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的公民、現在的參與者!─高中生政治參與歷程經驗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未來的公民、現在的參與者!─高中生政治參與歷程經驗初探"

Copied!
2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佳範 博士. 未來的公民、現在的參與者! ─高中生政治參與歷程經驗初探. 研究生:倪芊熙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2) 謝誌 從還沒有開始著手寫論文時,我就常在幻想自己的謝誌要寫些什麼,可是 當真的在文檔中打上謝誌標題時,腦袋又一片空白,誰來捏捏我的臉告訴我這 不是在做夢啊~我以為不會有這天了呢 QAQ (謝誌應該是可以用顏文字吧?) 就讀研究所的三年中,尤其是在撰寫論文的一年多來,真的受到很多人的 幫助與鼓勵。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佳範老師,謝謝您在過程中的指 導,每一次跟您的晤談,總是給我相當多的啟發,雖然我很駑鈍,有時您給了 很多問題讓我頭腦運轉到快當機,但在一次次的問題中,也逐漸找到自己研究 的方向跟價值,更找到了自己在公民老師這份人生志業中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標, 謝謝您願意讓總是拖拖拉拉的我畢業,真的很感謝您的耐心與鼓勵。 萬分感謝我的兩位口委─毓文老師跟素秋老師,兩位老師在口試中總是給 我許多專業且深具啟發性的意見,鼓勵我勇敢寫出我想寫的內容,在最後更是 給了我在論文章節撰寫架構寶貴的指導,讓我在剪不斷理還亂的內容中,找到 梳理文章的可能。 特別感謝安邦老師跟信豪老師,在碩士班三年擔任兩位老師的 TA 受到很多 指導跟照顧,雖然最近 TA 到底是勞僱關係還是學習關係吵得不可開交,但我真 的在這過程中學習到很多很多,能夠擔任兩位老師的 TA,真的很幸福。同時也 感謝在永春高中兼課時,給我諸多照顧的雯君老師、美琳老師、家莉老師、裕 凱老師,在我寫論文時給我很多關心跟鼓勵,真的很感謝。 感謝訪談前替我引介受訪者的臺少盟的政哲和 momoko 老師,感謝我親愛的 七位幕後的研究受訪者們。雖然基於研究倫理不能在此公開你們的名字表示感 謝,但真的很感謝你們願意跟我分享你們在參與中經歷的喜怒哀樂,你們為我 上了一課,讓我知道原來年齡不是限制,原來高中生充滿著那麼多的可能性, 沒有你們,就不可能有這篇論文的產生。跟你們的訪談讓我對自己未來擔任老 師的路產生任重道遠的期待,只是感到抱歉的是,你們提供給我那麼多豐富的 經驗,但我卻沒有辦法把這些經驗寫成完美的論文,就像拿了滿漢全席的材料 卻只做出陽春麵一樣,真的是覺得滿不好意思的……。祝福你們上大學的可以 愉快充實地開始新的人生,還在高中階段的,也要各種的壓力與壓迫中努力, 每一個人都能保有自己那份同理他人的溫柔與對抗權威的勇氣,希望我們不管 未來成為了什麼樣的大人都能,莫忘當初參與的那份初衷,這條路上我們不是 一個人,Fighting~ 感謝我研究所認識的每一位朋友,總是溫暖認真優秀但又不太會愛自己、 讓人心疼的媛婷,愛妳。還有玟玟、允晟、婉琳、孙翔、雋永、貞儀、怡君、 佳勳、嘉洵,你們總是充滿能量,讓研究室充滿歡樂(的噪音),那些沒意義的 無聊對話跟聚餐,讓我的研究生生活變得多彩多姿,特別感謝雋永大大在我永 II.

(3) 春高中兼課時期的照顧,以及在最後這個暑假,給了徬徨的我一盞明燈,指引 了我一個方向,讓我找到畢業後暫時落腳的地方;感謝研究生期間照顧、鼓勵 及幫助過我的君暉學長、羅婷學姐、柔娟學姐、彥廷學長、勉均學姐、晏豪學 長,優秀努力的你們總是我在學習時最好的榜樣。感謝可愛認真的學弟妹們, 姿伶、又君、舜雯、洺儒,你們貼心溫暖的微笑(還有常常分享的小點心),療 癒了在論文修羅場的我的心靈。 感謝我三年 71007、71214 跟 71008 的室友們,尤其是親愛的禹村,沒有你 拔刀相助當我英文摘要的槍手,我大概畢不了業吧,愛妳,謝謝妳總是在我崩 潰的時候聽我嘮叨,謝謝妳讓寢室變成我論文時期最溫馨的避風港,祝福妳不 管選擇了什麼樣的路都能順利成功,相信我們的緣分絕對不只短短半年的。 謝謝我最好的朋友小凡跟小坡,我們的緣分真的很奇妙,你們各自去了日 本、中國,回來我們竟然能同時上研究所又同時畢業,只要和你們見陎,我就 像回到青澀的十七歲,從聚餐續攤吃麥當勞到續攤去喝酒,三年來我們都更成 熟堅強,我們的緣分與牽絆也更緊密,愛妳們。 最最最最感謝的,是永遠支持我、體諒我,願意無怨無悔作我最堅強溫暖 的後盾的家人們,爸爸、媽媽、萱萱、典典和笨狗帥哥,我總是很懶散,碩士 渾渾噩噩地念了三年,但你們從來不會給我太大的壓力,從未失去對我的信任 跟信心,耐心地包容著我跟我的壞脾氣,想到你們,我就有力量繼續努力下去, 完成這個困難的任務,希望我在畢業後能早日成為能撐起你們幸福的人。 也謝謝這三年的我自己,雖然這份論文稱不上完美,但你真的完成了,謝 謝你當初考研究所的勇氣及這一年來的努力及堅持,未來也一起加油吧!這不 是結束,是另一條任務線的開始,不過連論文都寫得出的妳, 一定沒有問題的!加油! 其實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包括在網路上按過我讚、留言給過我鼓勵的朋 友和學生們,實在無法一一在此點名,但感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最後不免 俗的要說一句那句經典台詞:「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感謝天吧」(笑) 希望我們都能為了臺灣更好的未來共同努力。. 芊熙. 謹誌. 2015 年夏. III.

(4) 摘要 本研究以臺北市立高中具有政治參與經驗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 瞭解高中生進行政治參與的經驗歷程。研究目的欲探討高中生在進行政治參與 的動機、途徑、目標與過程中的困境與挫折;並嘗試以賦權之觀點分析高中生 在政治參與後中的轉變,瞭解高中生如何思考他們學生身分與公民身分,最後 希望根據研究結果,嘗試提出對於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應如何針對學生進行政 治參與教學之建議。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以七位臺北市高中具有政治參與經驗的高中生作為 研究對象,透過一對一訪談的過程,取得研究對象過去政治參與的經驗歷程及 其在參與後的各種反思,作為本研究主要分析的資料,將資料進行分類編碼與 分析,以描繪出高中生政治參與的圖象。 根據本研究分析,發現高中生參與政治的契機最主要是因為透過網路等媒 體,對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產生好奇,或是在經驗者的引導下開始進行參與。 高中生進行政治參與的途徑相當多元,除了年齡限制的行動外,其餘的參與和 一般公民相仿,具有參與的可能性。其在過程中的困境與挫折,主要可能來自 個人自己心態的調整、家人的不認同或反對,以及來自學校的壓力,包括學業 壓力、同學的冷漠與教師的否定,而決定持續進行參與的原因則與高中生積極 的政治責任感與政治效能感有關。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高中生獲得個人能力 的提升並增進自我效能感;在人際關係上能更順利與他人進行意見的交流,能 對他人產生影響力;最重要的,高中生能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意識到權力關 係的競爭與分配是問題的核心,期望透過實際行動獲得權力並改變現存不合理 的權力壓迫。 政治參與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外,更能促進學生對其公民身 分的認同與實踐,同時也能讓社會肯定學生政治參與的意義與價值。故針對高 中公民教育,本研究提出以下之建議:公民教師應在課程教學與課外活動的安 排積極提供資訊、融入參與的活動,並鼓勵學生進行參與。高中生不但是未來 的公民,更應該同時是公民社會的具主體性的參與者,政府與學校應肯定學生 參與的價值,降低參與的限制,不應打壓學生的參與行動。 唯有透過參與實踐與反思,提升公民的權利意識、認同公民責任,讓公民 願意實踐參與,才有可能建構更成熟完善的公民社會。. 關鍵字:政治參與、賦權、高中生、公民教育 IV.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via interviews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Taipei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d involved in political affair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participants’ motivation, methods, goals and obstacles faced during political involvement. The thesis attempted to analyze high school students’ transformation dur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y Empowerment theories, thus to understand how did they think about their identity as both student and citizen. Lastly, by the result drawn from the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hope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in how to design courses for stud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ivil and society class at high school. This thesis applied qualitative research by having seve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political participants as main study samples. The sa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individual interviews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talked about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and the after-participation reflection. The study then code-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se study samples in order to draw a picture of the situ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served, participants’ involvement in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were inspired by either media reported social events or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ose who ha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There were multiple method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issues. Except for the age limited activities, they were able to set foot in political movement as general citizens. The obstacles faced dur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ainly derived from personal mentality adjustment, disapproval from family, and pressures such as academic stress, coldness from peers and unfavorable judgements from teachers. What supported the participants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was relevant to student’s sense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and political effica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developed more capacities and reached self-efficacy. In this case, it enabled them to express ideas and influence others. Most importantly, in this process they wer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the core problem lies in power distribution. Hence, to alter the existent power oppression, they all aspired to strive for power via political involvement. Aside from enabling students to explore themselv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lso raised their civil awareness and their willing to act. Also, it earns social recognition at students’ political engagement. A propos the design of high school civil education, the study offered the suggestions as bellows: instructors shall encourage students to V.

(6) attend activities that are informative and participation-requir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merely future citizens; they shall also be autonomously-thinking participants of civil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school shall recognize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cease to inhibit students from involving in political issues. It is only throug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reflection can we elevate the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vil responsibility. To sum up, a mature civil society is constructed by citizens who are active in politics.. Keyword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mpowerment, civic educ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VI.

(7) 目錄 謝誌 ............................................................................................................................. II 摘要 ........................................................................................................................... IV Abstract ........................................................................................................................V 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4 第一節. 政治參與 ....................................................................................... 14. 壹、「參與」與「政治參與」 ................................................................. 14 貳、政治參與行動的類型 ....................................................................... 18 參、高中生的政治參與 ........................................................................... 28 第二節. 賦權 ............................................................................................... 40. 壹、賦權的定義與內涵 ........................................................................... 40 貳、賦權的結果 ....................................................................................... 47 貳、高中生的賦權 ................................................................................... 50 第三節 政治參與與賦權的相關研究 ........................................................... 63 壹、學生進行政治參與的相關研究 ..................................................... 63 貳、參與與賦權的相關研究 ................................................................... 65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70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 70.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與概述 ..................................................................... 7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79 VII.

(8)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 86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8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9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 95 第一節. 參與者的參與圖象 ........................................................................... 95. 壹、參與者政治參與的認知 ................................................................... 96 貳、參與者政治社會化的經驗 ............................................................... 98 參、參與者進行政治參與的原因 ......................................................... 121 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經驗與詮釋 ................................................................. 128. 壹、政治參與的行動 ............................................................................. 128 貳、政治參與的經驗詮釋 ..................................................................... 157 第三節. 學生政治參與與願景 ..................................................................... 203. 壹、學生身分的角色期待 ..................................................................... 203 貳、公民老師與教育的角色 ................................................................. 2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2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22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237. 第三節 研究者後記 ....................................................................................... 241 第六章 參考文獻 ................................................................................................. 244 附件一 訪談同意書……………………………………………………………….256 附件二 一對一訪談大綱 ....................................................................................... 253 附件三 訪談記錄表 ............................................................................................... 254 附錄四 雙向回饋表(搭配逐字稿給受訪者) ......................................................... 255 附錄五 訪談編碼表 ............................................................................................... 256. VI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 Figure 1 深夜街頭的高中生 圖片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Facebook. 學運結束後我常常想起那晚 那晚的慷慨激昂跟熱血沸騰其實很懷念 我從不後悔那天自己勇敢的決定 雖然多少被貼了標籤被說了閒話 但我很清楚我在做了甚麼 也確定那晚帶給我的不只是回憶 而是相信我也能做點甚麼 堅信我參加社會運動的原因 陎對不公不義 總該有人挺身而出 一直記著那晚自己確定的 勇敢但不盲目 -節錄自A 2015.3.19 Facebook 1.

(10) 一、一張照片開始的故事 臺灣公民社會在過去十餘年來,經歷各種社會運動、解嚴、直選總統、甚 至二次政黨輪替,表面上看來已有長足的發展,穩定邁向民主鞏固,但其實仍 有許多的缺失存在,要建立一個更完善成熟的民主公民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培 養具權利意識、能承擔公民責任、具有公民參與行動力的成熟公民。 近年來從 2008 年野草莓學運後一連串野火遼原的社會運動,社會長期被忽 略忽視的青年世代的力量似乎逐漸被喚醒並逐漸凝聚,直到 2014 年 3 月的反服 貿太陽花運動,展現了強大的公民力量,驚豔、震撼了整個臺灣社會。 太陽花學運對台灣社會產生許多面向的衝擊,其中有一項就是青年世代開 始展現了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並展開對各項公共議題、選舉活動、政治事務 的關注與討論。我們似乎正在目擊一個新的「全民參與時代」 ,參與政治不再只 是政治人物的工作;關心公共議題,也不再是社運人士的專利,在網際網路與 行動裝置的普及下,各種訊息在網路世界快速傳遞交流著,對於公共議題、選 舉政見等,年輕人們討論的熱度不同以往地熱烈,民眾關心的議題與參與的方 式也愈來愈多元。不同於傳統社會運動模式中,需要有組織、有人脈,上街還 要有總指揮,一群人只有一支麥克風的動員模式;在網路時代,人人都有一支 麥克風,人人都能動員參與,具有更多的自主性與個人能動性。作家張鐵志觀 察認為台灣年輕人對公共事務不冷漠, 「以前,學生常常只是『NGO 預備隊』 ,但 現在學生已能成為社運主體」(黃哲斌,2012)。 但張鐵志先生所稱的「學生」似乎僅是指「大學生」 ,但高中階段以下的學 生們,在這個「全民參與」的時代,是否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呢? 我們很容易在社運現場找到一群參與的大學生,但高中生呢?國中生呢? 2014 年 3 月 19 日凌晨一點,學運開始的那個晚上,我在 Facebook 公民行動影 音紀錄資料庫的頁面上,看到這張照片時內心十分震憾,畫面中一個男生靜靜 2.

(11) 的坐在那裡,低頭認真的書寫著什麼,他看起來跟周遭的群眾沒什麼不同,但 身旁的書包標示了他特殊的身分,從沒想過,在那個不平靜的深夜,會有一個 未成年而且隔天要正常上學的高中生,出現在那樣場合。 高中生怎麼會出現在那裡?高中生適合在那裡嗎?他帶著書包坐在那裡時, 他在想什麼? 3 月 19 日晚上,我也實際到了立法院現場,在廣場上也看到許多高中生, 緊張但勇敢地的上臺拿麥克風分享自己為何來參與這場抗爭,有些甚至是放學 後風塵樸樸從桃園、基隆來到會場,老實說我除了震憾與慚愧外,更有一種莫 名的感動,高中以下的學生走出教室,走上街頭了。 研究者作為一位高中公民與社會的老師,清楚地瞭解臺灣高中公民教育的 目的是要培養高中生這些未來公民,成為具權利意識、能承擔公民責任、具有 公民參與行動力的成熟公民,但那些規劃好像都是為了「未來」 ,當校園內談到 社會運動時,許多老師卻又諱莫如深地告訴高中學生「等你們大學後再去瞭解 就好」,而不願在課堂上講述太多關於政治性公共參與的現實。 2014 年 9 月 18 日全球矚目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只要十六歲以上的蘇格蘭地 區的住民,即擁有投票權,可以投下決定未來的關鍵一票;但在臺灣,不滿二 十歲,就不被認為有能力成為真正的「公民」,不夠資格談論政治。 太陽花學運後,臺北大學社會系陳婉琪發表一項街頭調查,該調查在學運 期間,在立法院四周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全部 989 份樣本中有 56%是學生身分, 而在所有的學生樣本中,93%為大學專科以上,而高中以下的學生則佔了 7%, 但在該項調查中,並未對高中以下的學生為何出現在運動現場有進一步的分析, 更甚者,高中以下學生的參與在整份調查分析中是被排除的。即使他們實際到 現場參與運動,可能上臺第一次在幾百人面前發表自己對服貿的看法,可能在 各項議題中展現出清楚的政治思辨能力或充滿創意的行動,但社會似乎仍然忽 視他們已具有參與行動能力的狀況。如此對於那些尚未具有公民權的少年們參 3.

(12) 與公共事務的渴望,社會究竟應該如何有效回應?對於這些少年們潛在的公民 力量又該如何引導,讓其逐漸萌芽發展為建構公民社會的重要能量?尤其在目 前社會共識已逐漸肯認應下修公民投票權至十八歲的同時,研究者身為高中的 公民教師,認為高中生的政治參與行為值得嚴肅地進行探討。. 二、未來的公民? 長久以來,政府對兒童及青少年的關注或權益保障,都是採取家父長式「親 權主義」的思維,訂定許多保護性法令,卻因認為兒少們缺乏能力及成熟的認 知,而將其排除於公共領域外,拒絕讓他們擁有「公民權」 ,而僅被當作「未來 的公民」 ,在校園進行公民教育的訓練(Cohen, 2005: 222;林宇玲,2010:135)。 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逐漸接近公民年齡,身心兩方面劇烈變化的時期, 生理逐漸成熟,心理也迫切渴望追求獨立自主,這時期透過學習養成的公民知 識、公民態度及公民參與能力,對其日後進入公民社會生活有決定性的關鍵影 響(蕭揚基,2004:5)。 回顧我國過去早期高中階段的公民教育從 1949 年至今,其課程內容隨著社 會環境變遷、時代發展趨勢與時更新,大致可分為國家化公民教育、學科化公 民教育和民主化公民教育三大時期(林有土,2012)。 1950 年代開始,公民教育具有國家化的特色,主要由國家主導發展,透過 三民主義課程宣導政令,訓育學生服膺三民主義,讓學生的行為思想皆切合國 家設定的目標。1980 年代後,為因應社會變遷與社會需求,高中課程將公民、 歷史和地理三科合稱社會學科,公民教材納入心理學、道德、文化、法律、政 治、社會與經濟等主題,公民教育開始具有學科色彩。 這兩個時期的公民教育往往只著重於國家政令宣傳或學科性認知方面的介 紹,較常訴諸教師威權式的教化灌輸,少有現代公共參與的公民資質養成內容, 而淪為類似社會科學概論的教學模式。 4.

(13) 1998 年後臺灣進行教育改革,面對自由與民主逐漸深化鞏固的臺灣社會, 公民教育課程也大幅修正,往民主化公民教育發展,將過去的公民、現代社會 和三民主義合併為「公民與社會」課程,課程綱要調整教學內容,在原有學科 化公民教育的基礎上,融入民主政治與法治社會的概念1,以培養具公民意識、 瞭解公民責任、有參與意願的公民為目標,讓公民教育的內涵,從意識型態灌 輸的工具,到社會科學知識的傳遞媒介,到今日培養公民資質養成、民主憲政 教育的推手,可看出公民教育已盡可能順應社會變遷,符合社會民主化的實際 需求。 「公民與社會」課程在 2007 年列入大學入學的指定考科,在臺灣考試引導 教學的環境中,雖然公民課程比過去受到重視,但公民老師仍可能有在進度與 升學成績的雙重壓力下,在課堂上只能偏重認知層面的教學,忽略公民活動的 實踐,即使如此,我們仍期許新興的「公民與社會」課程對高中生這群「未來 公民」而言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高中的公民教育,究竟如何實現公民社會的期 待,有效培養學生權利意識、公民責任、公共參與的能力、獨立批判思考的精 神與尊重寬容異己的態度,避免淪為「紙上談兵式」的教育,這不僅是課程教 材內容編寫的問題,更與校園內行政人員、教師教學專業與家長的態度有關, 甚至會受整體社會氛圍的影響。 臺灣社會過去大多數的成人並不鼓勵青少年放太多心思關心實際的社會事 務,「把書讀好就好,其它事不用管」,這句話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曾被大人告誡 過, 「學校中不要談政治」更被許多教師奉為規臬,導致學校的公民教育和社會 現實產生鴻溝,以致無法產生更積極引導社會發展的力量。 臺灣的高中生,在經過高中階段「公民與社會」的課程後,應該是擁有相 1. 2009 年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修改為高一必修的四大主題,分別是「自我、社會與文化」 、 「政. 治與民主」 、「道德與法律」和「經濟與永續發展」等四個議題,另外高三選修還有「現代社會 與法律」和「民主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從中可看出對民主政治的重視。 5.

(14) 關知識的,但在他們的生活中卻缺乏實踐機會,如同被要求反覆閱讀學習機器 的操作說明書,卻從來不被鼓勵接近親自觸碰運作這台機器,或只被允許玩玩 機器模型,從事象徵性的參與(tokenistic participation),在受限的範圍內做出選 擇(沈寶瀠,2005;林宇玲,2010)。 學校課業的壓力、缺乏足夠的支持、缺乏適當的機會與管道關心、關注甚 至參與公共事務,高中生常被排除在與他們權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決策過程之外, 他們不能投票、也不被鼓勵參與的這個事實,意味著他們只能以被動而疏遠的 態度觀察這個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公共議題或政治討論對他們而言只是抽象 的概念,而也因此年輕世代普遍對政治不感興趣,或被社會大眾批評冷漠、不 負責,但這只不過是他們對自己感受的「被排除」與「無力感」的合理反應, 當他們沒有權力影響某項事務的決定時,為何還要費心去了解它呢? 尤其在我國法律年齡限制不一致的規定下,高中生經常被夾困在兩種矛盾 的要求之間:成人一方面訓勉他們要「負責」 ,一方面又對他們施與各種禁令和 控制,在法律上否定他們作決定的能力;他們不斷被督促要「成熟」 ,同時又被 持續提醒其實並非如此,然後再被批評是對公共事務冷漠,久而久之,這些青 少年們似乎也習慣了這個「標籤」 ,默認了這項指責,甚至也開始覺得自己的確 是不具能力、冷漠的一群,形成被消權(disempower)的現象。 但事實上,公民能力的培養絕非在公民課堂中就可完成,更不會在成年的 那一刻自動頓悟,如同美國學者 Dewey(1977)所提倡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教育不是為未來的生活準備,教育本身即應該是生活,國家社 會對於兒少的成長發展,不應僅止於提供基本需求的照顧,更需重視「公民身 分」與其轉銜的過程。 行政院青輔會2在 2004 年通過「青少年政策白皮書:行動綱領」 ,其中第五. 2. 同註腳1 6.

(15) 章〈青少年公共參與〉中提到,在民主深化的過程中,應協助青少年發展其公 民身分,促進青少年的公共參與,從社區、地方到中央各層面同時推展,除了 鼓勵青少年透過志願服務方式對社會做出貢獻外,也透過校園中的校園自治事 項或社區中的發展,讓青少年有進行公共討論、參與決策、並進而組織行動的 機會,甚至在政府部門政策制定決策的過程開放青少年參與的管道;也就是同 時從校園、社會與政府部門三方面,提供多元的參與管道,期待在實踐參與的 同時,能培養青少年成為具備深化民主能力的公民。 在高中階段的校園自治參與,政府於民國 102 年 7 月公布修正後的「高中 中等教育法」中,明定學生作為教育權的主體,對於校務應有適度參與的機會, 法規中第 25 條、第 55 條規定「對學生學業、獎懲有關規章或影響其畢業條件 之會議,應有由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參加」 ,開啟高中學生校內公共參與學習的 重要機會。在第 53 條也指出除了參與校內事務,學生可透過成立全校學生選舉 參生之學生相關自治組織,發展學習公共參與之能力(黃旭田,2014)。 而志願服務類的社會參與,教育部也逐步推動實施「服務學習」課程,讓 學生透過參與各式公益活動或服務,落實品格教育,培養公民責任與公民參與 的精神。根據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服務學習方案,規定高中(職)一、二年級學 生每學期至少參與 8 小時的服務學習,並公布「志願服務法」,在推動志願服 務的同時,也一併推展服務學習,青輔會3亦訂立「中等學校服務學習補助辦法」 , 讓青少年服務學習活動獲得鼓勵 但在高中的校園參與和社會參與蓬勃發展的同時,政治參與卻似乎較不被 鼓勵或重視。 在 2014 年九合一選舉後,公民團體要求修改憲法第 130 條降低投票年齡至. 3. 同註腳 1 7.

(16) 18 歲的聲浪逐漸升高4,但各界仍有許多人對青少年的參與能力感到質疑。而高 中教育正是青少年邁向 18 歲的關鍵階段,高中生們的政治參與更應該被重視, 高中公民教育對於引導青少年進行參與的關鍵任務責無旁貸,由校園與社會共 同協助高中生盡早發展其公民身分,政策應由消極性的權利保障進展到積極性 的提供參與的資訊、機會與管道,透過公共事務的參與,才能強化高中生公民 意識與國家認同,形成休戚與共的公民意志。 研究者身為一個高中公民教師,觀察到雖然高中生活與大學生活存在相當 大的差異,但仍是有許多對公共事務懷抱熱忱的高中生會盡其可能的進行政治 參與,不禁想瞭解:高中生的校園生活不如大學般自由,所能利用的時間與活 動範圍相對受到許多限制,校園生活佔據高中生日常生活最多數的時間,在這 樣的條件下,高中生能透過哪些方式關心公共事務,進行廣義的政治參與,參 與的動機又為何,在過程中高中生的身份讓他們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與阻礙,學 校、家庭在其參與歷程中扮演著何種角色,而這樣的參與對高中生產生什麼樣 的改變,高中公民教育又應該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都是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 貳、研究動機 關於政治參與的研究在國內外都有豐富的文獻,包括規範性的政治理論研 究與經驗性的政治理論研究。二十世紀初期的研究焦點多集中在投票、選舉行 為或,直到六、七十年代以後,現代政治學的研究焦點逐漸從選舉行為轉移擴 展至示威遊行、集體活動、及特殊接觸等其他的政治參與行為,研究主題也更 為豐富;其理論分析層次從巨觀分析(macro analysis)到微觀分析(micro analysis), 4. 2014 年 12 月 24 日,近七十個公民團體組成「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 ,由聯盟代表偕同修. 憲提案委員鄭麗君委員及盧秀燕委員,拜會立法院國民檔與民進黨黨團,要求十八歲投票權應 優先納入修憲清單,並修正公民投票法,讓滿十八歲少年們有機會參與 2016 修憲複決公投。 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新聞稿:http://18vote.org.tw/newsDetail.php?id=16 8.

(17) 從個體面到整體面的資料研究的累積,形成頗具規模的知識體系。 而國內大部份政治參與的實徵性研究,主要著重於參與者的個人因素、政 治社會化、政治參與態度,與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且多從量化研究 的觀點,透過問卷調查不同變項間,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 與政治效能感、參與途徑、參與行為等變項進行量化數據分析。 關於政治參與的研究對象也很多元,從大學生、教師到一般民眾,或是特 殊身份如軍職人員、原住民等,涵蓋範圍很廣,但侷限於政治參與探討的內容 主要以選舉投票、參與政黨、與官員的接觸等行為為主,故未滿二十歲的學生 群體,很少成為「政治參與」的研究對象,至多有陳義彥(1978) 、張經瑞(2005) 、 鄭州宏(2012) 、蔡孟凌(2013)等人針對大學生政治參與的研究,但也都是如 上所述以量化研究為主,探討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行為的關係。 而在高中校園關於「參與」方面的研究,因為年齡限制,多是以「公民參 與」或「公共參與」為題進行調查,包括蕭揚基(2000、2001、2004)對臺灣 中部地區高中生及彰化縣的高中生進行公民意識形成之影響因素分析,從家庭 因素、學校公民教育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對公民意識與參與行為進行的研究, 與鄭慧蘭(2001) 、陳南州(2005)的研究,結果都顯示高中生的公民參與態度 與公民參與行為,受家長管教、教師教學與社會環境因素影響很大,研究者皆 有志一同的建議學校公民課程應結合社會變遷,教師以身作則,以民主方式教 導,關注學生的自主性,透過示範、辯論和實際參與等方式,讓學生在民主的 氣氛中學習,提供學生思考民主價值的機會,進行知行合一的參與,有助於學 生公民意識的養成。 不同研究所關注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分類也不盡相同,蕭揚基(2000) 定義為「蒐集資訊的能力」、「社團活動的參與」、「社會義務工作的參與」以及 「政治性活動的參與」 、鄭慧蘭(2001)則將學生的參與分為班級參與、學校參 與、社會參與;李沛青(2011)將參與行為定義為「搜集資訊及理性討論的行 9.

(18) 動」 、 「社會義務工作行動」與「尊重扶助弱勢行動」 ,這些參與行為仍多以校園 自治活動、社團活動、或社會服務為主,政治性的活動似乎並非參與的主要項 目,且調查政治參與的結果多呈現中低參與程度的現象,蕭揚基認為這反應了 高中學生對政治等公共事務雖有某種程度的關心,但未能將這份關心化為具體 的參與行動,並認為這個結果跟社會傳統觀念,例如認為政治是一種髒事,能 不談就不談等看法有關,學生在缺乏管道與資訊來源也不被鼓勵的情況下,自 然也無從「參與」。 但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許多研究者亦開始注意網際網路平台的使用,提 供了一種新興的政治參與途徑,如張卿卿(2006)指出網路已提供新形式的政 治參與形式,包括「政治資訊蒐集」 、 「政治意見交換」與「政治意見表達」 ,過 去政治參與的方式常被限縮在投票行為、參與政黨、競選活動等層面,不具投 票權的高中生的確較無法進行參與,但在網路提供了公共參與的新型途徑與社 群網站的廣泛使用後,即使是高中生,也能透過網路進行政治參與。過去網路 參與行為的研究對象多都指針對 18 歲以上的青年5,較少針對高中生進行網路 公共參與的研究,但其實不論年齡,只要會使用網路都有對公共議題發揮影響 力的可能,除了不能投票、競選外,一般公民能做的資訊蒐集、意見交換、甚 至表達意見,對高中生而言都是可行的,在網路平台上也提供了許多社會運動 或參與的資訊,低門檻的環境也大幅增加了高中生政治層面公共參與的可能性, 早期的研究也較少將網路改變政治參與形式與環境的情況列入研究中,故研究 者期待透過本研究去瞭解那些不具投票權的青少年是如何透過網路開啟他們的 政治參與的可能,進行他們的各種參與行動。 此外前述對政治參與的研究皆僅止於量化分析變項間的相互關係,而並未 5. 王泰俐(2013) 「臉書選舉」?2012 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曾淑. 芬、何振誠(2011)E 世代的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網路知名部落客為例、張卿卿(2006) 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 10.

(19) 深入瞭解這些參與行為對研究對象心理影響與公民素質養成的變化,雖然研究 結果皆認同公共參與對公民素質的養成具有重要性,但實際中公共參與是如何 影響研究對象的心理態度,在國內較少人對青少年或學生進行類似的研究。但 在社會工作領域中,社會工作者常透過參與讓新移民女性、社區民眾、偏差行 為青少年、老人,增進自我效能感與能力,在其領域稱為「充權模式」 (Empowerment) 6。 關於賦權的概念,可以說是對個體自我能力肯定的信念或為達到目標逐漸 增能,並能覺察權力結構壓迫的現況,持續地去質疑、面對壓迫結構,並挑戰 其中的權力關係。 近年來被廣泛運用在社會工作領域、醫療護理工作、社區工作或是教育領 域,研究對象包括女性、社區參與的民眾、老人照護、醫療領域中的傷病患、 教師教學、學生、青少年、企業管理與社會工作者本身的賦權等,對象也非常 多元,研究多使用質性訪談與參與觀察,較少使用量化典範進行研究。 檢視國內相關的文獻,關於從賦權觀點觀察公共參與者的改變,許多從新 移民女性的賦權出發,如邱琡雯(2007)於其著作《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 的亞洲新娘》一書中,即談到新移民女性的社會參與和工作參與帶來的賦權改 變,認為透過參與能彌補新移民女性的相對剝奪感,重新找回權力並加以控制, 增加與社會良性互動,自我強化提升建立自我認同,並積極影響週遭類似經驗 的人;劉玟妤(2009)在其學位論文也以「臺灣新移民女性之公共參與:賦權 觀點」為題,探討新移民女性在不同的公共參與途徑中的賦權歷程,也認為公 共參與有助新移民女性的意識提升,對其賦權具有重要性;張欽星(2009)探 討新移民女性志願服務的賦權歷程,也認為志願服務這種社會參與有助於新移 民女性建立人際網絡,提升自我意識,達到正向的賦權經驗。. 6. 在教育領域一般翻譯成「賦權」,但其實是相同的概念。 11.

(20) 方怡文(2006)針對女性網路參與及賦權進行了質性研究,認為女性在網 路上能平等且不受拘束的發言、分享經驗,幫助有同樣困擾的網友,成員在互 動中能產生認同與支持,跨越了身體與現實世界的限制,改變原本由男性主導 的環境獲得解放,雖然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讓她們也不願曝光真實身分動員爭 取權益,但整體而言,方怡文仍認為網路參與有助女性的賦權。 故從賦權觀點探討女性─尤其新移民女性─進行公共參與的變化歷程,有 相當豐富的研究,其研究結果也顯示透過參與能讓女性或新移民女性得到能力 與自信、自我效能的提升、並且勇於爭取權利、融入社會,有益於人際互動的 發展,這些研究皆可供本研究作為借鏡參考,當高中生在進行政治參與行為時, 其改變歷程又是如何,政治參與是否同樣能讓高中生提升自我效能,勇於爭取 權利? 賦權在青少年參與方面,也有少量的研究是針對青少年實施志願服務的社 會參與作探討,如吳建隆(2007)研究大學生志工服務,認為該經驗能讓大學 生獲得能力上的提升;王明鳳、黃誌坤、陳晏禎、姚淑吟(2009)對育幼院的 青少年院生進行老人志願服務的研究,認為孩童能在服務的過程中,感受被服 務者的感受,進而針對被服務者的需要規劃服務內容,增強其自我掌控、完成 行動及掌握外界環境的能力。 林宇玲(2010)讓國小學生透過新聞營的方式,以公民的身份進行公民參 與,從關心身邊事務開始,進行校園的飲水機設備調查,成功讓校長重視飲水 機的安全與衛生問題,由此可知,即使是國小學生,只要引導方式正確,也能 進行有意義的公共參與甚至政治面向的討論,並藉由參與行為增加參與者的能 力、效能感與未來的參與意願;但高中生的相關研究就著墨甚少,且非常欠缺 政治參與層次及網路對其參與影響的研究,可能過去研究者礙於投票年齡的限 制,都不認為青少年或高中生能進行政治參與。 由此發現,目前存在的研究似乎尚無法解答研究者想要瞭解「高中生能透 12.

(21) 過哪些途徑進行政治事務的參與?」、「參與的動機又為何?」、「政治參與的歷 程會對高中生的產生什麼改變或影響?」故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希望能針 對「高中學生在政治參與的歷程」進行探究。.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望透過訪談高中生個案進行政治參與的經驗,探究其在參與過程 中的改變及遭遇的困難與挑戰,與這樣的經驗對其產生什麼樣的改變,以瞭解 在高中階段如何透過公民教育培養關注公共事務、具有公民責任感、願意採取 行動參與的未來公民,共同建構更完善的公民社會。茲將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一、認識高中生政治參與之行動,瞭解高中生政治參與的歷程; 二、分析政治參與行為對高中生個人之影響; 三、提出對於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教學之建議。. 貳、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探討之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一、高中生個案進行政治參與的途徑? 二、高中生進行政治參與的動機、目標與過程中的困境為何? 三、高中生個案在進行政治參與歷程產生哪些轉變? 四、根據研究結果,嘗試提出對於高中促進學生進行政治參與的建議,提供高 中公民教學之參考: (一) 公民課程應如何鼓勵學生進行政治參與,以培養具有權利意識、負有 公民責任、有參與意願與能力的公民? (二) 公民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參與?. 13.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政治參與 壹、「參與」與「政治參與」 「參與」(participate)的概念從字義來看,是指對於某種行動的分享(take a part or share with),楊國樞則將「參與」定義為一個人在團體中,投入個人思想、 行動及其他資源,以影響團體產生某些預期結果的活動;蕭揚基(2000)指出 參與是社會成員對組織投入或專注的行為,包括主動的涉及與被動的牽連行 為。 「參與」這個詞彙常與其他名詞做連結,如公共參與、公民參與、社會參 與、政治參與及文化參與等,根據不同的研究對於「參與」一詞也會有不同的 定義或概念,但一般係指團體中的成員,積極投入團體的活動中,與他人進行 有效的互動(許文傑,2000;鄭慧蘭,2001:12) 。而公共參與或公民參與的概 念涵蓋的範圍較廣泛,而社會參與、政治參與、文化參與等概念則會較限定在 特定的條件中。 政治參與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城邦時期,其後很長的時間人民只得 被動地接受帝王或君主的統治,直到十八世紀後隨著工業社會進步,中產階級 興起,人民開始要求參政權,擁有決定統治者或決定政府的政策或決定的影響 力。 政治思想家盧梭認為公民參與政治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一種滿足,認為普 遍而平等的政治參與是政治進步的表徵,政治參與的權利取得並非一蹴可幾的, 最初能享有參政權的就只有那些受較高教育的、較具經濟能力的、以及社會地 位較高的成人男子,之後經過各種抗爭才逐漸取消經濟條件、教育程度、種族、 及性別等限制,從而使政治參與漸漸成為一個全體公民共享的經驗。 14.

(23) 政治學者對於政治參與的意義也有不同的見解,學者 Scaff 將政治參與分為 「交互性的行動」與「工具性的行動」兩種。前者認為政治是人們力圖互惠地 生活在一起的方式,公民時常聚在一起,設定一些可供討論的議題,從而各紓 己見、相互討論、共同決策,期能解決彼此間的衝突,在參與過程中增進政治 知識、孕育公民德行。後者則將政治設想為稀有資源─即權力,的競爭,政治 的過程就是權力的形成、分配及執行,政治參與是影響或控制權力分配的一種 政治行動,透過如競爭性選舉等方式,賦與少數政治菁英統治權力,而這種參 與有保障公民權利、擴大公民利益、提供政治系統正當性等功能(Sacff, 1975, 引自郭秋永,2006:24)。 其差異可概述於下表之中: 表 2-1 政治參與的兩種基本概念 區別標準. 交互性的行動. 工具性的行動. 主要界定語詞. 分擔共享. 參與加入. 價值取向. 互惠. 競爭. 行動類型. 公民彼此溝通. 公民影響菁英. 行動目的. 公道. 權力. 功能. 促進自我實現 增進政治知識 孕育政治美德. 保障權利 擴大利益 確保正當性. 郭秋永認為在當代既有的研究文獻中,規範性研究主要反映「交互性行動」 的參與概念,而經驗性研究則反映「工具性行動」的參與概念。 M.Weiner 將政治參與界定為「指涉任何運用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企圖影響 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之人事的自願行為。所謂人事,是指公共政策的抉擇,或 公共事務的推行、或政治領導人物的選擇;而自願行為包含成功的或失敗的, 也包括有組織的或無組織的,還涵概突發性的或持續性的自願行為。」 (引自郭 秋永,2006:26) 15.

(24) Verba & Nie (1975)則將政治參與界定為「一般公民或多或少直接地以影響 政府的人事甄選或政府政策為其目標,從而採取的各種行動。」上兩種說法將 政治參與限定在「自願性的參與」行為,排除非自願性的、支持性的、符號性 的參與、動員性的參與行為,Verba 更認為政治參與應僅限於「正規且合法的政 治管道」 ,也就是不包括暴動、抗議、暗殺等行為(引自郭秋永,2006:29-30)。 但 S. Huntington 為不該劃地自限,逕對政治參與的性質做出「先驗假定」, 認為許多參與行為難以斷然區分其性質,或不應忽略一些參與行為連帶的動態 關係及影響,故其主張政治參與就是「一般公民影響政府人事或決策的行為, 可以是個人的或是群體的、組織或是自發的、持續的或間斷的、規律的或突發 的、合法的或非法的、和平或暴力的、成功的或失敗的行動。」 (郭秋永,1990) 統整以上界說,政治參與至少應包含四個要素:公民、行動、政府、目的, 以下即從此四要素進一步分析政治參與的涵義。. 一、公民 政治參與的主體是公民,一般認為不包括政府官員、民意代表等政治人物, 而公民是一個國家享受權利與負擔義務的國民,狹義的公民須達法定年齡,才 擁有公民權利,最普遍的即為選舉權的開放與,而大多數國家都存在有公民權 的年齡限制, 但年齡限制訂在哪個階段則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目前世界上 一百六十八個國家接將公民法定年齡的現制標準訂在十六歲到十八歲之間,除 了南韓的十九歲與日本已修法下降至十八歲的日本外,僅剩臺灣將公民權年齡 限制訂在二十歲。訂定年齡限制的原因主要是認為行使公民權利需要具備一定 的心智成熟與辨識能力,不過此年齡成熟度的判定也是成人所定義,故也容易 受「年齡歧視」影響產生「世代正義」的問題。根據臺少盟與青輔會的調查, 民眾普遍對青少年的政治與社會參與能力抱持不信任的態度,認為其能力尚不 足以承擔行使公民權利之大任,反對降低年齡限制,此舉無視社會的變遷與發 16.

(25) 展而限縮青少年的公民權,值得檢討。 倘若我們認同 S. Huntington 所說政治參與不該做出先驗假定,則這裡的公 民不該僅限狹義具有公民權利的公民,而應該包括所有有能力採取行動對政府 產生影響的人民,不論是未具公民權的青少年或是不具國籍身分的新移民等, 皆應可成為政治參與的主體。. 二、行動 政治參與的核心即是須以具體之行動來呈現,包括投票、勸說他人投票、 參與政黨、或參與政治相關的活動、遊行、示威、抗議等,若僅有某種態度或 想法,卻未以行動展現,則不算是政治參與。而此行動不論是自發的或動員的、 成功的或失敗的、合法的或非法的,都算是政治參與。 而政治參與的行動類型,則待之後章節再做論述。. 三、政府 政治參與和政府的人事或政府的公共決策或行動有關,而不論是地方政府 或地方政府。公民可透過選舉或相關的活動決定政府人事職位的人選,間接影 響公共決策,亦可透過直接的行動,如陳情、請願、示威、抗議、連署、公民 投票等,對政府政策的決定與執行產生影響。若僅是對學校或者對私人企業的 抗議行動,皆不符合政治參與的定義。 但對於高中生而言,校園是他們生活最主要的場域,當面對校方不合理的 規範,高中學生的反抗行動,是否真的與政治參與的意義無關,亦或其中具有 一些關聯性,研究者欲透過研究瞭解高中生校園參與和政治參與的關聯性。. 四、目的 有句話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政治參與也不能是漫無目的的。一般而言 17.

(26) 當公民採取行動,不管是經由政治參與滿足自身的需求,或是意圖以行動影響 政治決策以促進自我或團體目標的達成,皆會有影響政治體系內價值的權威性 配置的企圖。政治參與的目的不一定要立刻實現,甚至可以說有許多行動都是 經過漫長的過程才達成其目標,更多是沒有結果的,但即使無法獲得即刻的改 變,透過行動也能達到宣傳理念、引起更多民眾關注的目的,故政治參與應有 其目的,始符合政治參與的條件。那麼高中學生在其求學時期且不具有公民權 利的階段,進行政治參與的目的為何,將是本研究欲探知的目標。. 五、小結 本研究將政治參與界定為「一般人民自發或動員透過合法或非法的方法, 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政府的人事或政策為目的,採取的各種行動。」而高中生 也能是政治參與的行動者,本研究將以高中生作為政治參與的行動者,瞭解其 政治參與行為的類型、目的等,並探究其在參與歷程中的改變。. 貳、政治參與行動的類型 國內學者郭秋永(1993)參考 Verba & Nie 的理論,將政治參與區分為四 種參與型式,包括公民主動的接觸、合作活動、投票、競選活動。 盛杏湲(2011)則將政治參與的模式分為慣常性與非慣常性兩種。慣常性 的政治參與依影響的目標再細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嘗試影響政府人事的活動, 如投票及競選活動,包含除了投票以外的所有在選舉過程中,企圖影響選舉結 果的活動,包括勸說他人投票給某候選人、參與選舉有關的集會、捐款給候選 人或政黨、幫某候選人助選等。第二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是試圖直接影響政府 的政策決定與行動的活動,包括政治溝通、合作性活動、接觸政府官員或民意 代表及公民投票。政治溝通指接收政治訊息、介入政治討論、向政治領導者表 達支持或抗議訊息等關注、討論、評論政府作為之活動。合作性活動包括自己 18.

(27) 與他人一起為某種共同的目標或利益而努力,如參與集會、演講會、組成團體 等。接觸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是指為了某些私人或團體的理由而接觸民意代表 或政府官員。除此之外公民投票也是近代許多國家公民擁有的政治參與權利, 直接用投票的方式表達對某項議題或政策的意見。 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活動包括遊行、示威、抗議、抵制、暴動等抗議性的 活動。 表 2-2 政治參與行動的類型. 體制內政治參與. 影響政府人事. 投票 競選活動. (慣常性) 影響政府決策或行動. 政治溝通 合作性活動 接觸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 公民投票. 體制外政治參與. 遊行、示威、抗議、抵制、暴動. (非慣常性). 因為慣常性與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在高中公民課程中多以「體制內」 、 「體 制外」進行分類,故以下以此為名進行進一步的整理:. 一、體制內的政治參與 1. 投票、競選活動 在諸多政治參與中,投票應該是最普及、最常見、最規律、最簡單、 行動者花費成本最少,且最具影響力的一種政治參與,同時也是研究最豐富的 一個政治參與行為,但在本研究中,限於研究對象設定在高中階段,不具有投 票資格,故僅能就其餘的選舉參與行為做討論。林嘉誠(1989)認為在選舉參 19.

(28) 與行為中,除了投票行為之外,其餘選舉行為包括:選舉時是否有勸說他人投 票給某候選人、參與選舉有關的集會、捐款給候選人或政黨、幫某候選人助選、 聽政見發表會、閱讀選情、與他人討論選情等等,但這些行為所需的主動性程 度就較投票行為更高,並花費更多的成本進行,但不具投票權的人也能投入的 政治參與行為,故較可能會是高中生能進行的政治參與行為。 2. 政治溝通 除了透過選舉活動外,人民還可以用各種方式來關注公共事務,表達意見 或偏好給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包括接收政治訊息、介入政治討論、向政治領 導者表達支持或抗議訊息,評論政府施政作為,這在民主政治中皆扮演非常重 要的角色。根據美國在 1973-1990 年所作的調查,發現有 5%的民眾曾寫信給報 紙表達立場、也有 5%的民眾曾公開發表有關公共事務的演說,這群公民可能是 重疊的群體,在生活中接收第一手的政治資訊、將之消化後再傳遞給身邊的人, 而這類型的參與也沒有明顯的年齡限制,任何人皆可進行,但這類的行動必須 由行動者自行主動願意去接觸訊息,吸收後再產出自己的意見,再進一步表達, 過程須負擔更高的成本。且除非這些表達的人數達到一定的程度,否則對於政 治產生的影響力通常較小,而這類的政治溝通行動影響的範圍可能只影響少數 人,也可能影響範圍很大。此類型的參與,對於高中生來說門檻略高,但也是 一種政治參與的可能性。 3.合作性活動 公共事務不能只靠一個人孤軍奮鬥,更多時候需要靠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組 成團體,集合眾人的力量來促成某種目的的實現。可以是組成正式團體,或者 是參與非正式團體,僅在有活動時才集結。組成正式團體依人民團體法有年齡 限制,但參與非正式組織的活動則無,故高中生較有參與的可能,但合作性活 動同樣需要主動程度較高的成員的集合與合作,故需要的成本也較高。 4.與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接觸 20.

(29) 在選舉行為中,公民參與的時機往往由政治人物預先決定,但公民平時當 有特殊意見或需求時,也可主動與政府人員接觸,例如透過寫信、打電話的方 式,期望政府施行或撤回某種行動,但除非表達人有一定的數量,或者當事人 本身背景不容忽視,否則對政府產生的影響不大,若有一定的人數時,政府官 員可能在壓力下順應民眾的要求。但這種參與方式對於高中生來說困難度更高, 若無特殊管道似乎可行性很低。 5.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雖然是公民透過投票方式來表達對公共事務的意見,但因為也有 年齡的限制,故在此不多做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4 年蘇格蘭舉行的獨立公 投,公民年齡調降至 16 歲,讓更多年青人能夠為自己的未來投下決定性的一票, 其民主審議的意義深根校園教育。澳門民間公投管理委員會也讓年滿 16 歲具有 澳門居民身分的市民以電子方式公投,其他許多地區或國家的民間團體也都極 力爭取投票年齡降至 16 歲,這些例子也多說明了調降公民政治參與的門檻,乃 是民主社會的趨勢。. 二、體制外的政治參與 體制外的政治參與指用直接行動或非慣常性的方式行動,如遊行、示威、 抗議、抵制、暴動等,表達意見,希望政府能有所回應。此種政治參與一般來 說會是直接行動,將焦點置於特定的議題上,傳達極高的訊息與能量,且需要 大量自主持續有效參與的民眾,最常發生在社會劇變、人民生活困苦的時候。 可依 Marsh 與 Dalton 的觀點,將各種活動從輕微到嚴重分為四個層次(引 自盛杏湲,2011) 。第一層次,包括簽署請願書、合法的遊行示威,屬於慣常性 政治參與到非慣常性政治參與的過渡性活動,仍屬合法可接受的民主活動範疇。 第二層次,為直接的行動,如抵制,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第三種層次,屬於 違法但和平非暴力的行動,如未經許可的罷工,和平佔領建築物等;第四種層 21.

(30) 次則是訴諸暴力的違法活動,如人身傷害、暴力佔領建築物、破壞等;若超過 第四個層次,則已超過政治參與的範圍,如放置炸彈、革命,並不在我們的討 論範圍中。學者認為這四種行動具有累積性,會從事較高層次行動的公民,通 常也會從事較低層次的活動。 但因為非體制內的政治參與行動較無身分或年齡的限制,故輕微的第一階 段、第二階段的行動類型,高中生進行行動的可能性比較高。. 三、網路政治參與 上述的政治參與行為的形式,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普及化,國內外學者 逐漸關注到資訊科技與網路使用對社會生活行為產生的影響。尤其在 Web2.0 技 術發展與社群網站的普及化後,改變了過去媒體使用的型態,每位網路使用者 不需要太高深專業的技術門檻,就可以透過簡單的步驟,將自我的想法、最新 的訊息或者是影音多媒體以好友名單、串聯方式,即時地擴散分享出去。這種 傳播方式,改變了閱聽人過去僅能單向接收的角色,衝擊傳統媒體的地位,讓 閱聽人可以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也提供了參與形式的另一種可能性,公民 們透過網路即可能進行各種參與行為。 過去研究者將網路算入普通傳播媒體的一種,作為影響參與行為的一個變 項,如鄭慧蘭(2001)在研究結果中提到「上網時間」太長,對參與的態度有 負面的影響,國外的研究也指出,網路的使用可能降低政治參與,原因主要來 自於三個推論:一、網路使用可能加深政治資源取得的鴻溝,因為原就擁有較 多政治資訊資源的民眾可能也是網路使用者;二、網路提供多元的娛樂內容, 具有「時間取代」的效果,降低網路使用者接觸政治資訊的時間與意願,也降 低民眾接處一般傳統媒體的時間;三、網路使用造成人際疏離,降低人際信賴, 同時也可能降低傳統團體組織對政治運作的正面影響(Jennings & Zeitner, 2003; 引自張卿卿,2006)。 22.

(31) 然而也有學者持相反的觀點,認為網路的普及與便利性提升了政治訊息擴 散的速度與數量,因而降低了相關資訊取得的成本,間接鼓勵民眾政治參與、 在網路上與他人討論公共議題等行為、甚至能更有效地進行組織動員(Corrado & Firestone, 1996 ;Bimber, 1998, 2000;引自張卿卿,2006)認為網路的使用有助民 眾進行政治參與,讓民主政治正常運作。張卿卿(2006)則將網路使用時間的 性質分為「休閒時間」與「工作時間」,根據其研究,「休閒上網時間」愈多, 的確如同上面研究者所說,有「時間取代」的效果,對政治參與有負向影響, 但「工作上網時間」的影響則不顯著;王泰俐(2013) 、曾淑芬與何振誠(2011) 的研究則明確顯示,網路社群媒體使用愈多,線上的公民參與行為愈多,線下 實際生活的公共參與行為也會愈積極。 在臺灣探討網路使用與公共參與應有其重要意義,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網路 資訊中心的調查顯示,2014 年臺灣有 1,763 萬人具有網路使用的經驗,十二歲 以上民眾上網率穩定保持在七成七,尤其十五歲至十九歲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 半年內使用網路的比例高達 99%,透過行動裝置使用行動或無線區域網路的人 數也大幅成長,可見網路族群以年輕人為主體,網路的使用對其政治參與產生 什麼影響值得關注。 前面提到一般人認為年輕世代普遍對公共事務冷感,可能因為年輕人的效 能感較低、缺乏參與機會與管道、欠缺參與能力,但網路參與的特殊性,讓網 路政治參與的門檻降低,對於這個缺乏參與管道與參與機會的群體來說,正好 成為參與的突破口。 網路媒體能夠提供多元且便利的參與模式,隨著對網路的熟悉,就愈可能 發展出專屬網路的另類參與形式。高中生很容易在網路上透過各種搜尋引擎、 社群網站或數位學習平台,擴展延伸上述校園參與、社會參與及政治參與的參 與形式,進行組織和討論,尤其是政治參與,更因為網路空間不同的特性,讓 參與型式展現比過去更多元的樣貌。 23.

(32) 透過網路一群素不相識的年輕人可以瞬間集結前往八八風災災區救災並協 助災後重建,透過網路訊息與媒體的配合,可以在短時間內號招數十萬人上街 遊行、可以在一天內募得上百萬的資金、可以進行過去困難如不可能任務的立 委罷免行動,也可以讓不同校園內的學生串聯起來關注校園的轉型正義或關心 國際事務,網路參與是一種特殊的參與形式,從低度參與到深具影響力的高度 參與,都可能透過一臺電腦、一條網路線不限時空地點的進行。 參考張卿卿(2006)的研究,在其基礎上,本研究將網路參與行為形式分 為四種, 「資訊的搜集」 、 「意見的表達」 、 「意見的交流與討論」與「網路的組織 與動員」: 1. 資訊的搜集 多數研究都指出網路是年輕人獲得資訊的最重要管道,臺灣網路使用者 最常使用的服務前三名主要是網路社群、即時通訊軟體與瀏覽網頁,顯示民 眾上網首要目的為社交,但使用社群網站時,瀏覽文章與新聞(70.46%)的比 例高於發表文章或發佈照片(42.64%)、打卡(23.06%)或玩遊戲(22.01%),顯示 民眾已很習慣透過社群網站作為接收資訊的來源(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14)。 網路提供的訊息與過去媒體不同,在一些資訊平臺上,如電子佈告欄(B BS),使用者只要有帳號跟網路,可以隨時隨地不受限制地上傳各種消息 與資訊,進行各種公共議題的「爆料」,透過網友的關注和分享,短時間內 可以獲得大量的點擊,吸引大眾媒體進一步的擴大報導。除了圖文照片外、 網友也透過使用超鏈結方式,讓眾人可直接連到相關網站,也能提供投書對 象的聯繫方式,如政府機關、立委、議員的電子信箱,或即時提功各種動員 資訊,如八八風災、三一八學運期間,網友們透過網路動員參與救災和街頭 抗爭、更透過網路向社會募資金和物資,迅速有效凝聚散居四面八方但有志 一同的群眾,都是很好的例子。 24.

(33) 2. 意見的表達 Chang 在臺灣進行的研究顯示,臺灣大學生透過網路表達政治議題意 見的情形高於其他媒體(引自張卿卿,2006) ,這也呼應了上述的觀點,網 路的使用提供了年輕世代另類的公共參與管道。 網路可以讓民眾不分年齡搜尋到各種議題的資訊,網路的匿名性也讓年 輕人,尤其是青少年,擺脫年齡的限制和其他現實的條件,減少現實參與 的風險,真正平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擁有真正平等的話語權,可 以透過言語的內容說服他人,而不會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被排除在討論之 外。網路的開放性也讓青少年擺脫過去在現實參與的被動狀態,能真正自 主的在網路空間中,對自己關注的議題發表自己最真實的見解、想法、觀 點,甚至直接向政府機關、政治人物陳情表示意見,不受平常生活中的限 制與束縛,這些都能增強其參與的效能感。 3. 意見的交流與討論 網路不同於傳統媒體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提供讓使用者與他人進 行意見討論的平臺,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自由地與他人進行資訊的交流互動, 更能認識與自己想法理念的夥伴。 研究也顯示若僅是消極地透過網路關注公共議題的資訊,這種單向的 接收,與傳統媒體提供的功能相差無幾,這種低度參與對實際的參與行為 並無顯著影響,但當使用者積極地透過網路作意見的表達社群網站與他人 進行雙向的交流互動,則互動愈多,其公共參與的行動程度亦隨之提升, 具正向的影響關係(Kushin and Yamamoto, 2010;引自王泰俐,2013)。 4. 網路的組織與動員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許多年輕人透過網路的開放多元超越時間空間限 制的特色,在網路上進行組織動員,以進行各種公共議題的參與,如前述 八八風災的救災行動,是動員社會參與的最好例子;而 2013 年夏日,因為 25.

(34) 「洪仲丘事件」一群素不相識的公民利用網路集結,組成「公民 1985 行動 聯盟」 ,在短時間內僅透過網路討論,就召集了全臺將近二十五萬人走上街 頭要求進行軍事審判等議題的改革,之後的 2014 年太陽花運動也透過網路 集資平台在三小時內募款超過 663 萬,得以買下主流媒體及紐約時報的頭 版,表達運動的訴求7。4 月後「割闌尾」罷免網站的成立,透過網路進行 連署、召募志工、宣傳等行動,讓罷免行動史無前例地快速展開,到 2014 年底首次收集近六萬份連署書達成罷免兩階段的門檻8,在 2015 年 2 月即 將進行臺灣政治史上第一次的罷免立委的投票9,其他透過網路進行的公共 議題動員行動,族繁不及備載,網路組織動員比過去任何社會運動的動員 方式具有更深更廣的影響力。 高中生雖然僅是學生身分,但在這波網路參與中並沒有缺席,2014 年即陸 續看到高中生透過臺灣使用率最高的社群網站 Facebook,組織各項公共議題的 活動,如串聯各校支援香港佔中10、串聯各校關心校園內的轉型正義11、串聯關 注環保議題或僅是校園內規範12制定的討論。依我國人民團體法規定,年滿二十 歲者才具有法律上的結社權,但在網路世界,高中生也可以是組織群眾發起運 動的領導者,而這樣的參與形式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透過網路參與的四種方式,提供了更多元豐富的機會與管道,讓網路使用 者能夠依其需求及興趣,擴展現實生活中的參與進行延伸。對在現實生活中總 是受到種種限制,缺乏足夠參與機會與管道的高中生而言,應是具有特殊意義. 7. 蘋果日報 2014/3/24 百萬買《蘋果》頭版廣告. 8. 關鍵評論網 2014/12/15 超高難度!割闌尾罷免蔡正元近 6 萬連署書送件. 9. 自由時報 2014/12/21 罷免蔡正元若成案 港湖民眾可度「民主情人節」. 10. FB 香港 we are here-校園聲援香港運動. 11. FB 校園轉型正義推動陣線. 12. FB 學生自治大躍進建中自治憲章公民複決 26. 3 千網友 35 分鐘達標.

(35) 的參與形式,其對參與者的影響與一般公民參與行為應是有所不同。 關於和青少年或學生相關的網路參與研究,包括 Quintelier & Vissers (2008) 針對比利時青少年進行的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透過網路與線上討論,關注新 聞或轉發郵件,皆對線下的政治參與有正面影響。使用者可藉由這些線上的活 動,培養參與所需的技巧,線上討論也能提升政治信任度,提升青少年參與的 層次。 Valenzuela et al. (2009)研究大學生臉書使用的態度與行為,結果發現大學生 使用臉書主要是為了校園社交生活與尋找自我需求有關,但與線下的公共參與 行為有正向相關,大學生會透過臉書社團,來進行對校園的公共參與活動,包 括會議討論與集會等,但雖然是正向相關,兩者也僅是低度相關,故 Valenzuela et al. (2009)推論網路社群媒體的使用,可能並非是促進年輕人進行公共參與最 有力的預測變項(引自王泰俐,2013)。 王泰俐(2013)的針對一般網路使用者進行政治參與的研究,同樣顯示網 路參與可以促進政治參與,愈常使用社群媒體獲取資訊的民眾,愈常與他人在 網路上進行意見表達、討論、交流的民眾,也有愈高的可能性進行線上或現實 的公共參與,研究者推論是因為參與線上互動能感受到較多的賦權與效能感, 進而能提升參與的興趣和意願,加深參與涉入的深度。 但網路參與也是具有可能的限制或侷限,例如早期常有對「萬人響應,無 人到場」現象的調侃,認為網路使用者只是鍵盤參與,而不會願意進行真正現 實參與? 學者 Cass Sunstein 指出,網路提供我們自由選擇我們想要接收資訊的權利, 有報導也指出,社群網站的動態資訊呈現計算使用者「按讚」行為的結果,讓 使用者比較容易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這讓資訊容易只在志同道合小群體間互 相流通,使用者可能無法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另一種資訊,使得資訊的取得缺 乏多元性,呈現「窄化的多元」,甚至被說是「小圈圈內的互相取暖」,偏執沉 27.

(36) 溺於迎合自己喜好的論點,而看不到整體社會的現實狀況,也不願與和自己不 同意見的人交流,甚至產生過份的自信,而有傾向暴力的危機。網路上的資訊 太過豐富、複雜,眾說紛云,辨別批判不同的資訊也容易讓使用者感覺資訊爆 炸的疲累感,而因為人性的疏懶,不願意或不容易花太多心力去思考資訊的真 偽,不願對公共事務關注關心。這些問題都是網路參與對民主社會未來的巨大 考驗(黃維明譯,2002)。. 四、小結 綜合以上所述,政治參與的類型相當豐富,包含體制內、體制外與網路的 政治參與,各型式的參與門檻限制、參與成本與影響力皆有所不同。對高中生 的政治參與而言,他們會選擇什麼樣的形式進行政治參與?體制內參與是否有 可能性?體制外的參與時是否也有層次區分?網路參與對於高中生這群年輕的 網路原民來說,又具有什麼特殊意義?在過程中他們又遇到什麼困境,為本研 究欲透過訪談瞭解的問題。. 參、高中生的政治參與 一、青少年公民權利的爭取 1960 年代後,公共參與研究逐漸受到學術界重視,近二十年來,更是將參 與的焦點聚集青少年這股新興的能量之上,高中生作為青少年群體的一份子, 其參與也具有關鍵的影響地位。 從國際的面向觀察,聯合國許多年前就體認到,青年13男女特有的大膽的想 像力、遠大志向和充沛的精力,對世界與社會生活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1965. 13. 聯合國的青年指稱 15-24 歲年齡之人,高中生年齡平均落於 15-18 歲,正是青年發展最具關. 鍵影響力的開端,此時的學習對未來的影響十分重要。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