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分析結果可分為:1.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常用功能;2. 電子資源整合查 詢系統接受度之影響因素;3.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使用行為分析以及4. 使用者建議 彙整。以下就這四點研究結果加以說明。

一、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常用功能

本研究為探討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之使用行為研究,因此以使用者的角度來考 量,歸納系統之常用功能如下:

(一) 資訊檢索技術的一大步:單一介面的整合查詢

近來圖書館購置越來越多的電子資料庫,以滿足使用者找尋所需資源的需求,而整 合查詢即是符合了使用者尋求資源的需求。使用者一方面感到便於檢索,並取得所需的 相關資訊資源之外,另一方面,整合查詢也有利於圖書館在紙本資料與電子資源上的管 理,包括電子期刊、館藏目錄及電子資料庫等。透過整合查詢,呈現給使用者多種資源 種類的選擇,是先前OPAC或網頁是無法做到的。

整合查詢吸引使用者之處,即是提供單一檢索列,如同使用Google簡單易懂的操作 介面,使用者透過此單一介面,可以相同的查詢,同步檢索多種電子資料庫,無需熟悉 任一資料庫的介面,不僅節省許多時間,並減少了使用者執行檢索時可能遇到的困擾,

因此整合查詢也可算是圖書館一項新興服務的特色。

(二) 檢索結果管理功能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具有跨資料庫檢索的功能,這可讓使用者透過單一介面,同 時檢索許多的資料庫,取得的結果依下列幾個方式處理 :

(1) 結果呈現:所勾選的資料庫執行檢索時,一取得結果即先傳回並顯示於畫面上,使 用者可掌握資料庫的檢索進度,無需等所有資料庫執行完畢,即可同時檢視結果,

並可縮小範圍重新檢索。

(2) 去除重複 : 從多種資料庫取得到的檢索結果,可依使用者設定的過濾條件去除重

還有其他的網路搜尋引擎,例如Yahoo、Google與Google Scholar等的整合應用。電子全 文連結功能有助於瀏覽其他資源的相關資訊,可讓使用者檢視檢索結果是否為圖書館的

站,或使用SFX得到其他相關服務連結。

(3) 檢索歷史

提供使用者儲存個人的檢索歷程的功能,將想要再次執行的檢索,儲存成檢索歷史,

以便於日後再執行相關檢索時,可以快速地取得有用的資源,並可依個人化需求修 改檢索策略。另一方面,此檢索歷史設定成系統自動定期執行的新知通告服務,系 統將會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傳送新知通告服務,此通知將會告知所查詢的資料庫已有 新的結果符合檢索條件,也可透過電子郵件中的連結,再次執行檢索,檢視新增的 檢索結果。

(4) 個人偏好設定

使用者能設定個人化的MetaLib查詢條件,包括呈現檢索結果的語言、資料庫清單顯 示格式、檢索結果顯示格式及每頁顯示筆數等,這偏好設定儲存於使用者的個人檔 案中,並且由使用者來更新。

二、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使用行為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所得之數據資料,對於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之使用行為,歸納出以 下幾點結論:

(一) 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找尋與作業/研究相關的資源,博碩士班生的使用 人數遠多於大學生。

本研究問卷的填答者主要集中在碩士班學生有217人,佔53.8%,而碩士班及博士班 這兩組的總填答者人數遠超過半數,推論可能是因研究所需尋求大量的相關資訊資源之 故。本研究所調查之學院/單位方面,所有填答者中,以電機學院、管理學院及工學院學 生為多數,光電學院與行政單位人數最少;在平均一週內使用系統次數方面,有超過一 半以上的使用者的使用次數為1-2次;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以半年至兩 年之間的人數最多;在使用系統的平均時間方面,以使用30分鐘至60分鐘的人數最多,

鮮少人使用90分鐘以上,依統計結果得知博碩士班生的使用人數遠多於大學生,使用者 亦知道圖書館提供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服務,但以系統的一週使用次數及平均使用 時間來看,顯示有必要多加強推廣服務,增加系統的使用率。

(二) 以TAM探討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感受同意度,結果顯示多數使用者對

「使用者教育訓練」、「易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態度」、「使 用意願」及「使用行為」等變項的感受同意度程度高。

交大師生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感受同意度,在「使用者教育訓練」、「易 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態度」及「使用行為」等方面,問項的同意度皆有50%

以上,即使是在「使用意願」方面亦達到46.2%,顯示使用者的認同程度高。

(三) 使用者最滿意的功能為「整合查詢」、「Findit@NCTU」、「參考文獻查詢」

及「電子期刊列表」。

在填答者的勾選答案中,勾選「整合查詢」、「參考文獻查詢」、「Findit@NCTU」

及「電子期刊列表」的人數比例皆在20%以上,這四個答案數目之間差異不大。之後將

最滿意的功能與身分別及學院別統計結果進行交叉比對,結果顯示身分別方面以碩士班 勾選的答案數目最多,遠多於其他三類身分別;而學院別方面是以電機學院勾選的答案 數目最多,而人社客家學院勾選的答案數目最少。

(四) 使用者最不滿意的功能為「快速查詢」、「找尋資料庫」、「相關度排行」

及「個人書房」。

在填答者勾選的答案中,使用者最不滿意的功能以「相關度排行」佔問卷比例的 25.1%為最高,其餘的分別是「個人書房」、「找尋資料庫」及「快速查詢」。之後將 最不滿意的功能與身分別及學院別統計結果進行交叉比對,結果顯示身分別分面以碩士 班勾選的答案數目最多,遠多於其他三類身分別;而學院別方面是以管理學院勾選的答 案數目最多,而人社客家學院及資訊學院勾選的答案數目卻是相對地偏低。

(五) 不同性別使用者的「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平均時間」具顯著差 異,男性與女性的平均時間皆是以30分鐘至60分鐘項目佔為最多數。

針對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之行為分析,發現不同性別與「具 有使用交大圖書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經驗」、「平均一週內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 詢系統的次數」、「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及「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 詢系統的平均時間」四項經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分析僅「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 統的平均時間」具顯著差異。由交叉表的百分比可以看出,男性與女性每次使用系統的 平均時間皆是以30分鐘至60分鐘項目佔為最多數,男性比例(22.6%)比女性(11.9%)

高。

(六) 不同身分別使用者的「平均一週內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次數」具顯 著差異,以碩士班的使用人數最多,使用次數以1-2次最為頻繁。

針對不同身分別使用者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之行為分析,發現不同身分別

(大一或大二學生、大三或大四學生、碩士班以及博士班)與「平均一週內使用電子資 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次數」進行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分析,結果具顯著差異。由交叉表的 百分比可以看出,平均一週內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使用者以碩士班最多,達217 人次,其次是大三或大四生、博士班,這三種身分的一週內使用系統的次數皆是以1-2 次最為頻繁。

(七) 不同身分別使用者的「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具顯著差異,以 碩士班人數最多,時間是以半年以上至一年居冠。

分析不同身分別使用者與「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之差異性,由卡方 檢定的結果顯示,不同身分別使用者與「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達顯著水 準(χ2=76.245,p=.000<.05),表示「身分別」與「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

有顯著差異。由交叉表的百分比可以看出,「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的使 用者以碩士班最多,其次是大三或大四生、博士班;使用系統的時間以半年以上至一年 的人數最多,其中碩士班學生佔多數,特別的是博士班知道系統的時間居然是兩年以上 的使用者以佔最多數。

(八) 不同身分別使用者的「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平均時間」具顯著 差異,以碩士班的使用人數最多,每次使用的平均時間以30分鐘至60分鐘最 常見。

分析不同身分別使用者與「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平均時間」之差異 性,由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不同身分別使用者與「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 平均時間」達到顯著水準(χ2=35.451,p=.018<.05),表示「身分」與「每次使用電子資 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平均時間」有顯著差異。由交叉表的百分比可以看出,「每次使用電 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平均時間」的使用者以碩士班最多;「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 詢系統的平均時間」以30分鐘至60分鐘的人數最多。

(九) 不同學院別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皆無顯著差異。

關於不同學院別使用者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之行為分析,發現不同學院別

(電資學院、資訊學院、工學院、理生技學院、管理學院以及人社客家學院)與「具有 使用交大圖書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經驗」、「平均一週內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 系統的次數」、「知道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的時間」及「每次使用電子資源整合查詢 系統的平均時間」四項經交叉分析與卡方檢定分析皆無顯著差異。

(十) 不同性別僅是影響對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接受度的有用性認知。

以獨立樣本t 檢定,瞭解不同性別是否會造成易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態度、使 用意願及使用者教育訓練的差異。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僅對有用性認知有顯著差異,而 在易用性認知、態度、使用意願及使用者教育訓練上並無顯著差異。

(十一)不同身分別會影響對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接受度的「有用性認知」、「態 度」、「使用意願」和「使用者教育訓練」。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y-Way ANOVA),分析不同身分別是否會造成易用性認 知、有用性認知、態度、使用意願及使用者教育訓練的差異。結果顯示,不同身分別使 用者對「有用性認知」、「態度」、「使用意願」和「使用者教育訓練」達到顯著差異,

隨後以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這些變項,結果發現各變項中的認同度不一,如在「有用 性認知」及「使用意願」中的認同程度高至低的順序為博士班生>碩士班生>大一或大二 生>大三或大四生;「態度」的順序是博士班生>碩士班生>大三或大四生>大一或大二生;

「使用者教育訓練」的是碩士班生>博士班生>大一或大二生>大三或大四生。

(十二)不同學院別會影響對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接受度的「易用性認知」、和

「使用者教育訓練」。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y-Way ANOVA),分析不同學院別是否會造成易用性認 知、有用性認知、態度、使用意願及使用者教育訓練的差別。結果顯示不同身分別使用 者對「易用性認知」、和「使用者教育訓練」達到顯著差異,隨後以Scheffe法進行事後 比較這兩變項,結果發現「易用性認知」中的認同程度高至低的順序為工學院>理生技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y-Way ANOVA),分析不同學院別是否會造成易用性認 知、有用性認知、態度、使用意願及使用者教育訓練的差別。結果顯示不同身分別使用 者對「易用性認知」、和「使用者教育訓練」達到顯著差異,隨後以Scheffe法進行事後 比較這兩變項,結果發現「易用性認知」中的認同程度高至低的順序為工學院>理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