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者的動機與欲探究之所以,第二節為待答的 疑問,第三節簡述最主要的詞彙,第四節則敘明研究範疇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坂本龍一說「音樂使人自由」,這也是音樂帶給我的感受,研究者並未接受過正 統古典樂訓練,卻從小到大參與許多音樂性社團。仗著學過短短幾個月鋼琴,豆 芽菜兒還認識幾排,國小時不僅參加合唱團,並擔任樂隊中的木琴演奏,國中時 則意外進入學校合唱班,莫名其妙的跟著與其他同學迥然不同的課表操課。高中 階段,行進樂隊的學姐挑上我,高跟白靴的步伐引導我繼續踏著曼妙節奏,在進 到大學裡當所有人開始瘋學校社團時,我反而出走,參加校外的某歌劇合唱團。

如今回想起來,別人埋首苦讀、陷入升學泥沼之際,我的求學生涯卻是鮮明而歡 樂的,無論用人聲或樂器,無論單音或者和弦,無論主弦律或伴奏,無論是團隊 裡拔尖的首席或渺小的螺絲釘,與同儕共同製造出和諧的音響,是年幼的我第一 次體察到人我合作的震撼經驗,也是叛逆的我排遣壓抑情緒的疏洪道,更造就一 次次舞臺上淋漓盡致的高峰經驗。試想,真正的音樂演奏家要花多少時間與心力、

承受多少日夜摸索閉關苦練的寂寞,有朝一日才能獨佔整個舞臺,但光榮的片刻 之後,誰能填補掏空的靈魂、提供一個安穩的懷抱?社團只佔去部份時間,卻換 來一生的知己同好、澎湃的熱情可以安全的分享、彼此共榮的合作互動,我的音

樂性社團經驗實在太重要。

進到教育職場,多年來仍不免在每一屆孩子之中搜尋著自己熟悉的生命軌跡,

學生來自百樣家庭,各有各的調,在他們青澀輕狂的歲月,誰為他們喜悲、誰是 他們的寄託?若提供孩子類似的機緣,會不會能幫助他們更順利度過徬徨的青春

2

期,亦或在龐大壓力下片刻喘息、被逼到絕境時透露轉機,又或者,可以健康、

快樂的長大,有何不可?

1994 年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綱要內載明「設計各項聯課活動,使學生有多 種創造、發表、及參與團體活動之機會,以增進其生活情趣。」諸多研究強調學 生參與社團的重要性許多研究佐證研究者切身的經驗。從早期方炳林 (1974)

提到聯課活動多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以群體活動進行,不但使學生在新鮮、平等的 關係中互助合作,也最容易發展人際關係;張瓊瑩(1986)的研究顯示聯課活動 的教育功能主要在於調劑身心,其次是培養群性、發展學習興趣。徐彩淑(2005)、

廖松圳(2006)均提到參與社團活動有助提升人際關係能力、發展成熟的自我概 念,張沂浴(2000)也指出學生社團參與度與學習成就動機有高程度之相關,涂 惠屏(2009)指出學生參與社團可以統整學科的學習、培養興趣、並建立人際關 係、調劑身心、還能奠定終生學習的基礎,許龍君(2003)即表示,社團活動可 以充分發揮杜威「從做中學」的理念,以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能力。音樂性社團相 關諸多研究也指出,參與社團對於全人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不僅課業不會受影 響,身心發展也健全。在全人教育的觀點下,參與社團活動之學習經驗是不可缺 少的一環,更呼應研究者自身的成長經驗。

我國國民教育法第一條即明定: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 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其中,群育 教育自民國成立、在政府遷臺以後積極於各級學校推展,列於訓育活動項目之下;

1983 年(民國 72 年)教育部公布的課程標準中,明訂「聯課活動」以分組方式 實施,至 1994 年(民國 83 年)更名為「社團活動」,期望學校藉由成立社團,

在教師的輔導之下,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能更加成熟。依照 1994 年國民中學課 程標準界定團體活動包含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會活動、學校例行活動,

每週實施兩節課(教育部,1994),自教育改革到九年一貫,再到即將上路的十 二年國教,國民中學的社團活動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九年一貫實施後,傳統的

「課程標準」簡化為「課程綱要」,正式課程中不再有社團活動(或聯課活動),

3

但將團體活動納入「綜合活動」領域。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要內涵為:凡能夠 引導學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包含原童軍活 動、輔導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動、及運用校內外資源獨立設計之學習活動(教 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08)。課綱不再規定每週需有 2 堂課實施班會與聯課 活動,但多數學校執行上仍普遍採取將社團列入正式課程之中,每週有 1 節課時 間實施之(徐彩淑,2005;林立奇,2010;周巽俐,2012)。2004 年起九年一貫 課程全面上路實施,但為了因應教改的聲浪符應社會期望,教育部亦提出所謂「挑 戰 2008~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2002),提出「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的口 號,臺北市為配合教育部 2009-2012 教育中程施政計畫以「建構完善優質的教育 環境,讓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快樂而有效地成長與學習,培育能自我實現的高素 質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為優先發展課題,2008 年臺北市教育局提出「教育 111」

作為施政主軸,結合三生六零精進教育施政,「教育 111」則是括「一校一特色、

一生一專長、一個都不少」(吳清山,2009)。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所有中小學 面臨龐大「排課」困境,教師們紛紛抗議時數變少,大綱式而理想的能力指標卻 蘊含眾多議題,短短的課堂時間難以廣泛也難以精深,同樣綜合活動領域與藝術 與人文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時數也減少,卻背負培養一人一樂器、一生一專長、

一校一特色的使命,這使得社團時間成為解套,也成為研究者研究此議題的動機 之一。

已有諸多學者強調社團活動的重要性,而學生參與社團的學習成效與滿意度,

又與社團經營成效、社團領導風格、參與社團動機之高低有關,如蔡慶成(2008)

指出南投縣地區國民小學社團經營有方,學童學習滿意度也越高、許人祝(2012)

也指出臺北市國中學生參與運動社團者,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滿意度、學習 成效有著顯著相關。這顯示社團經營的成敗與社團領導者或指導老師,對參與的 學生能否獲得那麼多好處有關鍵的影響。但,社團好帶嗎?學者們提出社團活動 經營管理的困境,早期如張瓊瑩(1986)的研究指出,當時各校實施聯課活動最 感到困難的問題是經費不足,其次是師資缺乏;且近半數學校沒有對社團活動的

4

實施成效進行評鑑,亦有近三分之一的學校指導教師表示,未曾實施對學生的評 量。林世慶(2000)也提出沒有鐘點費或者無法減少授課時數,是校內教師不願 的擔任社團指導老師的主因,鄭雅靜(2011)研究屏東縣地區國中社團之現況,

則指出屏東地區國中社團學生評量方式多半為動態表演或靜態展示方式呈現,沒 有量化成績;實施困境主要仍為師資難尋、經費不足、升學壓力造成實施不易、

外聘師資班級經營不佳與學生學習意願為主。一般社團且如是,音樂性社團是否 亦然?根據林昀萱(2007)的研究,高高屏地區音樂性社團指導教師認為行政單 位給予協助、教師專業能力、學校校長的支持、經費挹注、課務安排是影響社團 運作的前五項因素、困境則在於學生分散各班不易集合練習、學習態度不積極、

參與比賽之壓力、招生不足等,顯然學校音樂性社團的經營與一般社團均面臨師 資專業化與經費的問題,且同樣面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壓力,還更進一步需要負起 招生之責、參與比賽的壓力,其困難程度更勝一般社團之處可見一斑,而研究者 擔任學校訓育組長一職許多年,實在心有戚戚焉,更感受此議題深入探討之必要 性。

研究者自介聘至服務學校,正逢校內音樂性社團籌備、草創階段,擔任專任 老師的我每天早早在下午4點半以前下班,而同辦公室的樂團老師,正好從任課 班級中解脫,卻不得休息的繼續進到樂團教室指導分部練習、個別課;午休時間 我享受悠閒的寧靜午餐,樂團老師卻需要召集少數學生加練,要不就在辦公室間 穿梭與各班導師溝通,從音樂性問題到學生課業、行為、家庭問題,無一不管。

跨年夜放棄與朋友家人聚首,辦理跨年音樂會;寒暑假放棄完整的休息時間,安 排學生巡演旅行與集訓;每星期社團時間練習不夠,增加星期六上午為固定團練 時間,為樂團投入大量心力與時間,這番無怨無悔地奉獻令研究者大大感動。每 年比賽將屆,學生家長們殷殷期待,學生則拋下班級事務與課後補習留在樂團精 雕細琢每一個樂句,導師們的態度包羅萬象,友善一點的給予鼓勵或通融,隔岸 觀火的對樂團學生一視同仁,都已經算非常配合;傾向不支持樂團的導師甚至會 禁止學生加練,或言語上打擊學生對樂團的熱情,種種情況令人應接不暇。而樂

5

團老師卻堅定地鼓勵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在各種導師的「班規制度」下帶領樂團 打出勝仗,不僅在音樂比賽成績優異,更緊繫樂團每一成員的心,更逐漸讓導師 開始肯定樂團學生的表現,進而共同以樂團為榮!

研究者接下訓育組長職務後,當然希望能更直接協助樂團運作。已經小有規

研究者接下訓育組長職務後,當然希望能更直接協助樂團運作。已經小有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