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中生活科技 科的筆試試題,本章先針對研究之緣起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 限制,以及名詞釋義等,分為四節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本節針對教師素質和教育品質之間的關係,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 的狀況,以及過去的相關研究等三個部分來說明研究的緣起以及動機。

一、優良的教師素質可以提高教育的品質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大業,而教育工作的成敗則繫於師資之良莠(簡茂 發等,1998)。高強華(1996)認為:教育品質是教師素質的反映;沒有優 秀的教師,無法期待良好的教育品質,唯有提高教育專業的品質,教育 才會真正有所進步。另外,宗亮東(1971)也提到,「如果教師素質精湛,

即使教育制度不如理想教育經費不敷支出,課程編製失當,教材內容 欠佳,教育設備不全等等缺點,也能因教師的努力而獲克服」。由以上 的論點可以知道,教師素質攸關著教育的品質。是故,若想要提升教育 的品質,可由提升教師的素質來著手。

而孫志麟(2001)提出,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機制共有八點,如下頁 圖 1-1 所示;其中如何有效執行教師遴選與聘任工作,從而選擇優秀的 教師,乃是確保教師素質的首要考量。

圖 1-1 提升教師素質之機制的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出自孫志麟(2001:44)

自從 1994 年公佈《師資培育法》之後,國中的教師選用方式也從 原來的公費分發,漸漸轉變成公開甄選。因此,對於欲謀求教職的人員 而言,應該如何提升自己本身的能力,以達到甄選的錄取標準;另外,

須從那些方向作準備,才能夠符合目前教育環境的需求和開缺學校的需 要,已成為值得重視的問題。

二、教師缺額減少,考取教甄不易,知己知彼更趨重要

就我國而言,國家考試可分為兩類,一是任用考,有多少缺額就錄 取多少人;一是資格考,即考驗應試者有否從事某一項工作的能力或資 格,而與用人缺額無關。本研究中所討論的教師甄試,因為有缺額限制 的關係,所以在性質上屬於任用考的類型;故其成績解釋方法採取的是 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換言之,必須要能夠在考試中,超 越其他人的成績,才能獲得錄取;是故,若能在考試之前,對於命題的 方向詳加分析,增進對試題組成內容的了解,是有其必要性的。

臺灣師資培育的制度與教師甄選制度的變革,以 1994 年公佈的《師 資培育法》為分水嶺(賴清標,2004)。根據之後在 2005 年修正的《師資 培育法》中可歸納出其變革的主要內容如下:

教師 素質

5.教師遴選 1.師資生選拔

2.職前教育

3.教育實習

4.資格檢定 6.導入輔導

7.進修教育 教師素質

提升機制

8.教師評鑑

(一) 師資培育,由師範校院、設有師資培育相關學系或師資培育中 心之大學為之。

(二) 師資培育包括師資職前教育及教師資格檢定。

(三) 師資培育以自費為主,兼採公費及助學金方式實施。

(四) 取得教師證書欲從事教職者,除公費生應依規定分發外,應參 加與其所取得資格相符之學校辦理之教師公開甄選。

由以上的法令改革可以發現,原本一元化的師資培育政策,已經轉 變成多元的師資培育制度。這樣政策的轉變,雖然會刺激原本平靜而穩 定的教師就業市場,變得更強調能力本位;但是,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下,

將使渴望邁向教師之路的人,走得更加辛苦,從事教職反而變成是人人 沒把握的事(陳美玉,1999)。

根據 1111 教職網(2011)之資料中發現,國中生活科技科的開缺情況,

在 98 學年度臺灣國中開出 1 個國中生活科技科正式教師的缺額,但報 名人數共 32 人,平均錄取率為 3.13%;而在 99 學年度全臺灣國中開出 2 個國中生活科技科正式教師缺額,報名人增加至 46 人,平均錄取率為 4.34%;而至 100 學年度,國中生活科技正式教師缺額為 0 人。98 及 99 學年度各縣市生活科技科開缺情況及報考人數統計表,如下表 1-1

表 1-1 98、99 學年度各縣市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缺額統計表

98 學年度

縣市別 缺額數 報名數 錄取率

桃園縣 1 32 3.13%

合計 1 33 3.13%

99 學年度

縣市別 缺額數 報名數 錄取率

高雄縣 1 32 3.13%

臺北市陽明高中國中部 1 14 7.14%

合計 2 46 4.34%

註:錄取率為缺額數除以報名數,取百分比後四捨五入至小數點以下第二位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於少子化的原因,加上正式教師名額的控管,欲謀求教職的應試 人員,若沒有充分的準備,了解教甄的準備的方向,想要在國中生活科 技教職一位難求的狀況之下受到錄取,將非常困難。

另就參與測驗的觀點而言,測驗有許多功能;其中針對測驗在教學 上的效能來看,陳英豪與吳裕益(1991)認為,測驗至少有以下五種功能:

(一) 釐清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對教師具有真實感,幫助教師再度 確認教學方向。

(二) 幫助應試者自我了解。

(三) 編製良好的測驗,可以提高應試者的學習動機。

(四) 考試是一種有用的過渡學習的方法。

(五) 編製良好的測驗有助於學習的保留和遷移。

在教師甄試的筆試之中,所謂的應試者是已經獲得教師資格的老師,

而非一般測驗之中的學生;但研究者認為,可以透過對教師甄試的試題 分析,提高應試者對於教學目標的後設認知,達到提升教學能力的目標,

將有助於在日後的教學之中,帶給學生更佳的學習品質。

三、教師甄試筆試考題的相關分析付之闕如

研究者利用「教師甄試」,及「教師甄選」作為關鍵字,於全國博 碩士論文網搜尋相關之研究論文所得的 32 篇論文中,針對現行教師甄 試制度及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佔了大部分,共有 21 篇;另針對口試的 決策過程,以及口試成功因素的論文,佔了 6 篇;另有 3 篇論文討論內 容為教師甄選模式採用原因之研究;最後 2 篇論文分針對特教教師錄取 之成功因素,以及音樂教師甄試現況與師資培育過程做討論。

在這 32 篇論文中,並無任何討論有關教師甄試中筆試考題的相關 分析。但整理現行教師甄試考試所採取的方式,不論是國中或者高中的 所有科目,皆須先通過筆試之後,才能再參加第二階段複試中口試與試

教。是故,設法了解筆試考試題型及內容組成,是有其必要性的。

為達師資多元化的政策目標,在每年的四月開始,各公私立國高中 便開始舉行一連串的獨立教師甄試或聯合教師甄試,而每場甄試又再分 第一階段的筆試,以及第二階段的面試與試教。每位考生在這條謀求教 職的漫漫長路中,從一開始等待欲報名科目是否有開缺額,擔心各場考 試日期是否衝突,一面日以繼夜的埋首書中加強自身知能,為了能夠通 過第一階段的筆試;另一面還要準備各式各樣的教具,面試資料,以求 能夠在第二階段面試與試教中有精彩的表現。又在每階段放榜之後,也 許只是因為少了 0.5 分沒有通過筆試,一整年的努力便宣告白費,還要 告訴自己沒有時間傷心,因為馬上還要準備下場考試;太多心情的起起 伏伏,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心路歷程,只是為了一個意念:我想成為在 能力上以及制度上都被認可的好老師,才能夠一直堅持著。

教師甄試過程繁複,但綜觀所有的甄試內容,皆須通過筆試測驗。

於學校任用人材的觀點而言,教師甄試中的筆試歷程,為生活科技正式 教師選用的第一個關卡,其測驗內容更應符合教師甄試的基本精神:以 篩選出適任的教師,作為主要目的。另從考生角度而言,在教師甄試的 過程之中,分秒必爭,更該用有效率的方式,提升自身能力,讓自己朝 擔任正式教師的目標,更向前一步。欲了解上述之問題,並進一步提出 因應方法,故本研究選擇對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筆試試題的內容作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