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隨著永續發展的潮流的興起,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因而 日趨重視。許多西方先進之國家,基於企業與社會共生之關係,而日漸要求企業 承擔社會責任,以期達到『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互惠觀點。基於此種觀 點,因此台灣有許多企業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而根據調查(天下雜誌 1999, 2000, 2003, 2004, 2005; 遠見雜誌, 2004, 2005)資訊產業表現較為亮眼,例如台積電之公 司治理、台電電子之環境保護、智邦科技之公益事業、光寶科技之文化教育、明 基公司之供應鏈社會稽核等。

另 一 方 面 , 企 業 社 會 責 任 為 當 前 國 際 性 調 查 關 注 之 焦 點 (KPMG, 2005;

Business Ethic Magazine, 2002; Fortune Magazine, 2002) 。國際上也紛紛設立社會責 任相關之規範與倡議 (例如 The OECD 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The UN Global Compact; ILO Conventions; ISO 14000; Accountability 1000; The Global Report ring Imitative; The Global Sullivan Principles;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面 對這種全球趨勢與浪潮,台灣目前並無一定衡量之標準,企業並無確切之指引,

只能從各項調查瞭解企業社會責任之概念,例如天下雜誌(2004, 2005)、遠見雜誌 (2004, 2005)、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3)之社會責任調查,因此建構一套合於台灣環 境之社會責任標準成為當下之重點。

基於此種國際趨勢與浪潮,本研究從績效的角度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對於企 業之影響與否。以策略管理之角度來看,早期策略管理主要著重在外在競爭環境 上的機會與威脅( Ansoff, 1965; Porter, 1980, 1985),因此,企業必須隨外在環境的 改變,來決定其策略與政策,由此觀點來看,國內外外在環境,對於企業社會責 任的逐漸之重視,引領著企業社會責任策略之發展。但是,另一派學者(Wernerfelt, 1984 ; Barney, 1991)基於企業內部資源的觀點,認為組織內部無形與有形資產,強 化組織之競爭優勢,進而影響組織的策略制定,由此觀點來看,企業社會責任可 以視為組織內部的無形資產(品牌、經驗、知識),進而影響企業的政策制定,因此,

不論由外在環境或內部資源的觀點來看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皆會影響企業的政策

與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由早期的負面觀逐漸推演至近代之正面觀。就早期而言,多從 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認為企業應該以利潤最大化為主(Friedman, 1964),故付出社 會責任會增加成本。再者,學者Hayek (1960) 反對企業所謂的社會責任,他認為 企業唯一且最終之目的,是替受託人達成利潤最大之目標,如為經營者以外的利 益而服務,短期內會增大經營者無責任的權力,長期而言會招致政府對企業的統 制,因此承受社會責任,除了破壞自由社會外,別無好處。最後,從利害關係人 角度分析企業社會責任,其認為管理者的主要任務,必須依據利害關係人之意見 行事,因此從事企業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之成本,進而導致競爭的劣勢。(Tinsley et al., 1999) 到了近期,由於社會之轉變,因而認為強化企業社責任可以增加其競爭 優勢 (Porter, 2002) ,再者,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可以改善品牌形象與企業知名度 (Brown and Dacin, 1997; Maignan and Ferrell, 2001) ,另外,從資源為基礎的觀點來 看,可以提升競爭優勢 (Barney, 1991; Porter, 1980) ,並且可能會強化組織績效。

因此,隨著企業社會責任影響之轉變,企業對於社會責任之觀念,也逐漸由被動 轉為主動。

(二) 企業社會責任演進

一般而言,企業面對內外環境的挑戰,要有足夠的自我更新能力,才能去生 存與發展,因此,面對這些挑戰,組織會日趨複雜,並且呈現階段性,對於組織 而言,付出企業社會責任猶如面對內外環境之挑戰,呈現各種階段性,因此,就 此觀點來看,企業在不同時期社會責任之付出,可以視為組織演進之階段。首先,

學者Hay and Gray (1974)將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利潤最大 化階段(the phrase of profit maximizing management):此階段的管理者經營方式,必 須以利潤為企業營運之首,第二階段為信託管理(the phrase of trusteeship):此階段 的管理者為本著民眾之託,解決社會與經濟問題,第三階段為生活品質階段(the phrase of quality of life management):此階段以提高大眾之生活水準為目標。再者,

學者 Zenisek (1979)依據大眾對於企業期望之轉變,說明企業社會責任演進之歷 史,需由責任最少之無道義主義的資本家時期,逐漸演進至現代必須重視廣大全

體的大眾階段,並且,將社會責任觀念劃分為不同型態,分別為業主型態(Owner),

組織參與者型態(Organization participation),任務環境型態(task environment),社會 大眾型態(Social)等四階段。另外,學者Caroll(1999)將企業社會責任的演進分為開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Howard R.Bowen 為企業社會責任之 父,Bowen(1953)認為企業是權力與決策 的中心,而企業的行動與社會大眾的生

4.實證:企業社會責任的 1980年代 1980年代多數的學者試著去衡量與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其他架構,

實證研究 Carroll(1981)指出社會責任是社會在某 的社會責任,Carroll(1981)的企業社會責 任分類為:經濟性、法律性、倫理性和

1990年代 199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更廣泛的包含了 代理理論、企業社會績效與企業公民等,

Wood(1991)提出三原則來解釋企業社 會責任,分別為制度層次的合法性、組 織層次的公共責任和個人層次的管理自 主等原則,由企業社會責任歷史可知其 發展趨勢,Bowen(1953)認為企業社會責 任是企業主的義務,傳統經濟學者認為 概念。學者Simon(2004)利用 NIKE 為例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五個階段(表 1-2),說 明企業社會責任必須是循序漸進的,第一階段為防禦性階段(defensive stage),此階 段企業面臨了未料想的批評,且這些批評來自社會,而企業採立即駁斥的回應態 度,第二階段為遵循階段(compliance stage),此階段企業遵循社會的評論,認為遵 循能保護公司名聲,但是,企業認為遵循也是種成本,第三階段為管理階段 (managerial stage),企業開始體認社會責任為長期的問題,必須重視,第四階段為 策略階段(strategic stage),企業體認到調整策略來強化社會責任,並且能產生競爭 利基,第五階段為公民化階段(civil stage),此時企業會股利集體行動,來處理社會

大眾所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