,

或是各種大型的學習場所,不過,對臺東的孩子來說,山海就像是老師,而大自 然則是一部活教材,洪蘭女士在一場演講曾說過,從小在自然環境長大的小孩,

有助於觀察力及對事物的敏感度的發展。這樣的環境,造就孩子們開朗單純的個 性。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城鄉差距的關係,臺東的偏遠地區,仍有一些問題 善待解決。而以成績為主的教育態度,仍牽動著整個教育方向,而文化的所帶來 的影響,在無法與成績導向的教育融和之下,其對學生所帶來影響,就會表現在 學業成就上,這樣的現象,在原住民部落中更為常見。研究者欲探討偏遠地區在 地文化是否適和現今的國小教育,此為本研究另一動機。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將本研究目的臚列如下:

一、 了解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概況。

二、 探究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家庭教育現況。

三、 探討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對國小學童學業的影響。

貳、 研究問題

以研究目的整理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整理如下:

一、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為何?

二、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家庭教育特色為何?

三、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在地文化與家庭教育對國小學童學業影響之差異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旨在探討偏遠地區在地文化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主要研究偏 重於偏遠地區的在地文化影響國小學童學業成績之因素,本節針對「偏遠地區」

的定義與「在地文化」、「國小學童學業成就」這二個名詞加以解釋如下:

一、 偏遠地區

根據手邊蒐集文獻,發現到目前對於偏遠地區,還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來解 釋,常會因不同的地理環境或是文化而有不同的界定方式。研究者就許興攘(1997) 與孫億芬(2001)對偏遠地區的解釋,歸納出偏遠地區的定義如下:(1)就地理來說:

天然環境不佳,處於交通不便之區域。(2)就聚落型態與產業來看:聚落人口數少,

幼兒及老人佔全部人口比例高,大都從事初級產業。(3)文化教育:刺激少,學習 意願低。以上就是研究者對於偏遠地區定義的看法。

(18)

二、 在地文化

本研究所探討之在地文化,指的是某一特地區域中的居民,透過「部落教 育」、「族群關係」、「宗教精神」及「產業特色」的傳承方式,所形成有別於其他 地方的生活知識、觀念、態度與價值等特有文化體系。

(一)部落教育:在部落中,其原住民教育傳承方式與概況。

(二)族群關係:族群關係是由一群具有同一種族、血緣、語言、文化、宗教 或歷史經驗的人,藉由聚在一起生活,在共同的價值或認同感之下,所產生之互 動關係。

(三)宗教精神:人們對於神祉與自然的崇拜,其背後所代表之具有教化世俗 的教義。

(四)產業特色:在歷史、地理因素的影響下,某特定區域所產生特有的產業 發展。

三、 家庭教育

在本研究中,將家庭教育分為家長的教育期望、家長對子女的管教方式,以 及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事務等三個面向來探討。

(一)教育期望:家長對其子女在校成績、教育程度與未來成就方面的期待。

(二)家長管教方式:家長依其認知、情感、行為所表現出的教養態度與方式。

依文獻探究,可將其分成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權威與忽視冷漠四種類型。

(三)家長參與:以學校與家庭為主要場所,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事務與相關活 動。

四、 國小學童學業成就

本研究所指的學業成就,指的就是在當地國小高年級學童 101 學年度上學期 學業成就之表現。

(1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為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與當地國小學童學業成就資料與相 關文獻等。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者本身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討論臺東縣延平鄉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差異,而研究者本身有在臺 東縣內多處國小擔任代理教師的工作,因此對各鄉鎮偏遠地區的在地文化,都有 部份看法與見解,不過因為代課時間不長,無法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情境。為了避 免部份先入為主的想法與意見,使研究達到客觀性,應提醒研究者本身保持中 立。採取並並列具體的事實、多方面相關文獻的蒐集、探討,多角度的觀察比較,

才可以減少文化偏見的產生。

二、 研究結果無法擴大解釋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因為研究範圍的限制,只以臺東縣延平鄉為研究區域。每 一地區因其文化及環境所呈現之差異性不同,是故本研究結論並不適合用於其他 偏遠地區國小學童學業成就情況之探討。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臺東縣內的產業、族群特性,來區分各偏遠地區的在地文化。本章節分 為四個部份。第一節為文化;第二節為本土文化介紹;第三節在地文化介紹與第 四節其他影響臺東縣偏遠地區國小學童的相關因素探討。

第一節 文化的涵義

本節就文化的定義來做探討,關於文化的定義非常廣,隨著時空、背景及研 究領域的不同,各學者專家對於文化的解釋也有所差異;本節一開始,就中西方

「文化」一詞的起源來分析其中之不同,進而探討近代西方學者對於文化的定義 與解釋,以及我國的文化定義相關文獻討論,最後歸納出關於本研究和文化層面 相關之解釋。

壹、 「文化」一詞之起源

以下就我國及西方對於「文化」一詞的起源與定義,整理成表 2-1-1 來說明。

表 2-1-1:中西方「文化」一詞定義表

國家 「文化」一詞的起源與定義

我國 1. 《周易》〈賁卦彖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 西漢劉向《說苑、指武》: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

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夫下愚不移,純德之所不能化,而後武 力加焉。

西方社會 1. 「culture」,其由拉丁文 colere 轉變而來的,原意是土地的耕作與農作物 的栽培。

2. 「civilization」,civilization 是由拉丁文 civilis 或 civilitas 轉變而成的,指 的是市民及組織化的意思。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1)

就「文化」一詞起源的探討,我國和西方社會皆有兩種解釋。在《周易》〈賁 卦彖辭〉的內文中,雖然「文」與「化」是分開說明,但其涵義主要是說「執政 者應以人文規範(詩書禮樂、典章制度),教化世人,進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德,

使社會變得文明而有秩序。」,宋程頤將其解釋為「人之道也、人理之倫序,觀 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禮俗,乃聖人用賁之道也。」,所以,歸納第一種「文 化」的涵義來說明,指的是為人處事,應依據天理、正道而行,才能算是具有倫 理道德的文明人。

我國另一關於「文化」的說法,見於西漢劉向《說苑、指武》,其中提到,

古代君王,在統治天下時,應以我國的典章制度律法來教化人民。若無法順從,

則用武力加以討罰。其中「文化」一詞,指的是以文來教化人民,就是用和平的 方式,藉由典章制度、詩書禮樂的推行,使人民遵守其規範。

而西方社會中,「文化」一詞的涵義,是由「culture」與「civilization」二詞 所演變而來的。前者原意指的是土地的耕作與農作物的栽培,後變成人對其身體 儀態、心靈感受和精神能力的培育;而後者片面的說法指的是市民及組織化的意 思,就文化層面來解釋,指的是「文明」之意。「文明」所指的,是一種靜態、

一種組織及一種歸屬感,一旦獲得就不會被放棄的地位。這類的詞與「文化」產 生互動後,演變成具有「社會化的」的觀念,如:教養、啟發、教化等意思。(Christ Jenks, 2004)。而後的十九世紀,「文化」與「文明」常被當成同意詞來使用。但 隨著時空背景的不同,許多西方學者對文化也有不同的見解。

從「文化」一詞的起源來比較,中西各有不同的說法。但最後的發展,是指 一群人民,經由長時間的相處與融合,所形成的一種共識與觀念,此共識與觀念,

可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有些則是經由教化所形成。不過因為民俗風情的不同,

其中所牽扯的內涵,確有所不同。我國的文化所指的,是用詩書禮樂、典章制度 來教化人心。而西方社會所指的文化,是以優勢較強的文化優勢去同化其他若小 族群的弱勢文化,在文化內涵的方面,則以歐美地區的文化為主。

(22)

貳、 近代對於「文化」的解釋

受到近代西方思想的影響,我國目前對於文化的解釋,大多以西方學界所採 用的定義為主。研究者就幾位西方學者的說法,整理成表 2-1-2,來討論文化的 意義。

表 2-1-2:近代西方「文化」釋義表

研究者 「文化」的解釋

E.B.Taylor(1871) 文化或是文明,從廣泛的民族學來解釋,其為一個複合體,是社會成員所 學到的一種習慣和能力,而文化包括了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與 習俗等。

B. Malinowski (1936)

文化為一套承襲而來的器物、財貨、技術、思想、習慣和價值。

R.Linton(1940) 某社會成員間傳遞時所共用的特定知識、態度以及習慣行為之總和。

C.Kluckholn & W.

H. Kelly(1945)

文化為人類歷史中,為求生存而創的所有設計。而這樣的設計當中,有的 是明顯的,有的是理性的,也有的是不理性與非理性的。而這些設計在任 何時候都會指導著人的潛在行為。

A.L.Kroeber &

C.Kluckholn

(1952)

構成人類群體的獨特模式,其中包括外顯和內隱、行為與指引,藉由模式 的象徵來傳遞。

W.H.

Goodenough(1961)

1.「文化」指的是一社群內的生活模式,就是社群內規律的活動、物質及 社會的佈局。

2. 「文化」用來指具有組織的知識與信仰體系,藉由這種體系的運作,

一民族可以建構屬於其族群的知覺與經驗並能決定他們的選擇與約束其 行為。

K. Roger M (1976) 以人類學的觀點來說,「文化」的用法不包括藝術修養及上流社會風度的 意義;指的是一種學習所累積的經驗。

R. Williams(1983) 1. 所謂的一般文化,指的是人類理智、精神或美學發展的過程。

2.文化指的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或是一群體的特殊生活方式。

3.理智、特別是藝術活動的成品與實踐。

C. Jenks(2004) 1.文化為一知識。

2.文化為一種更包容與集體的範疇。

3.文化為一敘述與具體的範疇。

4.文化為一社會範疇。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是最早對「文化」做出明確定 義的人,現今許多關於文化的研究,都會探討到泰勒對文化所解釋之「意義」。 而這位「人類學之父」將文化視為人類文明之中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 與習俗等綜合。

(23)

透過上面表格的整理,我們可以發現西方學界對於文化的解釋,一開始,其 意義偏向為「文化為人類生活的總和」,到後來漸漸將其分層來注解,古德納夫 (Ward H. Goodenough)的說法點出了文化之中,物質與非物質層面。而傑克斯 (Christ Jenks)則是從文化的狹義定義一直擴大到其整體範圍來做說明。隨著研究 領域的不同,加上文化所牽扯的範圍非常廣,現今多對文化的解釋,有不同的解 讀方式。

除了西方學者的對「文化」所下的定意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 為文化是一系列關於精神與物質的智能以及社會或社會團體的情緒特徵。除了藝 術和文學,它還包含了生活型態與共同生活的方式、價值系統、傳統與信仰等。

參考上述西方學者對於「文化」的定義後。反觀國內學者對於文化的解釋,

大都還是受到西方學界的影響,藍麗春、邱重銘(2008)曾就文化的定義、要素與 特徵來說明,從三個層面來解釋文化的意義:

1. 人類學觀點:文化指的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

2. 社會學觀點:文化的定義指的是就特定群體所共享的信仰、價值、行為和物 質的組和。

3. 藝術美學觀點:文化是指藝術與美學的相關創作。

此外,並將文化的要素歸為符號、語言、價值與規範等四點。林公孚(2007) 將文化的定義整理如下:

1. 文化是一種社會結構,其要素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與習俗的 綜合。

2. 文化提供成員對事件合理化的解釋。

3. 文化包含風俗習慣與傳統。

4. 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信仰、期望、諒解與行為模式會隨著時間演進。

5. 對於行為、風俗習慣與傳統,文化將其與組織連結,讓成員的行為合乎規範。

何融於 1994 年《國語日報字典》曾這樣對文化來定義:人類社會從野蠻到 文明的過程之中,大家努力所得的成績,表現在各方面的綜合,統稱「文化」。

(24)

米甘幹(2007)認為文化是一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民族發展出不同的文化。

依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如依時間來區分,可分為史前與先秦文化。依地 域可分長濱與圓山文化。依生活種類,則有美食、飲酒、服飾文化,這樣的分法 無一就是生活方式的表現。

綜合上述學者的意見,研究者認為本研究中所指的「文化」應為人類生活的 總合,指的就是人類的一切活動如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與習俗等,文 化會隨著歷史、空間、時間的演變,使一民族或團體形成特有的生活方式、知識、

價值觀與傳統。而研究領域的不同,對於注重的層面與解釋也會跟著不同。

(25)

第二節 在地文化因素

另外,就在地文化的定義來看,國內對於在地文化有不同的解釋,大都介 於產業與藝術層面來解釋,余清鋒(2003)認為在地文化,就是指「在某特定空間 裡,經過時間的演變與居民投入情感作用後,形成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文化特質」。 王上銘(2006)對「在地文化」的解釋認為「是某地的居民從歷史、文化因素對所 處環境投入情感,並產生認同,展現出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文化、活動、產業等文 化特質與生活經驗」。研究者將上述的定義與「文化」的概念相結合,認為所謂 的「在地文化」指的是某一特地區域中的居民,透過「族群關係」、「宗教精神」

及「產業特色」的傳承方式,所形成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生活知識、觀念、態度與 價值等特有文化體系。

因為本研究範圍為臺東縣延平鄉,其人口數約為 3549 人,其中原住民人數 約 3243 人(延平鄉戶政,2013),故可將延平鄉列為原住民地區,因此,研究者將

「部落教育」也納入其中來討論。歸納上述,本研究所指的在地文化,就是在某 一部落,透過其「部落教育」、「族群關係」、「宗教精神」及「產業特色」所形成 的特有文化體系。本節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部落教育、第二部分為族群 關係,第三部分為宗教精神,第四部分為產業活動。

以地理位置來看,延平鄉位於台東縣北部,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境 內多山,海拔平均四百公尺以上,地勢西高東低,東接東河鄉、西以中央山脈為 界接連高雄縣、南鄰卑南鄉、北與鹿野鄉相鄰,面積 455.9 平方公里(臺東縣延平 鄉公所,2013)。其地理位置可參考圖 2-2-1 延平鄉位置圖:

(26)

圖 2-2-1:臺東縣延平鄉位置圖 資料來源:取自國家圖書館台灣鄉土書目資料庫 http://localdoc.ncl.edu.tw/tmld/browse_map.jsp?map=1913

延平鄉位處山區,雖緊鄰花東縱谷,但主要交通要道並沒有經過此處,屬於 交通不便之區域。

圖 2-2-2 臺東縣延平鄉行政區域顯示,延平鄉共有五個村落,清嘉慶年間,

原居於南投郡社和巒社的布農族,陸續進入新武呂溪的上游建社,是今日延平鄉 原住民的祖先。後日治時期,布農族不服日本人管理而導致許多衝突發生,最後 日本政府採取強硬政策,為方便管理,安排其遷移下山,才聚集成為今日的村落 型態。「延平」是由國民政府所命名,為祥和之意。

(27)

圖 2-2-2:臺東縣延平鄉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取自臺東縣延平鄉公所 http://www.ttypg.gov.tw/

以人口統計,臺東縣延平鄉至 2013 年 6 月為止總人口數為 3549 人(延平鄉 戶政,2013)。綜合上述,臺東縣延平鄉實屬交通不便之山區,加上人口數少,

顧符合本研究偏遠地區條件。

壹、 部落教育定義與發展

一、 部落教育的定義

本研究所指部落教育,指在部落之中,原住民教育傳承方式與概況,也可以 稱其為原住民教育,因為研究範圍偏重於原住民所處之部落,因此研究者較偏向 採用部落教育之稱法。劉從義(2005)就原住民地區學校探討其文化衝突與認同相 關議題時曾提到教育的功能性必須透過文化的方式來傳承,突顯了教育在文化傳 承上的重要性。早期部落教育的發展,為了迎合主流教育,使得其原有的規範制 度遭到破壞,而原住民也為了迎合這樣的教育,於是改變自己生活體系中原有的 價值觀,這樣的結果,導致部落教育逐漸瓦解。1988年,政府成立「原住民委員 會」,才強調維護原住民傳統文化並推廣相關課程,各部落學校才開始注意當地 的族群文化特色。

(28)

探討部落的教育,其傳遞方式、學習場所、語言的不同,使得其對教育的重 視程度,也與漢人有所差異。研究者就文獻歸納出部落教育與漢人教育差異,如 表2-2-1所示

表 2-2-1:原漢教育比較表

原住民 漢人

教育場所 部落、家庭 學校、家庭

教導者 族人、家人 老師、家人

教育方式 口耳相傳、習俗與傳統 透過文字、書本與師長的講解 教育內容 生活方面必須的技能,崇武 以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為主,崇文 教育目的 學習如何獨立生活,延續自古以來

的習俗與傳統。 透過教育,來取得職業與提高地位 資料來源:整理自 鈴木 質(1999)。臺灣原住民風俗誌。台北:臺原。

原住民藉由內傳式的方法來傳遞文化,在其傳統社會之中,並沒有自己的文 字,而文化的傳承,主要是口耳相傳的方式。

學習場所來看,家與部落為教育子女主要的場所。家族間,遵循著長久以來 流傳的習俗建立各種制度,透過這樣的傳承,延續的生命。而家長之繼承、家族 的聚落形式與分家行為等,會依各族而有所差異。由此觀之,原住民的教育目的,

就是保存自古以來的習俗與傳統。

此外原住民的教育之中,非常重視胎教,許多迷信與禁忌,對於懷孕的女子 多有保障,如:懷胎四月後避免夫妻同床、旁人避免刺激孕婦等。不過對於出世 的孩子,確較不關心,養育兒女的知識也有限,鈴木 質(1999)認為這可能也是嬰 兒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鈴木 質也提到在原住民社會中,對於知識的傳授有限,

父母不太會教導子女,可能是這樣的文化背景導致現今的原住民父母,在管教子 女時,沒有較多的期待(林淑華,1999)。講求生活技能的學習,所以「從做中學」

是原住民教育傳授的主要方式,在原住民的詞彙當中,並沒有「教育」一詞,也 沒有像學校一樣學習知識的場所。對他們來說,部落就是學校,而教育就是生活,

就是開山闢林、搭建房屋、上山求生、養兒育女、料理家畜、熟練農事等,有些 族群會把年紀相近的兒童聚集起來,集中鍛鍊體力與膽識。父母所期望的,就是

(29)

民對於教育的重視、傳遞方式、場所都與漢人有明顯差異,各族之間,也會因為 風俗民情的不同而呈現部分差異。

二、 部落教育的發展

教育部(1997)所出版的《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曾將原住民教育分成 三階段,研究者就各階段推廣政策與目的整理成表2-2:

表2-2-2:原住民教育政策發展概況

各階段時期 推廣政策 主要目的

山地平地化時期 (1945~1962)

蕃童教育所改成國民學校。

山地教育回歸一般化教育。

同化為主要目標,企圖將部落教育回 歸於主流教育。

社會融和時期 (1963~1987)

提出「山地行政改革方案」。

推行國語、傳授技藝。

提昇部落原住民教育水準,拉近城鄉 差距。

開放發展時期 (1988~至今)

成立「原住民教育委員會」。

保存與發揚原住民語言與文化。

適應現代生活,維護傳統文化。

資料來源:整理自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

由上表可知,從早期的禁止說族語到今日強調各族文化的重要,說明政府所 主張的原住民教育政策,隨著時間與原住民意識的覺醒,有了大幅度的轉變。國 內有學者就部落教育與主流教育來做探討,研究原住民是否能適應主流教育以及 其中所帶來的影響,李文富(1999)認為漢人社會體系強勢的介入,影響原住民原 有的價值觀與倫理無法再製,喪失其主體性與主導性,最後處於社會邊緣不利位 置淪為「黃昏民族」。周德禎(1999)與劉佑彰(2002)認為新制教育與原住民傳統教 育設計不同,原住民學童日後所要經歷的社會,和當初他們父母所熟悉的社會是 有所差異的。凌平(20001)與譚光鼎(2002)發現原住民教育長期依附在主流教育之 下,導致許多部落中的學校,無法發展出適應當教育模式,最後造成的結果學童 在原本的教育中,失去自我主體性,而對於主流教育,則造成學習障礙,學業成 就較不理想。在這樣原有的學習型態無法調整於主流教育的情況之下,學童易產 生挫折與低落(劉從義,2005)進而產生認同危機。張守仁(2002)認為,原住民認同 危機之產生,源於學習環境中挫折所表現的歸屬感失落。綜合上述,許多學者認 為,主流教育無法與部落教育相融和,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學習學校所教的,進而 造成學習成就低落。

(30)

臺東縣延平鄉族群人口統計

漢人人口總數488人 布農族人口總數2904人

其他原住民族人口總數 157人

貳、 族群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圖 2-2-3 顯示,延平鄉族群人口數中,其中以布農族為最大宗,而就族群定 義與布農族的族群關係來做探討。

圖 2-2-3:臺東縣延平鄉族群人口統計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東縣延平鄉戶政(2013 年 5 月 31 日)。

http://gsh.taitung.gov.tw/files/11-1001-392.php

一、 族群關係的定義

張素莉(2007)認為,相同的族群類別、社會階級地位等等,會有所謂的「物 以類聚」的情形。而對於「族群」,有學者認為,應該是擁有共同的種族、語言、

宗教或者歷史經驗等共同價值的一群人,所形成的團體(吳祖田,1995)。另外,

也有學者認為,族群應是國家內部一群群不同的共同體,在客觀上,他們擁有共 同的血緣、語言、宗教、文化或者歷史經驗之外,在主觀上,也應該具有禍福與 共的集體認同(施正鋒,1998)。

(31)

由以上綜合可知,族群關係是由一群具有同一種族、血緣、語言、文化、宗 教或歷史經驗的人,藉由聚在一起生活,在共同的價值或認同感之下,所產生之 互動關係。

二、 布農族的族群關係

就布農的族群關係來看,可分成家族與社會兩部分來探討,布農族是由父系 血緣為主的大家族所組成,他們沒有所謂的「頭目」制度,各家族成員均有自己 的責任與工作,強調男主外、女主內(胡祝賀,2007)。就社會關係來看,首重個 人能力與對社會之貢獻,因此重視個人能力對社會帶來的貢獻與幫助。如此看 來,布農族群的形成,仍與之前學者所認為相同,以種族、血緣、文化等等關係 構成。

參、 宗教精神的發展與內涵

宗教精神涵義甚廣,而各宗教隨著地區、種族及歷史的脈絡,衍生出來之教 義,祭祀也有所差異。釋慧開(2005)認為,宗教精神就是一種對天地神祇與自然 神祕力量的信仰與崇拜。孫效智(1999)認為宗教精神本身含有道德之約束力量。

研究者認為宗教精神指的是人們對於神祉與自然的崇拜,其背後所代表之具有教 化世俗的教義。

一、 布農族宗教精神與內涵

黃應貴(1988)認為布農族的信仰觀,相信世界是由天神所統治,而天神的能 力無所不在,祂支配著布農族生活中所有周遭事物,任何福善或是災難,都是天 神的旨意。此外,布農族認為對於弱勢的人,族人應給予協助,不該袖手旁觀,

有這樣的想法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遭到鬼靈報復。萬物皆有靈的宗教觀,使得 他們在狩獵時,為了免於遭屠宰生靈的迫害,而衍生出許多祭祀活動。由此可知 萬物皆靈、祖靈崇拜與善惡因果論為布農族主要宗教精神(田哲益,2002)。

(32)

而在傳統布農族社會中,相信世界是由天神、精靈與人所組成,而為了取得 三者之間的平衡以祈求平安,所以布農族人特別強調祭祀的重要,而祭祀也變成 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霍斯陸曼˙伐伐,2002)。而布農族祭祀的主要目的為祈福 與感謝(田哲益,1998)。田哲益(2003)也指出,在臺灣原住民中,布農族是祭儀種 類最多的民族,但是祖靈並不是其主要祭祀對象,僅在舉行各項儀式時,才對祖 靈表達祈求協助與庇祐(張慧端,2004)。所以在布農族的宗教精神中,強調與自 然萬物的和諧,所以對於周遭事物皆能表達感恩之意。而這樣因果論加深了彼此 之間的互助,對於弱勢族群能給予協助,本研究欲探討這樣的族群關係對當地國 小學童學業成就會帶來什麼樣之影響。

二、 現代原住民宗教發展與內涵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戰後國民政府開放宣教人員可以入山傳教,在當時封閉 的環境之下,西方宗教成為山區原住民的選擇;而就宗教的功能來說,西方宗教 的引進,提供他們心靈上新的支持,並解決當地貧窮、糧食不足以及疾病等問題 (陳韋豪,2012)。原住民信仰西方宗教的比例,顯示了他們對西方宗教的接受程 度,在上述的的背景之下,處於偏遠地區的原住民,其信仰大都為西方宗教為主 (如:天主教、基督教與長老教會),而本土的道教,佛教則信奉的人口較少,以 下就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以及道教精神來做分析。

(一)、基督教:主要思想核心為聖經之內容,藉由生活去體會聖經,而這樣 的實踐,才能與上帝建立實在的關係,強調上帝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二)、天主教:基督為中心,天主的愛為宗旨,以傳播基督福音為最終目標。

關注與教徒有關的生活、工作、生存狀況等。

(三)、佛教:強調「佛法」的觀念,指的就是由做人進而成佛。學習佛法必 先皈依三寶:佛、法、僧。「佛」指的是福德、會圓滿之人;「法」指的是成佛的 方法與道理;「僧」指的是修習佛法的過程。佛教相信,皈依三寶,可以增強意 志與信心。

(33)

(四)、道教:以道為基本信仰,而「道」指是事物運動變化所遵循的規律或 萬物的本體。而「道」的信仰核心,發展出一套具有系統的的倫理道德與社會道 德觀,這樣的規範,後來在中國傳統中發酵,廣受大眾思維所接受。

就國內原住民宗教相關研究,大都著重在各族宗教精神以及現代宗教對其之 影響。少部分則著重在現代宗教對部落的影響,黃澤洋(1994)發現,宗教對於離 鄉就學的原住民青年,教會提供平地行為生活之規範,並給與原住民青年們各項 輔助及資源以幫助他們適應;郭李宗文、吳佩芳(2011)針對原住民隔代家庭來做 研究,曾發現,宗教有助於部落居民屏除不良習慣,但宗教精神與部落教育確有 很多的衝突。陳如觀(2009)認為在原住民部落中,教會兼顧家庭與學校的功能,

對隔代家庭的影響更大。歸納以上文獻,偏遠地區的部落,其宗教大都以西方宗 教為主,其中教會在部落中的功能,不單只是傳播教義而已,透過各式各樣的活 動,教會也兼具家庭與學校的角色。

肆、 產業特色的發展

本研究所指之產業特色,指的是在歷史、地理因素的影響下,某特定區域所 產生特有的產業發展。而就臺東縣延平鄉來看,因為當地族群主要以為布農族為 主,就早期的產業發展,布農族是以狩獵及小米的栽種為主,但隨後經過日本政 府及國民政府的管理之下,狩獵的習慣與小米的種植已不是當地的主要產業活 動。受限於自然環境,今日的延平鄉大都以生產經濟作物居多。

國內文獻大多從社經地位來探討對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而從事產業收入,

則可反應出個人社經的地位,Coleman(1988)認為,透過家庭財富或收入所取得 的「家庭財務資本」,可提高子女的教育成就。孫清山、黃毅志(1996)認為子女 為家裡工作賺錢,代表家庭財務不足,這樣的情況會降低其學業成就。巫有鎰 (1999)針對臺北與臺東之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來做比較,發現影響臺東國小學童成 績低落的原因之一可能為家庭社經地位較低。陳怡靖、鄭燿男(2000),發現父親 職業地位高,孩子不用幫家裡工作,有利於子女教育的取得。巫有鎰(2007)就原 漢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來做分析,認為原住民學童成績低於漢人,主要是因為其社

(34)

經地位、家庭結構背景較不利。巫有鎰、黃毅志(2009)更針對原住民各族群國小 學童學業成就來分析,指出影響布農族學童學業成就低的原因其中也包括家庭財 務資本低。綜合上述,可以知道,部落從事產業收入影響到其居民社經地位與家 庭財務資本,進而影響到學童學業成就的表現。本研究欲探討臺東鄉延平鄉之產 業特色,再與文獻比對,歸納出其影響學童學業成就之程度。

(35)

第三節 家庭教育的內涵與定義

本研究所討論之家庭教育包含三個層面,分別為教育期望、家長管教方式、

教育參與。以下就分成三部分來做說明。

壹、 教育期望

一、 教育期望的定義

就教育期望的定義來看,包含三個層面,指的就是學童主觀的教育期望、父 母的教育期望以及教師的教育期望(李鴻章,2007),也有研究者認為,教育期望 是指父母對子女在學歷上的最高期望,其中包括了希望子女最少要接受的教育程 度,以及最好能接受的教育程度(林義男,1993;黃菁瑩,1999)。張善楠、黃毅 志(1997)將教育期望界定在子女在校成績與未來教育成就的期望。

另外,張世平(1984)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教育期望是指對子女的行為表 現,以及未來成就所寄予的期望,此定義著重在子女行為表現方面,與前面所述 的教育程度的期望有所不同。

綜合上述,以教育期待來說,國內目前的研究,大都著重在父母及教師對子 女的教育期待方面(侯世昌,2003)。而本研究將此定義為:「父母對其子女在校成 績、教育程度與未來成就方面的期待」。

二、 教育期望之相關研究

徐綺櫻(1993)指出,家長教育程度越高,對子女的期待也越高。張郁雯、林 文英(2002)的研究顯示,有超過半數以上大專學歷的父母,希望子女的最高學歷 為研究所之上。

父母所處之階級也會影響到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高社經地位家長對子女有 高度的教育期望(謝孟穎,2002),中上階級的父母因為本身的教育背景與工作經 歷,體認到教育影響著未來子女職業的取得,所於他們對於子女的教育期望相當

(36)

高,相對的,勞工階級的家長,對於子女的工作期待,較偏向於發展一技之長以 應付家中經濟支出,缺乏長期性的考量。(林湘慧,2003),而陳珊華(2004)認為中 上以上階級的家庭,因父母所擁有的經濟及文化成本較多,使得他們會將其手邊 資源支援於子女的課業上,期待子女可以得到較高的學歷,工作方面,也以子女 日後能取得社會地位較高的職位如老師、醫生為目標。

族群的也會影響父母教育期望差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族群對子 女的教育期望也會有所不同,張善楠等人(1997)發現原住民學童家長的教育期 望與子女的學業成就成正相關存在,巫有鎰(1999)研究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教育 期望較低,不利於原住民學童學業成就發展。李鴻章(2007)發現原住民父母對其 子女之學歷期望,不同原住民族群則有不同的情形,而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

與子女的學業成就有顯著的相關。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發現家長教育程度、社經 地位、工作經歷與種族階會影響到其對子女的教育期待。

三、 教育期望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

在臺灣,大眾對子女有較高的教育期望,源於社會對教育價值的肯定(章英 華、薛承泰、黃毅志,1995),教育期待之所以被重視,研究發現其與教育成就、

地位取得有切的關係(陳建州,2004)。國內許多相關研究認為,父母教育期望對 子女學業成就的提升,有正向的關係(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劉大 偉,1997)。張善楠、黃毅志(1997)的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越高,

越有利於子女的學業成績。因為教育預期望與學業成就的正相關存在,因此若要 提升不同族群學童學業成就,可以從父母教育期望來著手(張善楠等人,1997)。

謝小芩(1998)認為,家長與教師的教育期望,是影響學童教育成就與學位取得 的重要心理因素。林俊瑩(2001)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期待,除了會對子女產生 影響外,也會使父母本身體認到自己所扮演之角色進而表現出應有的對應之行 為,進而產生更多的投入。吳孟錞(2003)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期望中的成 績關注,可以有效預測其子女的學業表現。周新富、賴鑫城(2004)父母期待之

(37)

式中,最後產生影響,因此父母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為重要的楷模。

由上可知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可支持子女在學業上的成就,也可讓父母 意識到自我角色,進而產生更多的教育投入,不論是生活照顧或是學業學習,都 能提供正向的發展。透過文獻的歸納與比較,本研究欲探討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 教育期望之差異與特性。

貳、 家長管教

一、 家長管教的定義

家長管教,指的就是家長對於子女在生活或是學業方面的要求,所表現的一 種教養態度與方式。楊國樞(1986)認為家長教養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教養態度,

指的就是家長教養子女時,本身的認知、情感、意圖;另一是教養行為,就是家 長在教導子女時,實際表現出的作法。王鐘和(1993)認為家長管教就是家長管教 子女生活作息與行為表現的一種策略。王佩玲(1995)將其定義成家長的教養信 念、實際教養的表現與對子女的要求、期望等。而金惠梅(1997)則提出家長的管 教態度,指的是家長在訓練或教養子女時,會依照其認知、情感、行為,來決定 其信念或作為,再將這種積極的或是消極的信念與作為,進而傳遞給子女其價值 觀與社會目標。蘇柏宇(2008)認為管教方式有諸多類似名稱,不論是教養方式、

教養態度,管教態度等,其背後所要表達的就是家長對於子女態度與行為要求的 特徵。

對於家長管教方式之類型,研究者因著重焦點不同,其分類也有所不同,多 從單向度(Single-dimension)、雙向度(two-dimension)以及多向度(mulit-dimension) 等三種形式來探討,但不論是那種分類型式,其構成項目皆包含「家長的權力」

與「家長的情感」這兩個行為向度(陳美娥,1996),也說明了家長權力與情感在 家長管教方面的重要性。上述分類中,吳美玲(2000)認為,單向度分類不符實際 情況,而多向度分類過於複雜,因此認為雙向度分類較適用於當前的父母管教方 式,國內相關文獻,如王鍾和(1993)、王珮玲(1994)、黃玉臻(1997)等,也大多所 採用 Maccboy 與 Martin 的家長管教類型如下表 2-3-1 所示:

(38)

表 2-3-1: Maccboy&Martin 家長管教類型表 管教類型 內容

開明權威 1. 家長比子女擁有更大的權利並有更多的智慧與方法去控制某些資源,以防子 女持續不良行為。

2. 家長重視子女需要,但決定權在父母身上。

3. 家長期望子女有成熟的行為表現,便建立清楚的行為準則。

4. 堅定要求子女依準則行事,在必要的時候會命令或懲罰。

5. 鼓勵子女開發自己的個性及獨立性。

6. 彼此採開方式的溝通。

7. 親子雙方都能尊重彼此的需求、觀點與權利。

寬鬆放任 1. 家長容忍子女所表現的出的衝動行為。

2. 家長很少用處罰或控制來突顯自己的權威。

3. 家長很少對子女的態度或工作做要求。

4. 家長盡可能由子女自行規範或決定自己的行為標準。

5. 家長很少規定子女的日常作息。

專制權威 1. 家長對子女的要求是嚴苛的。

2. 嚴格控制子女提出的或表達自己的需求。

3. 家長會以命令子女服從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

4. 家長所訂的規則從未事先與子女討論過。

5. 家長十分重視自己權威的維持,不准子女有所異議或有挑戰的行為。

6. 子女違反家長要求時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忽視冷漠 1. 家長十分忙於自己的事,很少有時間陪伴或注意子女的行為。

2. 只要不必花太多時間或精神與子女互動,家長對子女的任何需求都願意做。

3. 家長希望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

4. 對子女的需求未免煩他們,家長會很快給予滿足。

5. 家長對子女很少表現出支持情感或堅定的要求。

資料來源:引自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綜合上述說法,而本研究將此定義為:「父母依其認知、情感、行為所表現 出的教養態度與方式。」依文獻探究,可將其分成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權 威與忽視冷漠四種類型。

二、 家長管教之相關研究

徐綺櫻(1993)發現,家長教育程度與管教有相關存在,教育程度低的家長較 容易對子女產生拒絕的態度。此外,家長所處階級也會影響其對子女的管教,勞 工階級的家長,因為其能力與知識的不足,無法解決子女在學業方面的問題,有 時必需求助於哥哥姐姐,若手邊經濟許可,也會送子女到補習班來加強學業成績

(39)

級,其中,新中產階級在管教子女方面,著重學業成就的學習,時時注意子女的 表現,並會主動添購書籍讓子女閱讀,若子女在學業方面表現不佳時,則會用打 罵的方式來對待。而舊中產階級,對於子女的管教著重在品格的塑養,學業學習 方面,只要盡力就好,若子女有興趣,則會給與資源來學習。因此可以知道家長 本身教育程度、所處之階級以及經濟能力皆會影響其對子女的管教方式。

三、 家長管教對學童學業成就的影響

楊國樞(1986)認為,透過管教,可使個人形成所期望的心理與行為。他將國 內四十幾篇相關文獻整理,歸納出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影響,得到的結論如下表 2-3-2:

表 2-3-2 :不同教養方式對子女之影響表

資料來源:整理自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

7-28。

王鍾和(1993)研究發現,家長採用管教方式類型不同,子女行為表現會有顯 著差異,而家庭結構、家長管教方式類型與子女滿意度,可用來預測子女各行為 的表現。陳明珠(1993)發現,父親拒絕型、紛歧型管教態度與母親拒絕型、嚴格 型、分歧型管教態度與學業成就有正相關。李美慧(2003)指出,就家長管教與子 女個人背景來說,家長管教對於學習成就的影響較大。黃懷萱(2005)認為家長管 教方式類型以「開明權威」型對子女學業成就為最佳。

所以就家長管教對子女的學習來看,國內大部份研究顯示,家長管教對子女 呈現正相關。不同家長管教方式,會影響到子女各方面的適應與學習狀況,就管 教方式來說,「開明權威型」管教方式,其子女表現優於其他管教方式。透過文 獻的歸納與比較,本研究欲探討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村家長管教之差異與特性。

教養方式 對子女的影響

積極的教養態度與行為 有利於自我概念的改進與自我肯定的提高;內控信念與內在歸因的形 成。

積極性的親子關係與民主教養 有利於於子女認知、創造的發展。

誘導型的紀律方式 促使子女道德發展與判斷。

積極性的教養方式 有利子女生活適應。

積極性的教導態度 防止子女偏差行為的產生。

(40)

參、 教育參與

一、 教育參與的定義

家長參與,簡單的解釋就是家長參與子女教育活動,而國內的相關研究,其 定義可分成狹義及廣義來解釋。如下表 2-3-3 所示

表 2-3-3:「家長參與」定義比較表

研究者 家長參與的解釋

洪麗玲(1999) 胡邦欣(2000)

家長對於,無論是校內或校外,只要是學校所規劃的教育活動,對於其 子女有意義者,皆參與其中的行為

林俊瑩(2001) 家長為了塑造良好教育環境,使子女健全的發展,在本身意願與能力的 許可下,以不同方式與學校合作,共同參與子女學校教育歷程。

佘豐賜(2002) 家長為了促進自我與提升學校效能,所參與學校事物性活動。

林春貴(2003) 家長直接或間接參與學校教學相關活動。其中包含一般性事務、班級性 事務、教育性事務與特殊性事務等等。

陳枝烈(1994) 家長主動參與子女學習活動,包含課業的參與、親師溝通、遊藝活動及 一般學習活動。

郭明科(1997) 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事務,其中包含學校所規劃教育活動與家中教育活動。

林明地(1999) 家長參與子女教育過程之型式,其涵蓋範圍為校內外與家中。

簡加妮(2001) 家長參與子女校內外所有教育活動,以表示對其之關心。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歸納表所呈現之文獻,可以發現,狹義的解釋偏重於學校教育事務的參與,

而廣義的解釋則擴大至以學生家庭背景為主的教育場所,總結家長參與的範圍很 廣,只要涉及子女相關的教育活動與學習場所有關的事務,皆可包含在內。本研 究將此定義為:「以學校與家庭為主要場所,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事務與相關活 動」。

二、 教育參與之相關研究

Fradd (1992)與 Papps (1997)發現,少數非主流民族,因為自身文化、語言、

思想與習慣差異使得他們和外界溝通產生困難,因此過去有研究者認為,對於家 長教育參與的部分,大部分僅在探討家長個人背景變項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差

(41)

品質的提升。而在郭明科(1997)的研究中指出,國內外許多研究認為家長的教育 參與對於學校教育會帶來正面影響,但若實施不當,或者受其他因素影響,也可 能帶來負面的影響。也有研究者是站在校長的角度,來看待家長的教育參與,認 為家長會因為族群背景的不同,而產生負面態度,進而對於校務有較負面的影響 (胡邦欣,2000)。由以上相關研究來看,家長的教育參與對於學校教育,有一定 的正面影響,但若有其他因素參與其中,則可能也會有負面影響存在其中。

三、 教育參與對學童學業成績的影響

林俊瑩(2006)研究發現,家長教育參與的態度,對家長在「對子女學習與學 校溝通」的層面上,有顯著的正影響。江秀如(2009)則另外發現,家庭教育參與 對學習態度會有正向的影響。而陳怡靖、鄭燿男(2000)以及巫有鎰(2005)認為,

家庭社會資本越多(如教育參與、子女的期望),有助於學業成績的提高,或者更 高教育年數的取得。另外,更有研究者發現,高社經地位的家長,他們會積極地 參與班級的家長會,進而影響了子女的學業成就(張芳華,2013)。黃毅志、陳怡 靖(2005)與王順平(2007)研究發現,家長參與校務,可以增加家長與學校教師之 間的聯絡,進而促進子女的學業成就。陳玟伊(2006)發現,就臺東縣與高雄市國 小學童家長來比較,因為工作的關係,影響臺東縣國小學童家長參與情況。

由以上研究可知,教育參與對於學童學業成就,無論直接或間接,皆有正向 的影響,影響大小,端視參與的程度而定。

(42)

第四節 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之探討

臺東縣的地理環境導致許多學校,位於離市區有一段距離的偏遠地區。這些 偏遠區的學校,都設置在資源貧困、文化刺激少的社區之中,加上交通上的不便,

這樣的結果導致城鄉的教育品質差距加大(劉秀娟,2001),影響到學生學業成就 的表現。對於臺東縣國小學童成就相關影響因素,研究者就先從關於臺東縣教育 相關文獻來探討,整理成圖表 2-4-1

表 2-4-1:臺東縣教育相關研究文獻列表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主題

巫有鎰(1997) 量化研究 影響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 林清標(1998) 量化研究 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連性

王明仁(1999) 量化研究 不同養成型態教師與學生學業成績的關連性之研究──以臺東縣 國小五年級為例

洪希勇(2004) 量化研究 族群 、地區與家庭背景對臺東國小學童成績之影響機制

巫有鎰(2005) 量化研究 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 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

葉明芳(2005) 量化研究 原漢國小學童補習行為與學業成績的差異之探討 ---以臺東縣國 小六年級為例

劉幸芬(2005) 量化研究 文化資本與學校成績、標準化測驗成績之關連性 ─以臺東縣國小 六年級學童為例

林淑芬(2006) 量化研究 臺東縣國小學童家庭內社會資本、學習風格、社交技巧與學習適 應關係之研究

何美瑤(2006) 質性研究 從家庭因素探討原住民父母教育觀及學業之成就

柯乃文(2006) 量化研究 臺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之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劉慧君(2006) 量化研究 家庭內社會資本、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對臺東縣原漢學童學習適

應之影響

巫有鎰(2007) 量化研究 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得影響 柯美蓮(2007) 量化研究 臺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陳振新(2007) 量化研究 影響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以外籍配偶子女及原 漢學童差異為例

羅沛誼(2007) 量化研究 學前教育、家長社經背景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臺東 縣國小學童為例

朱冠樺(2008) 量化研究 家庭背景、文化資本的類型及多寡對國中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 臺東縣為例

李怡宏(2008) 量化研究 影響臺東縣國小學童成就動機相關因素之研究

林慧敏(2008) 量化研究 原漢族群、補習教育與學業成績關連之研究-以臺東地區國中二 年級生為例

黃立源(2008) 質性研究

量化研究 臺東縣國民中小學學生學力之研究

廖月君(2008) 質性研究 國小一年級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臺東縣某國小為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數據

圖 2-2-2:臺東縣延平鄉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取自臺東縣延平鄉公所 http://www.ttypg.gov.tw/ 以人口統計,臺東縣延平鄉至 2013 年 6 月為止總人口數為 3549 人(延平鄉 戶政,2013)。綜合上述,臺東縣延平鄉實屬交通不便之山區,加上人口數少, 顧符合本研究偏遠地區條件。  壹、 部落教育定義與發展  一、  部落教育的定義          本研究所指部落教育,指在部落之中,原住民教育傳承方式與概況,也可以 稱其為原住民教育,因為研究範圍偏重於原住民所處之部落,因此
表 2-3-1:  Maccboy&Martin  家長管教類型表  管教類型  內容  開明權威  1.  家長比子女擁有更大的權利並有更多的智慧與方法去控制某些資源,以防子 女持續不良行為。  2
表  2-4-2: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分析表  研究者  研究範圍  原住 民  新住民  地區  家庭 結構  社經 地位  父母 期望  父母 教養  家庭 背景  文化 資本  社會 資本  財物 資本  補習 行為  學校 因素  巫有鎰 (1997)  ○  ○  ○  ○  ○  ○  ○  ○  林清標 (1998)  ○  ○  ○  ○  ○  王明仁 (1999)  ○  ○  洪希勇 (2004)  ○  ○  ○  ○  ○  ○  ○  巫有鎰 (2005)  ○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Henc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method to develop safety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weights to evaluat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 of way to school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lie in the effects of real situated mobile learning on local cultur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Methodologically speaking, 23 student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three number and operation problem-posing curriculum and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solution strategies and error types when seventh-grade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solved simple equations with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