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先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再針對研究中所提到 的名詞作定義及解釋,最後說明研究範圍及限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二十一世紀來臨前,我國教育部為因應國家發展的需求及對社會期待 的回應,進行自六十四年、八十二年之後的第三次的課程改革,在民國九十 年一月研議出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基本理念中的終身學習方面,強調主 動探究及解決問題,數學學習領域中就終身學習的演繹是知道如何學而且樂 於學(教育部,2001)。然而就研究者的教學經驗,及國內許多針對兒童所進 行的實證性研究來看,大多數的兒童是不知如何學的,更遑論要樂於學了。

黃寶彰(2003)指出:「根據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六、

七年級學童在『因數與倍數』、『分數』、『文字符號』、『比與比例』四個概念 的學習有困難。」比概念是多數數學教師認為兒童學習有困難的概念之一。

黃寶彰的研究亦發現比概念的教學,學童在比與比例主要的學習困難是在應 用比和比值解決有關的問題(如身高問題)、應用比例來解題及判斷比的大小

(如組合問題、濃度問題、身高問題及交換問題等)。

回顧我國數學課程發展,民國六十四年第一次改版的課程標準中,和比 概念相關的教材被歸類集中在高年級第六學年,分別在:(教育部,1975)

「數與量」中的「比例的認識」;

「量與實測」中「用比例關係實測長度」;

「圖形與空間」中「簡易的擴大圖與縮圖」;

「集合與關係」中「比與比值」和「正比與反比的實例」

民國八十二年的課程標準,和比概念相關的教材依然被歸類集中在第六

學年,分別在:(教育部,1993)

「圖形與空間」中「透過操作活動,瞭解縮圖與擴大圖的關係」及「瞭 解比例尺的意義及表示方法,並應用於地圖的閱讀」;

「數量關係」中「比、比值、比例的初步認識」及「以實例解釋兩數量 的變化關係」。

民國九十年的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與比概念相關的指標仍然在第三階 段,也就是六、七年級,只就六年級的能力指標來看,有:(教育部,2001)

「數與量」中「N-3-15 能在情境中理解比、比例(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值、率(百分率、ppm)的意義」。

民國九十二年的九年一貫正式綱要,六年級的能力指標,與比概念相關 除暫綱原有的指標「N-3-15」在正綱中改為「N-3-05」外,在「數與量」中 還增加了「N-3-07 能熟練比例式的基本運算」,在「圖形與統計」增列了

「S-3-02 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 例尺」(教育部,2003)。

由比概念教材在我國課程發展沿革中,不難看出比概念教材於歷年的課 程綱要中都是置於較高的年級,且在每一次的課程改革中都不曾缺席;在九 年一貫暫綱或是正綱都是跨足六年級到七年級的概念,除了是國小六年級過 渡到國中七年級需要銜接的重要概念,亦是分屬於不同範疇的重要概念:比 概念從整數、小數與分數而來,故是「數與計算」的範圍;從比、比值與比 例的性質來看,又屬「數量關係」的範疇;而從比例尺的觀念來說,就是「圖 形與空間」的題材;從速度、百分比、度量、濃度等觀念來看,「量與實測」

包含著比概念,由此可知比例問題於數學教材中的重要性與複雜性(劉祥通、

周立勲,1999)。

生活中,亦常會用到比概念,例如:要沖泡一杯好喝的即溶咖啡,一定 要知道咖啡粉及水的比例;要判斷那兩班級的學業表現較好,也不能只看考

滿分的有幾個人,而是要看考滿分的人數占了全班人數的多寡;速度也運用 到比概念;地圖要看懂,比例尺的觀念是不可或缺的;就連影印時放大幾倍 或縮小幾倍,都和比概念有關。故比概念是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基本概念(林 福來,1987)。

充滿著重要性、複雜性及生活化基本概念的比概念,是六年級數學教育 中重要的一個單元,故有不少研究者針對兒童比概念的進行研究。黃寶彰

(2003)以自編筆試測驗,找出六、七年級兒童在比概念學習困難的部分,

並進行晤談,了解學習困難的癥結。張育萍(2006)以晤談方式探討二位國 小學生在比值問題上的解題表現,並將解題表現加以類化。大多數的研究都 是以晤談方式,找出兒童學習比概念的困難之處,再加以類化,給出教學建 議。但對於瞭解兒童完整的比概念結構,甚或是發現兒童的比概念結構有何 不正確之處,是較少著墨的。研究者認為這一個部分對於站在執行教學第一 線的教師而言,是重要的,也是研究者進行本研究所著重的。

所以,對一個教師來說,知道兒童到底學到的是怎樣的概念結構,甚或 是瞭解兒童學到的概念結構和比概念的教材結構是否一致,是當前重要的課 題。余民寜(1997)提到:「『教學評量』所提供的回饋訊息,可以幫助教師 明瞭兒童的學習類型及學習困難所在,進而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所以要 知道兒童到底學到的是怎樣的概念結構,甚或是瞭解兒童學到的概念結構和 比概念的教材結構是否一致,必須自編評量工具。但目前針對比概念,自編 評量作概念分析的研究是缺乏的。許天維(1995a)指出,試題關聯結構分析 法(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analysis)簡稱 IRS 分析法,有助於教師在進行教 學評量後,瞭解兒童的認知學習構造及概念形成過程、對形成性評量的結果 進行補救教學並提供教科書對課程教材構造之瞭解。而取自兒童的概念圖,

要有效且客觀的進行分析並非易事,Shavelson & Stanton(1975)與佐伯卓 也(1981)提出了能有效量化概念圖的方法,但仍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這

個不合理之處由日本竹谷誠教授提出,並於 1977 年改良發展成新式計分理 論,稱作邏輯流量測驗計分理論(Logical flow test)簡稱 LFT 計分理論(廖 寶貴、曾智鈿、胡豐榮、許天維,2004)。另卓樹樣(2005)在邏輯流量測驗 計分理論的基礎下,考量步道的正確性,修改了 LFT 中部分定義,提出了擴 充之邏輯流量測驗計分理論(Logical flow test-extended)簡稱 LFT-extended 計分理論。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將針對六年級兒童比概念,進行自編測量 工具,以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繪出兒童學到之比概念結構,並另據學者、專 家意見及現行數學教材,找出教材地位之比概念結構,再以擴充之邏輯流量 測驗計分理論,量化兒童學到之比概念結構與教材地位之比概念結構的差 異,期能對教學者及未來研究有所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