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

學運結束後我常常想起那晚

那晚的慷慨激昂跟熱血沸騰其實很懷念 我從不後悔那天自己勇敢的決定

雖然多少被貼了標籤被說了閒話 但我很清楚我在做了甚麼

也確定那晚帶給我的不只是回憶 而是相信我也能做點甚麼

堅信我參加社會運動的原因 陎對不公不義

總該有人挺身而出

一直記著那晚自己確定的 勇敢但不盲目

-節錄自A 2015.3.19 Facebook

Figure 1 深夜街頭的高中生

圖片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Facebook

2

一、一張照片開始的故事

臺灣公民社會在過去十餘年來,經歷各種社會運動、解嚴、直選總統、甚 至二次政黨輪替,表面上看來已有長足的發展,穩定邁向民主鞏固,但其實仍 有許多的缺失存在,要建立一個更完善成熟的民主公民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培 養具權利意識、能承擔公民責任、具有公民參與行動力的成熟公民。

近年來從 2008 年野草莓學運後一連串野火遼原的社會運動,社會長期被忽 略忽視的青年世代的力量似乎逐漸被喚醒並逐漸凝聚,直到 2014 年 3 月的反服 貿太陽花運動,展現了強大的公民力量,驚豔、震撼了整個臺灣社會。

太陽花學運對台灣社會產生許多面向的衝擊,其中有一項就是青年世代開 始展現了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並展開對各項公共議題、選舉活動、政治事務 的關注與討論。我們似乎正在目擊一個新的「全民參與時代」,參與政治不再只 是政治人物的工作;關心公共議題,也不再是社運人士的專利,在網際網路與 行動裝置的普及下,各種訊息在網路世界快速傳遞交流著,對於公共議題、選 舉政見等,年輕人們討論的熱度不同以往地熱烈,民眾關心的議題與參與的方 式也愈來愈多元。不同於傳統社會運動模式中,需要有組織、有人脈,上街還 要有總指揮,一群人只有一支麥克風的動員模式;在網路時代,人人都有一支 麥克風,人人都能動員參與,具有更多的自主性與個人能動性。作家張鐵志觀 察認為台灣年輕人對公共事務不冷漠,「以前,學生常常只是『NGO 預備隊』,但 現在學生已能成為社運主體」(黃哲斌,2012)。

但張鐵志先生所稱的「學生」似乎僅是指「大學生」,但高中階段以下的學 生們,在這個「全民參與」的時代,是否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呢?

我們很容易在社運現場找到一群參與的大學生,但高中生呢?國中生呢?

2014 年 3 月 19 日凌晨一點,學運開始的那個晚上,我在 Facebook 公民行動影 音紀錄資料庫的頁面上,看到這張照片時內心十分震憾,畫面中一個男生靜靜

3

的坐在那裡,低頭認真的書寫著什麼,他看起來跟周遭的群眾沒什麼不同,但 身旁的書包標示了他特殊的身分,從沒想過,在那個不平靜的深夜,會有一個 未成年而且隔天要正常上學的高中生,出現在那樣場合。

高中生怎麼會出現在那裡?高中生適合在那裡嗎?他帶著書包坐在那裡時,

他在想什麼?

3 月 19 日晚上,我也實際到了立法院現場,在廣場上也看到許多高中生,

緊張但勇敢地的上臺拿麥克風分享自己為何來參與這場抗爭,有些甚至是放學 後風塵樸樸從桃園、基隆來到會場,老實說我除了震憾與慚愧外,更有一種莫 名的感動,高中以下的學生走出教室,走上街頭了。

研究者作為一位高中公民與社會的老師,清楚地瞭解臺灣高中公民教育的 目的是要培養高中生這些未來公民,成為具權利意識、能承擔公民責任、具有 公民參與行動力的成熟公民,但那些規劃好像都是為了「未來」,當校園內談到 社會運動時,許多老師卻又諱莫如深地告訴高中學生「等你們大學後再去瞭解 就好」,而不願在課堂上講述太多關於政治性公共參與的現實。

2014 年 9 月 18 日全球矚目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只要十六歲以上的蘇格蘭地 區的住民,即擁有投票權,可以投下決定未來的關鍵一票;但在臺灣,不滿二 十歲,就不被認為有能力成為真正的「公民」,不夠資格談論政治。

太陽花學運後,臺北大學社會系陳婉琪發表一項街頭調查,該調查在學運 期間,在立法院四周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全部 989 份樣本中有 56%是學生身分,

而在所有的學生樣本中,93%為大學專科以上,而高中以下的學生則佔了 7%,

但在該項調查中,並未對高中以下的學生為何出現在運動現場有進一步的分析,

更甚者,高中以下學生的參與在整份調查分析中是被排除的。即使他們實際到 現場參與運動,可能上臺第一次在幾百人面前發表自己對服貿的看法,可能在 各項議題中展現出清楚的政治思辨能力或充滿創意的行動,但社會似乎仍然忽 視他們已具有參與行動能力的狀況。如此對於那些尚未具有公民權的少年們參

4

與公共事務的渴望,社會究竟應該如何有效回應?對於這些少年們潛在的公民 力量又該如何引導,讓其逐漸萌芽發展為建構公民社會的重要能量?尤其在目 前社會共識已逐漸肯認應下修公民投票權至十八歲的同時,研究者身為高中的 公民教師,認為高中生的政治參與行為值得嚴肅地進行探討。

二、未來的公民?

長久以來,政府對兒童及青少年的關注或權益保障,都是採取家父長式「親 權主義」的思維,訂定許多保護性法令,卻因認為兒少們缺乏能力及成熟的認 知,而將其排除於公共領域外,拒絕讓他們擁有「公民權」,而僅被當作「未來 的公民」,在校園進行公民教育的訓練(Cohen, 2005: 222;林宇玲,2010:135)。

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逐漸接近公民年齡,身心兩方面劇烈變化的時期,

生理逐漸成熟,心理也迫切渴望追求獨立自主,這時期透過學習養成的公民知 識、公民態度及公民參與能力,對其日後進入公民社會生活有決定性的關鍵影 響(蕭揚基,2004:5)。

回顧我國過去早期高中階段的公民教育從 1949 年至今,其課程內容隨著社 會環境變遷、時代發展趨勢與時更新,大致可分為國家化公民教育、學科化公 民教育和民主化公民教育三大時期(林有土,2012)。

1950 年代開始,公民教育具有國家化的特色,主要由國家主導發展,透過 三民主義課程宣導政令,訓育學生服膺三民主義,讓學生的行為思想皆切合國 家設定的目標。1980 年代後,為因應社會變遷與社會需求,高中課程將公民、

歷史和地理三科合稱社會學科,公民教材納入心理學、道德、文化、法律、政 治、社會與經濟等主題,公民教育開始具有學科色彩。

這兩個時期的公民教育往往只著重於國家政令宣傳或學科性認知方面的介 紹,較常訴諸教師威權式的教化灌輸,少有現代公共參與的公民資質養成內容,

而淪為類似社會科學概論的教學模式。

5

1998 年後臺灣進行教育改革,面對自由與民主逐漸深化鞏固的臺灣社會,

公民教育課程也大幅修正,往民主化公民教育發展,將過去的公民、現代社會 和三民主義合併為「公民與社會」課程,課程綱要調整教學內容,在原有學科 化公民教育的基礎上,融入民主政治與法治社會的概念1,以培養具公民意識、

瞭解公民責任、有參與意願的公民為目標,讓公民教育的內涵,從意識型態灌 輸的工具,到社會科學知識的傳遞媒介,到今日培養公民資質養成、民主憲政 教育的推手,可看出公民教育已盡可能順應社會變遷,符合社會民主化的實際 需求。

「公民與社會」課程在 2007 年列入大學入學的指定考科,在臺灣考試引導 教學的環境中,雖然公民課程比過去受到重視,但公民老師仍可能有在進度與 升學成績的雙重壓力下,在課堂上只能偏重認知層面的教學,忽略公民活動的 實踐,即使如此,我們仍期許新興的「公民與社會」課程對高中生這群「未來 公民」而言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高中的公民教育,究竟如何實現公民社會的期 待,有效培養學生權利意識、公民責任、公共參與的能力、獨立批判思考的精 神與尊重寬容異己的態度,避免淪為「紙上談兵式」的教育,這不僅是課程教 材內容編寫的問題,更與校園內行政人員、教師教學專業與家長的態度有關,

甚至會受整體社會氛圍的影響。

臺灣社會過去大多數的成人並不鼓勵青少年放太多心思關心實際的社會事 務,「把書讀好就好,其它事不用管」,這句話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曾被大人告誡 過,「學校中不要談政治」更被許多教師奉為規臬,導致學校的公民教育和社會 現實產生鴻溝,以致無法產生更積極引導社會發展的力量。

臺灣的高中生,在經過高中階段「公民與社會」的課程後,應該是擁有相

1 2009 年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修改為高一必修的四大主題,分別是「自我、社會與文化」、「政 治與民主」、「道德與法律」和「經濟與永續發展」等四個議題,另外高三選修還有「現代社會 與法律」和「民主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從中可看出對民主政治的重視。

6

關知識的,但在他們的生活中卻缺乏實踐機會,如同被要求反覆閱讀學習機器 的操作說明書,卻從來不被鼓勵接近親自觸碰運作這台機器,或只被允許玩玩 機器模型,從事象徵性的參與(tokenistic participation),在受限的範圍內做出選 擇(沈寶瀠,2005;林宇玲,2010)。

學校課業的壓力、缺乏足夠的支持、缺乏適當的機會與管道關心、關注甚 至參與公共事務,高中生常被排除在與他們權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決策過程之外,

學校課業的壓力、缺乏足夠的支持、缺乏適當的機會與管道關心、關注甚 至參與公共事務,高中生常被排除在與他們權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決策過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