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指在探討臺東縣各偏遠地區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差異。此篇研究共有 四章:第一章為緒論,分別描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名詞釋義、研究範圍 與限制;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方法,介紹此篇研究之架構、

流程、研究方法、工具與信效度;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五章為結論部份。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從退伍到現在,算一算已經過了快五年了,這期間,研究者嘗試在臺東縣內 各區國小代課,除了不斷累積教學經驗外,也想多知道,對於從小生長在這片土 地的我來說,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家鄉。臺東縣面積 3,515 平方公里,為全台灣 第三,南北兩端距離為 166 公里,為全台最狹長的縣市,約為台灣島總長度的五 分之二(臺東縣政府,2010),也因此縣內許多鄉鎮,其位置非常分散,除此之外,

臺東縣還包括離島的綠島鄉及蘭嶼鄉;因此,就各地區來分析,其文化、產業及 人口結構都不盡相同。雖然目前縣內的人口,和其他縣市相較起來並不多,縣內 除了市區外,大部份的國小,全校班級數大都維持在六班(各年級只有一班)的規 模,而學生大都是來自附近的鄉鎮或村落。就族群的分布來探討,臺東縣有許多 原住民族群定居在此,是全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第二多的縣市,全縣原住民人數約 80,039 人,而原住民人口比例佔全縣人口的 34.34%,位居全國第一(內政部統計 處,2012)。除了依山傍海的原住民族,在縣內偏北的地區,還有以農為的本的 客家族群,近幾年,隨夫而來此定居的新住民,也為當地族群注入一股新的文化

當地學生成就的發展,。基於上述原因,加上研究者之前的所見所聞,欲探討偏 遠地區的文化對當地國小教育有甚麼樣的影響。

在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依然是大眾所接受價值觀,而在講究 文憑的社會中,教育往往是影響未來職業的重要因素(Blue&Duncan, 1967),除此 之外,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社會地位的代表(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所 以在台灣社會當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學業成就。以偏遠地區學童的學業成就來說其 在學業成就的表現往往不如都市區的學童來的優秀;黃毅志(1990)發現,各族群 的升學率,仍然還是以都市地區較高。而臺東縣國高中生的學測成績平均成績,

都在全國排名之末。對於這樣的結果,突顯出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偏 遠地區學校由於地理環境特殊、交通不便、較少的文化刺激、數位落差大與教師 流動率高等不利因素,其教育水準與一般地區有落差現象,因此變成「國民教育 的暗角」(王麗雲、甄曉蘭,2006/2007)。而偏鄉地區的學生,大都來自弱勢家庭 居多,加上家庭社經地位不高、家長大多無經濟能力送孩子去補習班,種種因素 不利於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成就。有研究發現,這些「非學校因素」(如:家庭的 社經地位、父母的教育態度等)在學童的學習表現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劉慶 中,1996)。巫有鎰(2007)曾分析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童學業 成就的影響,發現到其中的差異,大都來自「非學校因素」。而臺東縣許多偏遠 地區,其族群、家長社經地位、家庭結構都不盡相同。各種不利於學生的「非學 校因素」影響著臺東縣偏遠地區國小學童的學業成就表現。基於上述所言,研究 者想透過文獻及數據的蒐集來比較,以臺東縣延平村為例,進而歸納出臺東地縣 偏鄉地區,其學童在學業成就方面,可能會面臨到甚麼樣問題,進而提供相關依 據,以利有關單位來輔導並加強改進,以提升學生學業成就。

貳、 研究動機

對研究者來說,是想透過此研究,培養對臺東這塊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研 究者本身在臺東長大,後大學求學階段選擇轉學回到自己的家鄉就讀,並為日後 擔任師職做準備。在大學時參與社團服務與畢業後到擔任代課教師,期間曾走訪 一些偏遠地區,和自己在外地的經驗相較,研究者發現,自己所處的縣市,是那 麼一個可愛的地方,從蘭嶼的朗島村,到延平的布農部落,都可以看到孩子帶著 一樣的笑容,高興的和您打招呼,快樂地享受他們的童年。多少次,都被這樣的 此情此景所感動。這樣的人文風情,是外縣市所見不到的。藝人王宏恩在八八水 災賑災晚會上曾說過:「我們都是 089 的一份子」(臺東電話號碼的代碼為 089),

身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當然要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有所認識。離開市區,就會發 現到這裡有許多不同的文化色彩,是平常所看不到的,因此,研究者想要藉本研 究來了解臺東縣內偏遠地區的在地文化,進而加深對家鄉的認同。希望藉由此篇 研究歷程,掌握偏遠地區的特性,才能迅速融入當地,並應用於教學之中,是研 究者的第一動機。

在臺東生長的孩子們,雖然不像都市的孩子,從小必須在競爭中長大,但其 背後所擁有的特質與潛力,也是都市孩童所欠缺。縱然這裡沒有滿街的補習班,

或是各種大型的學習場所,不過,對臺東的孩子來說,山海就像是老師,而大自 然則是一部活教材,洪蘭女士在一場演講曾說過,從小在自然環境長大的小孩,

有助於觀察力及對事物的敏感度的發展。這樣的環境,造就孩子們開朗單純的個 性。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城鄉差距的關係,臺東的偏遠地區,仍有一些問題 善待解決。而以成績為主的教育態度,仍牽動著整個教育方向,而文化的所帶來 的影響,在無法與成績導向的教育融和之下,其對學生所帶來影響,就會表現在 學業成就上,這樣的現象,在原住民部落中更為常見。研究者欲探討偏遠地區在 地文化是否適和現今的國小教育,此為本研究另一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