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圖卡教學」與「多感官教學」對國小啟智班 學生語彙學習成效之比較。本章將針對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 與待答問題及名詞釋義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於民國六十五年第一次實施全國特殊兒童普查,其中智能障礙 兒童佔所有身心障礙兒童總人數的38.75%(郭為藩,2002);民國八十 一年再實施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智能障礙學童數佔所有身心障礙 兒童總人數的41.61%(教育部,1993);另依據教育部97年度特殊教育 年報統計,全國國小階段智能障礙學生占所有障礙學童總人數的32.74%

(教育部,2008);這三次統計中皆顯示智能障礙學童是所有障礙學童 人數中最多的一群。身心障礙學生通常伴隨語言障礙;林寶貴(1985)

調查台灣地區4-15歲生語障的出現率,按學前、國小及國中分別為4.36

%、2.69%及1.77%,並發現語言障礙類型以構音障礙比率最高(43.36

%),語言發展遲緩次之(15.39%)。林寶貴(2002)指出語言發展異 常的特徵有:1.語意異常:詞不達意或無法理解說話者含義;2.語法異常:

說話句型、結構簡單,有顛倒、混淆或省略;3.語用異常:說話不合溝 通的情境或措詞不當;4.語形異常:字型辨認不清等現象或混淆;5.語彙 異常:語彙少或完全沒有。林寶貴認為智能障礙學生由於智能發展較為 遲緩和受限,因此在形成概念、思想的內化性語言,瞭解輸入訊息的接 收性語言,以及伴有說話異常、構音困難、運用障礙、溝通障礙等因素 下,影響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然而口語表達(ora1 expression)為個體表達思想與情意,以及人與 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方式,溝通效果的良好與否,直接影響思想與情意表 達的功效,亦可影響人際之間的關係;因此,口語表達與文字、符號、

圖形及肢體動作等成為人類溝通的重要方式,其中以口語表達,最為簡

便,其效果亦最佳(陳東陞,1994)。Templin在1957年指出幼兒在18個 月至6歲之間,每天平均習得5至9個新的語彙,至6歲左右他們則能理解 大約14000個詞彙(引自林寶貴、錡寶香,1999)。在兒童生命裡的第二 年,語彙驚人地增加(Golinkoff, Mervis, & Hirsh-Pasek, 1994)。在三歲,

學齡前兒童擁有九百到一千個可表達出來的語彙,到了四歲可以表達的 語彙有一千五百個,而到了五歲則超過兩千個(Owens, Metz, & Haas, 2000)。在孩童最先會表達的50個語彙中,有60%是名詞,僅有2-10%是 動詞(Fletcher, 1987);此表示名詞增加的速度快於動詞。兒童可接收 的語彙一般都會超過他們的可表達語彙;例如,當兒童可表達語彙有十 個詞的時候,他們常常可以瞭解至少五十個詞(王大延等譯,2008)。

語意是語言組成的要素之一,主要是與語言中語彙、片語(詞組)及句 子的意義有關;在最基本面上,語言的應用就是依賴語彙傳達溝通的意 義或內容(錡寶香,2006)。國外研究發現,兒童最早學習的語彙是以 像是人、食物、和動物等會動的和可以操作的為優先;對於靜態的物體,

像是牆、家俱等則較遲學會,觀察正常兒童語言的習得,以及許多實徵 性的資料支持語文的習得是經由對環境的作為而獲得學習(OIswang, Bain, Dunn, & Cooper, 1983)。Stewart 和 Hamilton (1976)有系統的 歸納出正常兒童四種不同詞類的發展順序,分別為食用品、操弄的物品、

自行啟動的物品及歸類物品四類。

至於智能障礙者會說第一個語彙的年齡在2~7歲之間,與一般兒童相 較極為遲緩(鄒啓蓉,1984)。智能障礙學生的語彙有限,以具體性為主,

較少出現抽象的語彙(Owens,2004),並常將語彙意義過度類化(Smiley

& Goldstein,1998),例如學會「球」形的東西都會說「球」(如西瓜、

地球儀、圓形的石頭)(錡寶香,2006)。對智能障礙學生而言,當字 與字間的情境關聯少或不明顯時,他們似乎在完成認知操作上就有困 難,情境關聯的訊息較容易從記憶中被提取出來,而高相關聯的的句子 比起低相關聯的句子似乎易於被提取(Merrill & Jackson, 1992)。騫心

曼(2005)的研究指出3-6歲階段的台灣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仍持續著 語彙量不足的缺陷,以致在圖卡命名作業上反應時間較為緩慢。

在國小啟智班學生的身上,常看到的語言表現是表達語句簡短、或 只是以名詞表示,語彙貧乏且語彙類型使用有限。當語彙不足時,如何 與他人進行適當的溝通?兒童的溝通和情緒行為問題常有並存的情形而 語彙類型使用有限。當語彙不足時,如何與他人進行適當的溝通?兒童 的溝通和情緒行為問題常有並存的現象;1985年Carr和Durand提到有溝 通障礙的孩子也常出現嚴重的破壞行為,例如自傷、攻擊和干擾行為(引 自Lerman et al., 2005);黃浩昀表示50-70%具有說話、語言、溝通障礙 的孩子,同時伴隨情緒行為障礙(林寶貴,2004);在國內學者或研究 中也顯示,大多數中重度身心障礙者幾乎都伴隨語言障礙方面的問題,

由於無法自由流暢地進行語言表達,導致他們在溝通上出現困難,不僅 在與人建立正向的人際關係較為困難,而且其個人情緒也因此受到影 響,甚至產生問題行為(郭為藩,2002;葉之華,2000)。Kuder(1997)

指出智能障礙者的語彙,較常使用表達具體事物之名詞或動詞,而智能 障礙程度愈嚴重,愈會以動作表達需求;這是否意味著程度越重者以動 作表達需求時,可能方式、力道不恰當或是肢體動作太小以致他人未察 覺,於是產生溝通不良而導致需求不滿足,接續而來的是情緒或問題行 為。換言之,如果啟智班學生能獲得適當的語彙來促進溝通技巧,也就 能相對減少因溝通不良造成的情緒或行為問題。因此,如何增進啟智班 學生的語彙能力是重要課題;盧怡珊(2009)的研究指出大部份特教教 師認為實用語文領域最重要的教學目標為「說」,至於面對重度障礙的 學生,「聽」指令也可能成為一整學期的目標。王淑娟(2002)認為針 對有語言問題的學童,語言治療人員有責任要提供最好的服務,以協助 發展與增進學生之溝通和使用語言的能力;然而在政府經費短缺及專業 治療師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語言治療師通常是一星期、一個月甚至一學 期到學校一次,在經費及專業人力不足的窘態下,特教教師要如何突破

困境來幫助學生?在某個層面上,任何在語言介入的需要上與孩子有接 觸的人,都可以共同承擔介入語言治療計劃的責任;在年幼兒童的語言 介入計劃中,班級教師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教師可以在教室提供頻 繁的語言學習經驗並且讓這些經驗與教室的情境互相關聯(王大延等 譯,2008)。教師是教室環境中的專家,那麼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語言 與溝通,特教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能做些什麼努力呢?

研究者任教於國小啟智班,以目前所服務的對象,除中重度智能障 礙者外,還包括自閉症、多重障礙等類別的學生,部分學生幾乎沒有口 語溝通能力。由於智能障礙者學習遷移能力較薄弱,學習教材須由具體 階段、半具體階段才進入抽象階段,藉由教材的調整來促進學生的類化 能力。命名圖片是普遍的早期語言學習活動,當孩子開始發展語言能力 時,我們花很多時間跟他們一起看著故事書上物品並教導圖片命名,當 孩子學會新的單字時,接著他們就可以使用那個語彙應用在各種目的或 功能(陳質采、龔萬菁譯,2006)。游千儀(2002)的研究認為圖卡能 促進第二種語言的學習;對於語彙不足的智能障礙者,圖卡應該也有促 進語彙學習的效益。因此研究者平日的教學,除了用口述教學外,還會 使用照片或圖卡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而學生的語彙也著 實增進。研究者在機緣下於2007年參加新竹縣所舉辦的毛毛蟲基金會說 故事人才初階培訓;在說故事的實習現場,畫面精采的故事繪本,透過 說者抑揚頓挫的聲音加上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促使聽者聚精會神地 聆聽,在問題討論時,聆聽者能回答問題甚至試著自己重說一次故事,

似乎說故事者越能善用多種資源就越能牽引聽故事者的專注力。因著說 故事的經驗,令研究者猛然想起自己曾參與手語初級及中級班的研習,

於是引發研究者試圖用電子繪本網頁、手語、手勢、肢體動作或反覆提 問等多管道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語彙學習;在進行多管道教學方式 後,學生不僅在語彙有所進步,在溝通、社會互動及行為問題等方面,

也確實有所改善。Linebaugh在1990年提出的論述,認為學習語彙的接受

管道包括了各種感官:觸覺(Tactile)、嗅覺(OIfactory)、聽覺(Auditory)、 視覺(Visual)、體位覺(Somato-Sensory)及味覺(Taste)等。而鍾聖 校在1992年也提出類似的觀點,認為所有的訊息都要經過感官來進入我 們的神經系統,藉由感覺歷程,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經驗;知覺歷程則 是要將感官輸入的訊息做一種主動的結合、分析與解釋,如此,我們才 清楚所感覺到的是什麼,了解外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在正常情況下,

大腦的歷程會將物體的影像、聲音、觸感、味道和氣味為融合成環境中 同時具有這些特性的經驗。鈕文英(2003)表示為智能障礙者選用適合 之閱讀教學方法,可以使用多感官教學法引導學生透過多種感官(視覺、

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動覺)來閱讀,例如教導學生認水果名稱時,

可以讓他們摸摸看、聞聞看、甚至吃吃看。陳麗如(2007)指出學習障 礙學生可能因某些學習管道表現缺陷,而影響其學習;因此,引導學生

可以讓他們摸摸看、聞聞看、甚至吃吃看。陳麗如(2007)指出學習障 礙學生可能因某些學習管道表現缺陷,而影響其學習;因此,引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