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

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

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

~伊曼努爾·康德~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現代化、醫療技術發達、營養保健進步、生活品質改善等因 素影響下,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人口逐漸老化,依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 庭署(2017)資料顯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已達 13.86%,

且 比 率 還 不 斷 地 增 加 中 。 根 據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標準,一個國家 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 7%時就 步入高齡化(ageing)社會;達到 14%時為高齡(aged)社會;20%時邁入 超高齡(super-aged)社會。台灣在 1993 年 9 月已達高齡化社會門檻,國家 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於 2018 年為高齡社會,2026 年成為超高齡社會之一員,

預估至 2061 年,約每 10 個人中有 4 位是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而此 4 位中 則將近有 1 位是 85 歲以上之超高齡老人(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

老化是個體生長及發展的必經之路,Erikson(1959)提出的「心理社 會期發展論」(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將人生區分成八個 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兒童期、學齡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到成年晚期,主張人類發展是一個連續、不間斷的現象,各時期 都有它特殊的生心理發展以及社會角色與任務,前一階段發展的好壞直接 影響下一階段的成敗。其中老年期是自我統整或悲觀絕望的階段,面對自 我的是非、成敗、功過,進行評估並賦予意義,統整成功的老人能夠隨心 所欲,安享餘年;反之,老人將悔恨過去、悲觀失意(許皓宜等人,2011),

而這一切又與個人所處大環境中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有關。

2

老年為人生最後一個階段,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生活歷練使每位長者都 與眾不同。老年期也涵蓋不同年齡層、世代,為區別之,一般而言,65 歲 至 74 歲稱為「少老人」,也就是老人裡年輕一輩,往往是剛退休不久或還 在工作,且健康狀況比較良好,生活上也維持相當活躍的社會角色;75 歲 至 84 歲稱為「中期老人」,慢慢開始有一些健康問題出現,也可能受疾病 影響,對各種醫療及生活照顧的需求也日漸增加,在行動上有些限制;而 最需要被照顧的是 85 歲以上者,可稱之為「老老人」,常因健康方面的疾 病造成身體活動不方便,日常生活上也更需要協助(如:穿衣、煮飯、吃 飯等),尤其是洗澡或家務整理方面,更要有人幫忙照料(楊培珊、梅陳玉 嬋,2011)。

依衛生福利部(2014)出版之「中華民國 102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資料指出,65 歲以上長者所患疾病盛行率以高血壓為最高 54.5%,其次為 骨質疏鬆 32.9%、糖尿病 24.7%、心臟疾病 21.5%、血脂過高 19.6%、關節 炎 18.4%、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10.2%、攝護腺疾病 9.9%、痛風 8.8%、

腎臟病 6.6%等。就患有慢性疾病比例而言,年齡越高則罹患疾病相對較多,

65 歲以上老人逾七成(74.79%)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70 至 74 歲為 81.64%;

75 至 79 歲為 82.65%;80 歲以上則為 86.49%,顯示出老年人患病比例之普 遍性。另外就日常生活活動(ADL)資料來看,生活自理有困難者占 20.8%,

隨年齡增加其自理有困難情形亦隨之增加,從 65 至 69 歲之 10.4%遞增至 80 歲以上為 38.69%。隨著老化所帶來的改變,人老後面對疾病及失能風險 提高,因罹患慢性疾病或生理機能性退化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缺損迫切需求 生活照護者,必須依靠正式或非正式照護系統的支持(魏雪卿,2005)。

隨著我國由農業轉為工商業時代,加上少子化趨勢導致家庭結構的改 變,傳統三代同堂日益式微,雙薪家庭、小家庭的結構因應而生,家庭對 於奉養老人功能也受到影響。當家庭存在自我照顧能力不足之長者時,若 家中缺乏照顧人力,只好選擇機構式照顧。依衛生福利部公布資料顯示近

3

五年國內安養(護)機構數及進住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在 2016 年全國長 期照顧、安養護機構有 1,083 所,實際進住 46,870 人。2017 年全國長期照 顧、安養機構有 1,100 家,實際入住人數為 48,340 人,進住人數較 2016 年 增加(如表 1-1),隨著台灣人口逐漸老化及少子化,未來對於長照機構的 需求可能逐漸增加(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7)。

表 1-1 臺灣近五年老人安養護機構數一覽表

年度 安養護機構數 提供進住人數 實際進住人數 進住率%

2013 1,032 57,278 43,036 75.1%

2014 1,063 59,280 45,298 76.4%

2015 1,067 59,869 46,297 77.3%

2016 1,083 61,082 46,870 76.7%

2017 1,100 62,460 48,340 77.4%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7)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4)公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65 歲以 上老人未來生活無法自理時,住進長期照顧機構意願在 2005 年調查結果為 願意 27.88%、不願意 46.39%、不知道 25.3%;2009 年願意為 42.40%、不 願意 35.3%、不知道 22.30%;2013 年願意為 43.1%、不願意 56.9%,由此 數據可印證國人已逐漸接受機構式照顧。該報告中也顯示,65 歲以上老人 認為最理想之養老居住方式為與子女同住占 65.7%為最高,其次為與配偶同 住者占 16.0%,願意居住於老人福利機構者僅有 14.0%(衛生福利部,2014)。

陳明珍(2002)研究指出大部分老人不太願意進住機構,但礙於現實生活,

仍然會認命地接受安排。另外,子女因工作忙碌而無法照顧年老父母時,

也較能接受將父母送進老人機構,范涵惠(2002)研究 101 位居住在長照 機構老人的生理狀況發現,老人雖然普遍不願意到機構中生活,但考量會 增加子女負擔及困擾的情況下,仍會決定進住機構。

4

由於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觀念,許多老人喜歡與子女同住,一旦入住 機構,就有被拋棄或忽略感。老人遷居至機構中,面對全然陌生之環境,

生活適應上將感到困難,可能導致老人心理有失落感、被遺棄感、缺乏安 全感、羞恥感、自尊降低、孤單寂寞感、無助、恐懼、憂鬱、焦躁不安、

憤怒和生活滿意降低(李孝陵等人,2004;蕭秋月等人,2004)。Mikhail

(1992)及 McCracken(1987)研究發現:因遷居所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包 括:面對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且日常生活作息及環境等都 必須要重新適應及摸索,較易有「孤單」的感覺。就研究者親身經歷,入 住機構的老人生活是被架構及計畫的,失去自主權,社會互動減少,心理 方面易有低自尊、無望感和憂鬱之情形,在社會方面則出現被動、退縮、

依賴與不信任感(蕭秋月等人,2004),根據陳芷如、徐亞瑛(2000)研究 失能老人遷居機構的心路歷程,老人遷居至機構後與家屬的聯繫降低、品 質也較差,整天可能說不到一句話,又因機構對使用電話種種限制,讓老 人與外界朋友缺乏聊天的機會。因此,老人入住機構之精神狀態、人際互 動及社會參與逐漸減少,同時受限身體機能退化與活動限制,老人對外界 之人、事、物興趣逐漸降低,易導致精神耗弱而增加失智傾向、人際互動、

行為退化及憂鬱疾病等問題產生(黃松林等人,2007)。

綜合上述,長期照護機構大多著重於長輩身體照顧及日常生活活動的 協助,鮮少注重心靈及社會需求的滿足,也常欠缺社交及活動的安排,導 致長輩認知及心智功能逐漸退化。故機構式照顧除了對老人生理層面的照 顧外,亦須兼顧老人精神層面之照料(李莉,2007;羅鈞令等人,2002),

活動對老人身心健康相當重要,若是缺乏活動規劃與安排,亦會使老人身 體功能退化加速,導致心理層面之問題(李莉,2007)。近年來,老人福利 機構基於促進老人身體健康、強化社交功能,會不定期辦理團體活動,活 動來源包含老人機構自發性團體、慈善團體、企業家公益活動、學校服務 學習及志願服務與社區連結服務,不僅排除老人在機構之孤寂感,亦能為

5

老人帶來歡樂,維護日常生活之獨立與自主性,降低老人依賴程度,使老 人健康生活、延緩老化及壽命延長(蔡惠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