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無論中國或臺灣,中文論文中研究波蘭文學資料非常稀少。波蘭文學中譯

相關的文獻,只有一些瑣碎的中國大陸資料記錄和初步研究,而臺灣完全沒有人

研究。因爲基督會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關係,根據記載,中國最早於十七世紀,

首次提到波蘭這個國度(Yi Lijun,2010,157),但是兩國真正的文化或文學交

流要等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中國清末民初逐步出現。目前所知的第一部顯克微 支中文作品為一九〇六年吳檮〈炭畫〉(Szkice węglem),短篇小説白話翻譯,

被認爲不但是波蘭文學,而是整個東歐文學中第一部波蘭作品中譯本(Yi Lijun,

2010,157)。接著是周作人〈燈台守〉(Latarnik)短篇的文言譯文,而於其《域

外小説集》第一冊收錄一篇短篇波蘭小説,第二冊三篇,都是顯克微支的作品。

五四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關心當時波蘭國際情況,因此中國五四文學時期 翻譯的研究經常提到波蘭文學的文獻(張中良,2005;彭明偉,2007)。然而波

蘭與中國文學交流相關的研究很少,也幾乎沒有兩國翻譯相關的研究。因此,就

作者所知本論文屬於獨一無二的波蘭文中譯研究。兩國的文化、文學、語言,甚

至地理位置都很遙遠,在尋找或分析文本的時候譯者和研究者都遇到困難。二十

世紀初的作品通常符合中國文藝運動推廣者對作品的思想與要求,比如波蘭戲劇 家廖抗夫(Leopold Kampf,1881-1913)的作品在波蘭已被遺忘了,然而在當

時的中國他的《O zmierzchu》(夜未央,1908 年李石曾譯;1930 年巴金譯)卻

頗有名氣與影響力。

民初,五四運動前後,中國人對自己的認同及處境有許多新的想法,引進來

很多文學作品提供參考。五四的重要人物,如:魯迅、周作人等都對中歐弱勢民

族文學非常有興趣。對波蘭文學的熱情,原因有幾個;除了顯克微支是諾貝爾獎

得主之外,此外:中歐文學熱、當時波蘭人被剝削獨立的情況(顯克微支是沙俄

帝國國民,用波蘭文創作),再加上顯克微支作品題材比較容易親近。張中良在

《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裡如此描述當時的情況:「……中國的翻譯受到英、美、

日本等強勢國家文學熱潮的影響。而包括弱勢小民族的文學在内的一些小語種的

文學,由於懂其語言的人有限,所以主要靠英語、日語和世界語等轉譯。」(張

中良,2005,38)。就像徐炳昶、喬曾劬譯的《你往何處去》有長篇幅的譯序討

論他們當時的政治環境,跟顯克微支作品裡頭的政治討論做比較,符合當時知識 分子的「翻譯救國」動機。

雖然在中國顯克微支是名氣最大的波蘭作家,他並不是唯一被翻譯的,其 他常出版的普魯斯(Bolesław Prus,1847-1912),萊蒙特(Władysław Stanisław

Reymont,1867-1926),戈木列支奇(Wiktor Gomulicki,1848-1919),熱羅姆

斯基(Stefan Żeromski,1864-1925)等著名作家。譯者及波蘭文學推廣者包含

魯迅、周作人、沈雁冰等人。自此時起,波蘭文學在中國翻譯越來越多,首先流

行短篇小説,收錄於各種小説集(如:《戀歌》搜集三位波蘭作家的作品)或期

刊(如:《小説月報》)。

自一九〇六年至一九二〇年代底,顯克微支是中國譯者最喜歡的波蘭作家

之一,甚至最喜歡的外國作家之一。原因是在一七九五年至一九一八年長達一百

二十三年之間波蘭非自由,被惡劣三國瓜分,波蘭人被壓迫,受苦,為國家自由

而奮鬥。波蘭十九世紀末的作家相信實證主義,希望透過教育、工作而救國,透

過了解並反思歷史事件而保持愛國的精神,反抗佔領者。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文豪

看出波蘭與中國現況相同之處,讚美波蘭文學中愛國精神的角色,希望透過波蘭

文學翻譯增加中國人對中國現代化的渴望。因爲需要依賴中介語言譯本的關係,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以出版短篇小説爲主,自一九二〇年代才開始挑戰篇幅比較大 的波蘭小説。

至於臺灣的波蘭文學出版相關的研究,筆者首先參考張靜二編輯的目錄《西 洋文學在臺灣研究書目。1945 年—2000 年》(2010)所搜集的波蘭文學中譯資

料書單,從中搜尋相關的文本。雖然張靜二編的書目並不完整,但可以提供研究

的 出 發 點 。 目 錄 列 出 波 蘭 諾 貝 爾 文 學 獎 得 主 四 位 : 一 九 二 四 年 的 雷 懞 特

(Władysław Stanisław Reymont)、一九八〇年的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一

九九六年的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等人。在張靜二目錄中,四位諾貝

爾獎得主的作品佔臺灣所有出版波蘭作品的百分之六十三。仔細分析顯示,除了

比較近期的作家,比如辛波絲卡,有臺灣人翻譯之外,大部分臺灣譯本是來自中

國的譯本,而目錄所列出的譯本數量不符其實,同樣的譯本用不同譯者假名而出

版是相當頻繁的現象。顯克微支相關的批評(目錄中叫做「論著及其他」)佔所

有波蘭相關的作品批評的百分之四十四,比任何其他作家多,很明顯證明諾貝爾 獎促進波蘭文學譯文出版。

具有波蘭文能力的中國人才短缺,所以可以假設譯者經常使用他國語言的

文本當作「原作」,因此在找中文和波蘭文文本的同時,筆者需要找出其它語言

的版本:日文、英文、世界語及法文作比較,才能確認每個文本的中介語版與來 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