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與瞭解角落活動後,以繪畫和攝影表徵作為輔助,幼兒的口 語敘事表現。本章共分為四節,分別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 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S. Engel 表示敘事能幫助幼兒瞭解世界,孩子依順序來組織經驗,體驗世 界。對幼兒而言,藉由敘說,可以認識世界、溝通感情和價值觀及表達自我內心 想法,同時幼兒與成人、同儕間能透過經驗的交流建立深刻的情感連結,它更是 衡量幼兒認知與語言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Engel, 1995)。

國內外的研究,已證實學齡前幼兒的口語敘事表現與日後認知、語文能力及 社會的表現有密切關係。林麗卿(2000)探討幼兒敘事體在幼兒發展與學習中 扮演的功能,研究發現敘事體的使用與幼兒認知及社會性發展具有相關性;張若 雯(2001)探討幼兒敘述個人經驗時所表現的敘事結構與評價方式,結果發現,

幼兒敘事長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評價的品質也會提升;張鑑如、章菁

(2002)以多年期縱貫研究模式探討幼兒的敘事能力,研究發現學齡前幼兒的 敘事能力與其日後的語文能力有密切關係、學齡前敘事能力強的幼兒,在小學階 段語文能力上的表現也比較強; Bruner等學者認為敘事乃是兒童非常有力的思 維工具,欲探究幼兒之認知與其相關領域發展,不可忽視敘事的功能(林麗卿,

2000)。從上述文獻中我們瞭解口語敘事表達能力對幼兒學習歷程上的重要。

圖像對人類生活而言已是密不可分,它與語言、文字皆是人類溝通情感的重 要媒介之一,圖像傳達已成為古今中外最沒有時空隔閡的工具。在兒童認知發展 理論中,幼兒的學習是從具體運思慢慢進入半具體,最後才具備抽象思考的形式 運思能力。對學齡前的幼兒而言,文字的理解和圖像相較之下仍屬於較抽象的運 作,對於他們來說,圖像閱讀即是他們瞭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運用幼兒自然

2

的感官與知覺產生共鳴,掌握較接近直接經驗的學習。當圖像少了文字的引述 時,非得獨力靠圖像語言去「說故事」,而說故事本身具有敘事的特質,圖像雖 沒有文字,但也蘊藏著敘事結構(侯明秀,2003)。

張耿彬(2006)透過蒐集幼兒自由畫作進行繪畫內容訪談,探討認知、環 境等因素與其繪畫內容的關係;呂依蓁(2009)鼓勵幼兒以繪畫表述自己的想 法、紀錄自己的學習經驗,探討在幼稚園角落教學情境下,幼兒繪畫表徵能力的 發展情形;顏肇基(2009)蒐集幼兒繪畫作品,進一步研究幼兒圖像與語言表 徵交互建構的現象;陳春鳳(2011)蒐集幼兒繪畫作品,瞭解幼兒管理情緒能 力之改變;蘇佑芳(2012)蒐集幼兒的人物畫及自由畫作品,分析幼兒的繪畫 發展及繪畫內容的特色;林怡君(2013)蒐集幼兒繪畫資料,探討幼兒與老師 於班級中之師生互動。上述研究中除了顏肇基(2009)曾提及繪畫圖像與幼兒 語言表徵之關聯性之外,其他研究著重在探討幼兒繪畫的發展、繪畫內容特色、

環境、情緒的能力與繪畫的關係。在顏肇基(2009)的研究中雖然提及繪畫與 語言表徵的關聯性,但其研究內容重在探討幼兒繪畫歷程中社會互動歷程的重要 性。從上述文獻中我們可以普遍看到,欲瞭解學齡前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內心 想法或感受,多半研究者以蒐集幼兒的繪畫作品作為取材的來源。

隨著資訊與多媒體的技術日新月異,資訊融入教學且深入於人類生活之中,

它參與共同建構生活並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天下雜誌曾經提出數位學習是幼兒 在全球化趨勢中重要能力之一,數位工具是帶給幼兒新經驗的一種媒材,也是老 師生動活潑的教材(鄧蔭萍,2000)。新媒體科技的快速發展,相機這項已經誕 生多年的產品,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轉變成數位相機而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數位 相機並非只是一個科技物,而是深入於人類生活之中,參與並共同建構生活並扮 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它已經是家家具備的數位產品。數位相機使得攝影的意義並 不僅止於照片本身或事件之中,而是包括拍攝時的動機、意圖和心情,其產生的 意義是延伸、互動的且具有代表性(白詩瑜,2011)。

3

張祺然(2011)研究中運用兒童攝影教學在國小中年級視覺藝術課程; 賴 閔莉(2011)透過幼兒拍攝的照片,瞭解幼兒如何主觀詮釋在幼兒園內人、事、

物的互動經驗及意義。Blagojevic & Thomes(2008)研究中讓四到五歲幼兒使 用數位相機,發現照片在與幼兒對話討論時能提高品質,當他們表達意見時能增 強孩子自信心。從上述文獻我們瞭解,已有許多研究者將攝影教學媒材融入教 學,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經驗結合,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學習表現。

Cappello(2005)指出相片有說話的權力,使用幼兒拍攝的相片做為資料 蒐集的主要方式,藉由幼兒眼睛看到的世界,結合訪談 來發掘幼兒對生活環境的 認知。林東生(2006)教導低年級小學生攝影多年,他認為攝影可以滿足小孩 子的好奇心、訓練孩子冷靜分析的能力;透過學習攝影,為孩子打開一扇窗,窗 外的世界是海闊天空,向遠方無限伸展,可以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眼光、有志氣 的人。

二、研究動機

在職場上任何的行動都必然有其原因,更需要有動力和熱情才能克服過程的 困難或挫折。本次研究的動機來自於職場老師在現場看到的現象以及心中的好 奇,以下分為幾點說明研究者的動機:

(一)口語敘事是幼兒最熟悉的表達方式

S. Engel 表示孩子為什麼要說故事,因為可以瞭解世界、解決問題、了解情 感的世界、成為文化的一員,建立並維持友誼以及建構自我;孩子用敘事來達成 許多任務,敘事基本上就像語言一樣,有表達和行動的力量(Engel, 1995)。敘 事提供幼兒與他人分享經驗和溝通日常生活經驗的管道,幼兒常藉著說故事,重 整自己的經驗和透露自己對事物的感覺和想法。幼兒每天都在練習敘事,敘事在 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敘事也是他們最熟悉的言談方式,所以要以 幼兒的口語敘事加以進行研究,其實是最自然且又容易的(Paul & Smith, 1993)。

4

(二)繪畫表徵能反應幼兒的生活經驗

自發性繪畫在孩子早期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幼兒繪畫所呈現的內容,是 他們經驗中的一部份,也是幼兒心理的寫照,我們可以藉由幼兒的繪畫所表達出 來的圖像文字,觀察到他們心理的感覺、想法及心智能力的發展。

繪畫是幼兒的自我思想表現方式之一,包含他們的情感、情緒的變化與認 知,也反映著幼兒的經驗和感受,表現著他們與生活周圍事物的情感關係,所以 我們可以說,幼兒的心智活動與生活經驗,會投射在繪畫的圖像表徵上。圖像表 徵,也就是繪畫,一直以來是幼兒園孩子紀錄生活經驗的方式之一,同時也是老 師或專家學者認識瞭解幼兒內心世界的策略。本研究中幼兒將以繪畫表徵作為輔 助,分享個人學習經驗,期望能進一步瞭解學齡前幼兒在語文領域中的口語敘事 表現。

(三)從攝影照片有助於理解幼兒的世界

Cappello(2005)指出,相片有利於幼兒透過視覺媒體表達自身想法,對 研究者來說,要瞭解兒童怎麼看世界的方法之一,就是給他們照相機,讓他們抉 擇哪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或具影響力,幼兒表現出看到了什麼,而事後利 用這些相片進行訪談,找出對他們來說生活中重要的價值。幼兒以拍攝的相片敘 說故事且拍攝者為幼兒本人,其圖與文之間的關係共同分擔敘事功能,同時他們 也能更清楚表達出活動中的感受。Einarsdottir(2005)讓幼兒拍攝照片,他們 就是照片的主人,事後藉由幼兒自己所拍攝的照片來進行訪談,有別於傳統成人 直接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訪問,照片能更呈現幼兒的內心世界;同時當幼兒在分享 他們生活上所見所聞時,照片有助於視覺及口語的描述,當幼兒以拍攝的照片分 享想法和感覺時,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

5

(四)研究者職場看到的現象

從許多文獻中瞭解口語敘事對幼兒發展上的重要與影響,同時敘事也是幼兒 熟悉的言談方式,透過幼兒的敘事能瞭解他們的想法,並呈現出幼兒的口語敘事 表現。在幼兒園裡,繪畫表徵一直是最常被使用來紀錄幼兒學習的策略方法,如 果老師想進一步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最簡單方便的方式就是請幼兒透過繪畫表 達出他們的想法與表現自我。除了繪畫的方法之外,研究者也發現,現今數位相 機的普及化,對幼兒來說,操作數位相機已相當普遍與簡單,這是教學環境裡的 新現象,而從相關文獻中顯示,給予幼兒一台相機,讓孩子拍攝自己想拍的照片,

拍攝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選擇生活中重要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其研究結果都給予 正向的支持與鼓勵。研究者思考,除了幼兒熟悉的繪畫表徵之外,如果我們能將 攝影表徵也融入幼兒的生活,將它視為記錄幼兒學習的另一種策略方法,那攝影 表徵在幼兒的口語敘事表現上將會有何影響與表現,這是研究者相當好奇的。

拍攝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選擇生活中重要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其研究結果都給予 正向的支持與鼓勵。研究者思考,除了幼兒熟悉的繪畫表徵之外,如果我們能將 攝影表徵也融入幼兒的生活,將它視為記錄幼兒學習的另一種策略方法,那攝影 表徵在幼兒的口語敘事表現上將會有何影響與表現,這是研究者相當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