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細分七小節,各節概要敘述如下: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第 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六節名詞解釋,第 七節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蓬勃發展,國民生活水準提升,政府自 2001 年 1 月 1 日 起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11),國人的生活品質逐漸提高,

促使國人開始重視休閒生活,國人的休閒運動習慣也漸漸從室內休閒運動轉向戶 外、濱海、山野及森林的休閒運動,行政院體育委會將休閒運動界定為在自由休 閒時間內,經自由選擇參與的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樂性運動,休閒運動可以使人 獲得快樂、趣味與健康,事實上,休閒運動已經深植於民眾生活當中,許許多多 的運動休閒項目中,大都是與水有相關性的運動,而游泳水上運動被正式列為學 校體育課程運動項目以外,更被民眾規畫為生活休閒運動,成為目前最有價值的 休閒活動(府佩琯,1998)。

臺灣處於亞熱帶島嶼,四面環海的海洋島國,海岸景觀優美,同時擁有美麗 的河川與湖泊,具有相當豐厚的水域資源,各項水域運動、休閒運動及遊憩觀光 逐漸風行,每當夏日來臨,戲水的民眾增加,溺斃事件也隨之增加,所以必須重 視國民基本的游泳安全、熟練水域救生相關知能、技能,並且能夠安全從事相關 水域休閒活動,是學校實施游泳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巫思賢、陳耀宏,2010)。

2

根據 WHO 統計,2001 年臺灣 0-14 歲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平均每十萬人即有 1.8 人,遠遠高出日本、義大利、新加坡、英國等 20 個國家,高居 21 個國家之冠

(曾俊堯,2010),因為親水是人類的天性,水域活動是大多數學生所喜愛。為了 減少溺水意外事件的發生,教育部體育司於 2001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推動「提 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2005 年至 2007 年提出「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此 計畫延續至 2008 年,名為「提升學生游泳能力 121」;2010 年至 2013 年最新推出

「泳起來專案」。綜觀上述相關政策可得知近十年來政府對於提升學生相關游泳能 力不遺餘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學期間習得一技之長,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與概念,

對於降低溺斃的發生率有很大的助益(巫思賢、陳耀宏,2010),教育部積極推動 提升學生游泳能力計畫之立意,係為減少國人溺斃意外事件之發生、並落實保障 學生之生命安全,使游泳安全教育或實際游泳教學的課程,都是需要融入生活當 中使其變成基本能力的一部份,唯有如此當遇到意外時,才有能力自救或延長自 己被救援的時間。根據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統計所示,近五 年 2005-2010 年溺水事件由 2005 年 88 件,到 2010 年 34 件,有銳減的趨勢,表示 教育部積極推動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的計畫是有顯著的成效(附錄一)。

澎湖地區,位於亞洲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上,是隸屬臺灣唯一的 島縣,海岸地形變化多端,岬灣交錯,陸地面積只有 127 平方公里,卻擁有 320 公里長的海岸線高居全國之冠!(吳忠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李明儒、陳 元陽,2008;黃仲凌,2004)。每逢夏日觀光季節來臨,澎湖著名沙灘景點總是佈 滿觀光戲水的人潮,但是這些海濱的戲水景點往往都是無人看管且無安全設施,

再加上大部分的戲水者無視警告標示,因此造成許多溺水事件的發生。教育部體

3

育司於 2001 年起推動「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至 2010 年推動「泳起來專 案」其目的培養學生親水游泳能力及養成游泳運動的習慣,依據教育部政策計畫 規劃澎湖縣政府於 2006 年開始推動一系列游泳相關的實施計畫「2006 澎湖縣國民 中小學游泳能力提升計畫」、「2007-2010 年澎湖縣海王子游泳能力提升實施計畫」

等,藉由此計畫提升澎湖縣學童的游泳能力,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調查了解澎 湖縣國民中小學游泳教學實施現況,期望澎湖縣能展現澎湖得天獨厚自然的游泳 環境,培育當地人才,打造海洋菊島。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教育部重視並推動游泳運動技能之政策,雖然受到家長普遍的支持與肯定,

但是在執行政策的學校體育教學卻是一項重大的挑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實施游泳教學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場地。Mangano 與 Conado(1979)亦指 出良好與合適的學習場所能增加學童的好感,學習環境,如乾淨、清潔、衛生、

舒適的空間、各項設備齊全的場所與便捷的交通等因素可提高學習成效。根據調 查,全國各級學校約 4,000 所,擁有游泳池的學校共有 402 所,總計室內 226 所,

室外 176 所,有游泳池之學校僅佔全數之 1/10,根據教育部體育司 2005 年調查游 泳池明顯供給不足排序前五名之縣市依序為高雄縣、桃園縣、臺北縣、澎湖縣與 高雄市(教育部體育司,2005)。Whipp(2001)認為游泳能力的提升必須回歸到 教學系統,在學校體育課程中安排適當的學習內容,避免喪失最佳的學習時機,

然而各縣市所屬學校擁有的教育資源與基本條件並不一致;因此,要制定實施游 泳教學計畫有因地制宜的必要(陳中信,2006)。希望藉由澎湖縣國民中小學實施 游泳教學現況調查進行研究,以了解各校實施游泳教學之情形,並分析目前澎湖 縣國民中小學實施游泳教學所面臨的困境與阻礙因素為何,並希望能提出有效解

4

決之道。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教學品質是否能完善達到教學目標,必須經由評量過程來認定,而學習成效 就是考驗學習者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國內相關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滿 意度與學習成效具有關聯性,學生學習滿意度愈高,則學習成效愈好;反之,學 習滿意度愈低,則學習成效愈差(卓旻怡,2000、黃美蓉,2003、陳智仁,2004、

劉明川,2002)。體育教學是由教師、教材、教法、學生、學習計劃、教學目標、

場地設備、學習活動等八種要素構成(葉憲清,1989)。而 Martin(1988)則認為 如果學生無法在參與體育活動及上課時感到滿意,他們的興趣及熱忱就會比較消 退;好的滿意經驗也會引起持續的參與,並增加對活動的投入感,不好的滿意經 驗則是根本不想參與。綜觀國內各項有關游泳教學的研究,多數以教師、教材教 法或游泳設備為研究層面,因此研究者認為透過探討澎湖縣國民中小學生對於游 泳教學學習滿意度的調查,更進一步的膫解澎湖縣國民中小學生對游泳教學課程 之後的滿意程度,探究國民中小學學生內心各項的想法、需求和態度,相信這樣 將對於未來推展游泳教學、滿足學生對游泳教學的需求及執行相關研究的依據,

最後希望透過研究的結果,可以提高澎湖縣國民中小學學生對於游運動的熱愛,

讓學生能夠在夏日炎炎之際,享受安全的水上活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