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節根據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結果,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相互對照,進以提 出研究之結論並回答研究問題,首先闡述臺北市立圖書館與香港中央圖書館的社 會角色與成為學習機構的重要性,接著說明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習慣與使用 服務項目實際差異為何。

ㄧ、公共圖書館使用者背景推論為 30-39 歲大學畢業的本國民眾

在年齡分佈的部分,兩地圖書館使用者皆以 30-39 歲的比例為最高,兩地公 共圖書館受訪者主要年齡分佈於 19-49 歲,亦為國家主力就業族群。兩地公共圖 書館使用者多數為有職業的民眾約佔 70%,大學與碩士學歷約佔 75%,且女性 多於男性。

故公共圖書館的使用者形象描述約為大學畢業,年齡介於 30-39 歲的女性,

有職業的本國民眾。

二、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與教育角色重要性

(ㄧ)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身為社會角色重要性的認同差異

本研究參考 Leckie & Hopkins(2002)的研究結果進行公共圖書館身為社會角 色重要性的題項假設,由受訪者依據認同感知程度給予 1 至 5 分的評比,由受訪 結果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統計,另外設計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社會功能複選選

項,由受訪者填答結果進行交叉分析。本研究顯示公共圖書館是「都市的文化象 徵」、「重要的社交聚會場所」、「改成購物中心或休閒娛樂建築是否覺得可惜」

與「對促進社區參與有重要的作用」有顯著差異;但就公共圖書館為「退休人士 的社交聚會場所」、「新移民社交聚會場所」與「都市的標誌性建築」則是沒有 顯著差異,也就是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社會角色的認知是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1. 公共圖書館的存在對民眾是重要的

公共圖書館成為社會性角色重要性的分析中,可看出對兩地民眾而言 若將圖書館改成購物中心或休閒育樂建築是可惜的,且平均值是公共圖 書館成為社會角色重要性中最高;在加上參考表 4-30 兩地民眾利用公共 圖書館的目地來看,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目地為「獲取資訊」,

所以可以得知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資訊是民眾重要的資訊來源。

2. 兩地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有差異,主要是提供免費圖書資源與提高城 市的文化教育水平

兩地民眾對於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從交叉分析表與意見表來看,

台灣與香港民眾對公共圖書館主要功能的看法的確有差異,而公共圖書 館所提供的免費資源對民眾是最重要的,對於提高城市的文化教育水準、

形象與象徵,公共圖書館也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二)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學習機構重要性差異性

1. 公共圖書館成為學習機構有顯著差異,且臺北民眾較認同公共圖書館成 為學習機構的重要性

本研究針對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學習機構四個題項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結果為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為「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地位」、「學 習/工作的重要性」、「理想休閒/文化場所」與「提高市民的修養、品味、

文化水準」四個題項皆為顯著差異,且臺北市立圖書館使用者的感受與 認同度都高於香港中央圖書館民眾。

2. 兩地民眾除了公共圖書館外,尚有其他的文化/休閒/娛樂首選之地 在公共圖書館是否為民眾的文化/休閒/娛樂首選之地來看,其中香港 民眾認為他們心中對於文化/休閒/娛樂有其他的首選之地;而臺北民眾雖

認為有其他可以成為文化休閒娛樂之地,但還是有部分民眾認為公共圖 書館是他們的文化/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

3. 公共圖書館是臺北民眾不可或缺的終身學校

臺北市立圖書館與香港中央圖書館對於成為民眾的終身學校,經過分 析呈現顯著差異。其中香港中央圖書館使用者認為「我從來沒有想過」

的認同度高於臺北市立圖書館的使用者;而臺北市立圖書館超過 2/3 的 使用者則認為公共圖書館是不可或缺的終身學校。

(三)小結

不論公共圖書館身為學習機構的重要性,或是公共圖書館成為文化/

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大致上都抱持著正面且支 持的認同;至於公共圖書館成為民眾的終身學校,臺北市立圖書館使用 者對於公共圖書館的正面評價皆高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使用者,所以綜 合本研究所述,臺北市立圖書館民眾對於公共圖書館成為學習機構的認 同度相對較高。

三、民眾對公共圖書館使用習慣與使用模式

(ㄧ)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習慣

1. 民眾的主要閱讀圖書類型為小說

兩地民眾對於閱讀圖書的類型,前三名民眾最常閱讀書籍分別為「小 說、散文」、「旅遊」、「報刊、雜誌」,可說明為兩地民眾愛好閱讀 類型在相似之中也存在著些微差異。

2. 喜好的活動與參加過的活動有部分連動,且近半數民眾沒有參加過圖書 館的活動,且喜好有所差異

民眾對於公共圖書館舉辦的活動,臺北民眾最感興趣與最常參加都是 電影娛樂講座;香港民眾最感興趣的活動為電影娛樂講座,但參加最多 的活動卻是書畫展,所以由此可知民眾感興趣的活動與參加過的活動並 沒有相對的關係。另外分析參加公共圖書館活動項目後,發現兩地民眾 有將近一半的使用者沒有參加過圖書館的任何活動,某些使用者透過意 見表達他們根本不知道圖書館有舉辦活動。所以使用者對公共圖書館所

民眾對參加圖書館的活動相較於被動,如果讀者沒有參加公共圖書館的 活動資訊,那麼圖書館活動舉辦的意義就相對薄弱。

3. 民眾使用公共圖書館勝於網路,因為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是免費且方便 兩地民眾一至認為不選擇使用網路資源而使用公共圖書館的原因為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和資源是免費的」、「很方便、資源豐富」,所以 回觀民眾認為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與本題的結果能夠相互驗證。

4. 兩地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頻率與次數有顯著差異,臺北民眾較常使用公 共圖書館

兩地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的頻率與每月次數經過分析後,皆顯示有顯 著差異。其中在利用公共圖書館的頻率與在每月使用公共圖書館的次數,

臺北市立圖書館使用者有 67%的讀者表示每個月利用 1-5 次公共圖書館,

而香港中央圖書館使用者中每個月使用一次與少於一次的使用者各佔 39%左右。由此可見兩地民眾使用公共圖書館的頻率與次數分佈,有一 定的差異性存在,且臺北市立圖書館使用者使用公共圖書館的頻率相較 高於香港中央圖書館。

(二)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使用模式

1. 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豐富資源與良好的地理位置,讓民眾獲取資訊與讀 書學習;香港中央圖書館提供豐富資源與良好的環境,讓民眾獲取資訊 與讀書學習

兩地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的目的前二名為「獲取資訊」與「讀書學習」, 而臺北民眾認為公共圖書館吸引民眾利用的原因為「豐富資源」與「離 家近」,故臺北市立圖書館利用本身豐富的資源與良好的地理位置吸引 讀者到圖書館,讀者在圖書館主要為「獲取資源」與「讀書學習」;香 港中央圖書館則提供豐富資源與良好的環境,讓民眾能夠在圖書館中能 夠獲取資源與讀書學習,所以我們可以將公共圖書館與民眾的需求結合 起來,視為圖書館提供豐富且良好的資源與環境,以便利民眾或取資源 與進行自我學習。

2. 公共圖書館應加強宣傳新書資訊、讀者教育訓練與活動

臺北與香港民眾皆認為公共圖書館最重要的就是其圖書資源,所以公 共圖書館應該加強宣傳「新書資訊」,而在公共圖書館活動的部分,因 近半數的民眾都沒有參加過圖書館的活動,所以公共圖書館的活動宣傳 也應一併加強。

3. 兩地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最常碰到的問題是書籍太舊或沒有,臺北民眾 不常利用圖書館是因為工作忙沒時間,香港民眾則是公共圖書館離家太 遠

兩地民眾認為利用公共圖書館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的書籍太舊或是 沒有」,最少民眾選擇的則是「設備不完善」;民眾不常利用圖書館的 原因則是「工作忙、沒時間」與「離家太遠」,最少人選擇的也是「設 備不完善」;在公共圖書館應加強資源的項目,排序第一位也是「增加 館藏量與電子藏書量」,故本研究可以合理的認為公共圖書館提供的設 備不是民眾不利用的原因,而公共圖書館應該更善加進行館藏發展相關 作業,期以更貼近民眾的需求。

4. 臺北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後的影響有顯著差異,臺北公共圖書館對民眾 改變大於香港中央圖書館

臺北民眾在使用公共圖書館後的影響,「有很小的改變」與「有非常 大的改變」共有 230(65%)人,而香港民眾有 175(57.8%)人認為沒有改變,

所以臺北市立圖書館對民眾的影響相對的大於香港中央圖書館,但從意 見回應看來,兩地圖書館的民眾對公共圖書館都給予肯定的看法。

(三)小結

兩地公共圖書館使用者,對於閱讀圖書的類型、閱讀載體喜好、參與圖書館 活動型態,利用公共圖書館的頻率與次數、利用公共圖書館的目的與公共圖書館 吸引民眾的原因,皆有所不同,雖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習慣與使用模式 有所不同,由此可見兩地的公共圖書館經營理念與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皆有 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