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進年 博士. 臺北市國民中學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 之個案研究 Managing Large Musical Ensembl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A Case Study. 研究生:何孔玥 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0.

(2) 0.

(3) 謝. 誌. 六年前抱著僥倖的心情重新回到師大,也算是對自己的生涯方向下了決定。 從茫茫然到遊戲人間,卻從學校行政工作之中找到成就與使命,是生命中一份意 外的禮物,不僅讓我成長,更讓我謙卑。 這六年來令我對研究命題從一而終的,是我的研究對象,也我最好的朋友、 最敬重的同事。因為看到你對家人朋友的關懷、對學生的設想周到、對專業與理 想的堅持、對所有困境的坦然與順境的淡然,讓我也跟著對樂團的起落感同身受, 對你的成就與有榮焉,謝謝你教我的一切。 始終肯定我,到最後關頭仍近乎盲目地支持我,是我的導師與論文指導教授 進年老師。雖然學生不才,從最後一名進到班上,也是最後一個畢業,您從不嫌 棄更不吝於指導提攜,包容我偷懶、鼓勵我邁進、鞭策我精益求精,甚至讓我在 焦頭爛額中感受到治學的快樂,謝謝您教我的一切。 感謝我的口試委員添明院長、劭仁所長、進雄主任;多次提供我意見指正的 康國所長;接受我訪談的校長、主任、樂團好夥伴;幫我搞定工作的同事們;還 有所有同班同學、游門同窗、休戚與共的論文小組秀珠、才乂、千惠、怡茹,謝 謝你們指導我、幫我、等我。 父母恩重,您們從未對我責難、也從未對我失望,給我最大的空間自由地發 揮,尊重我的選擇與決定。我還不是最好的女兒,但我會繼續努力;您們是天下 最棒的父母,希望您們會以我為榮。 最後感謝親愛的老公維強。因為參加樂團交流的活動才有機會相識、相知, 一路走來你給我的溫暖與幫助讓我願意重新面對感情,更完成求學的歷程。因為 樂團,我們才能擁有彼此,在此一併對你未來要兌現的承諾先謝了,因為有你, 我再幸福不過。 何孔玥,103 年 7 月底於師大 i.

(4) 臺北市國民中學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是以臺北市一所公立國民中學的兩個音樂性社團(管樂團、弦樂團) 為研究對象,以質性研究的半結構式訪談與文件分析法蒐集資料,訪談對象包括 校內樂團指導老師、學校行政人員、樂團家長後援會召集人,希望藉此了解個案 學校兩個音樂性社團的成立背景、創團的宗旨、經營管理的現況與因應的策略, 並依照研究的發現做成結論與建議,提供有志經營音樂性社團的學校領導者、樂 團指導老師與教育主管機關參考。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的創立與發展過程共分為醞釀籌備期、草創期、磨合期、 與發展期等階段 貳、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在學校行政支援、教師專業發展、學生招生與組訓、家 長參與等現況均相當良好 參、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在學校行政層面包含師資永續、場地與設備不 足、組訓時間協調不易、校內外行銷等困境 肆、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在師資專業發展層面有外聘教師資格、與專業 發展情況不佳等困境 伍、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在招生與組訓方面包含招生效果不彰、聲部不 易平衡等困境 陸、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在家長參與的層面有經費不足、人力不足、合 作模式不易建立的困境 柒、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因學校行政給予多方支持與協助而化解師資專 業發、校內場地與經費、樂團組訓與行銷等困境 ii.

(5) 捌、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因校內指導教師專業發展而化解外聘師資尋覓、 樂團聲部平衡的困境,更使組訓有效率 玖、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因利用多元招生策略及提升組訓績效而解決招 生困境 拾、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因家長熱心投入而使樂團經費、人力不足的困 境得以化解,進而協助招生與樂團行銷 依照結論給予教育主管機關、有志經營音樂性社團的國民中學學校領導者與 教師相關建議,與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拙見。. 關鍵字:音樂性社團、學校社團經營管理. iii.

(6) Managing Large Musical Ensembl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A Case Study. Abstract The pres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wo large musical ensembles in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and aim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guidelines, and references to those who wish to start and run a large musical ensemble in a school setting, such as ensemble instructo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lead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include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available documentations and data, as well a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PTA). Through the interviews and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past and current data, the study seeks to at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sembles’ founding background, purposes, and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aced, in order to bring forth appropriat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e concluding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large musical ensembles in the present case study (henceforth, the ENSEMBLES)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following four periods: preparation, genesis, breaking-in, and development.. iv.

(7) 2. The ENSEMBLES are well received and supported in the following areas: school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cruitment, and parents participation. 3. Some potential management challenges were presented: inconsistent service and employment of instructors, insufficient rehearsal spaces and equipments, difficulty in rehearsal schedule coordination, promoting and advertising both on and off campus. 4. In terms of faculty, the ENSEMBLES faced difficulties while hiring adjunct instructor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5. The ENSEMBLES had experienced trouble with recruiting numbers as well as imbalanced instrumental sections. 6. In terms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the ENSEMBLES faced challenges with insufficient funding and lack of volunteers, and difficulties in collaboration among people. 7. In the area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campus rehearsal spaces, funding, running sectionals and rehearsals, and promotion, the ENSEMBLES were able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ith the help and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on.. v.

(8) 8. In the areas of hiring adjunct instructors, balancing sections, and rehearsal efficiency, the ENSEMBLES were able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through full-tim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skill sets. 9. The recruitment numbers of the ENSEMBLES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diversified recruit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d rehearsal efficiency. 10.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SEMBLES,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s as funding and manpower, ameliorated due to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which in turn enhanced the recruit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ENSEMBLES. The present study seek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directions to benefit those government officials, junior high school leaders,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who wish to have large musical ensembles in their schools.. Keyword:. Musical Ensembles、Managing Large Musical Ensembles in School. vi.

(9)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校社團與音樂性社團 ................................................................................ 9 第二節 學校社團經營管理之相關研究 ................................................................... 29 第三節 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之相關研究 .......................................................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5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63 第三節 研究實施 ..................................................................................................... 65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67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 68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71 第一節. 學校音樂性社團成立背景與發展過程 .................................................... 71. 第二節. 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之現況 ................................................... 80. 第三節. 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遭遇之困境 ............................................ 90. 第四節. 因應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困境之策略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vii.

(10) 第二節 建議 ............................................................................................................ 126. 參考文獻 ...............................................................................................131 中文部分 .................................................................................................................... 131 英文部分 ...................................................................................................................140. 附錄 ...................................................................................................... 141 附錄一 正式訪談大綱(創團校長與行政人員) .................................................. 141 附錄二 正式訪談大綱(指導教師)...................................................................... 143 附錄三 正式訪談大綱(現任校長與行政) .......................................................... 145 附錄四 正式訪談大綱(家長後援會) .................................................................. 147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 ................................................................................................149. viii.

(11) 表. 次. 表 2-1. 教育部訂定社團分類表……………………………………………. 11. 表 2-2. 高雄市各級學校社團活動分類……………………………………. 12. 表 2-3. 個案學校社團活動一覽表…………………………………………. 17. 表 2-4. 音樂性社團相關研究彙整表………………………………………. 20. 表 2-5. 弦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 22. 表 2-6. 管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 24. 表 2-7. 大學社團負責人應有的經營管理能力矩陣圖……………………. 32. 表 2-8. 社團經營管理相關研究彙整表……………………………………. 39. 表 3-1. 研究構面與訪談對象資料提供對照表……………………………. 64. 表 3-2. 訪談對象代碼參照表………………………………………………. 68. 表 3-3. 文件資料代碼參照表………………………………………………. 69. 表 4-1. 個案學校團成立背景 SWOT 分析………………………………… 78. ix.

(12) 圖. 次. 圖 2-1. 學生社團組織發展核心模式……………………………………….. 圖 4-1. 樂團招生流程………………………………………………………. 86. x. 35.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者的動機與欲探究之所以,第二節為待答的 疑問,第三節簡述最主要的詞彙,第四節則敘明研究範疇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坂本龍一說「音樂使人自由」,這也是音樂帶給我的感受,研究者並未接受過正 統古典樂訓練,卻從小到大參與許多音樂性社團。仗著學過短短幾個月鋼琴,豆 芽菜兒還認識幾排,國小時不僅參加合唱團,並擔任樂隊中的木琴演奏,國中時 則意外進入學校合唱班,莫名其妙的跟著與其他同學迥然不同的課表操課。高中 階段,行進樂隊的學姐挑上我,高跟白靴的步伐引導我繼續踏著曼妙節奏,在進 到大學裡當所有人開始瘋學校社團時,我反而出走,參加校外的某歌劇合唱團。 如今回想起來,別人埋首苦讀、陷入升學泥沼之際,我的求學生涯卻是鮮明而歡 樂的,無論用人聲或樂器,無論單音或者和弦,無論主弦律或伴奏,無論是團隊 裡拔尖的首席或渺小的螺絲釘,與同儕共同製造出和諧的音響,是年幼的我第一 次體察到人我合作的震撼經驗,也是叛逆的我排遣壓抑情緒的疏洪道,更造就一 次次舞臺上淋漓盡致的高峰經驗。試想,真正的音樂演奏家要花多少時間與心力、 承受多少日夜摸索閉關苦練的寂寞,有朝一日才能獨佔整個舞臺,但光榮的片刻 之後,誰能填補掏空的靈魂、提供一個安穩的懷抱?社團只佔去部份時間,卻換 來一生的知己同好、澎湃的熱情可以安全的分享、彼此共榮的合作互動,我的音 樂性社團經驗實在太重要。 進到教育職場,多年來仍不免在每一屆孩子之中搜尋著自己熟悉的生命軌跡, 學生來自百樣家庭,各有各的調,在他們青澀輕狂的歲月,誰為他們喜悲、誰是 他們的寄託?若提供孩子類似的機緣,會不會能幫助他們更順利度過徬徨的青春. 1.

(14) 期,亦或在龐大壓力下片刻喘息、被逼到絕境時透露轉機,又或者,可以健康、 快樂的長大,有何不可? 1994 年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綱要內載明「設計各項聯課活動,使學生有多 種創造、發表、及參與團體活動之機會,以增進其生活情趣。」諸多研究強調學 生參與社團的重要性許多研究佐證研究者切身的經驗。從早期方炳林 (1974) 提到聯課活動多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以群體活動進行,不但使學生在新鮮、平等的 關係中互助合作,也最容易發展人際關係;張瓊瑩(1986)的研究顯示聯課活動 的教育功能主要在於調劑身心,其次是培養群性、發展學習興趣。徐彩淑(2005)、 廖松圳(2006)均提到參與社團活動有助提升人際關係能力、發展成熟的自我概 念,張沂浴(2000)也指出學生社團參與度與學習成就動機有高程度之相關,涂 惠屏(2009)指出學生參與社團可以統整學科的學習、培養興趣、並建立人際關 係、調劑身心、還能奠定終生學習的基礎,許龍君(2003)即表示,社團活動可 以充分發揮杜威「從做中學」的理念,以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能力。音樂性社團相 關諸多研究也指出,參與社團對於全人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不僅課業不會受影 響,身心發展也健全。在全人教育的觀點下,參與社團活動之學習經驗是不可缺 少的一環,更呼應研究者自身的成長經驗。 我國國民教育法第一條即明定: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 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其中,群育 教育自民國成立、在政府遷臺以後積極於各級學校推展,列於訓育活動項目之下; 1983 年(民國 72 年)教育部公布的課程標準中,明訂「聯課活動」以分組方式 實施,至 1994 年(民國 83 年)更名為「社團活動」,期望學校藉由成立社團, 在教師的輔導之下,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能更加成熟。依照 1994 年國民中學課 程標準界定團體活動包含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會活動、學校例行活動, 每週實施兩節課(教育部,1994),自教育改革到九年一貫,再到即將上路的十 二年國教,國民中學的社團活動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九年一貫實施後,傳統的 「課程標準」簡化為「課程綱要」,正式課程中不再有社團活動(或聯課活動), 2.

(15) 但將團體活動納入「綜合活動」領域。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要內涵為:凡能夠 引導學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包含原童軍活 動、輔導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動、及運用校內外資源獨立設計之學習活動(教 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08)。課綱不再規定每週需有 2 堂課實施班會與聯課 活動,但多數學校執行上仍普遍採取將社團列入正式課程之中,每週有 1 節課時 間實施之(徐彩淑,2005;林立奇,2010;周巽俐,2012) 。2004 年起九年一貫 課程全面上路實施,但為了因應教改的聲浪符應社會期望,教育部亦提出所謂「挑 戰 2008~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2002),提出「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的口 號,臺北市為配合教育部 2009-2012 教育中程施政計畫以「建構完善優質的教育 環境,讓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快樂而有效地成長與學習,培育能自我實現的高素 質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為優先發展課題,2008 年臺北市教育局提出「教育 111」 作為施政主軸,結合三生六零精進教育施政, 「教育 111」則是括「一校一特色、 一生一專長、一個都不少」 (吳清山,2009)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所有中小學 面臨龐大「排課」困境,教師們紛紛抗議時數變少,大綱式而理想的能力指標卻 蘊含眾多議題,短短的課堂時間難以廣泛也難以精深,同樣綜合活動領域與藝術 與人文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時數也減少,卻背負培養一人一樂器、一生一專長、 一校一特色的使命,這使得社團時間成為解套,也成為研究者研究此議題的動機 之一。 已有諸多學者強調社團活動的重要性,而學生參與社團的學習成效與滿意度, 又與社團經營成效、社團領導風格、參與社團動機之高低有關,如蔡慶成(2008) 指出南投縣地區國民小學社團經營有方,學童學習滿意度也越高、許人祝(2012) 也指出臺北市國中學生參與運動社團者,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滿意度、學習 成效有著顯著相關。這顯示社團經營的成敗與社團領導者或指導老師,對參與的 學生能否獲得那麼多好處有關鍵的影響。但,社團好帶嗎?學者們提出社團活動 經營管理的困境,早期如張瓊瑩(1986)的研究指出,當時各校實施聯課活動最 感到困難的問題是經費不足,其次是師資缺乏;且近半數學校沒有對社團活動的 3.

(16) 實施成效進行評鑑,亦有近三分之一的學校指導教師表示,未曾實施對學生的評 量。林世慶(2000)也提出沒有鐘點費或者無法減少授課時數,是校內教師不願 的擔任社團指導老師的主因,鄭雅靜(2011)研究屏東縣地區國中社團之現況, 則指出屏東地區國中社團學生評量方式多半為動態表演或靜態展示方式呈現,沒 有量化成績;實施困境主要仍為師資難尋、經費不足、升學壓力造成實施不易、 外聘師資班級經營不佳與學生學習意願為主。一般社團且如是,音樂性社團是否 亦然?根據林昀萱(2007)的研究,高高屏地區音樂性社團指導教師認為行政單 位給予協助、教師專業能力、學校校長的支持、經費挹注、課務安排是影響社團 運作的前五項因素、困境則在於學生分散各班不易集合練習、學習態度不積極、 參與比賽之壓力、招生不足等,顯然學校音樂性社團的經營與一般社團均面臨師 資專業化與經費的問題,且同樣面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壓力,還更進一步需要負起 招生之責、參與比賽的壓力,其困難程度更勝一般社團之處可見一斑,而研究者 擔任學校訓育組長一職許多年,實在心有戚戚焉,更感受此議題深入探討之必要 性。 研究者自介聘至服務學校,正逢校內音樂性社團籌備、草創階段,擔任專任 老師的我每天早早在下午4點半以前下班,而同辦公室的樂團老師,正好從任課 班級中解脫,卻不得休息的繼續進到樂團教室指導分部練習、個別課;午休時間 我享受悠閒的寧靜午餐,樂團老師卻需要召集少數學生加練,要不就在辦公室間 穿梭與各班導師溝通,從音樂性問題到學生課業、行為、家庭問題,無一不管。 跨年夜放棄與朋友家人聚首,辦理跨年音樂會;寒暑假放棄完整的休息時間,安 排學生巡演旅行與集訓;每星期社團時間練習不夠,增加星期六上午為固定團練 時間,為樂團投入大量心力與時間,這番無怨無悔地奉獻令研究者大大感動。每 年比賽將屆,學生家長們殷殷期待,學生則拋下班級事務與課後補習留在樂團精 雕細琢每一個樂句,導師們的態度包羅萬象,友善一點的給予鼓勵或通融,隔岸 觀火的對樂團學生一視同仁,都已經算非常配合;傾向不支持樂團的導師甚至會 禁止學生加練,或言語上打擊學生對樂團的熱情,種種情況令人應接不暇。而樂 4.

(17) 團老師卻堅定地鼓勵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在各種導師的「班規制度」下帶領樂團 打出勝仗,不僅在音樂比賽成績優異,更緊繫樂團每一成員的心,更逐漸讓導師 開始肯定樂團學生的表現,進而共同以樂團為榮! 研究者接下訓育組長職務後,當然希望能更直接協助樂團運作。已經小有規 模的樂團,號稱「近悅遠來」毫不為過,許多國小家長來電詢問進入樂團的方式, 更見識到家長們帶著穿小禮服盛裝打扮的孩子到學校參加入團考試的盛況,弦樂 團規模從草創的20餘人逐年增加至每個年級都有將近40位同學,全團近80人,管 樂團更增設所謂B團作為初學者儲備團(後來改稱A1團),總人數破百位。相較 校內其他一般社團10餘人、一個班級30人上下的規模,樂團簡直龐大無比。對研 究者而言,不僅求學階段受社團啟發教誨、與同儕團練、參賽種種又紛至眼前, 自己身兼社團行政支援者的角色,切身體驗了音樂性社團經營與校方、學生、外 聘教師、參加比賽、乃至家長後援會的林林總總,更驚覺有關臺北市立國民中學 階段的研究付之闕如,因此期望藉由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之研究,對其他社團經 營與他校音樂性社團指導者、學校行政管理與支援者有所助益。.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依照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節將歸納出研究的目的與研究問題,茲敘述如後。 壹、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如下: 一、了解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成立背景與發展過程。 二、探究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現況。 三、探討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遭遇之困境與因應策略。 四、提供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未來經營管理之建議。. 貳、 研究問題 5.

(18) 為達成上述研究之目的,以下幾個問題需加以探討: 一、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成立背景與發展過程為何? 二、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之現況為何? 三、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經營管理遭遇之困境為何? 四、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因應經營管理困境之策略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使研究方向更容易釐清,特解釋、界定本文重要名詞: 壹、音樂性社團 音樂性社團可分為兩類,一為陶冶性之類型,團員純然因興趣主動加入無須 篩選,例如歌唱社、吉他社;第二種為校隊型社團,團員參與除興趣外尚需經基 本能力、程度之檢定,並定期展演、或肩負學校特色、參加比賽等。而本研究採 用第二種校隊型社團之定義,並聚焦於個案學校成立之管樂團、弦樂團。前者係 指由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組成,並視曲目需求可加入弦樂器或鋼琴, 以完整表達音樂性的團隊,有合奏與重奏等形式;後者則為全由弦樂器所組成的 團隊,包含第一與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四類樂器、五種聲 部。. 貳、學校社團經營管理 經營與管理常被視為同義詞,在英文上也都翻譯為 management,本研究也 採取此見解。學校社團屬於學校之單位,亦為推展教育活動、落實教育理想的組 織,因此學校社團之經營管理也需要依照教育原則,運用有效之科學方法,針對 內部人、事、財、物等業務作完善規劃與處理,以達成教育之目的的一種歷程。 本研究並將依照學校行政支持與協助、師資專業發展、招生與組訓、家長參與等 四個面向探究其成立背景與發展、經營現況、遭遇困境與因應策略、未來展望等 6.

(19) 一一探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基於研究主題及欲探究之問題,特界定本研究範圍與限制如後。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為音樂性社團之個案研究,以研究者服務學校之音樂性社團,包含管 樂團、弦樂團為對象。欲聚焦於樂團指導老師、樂團行政主管(歷任校長、訓導 主任)、樂團團員、樂團家長後援會召集人與幹部,以文件分析、半結構式問卷 進行訪談,藉以了解樂團經營管理之情形,包含樂團制度、團員招募、組訓方式、 師資、經費、辦理活動與參加比賽、家長後援會運作等。. 貳、研究限制 本文乃針對個案學校音樂性社團所做各項研究,有以下兩類限制。 一、研究區域的限制 受個案學校本身所處地區社經條件、人文環境、校園文化等因素交互影響, 研究結果不足以代表其他地區之音樂性社團。 二、研究種類的限制 個案學校管樂團、弦樂團亦屬專門之音樂性社團,其組訓與經營方式均有其 專業,不宜推論至其他種類音樂性社團。. 7.

(20)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分別探討學校社團與學校音樂性社團之內涵、學校社團之經 營管理、學校音樂性社團之經營管理三個方面。. 第一節 學校社團與音樂性社團 本節主要就學校社團、學校音樂性社團的定義、類別、種類等加以探討歸納, 蒐集相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呈現,並比照個案學校之現況。 壹、學校社團 一、學校社團的定義 「教育辭典」對學校社團活動定義為「學校或學生組織、計畫、發起的活動,. 學校並不授與學分,目的在於教育、娛樂或提供學生發展興趣與能力的機會」(教 育部訓育委員會,1992)。何進財(2000)指出,學生社團係「一群基於共同志趣 與意願的同學,自動籌組並經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其活動係由全體社員參與, 由學校老師輔導,期能增進學生之身心健全發展,感性與理性協調,個性與群性 調和,學理與生活結合,增進學生人生體驗,體認群體生活意義與價值。」高德 瑞(2000)認為,社團活動是學生利用課堂社團時間或課餘時間依個人興趣,並 在學校教師輔導下,參與的一種教育組織,藉以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價值判斷的建立、學習情緒調整、形塑自我認知與創造發展能力。楊仕裕(2000)、 朱偉競(2000)也認為社團是可以由個人自由意志選擇加入或退出的(摘自鄭雅 靜,2010)。 綜上,學校社團是一種教育組織,由學校的學生所組成,在學校的規範下成 立,並由學校老師輔導,利用課堂時間或課餘時間進行活動,以達成教育之目的; 成員有權依自己的興趣與意願選擇參與社團,也可以自由選擇離開。. 9.

(22) 二、社團活動的演進 學校的社團活動,在國小稱之為團體活動,中學階段稱為聯課活動,大學階 段則稱為課外活動。民國72年修訂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後,將聯課活動改為「分組 活動」,包含「班會」與「聯課活動」,併納入正式課程(國立編譯館,1988)。 但同年臺灣省教育廳推行「臺灣省國民中小學試辦社團活動實施方案」又採用「社 團活動」一詞。民國83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定義了團體活動,並界定內容包含班 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會活動、學校例行活動,每週實施2節課(教育部, 1994)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社團活動以團體活動之名畫入綜合活動領域麾下, 綜合活動領域課綱說明,課程應該要包含童軍活動、輔導活動、家政活動、團體 活動、服務學習活動、以及需要跨領域聯絡合作的學習活動(教育部,2003)。 顯見分組活動、團體活動、社團活動、聯課活動名稱不同,但均指同一件事。民 國72年的團體活動綱要指出,分組活動按學生志願,採社團方式分組實施。活動 之指導應遴選適當專長之教師擔任,如無適當教師,得聘請家長、校友、或社會 熱心具有專長人士擔任之。民國83年的團體活動綱要,則提到社團活動乃依學生 志願及性向,以社團組織型態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活動,得以分組方式實施,學 生依興趣自由選組,不受年級、班級之限制。雖然,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並無明 訂社團活動之時數,但多數學校仍保有社團活動之規劃(鄧清如,2005;徐彩淑, 2005;周巽俐,2012;鄭雅靜,2102)。. 三、學校社團的種類 社團活動的分類,依據1994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94), 可分為七大類:1. 學術類、 2. 藝術類、 3. 康樂類、 4. 科技類、 5. 運動類、 6. 服務類、 7. 聯誼類。其中各類社團設立的主旨與範圍,以表列說明如下:. 10.

(23) 表2-1. 教育部訂定社團分類表. 類別. 主旨. 範圍. 1. 學術類. 研究學術、學習專業技 能、培養研究風氣. 古蹟、民俗研究、美術設計、相聲、辯論、閱讀寫 作、名著選讀、詩詞欣賞、朗讀、文學賞析、速讀、 閩南語、英語、手語、校刊編輯、國際現勢、法律 研究、客家語、其他. 2. 藝術類. 培養學生藝術方面的技 能、充實休閒生活. 合唱、管樂、吉他、口琴、國樂、儀隊、吉他、直 笛、音樂欣賞、國畫、西畫、版畫、書法、攝影、 素描、雕塑、手工藝、紙雕、剪紙、插花、美術鑑 賞、漫畫、刺繡、陶藝、其他. 3. 康樂類. 學習專門技能、擴展活動 興趣. 團康、棋藝、土風舞、熱舞、芭蕾舞、韻律舞、橋 牌、國劇、歌仔戲、話劇、布袋戲、啦啦隊、魁儡 戲、皮影戲、其他. 4. 科技類. 培養學生求真求是的學 習態度,統整各領域學習 內容. 天文觀察、標本採集、科學遊戲、植物栽培、動物 飼養、數學遊戲、製圖、打字、珠算、烹飪、果汁 飲調、美容、自然科學、地球科學、生態保育、模 型製作、鳥類觀察、電工、資訊、木工、其他. 5. 運動類. 培養學生良好的休閒生 活並鍛鍊體能. 田徑、桌球、排球、羽球、籃球、手球、壘球、足 球、合球、防身術、游泳、合氣道、空手道、劍道、 柔道、跆拳、彈腿、太極拳、槌球、體操、扯鈴、 跳繩、飛盤、棒球、撞球、取棍球、陀螺、巧固球、 踢毽子、瑜珈、溜冰、國術、網球、其他. 6. 服務類. 以服務活動培養學生建 立服務的觀念,協助學生 發揮潛能、充實生活內涵. 童軍、急救、慈幼、社區服務、司儀旗手、環保、 糾察隊、老人服務、其他. 7. 聯誼類. 提供不同性質的活動機 會,以發展學生個性、陶 冶群性. 人際關係、禮儀. 資料來源:徐彩淑(2005) 。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參與 社團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田瑞良(2004)則依照社團屬性與功能,區分為運動性社團、藝術性社團、 服務性社團、康樂性社團、學術性社團、聯誼性社團、政治性社團(轉引自蔡慶 成,2008)。蔡慶成(2008)研究南投縣各國小社團活動實際上可區分為:體育 11.

(24) 性、藝術性、音樂性、學術性、科技性等五類,楊雪(2012)對高雄市各級學校 社團活動的分類也相同,亦列表說明如下: 表2-2. 高雄市各級學校社團活動分類表. 類別. 目標. 範圍. 體育性. 提升體適能及運動技巧、培養正確 休閒觀念,必養成良好運動習慣. 棒球、排球、桌球、籃球、羽球、壘球、 游泳、跆拳道、扯鈴、國術、直排輪、跳 繩、其他. 藝術性. 培養學生藝術技能、充實休閒生 活,活潑學生身心,陶冶情操,養 籌樂觀的情緒、開朗的性格. 陶藝、美術、書法、手工藝、舞蹈、話劇、 其他. 音樂性. 學習專門技能,擴展活動興趣、加 深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統整學校內 各種學科學習的知識. 合唱、陶笛、直笛、管樂、國樂、口琴、 其他. 學術性. 培養學術研究風氣、提升學術專業 技能、啟迪智慧,培養求真求是的 學習態度. 演說、朗讀、作文、英語、鄉土語言、校 刊編輯、閱讀、其他. 科技性. 啟迪智慧、培養求真求是的學習態 度,並透過觀察、探討、實驗、操 作的過程養成手腦並用的習慣. 自然科學、天文觀察、資訊、科學實驗遊 戲、其他. 資料來源:楊雪(2012) 。音樂性社團經營績效之研究--以高雄市仙境人文藝術事業社推廣國小 陶笛社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可見各學者社團活動的分類其實重疊性頗高,而各地區實施社團活動的種類 也各有異同,音樂性社團則普遍存在於臺灣各區域的校園中。. 四、學校社團的功能 Gardner(1983)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Mutiple Intelligence,簡稱MI)打 破人類對智慧的刻板印象。他在其著作《Frame of Mind》提出人至少有七項基本 知能存在:語文智能 (linguistic intelligence)、邏輯-數學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肢體-動覺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12.

(25) 內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至1995年又增加了第八項智能:自然觀察 者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田耐青譯,2002)。這八類智慧在人的一生中 不斷受先天與後天之力交互影響,教育的目的即在開展多元的智能。Gardner更 進一步提出理想的多元智慧學校,其中特別指出社團活動與課外活動的教育價值, 因為學生得以在自由探索的氣氛中學習開展其多元智慧。曾志朗(2003)也提出 適性發展的政策,適性發展以多元智慧理論為基礎,學校則須具體落實多元智慧 教學的策略,社團活動便是其中一項具體做法。 王萬清(1991)曾強調學校社團活動有「人性化教育」的功能,不僅可以透 過跨班際的組織來打破學生對學校事務的疏離感,更可以促進校園的活力,並發 揮學生生涯探索的功能。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銘(1988)認為社團能提供成員觀察、協助同儕、解 決問題、有效執行計畫,進而自我考核之評鑑能力。 顏妙桂(2000)指出學校社團活動的功能,有兩種定位:一是全人教育:社 團活動對於教育有正向的價值,並且對增進社會經驗、領導才能、情緒管理、生 涯規劃等皆有正向效果;二為休閒教育:透過社團參與過程可探索個人的休閒興 趣,學習時間管理的規劃安排,練習休閒活動的技能,學會做適當的休閒活動選 擇。 傅木龍(2000)認為,社團活動有助於良好關係建立,培養同理心與服務熱 忱,熟悉行政工作流程、步驟與規範;另外還可以藉此養成適應民主的生活方式、 學習社會參與、學習企業管理的方式等。 李郁文(2000)的研究則指出,學校社團活動具備以下功能:一、人際關係 的訓練,參加社團培養學生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發展良好人際關係、打破個人主 義藩籬,懂得伸出友誼之手;二、個人潛能激發;三、特殊興趣的培養,社團是 自由適性選擇的活動;四、學習視野的拓展。社團活動可拓展學習的空間,也培 養學生具有更宏觀的視野;五、書本知識的整合。社團是實際操作的活動,可將 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並藉學以致用來印證、修正知識,達到知識累積的效果; 13.

(26) 六、社群能力的訓練與社會關懷的培養;七、校園環境的安定力量。校園社團是 維持校園安定的一股助力,社團領導幹部大多是學生團體中的菁英,具有一定影 響力,透過社團輔導發揮學生領袖引領校園文化之功能;八、個人身心調劑;九、 領導才能的培養。社團提供學生領袖發揮的舞臺,透過經營管理社團,可提升學 生組織領導之卓越才幹;十、民主法治的訓練。學生領導社團須透過一定民主機 制,不僅提升議事規則知能,更能在互動中學習尊重多元、接納異己的素養;而 被領導者也能學習少數服從多數的精神。 張同廟(2003)則認為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是培養人格教育的重要環節,許多 實證顯示社團活動對教育有正向價值,且能增進社會經驗、領導才能、情緒管理、 利他價值、服務觀念、生涯規劃、生活滿意度皆有正向效果。 康筆順(2006)的研究指出,大學生參與社團涉入程度越高、學習成長越多, 期表現出組織公民行為越多。 王德愉(2008)也提出學生能透過社團活動培養出服務的熱忱、提升休閒品 質的功能。 呂祝義(2009)則強調很多人在社團中打開了自己的心靈之門,拓展人際關 係,從而了解自己的興趣、建立起信心,促使達成全人教育的理想。他表示,社 團的功能包含了:一、體察自己的責任、學習社會化培養現代公民素養;二、個 人興趣潛能的探索;三、矯正個人行為與群育養成;四、建立自信心、同理心與 耐心;五、拓展人際關係;六、學以致用、活化知識、玩出品味;七、領導才能 與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八、平衡大腦開發、提升情緒管理能力與抗壓性;九、自 我學習導向、多元學習管道;十、發掘人生的價值、助益未來生涯決定。這些功 能透過社團「非正式課程」的形式而達成全人教育的理想。 綜上,參與學校社團活動可促進個人人格的成長與穩定、社會能力與民主素 養的增長、興趣與潛能的開展、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有 助塑造健全的公民。. 14.

(27) 五、學校社團的相關研究 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以「社團」為論文名稱查詢,共有397篇 研究論文。扣除重複刊登、非以學校社團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後,有273篇。以研 究對象來看,以大學、師院、科技大學、社區大學、空中大學、軍校生為研究對 象者共99篇,佔36%;以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者共28篇,約佔10%;以國中生為 研究對象者共28篇,約佔10%;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者則有112篇,高達41%, 另有以國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的2篇、以國小國中社團指導教師為研究對象的3篇, 以同地區各級學校社團資源整合為題者1篇。 以研究方式來看,以問卷調查法為最大宗,共有169篇;另有3篇利用資料庫 進行量化分析;以訪談法為主要獲得資訊之研究次之,共37篇,問卷調查與訪談 兼備者共10篇;行動研究22篇;實驗研究法有4篇,其他如敘事研究、俗民誌研 究、文件分析、德懷術、焦點團體、田野調查等方式者有28篇。 以研究內容而論,以大學生為對象或以大學(科大、大專院校、軍校)為研 究場域的論文,包含有(一)社團營運管理、現況、評鑑為題、(二)以社團參 與與就業力、生涯發展為題、(三)針對社團領導人自我效能、領導知能、角色 壓力、組織承諾等為研究主題、 (四)社團參與動機與人格特質、心理社會發展、 行為適應、參與態度、人際關係、心流經驗、社會化與組織公民行為、休閒效益、 學習成效、健康狀況與身體意象等為題、(五)課程、主題、教材發展為題(例 如宗教議題、同志議題、服務學習概念等)。 以中學(國、高中、高職)為研究對象或場域者,內容有:(一)參與社團 者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人際關係、自我效能、參與滿意度、休閒與職涯發展、 學習成效等之相關研究、 (二)各類社團現況、管理、發展之研究、 (三)社團參 與者對議題知覺之研究(例如農場動物福利、服務與利他概念等) 、 (四)社團領 導者能力、態度、歷程之研究。 以小學生為對象或小學為研究場域的研究,內容則有(一)教學方式之研究 (例如同儕師徒制教學法、藝術社團的教學法、數學史融入或英語閱讀教學等)、 15.

(28) (二)各類社團營運管理現況與策略、成立條件與評估等研究、(三)參與社團 學童動機、態度、阻礙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四)參與社團學童之自我概念、 健康狀況、休閒效益、人際關係、挫折容忍度、學習成就等之研究、(四)社團 指導者遴聘條件、指導意願等之研究、(五)以特色社團作為學校行銷之研究。 顯然,以學校社團為主題之研究,方式可謂五花八門,質量兼備,且研究方 式非常靈活有彈性,而研究者欲研究之國民中學社團活動則屬於其中較為薄弱之 一環,確有深入探究之必要性。. 六、個案學校社團現況 所有學生社團都須經過學校核准成立的手續,並在學校輔導之下運作,而國 中小階段的學生尚無自組社團的能力,更需要學校行政體系的組織、領導來經營 管理學校社團(王德愉,2008)。個案學校的學生社團,是依照聯課活動實施要 點辦理,實施時間目前為每週1節,七、八年級為固定時段(每週五下午第6節為 八年級社團、第7節為七年級社團) ,可依學生意願打破班級規範自由選課,九年 級則非固定時段且以班級為單位選修,每學期可更換一次。 社團的成立則由訓育組依校內師資專長與學生期望開設,每個年級大約30 餘社,校內師資之社團多數無延續性,可能每個學期皆更改,但多數外聘師資社 團則以長期耕耘的策略經營,學生也願意繼續參加,師資來源與經費說明如下: (一)校內教師:校內教師因基本鐘點數、個人專長與興趣、領域發展重點而 開設社團活動課,多半為學術類,因為該授課時數為教師必須之時數,無 須額外支應鐘點費。 (二)外聘教師:學校訓育組依學生期待遴聘專門人才指導社團,經費來源則 分為預算內課外活動(社團)鐘點費、申請教育部/局專款補助、個別家 長贊助、或外聘教師義務指導。 (三)大學社團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之教師:為鄰近大學社團學生,經該大學 課指組輔導老師推薦、面談後遴聘,亦為義務指導。 16.

(29) 個案學校多數社團並沒有評鑑的機制,僅少數社團會參加期末動態成果發表, 靜態發表則在每年度校慶時做作品或作業的陳列展示。多數學生對於社團活動給 予肯定,並且強烈表態希望從學期第一週就能開始社團課程,惟因規畫籌設社團 須一定的時間作業,且受限於學校行事曆的安排與外聘教師經費有限,每學期社 團課僅有15~16週。 以個案學校102學年度下學期社團開設狀況,共有學術性、藝術性、康樂性、 運動性、科技性、聯誼性社團65個,各類社團參與學生人數整理如下表:. 表2-3. 個案學校社團活動一覽表. 類別. 社團(數量). 參與人數. 學術類. 數學社(2)、字音字形訓練社(2)、寫作分享討論社(1)、 課外閱讀(2)、英語小說閱讀社(1)、閱讀與創作社(1)、 生活創意寫作社(1)、愛‧悅(1)、音像研究社(1)、朗 讀社(1)、談藝社(1)、原住民族語研究社(3). 約185人. 藝術類. 管樂團(1)、弦樂團(1)、藝術舞蹈社(1)、歌唱社(2)、 吉他社(2)、烏克麗麗社(2)、書法社(3)、校刊社(2)、 摺紙社(1)、紙雕藝術社(1). 約310人. 康樂類. 熱舞社(2)、魔術社(2)、話劇社(2)、象棋社(2)、 橋藝社(1)、跳棋研究社(1). 約165人. 服務類. 糾察社(1)、環保義工社(1)、童軍社(2)、流行舞 蹈服務社(2). 約70人. 運動類. 武術社(2)、跆拳道社(2)、籃球社(2)、排球同好 社(1)、田徑社(1). 約130人. 科技類. 機器人研究社(1)、火箭研究社(1)、媒體創作社(1)、 資訊研究社(2). 約100人. 聯誼類. 旅遊玩家社(1)、藝術電影社(1)、航向新版圖(1). 約40人. 總計. 65. 約1000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2-3可見「藝術類社團」是個案學校參與人數最多的類別,顯示個案學 校學生確實具有藝術之能力與素養,而校方也相對重視。其中弦樂團、管樂團、 17.

(30) 藝術舞蹈社為校隊性質之社團,入社須經過基本能力的甄選,確保學生對於社團 的參與態度較為積極,也不能於學期中任意變換社團。. 貳、學校音樂性社團 一、音樂性社團的定義與種類 音樂性社團屬於社團分類中之「藝術類」。一般可分為兩種性質:陶冶性之 類型,團員純然因興趣主動加入無須篩選,例如歌唱社、吉他社;或為校隊型社 團,團員參與除興趣外尚需經基本能力、程度之檢定,並定期展演、或肩負學校 特色、參加比賽等。 本研究所指音樂性社團,為公立國民中學學生所組成,與音樂相關之團隊, 是校隊型社團。依照 102 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實施要點所囊括之團隊,包含合 唱、管弦樂團、管樂團、行進管樂、弦樂團、國樂團、直笛團、口琴團、打擊樂 團等為範圍。 林昀萱(2008)的研究則將音樂性社團依照合奏性質、功能、組合和樂器之 不同分為:西洋管弦樂合奏、中國國樂合奏、學校教育性合奏。這種分類也可以 囊括學生音樂比賽的所有樂器演奏的項目。 根據江姮姬(2003)的整理,早期國民小學音樂性社團的創立端視學校為參 加對外比賽而設立,並精挑細選優秀學生為成員,其實喪失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多 元參與體驗的精神,學生也失去依自由意志選擇參與或離開的選擇,淪為學校為 菁英學子打造的專門課程,比賽成績好的團隊或成為特權份子,其實應該稱之為 「校隊」而非音樂性社團。而為了順應社團活動之教育目的所成立之音樂性社團, 應有以下特色: (一)不強調以參加音樂比賽為主要教學目標,完全依學生自由意願與興趣 來招收學生,避免成為精英學生的特權。 (二)因為不參加比賽,所以社團種類多元。 (三)社團指導老師不用顧慮比賽的曲目,完全依照學生生活環境中的音樂 18.

(31) 曲目為教材設計的依據,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學校行政人員是處於被動的角色,社團經營所需經費及行政業務全由 家長會後援會(及外聘社團指導老師)負責經營管理。 對音樂性社團分類雖各有見解,但無論是校隊型音樂性社團或陶冶型音樂性 社團,均為學校體系的一環,為一種教育的單位,因此無論學校行政,指導老師 或外聘經營者,或是參與學生之家長,均因抱持教育優先的心態,注重教育的公 平性與價值性,避免為了比賽得名而團練的狀況發生。. 二、音樂性社團的功能 以學生學習立場而言,參與音樂性社團可達成音樂教育功能。根據涂惠屏 (2009)的研究,音樂性社團可達成音樂教育的兩大功能:美感經驗與非音樂性 價值 (Abeles, Hoffer, & Klotman, 1994)。所謂「美感經驗」 ,是指利用音樂(或其 他藝術)為媒介,引發學生主動探索美學經驗的態度。透過體驗音樂的過程,不 僅可獲得音樂知識與能力,更獲得審美能力與價值觀,並且提升對音樂的興趣。 以參與音樂性社團而言,可包含以下功能: (一)音樂專業能力的提升、 (二)審 美能力的培育。而「非音樂性價值」是古老西方的教育信念,自柏拉圖時代便已 提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1837年Lowell Mason提倡音樂教育對於人的智力、心靈 與身體的發展有正面的影響,有助說話與閱讀能力的提升與其他領域學科的理解; 而以參與音樂性社團而言可包含以下功能: (一)創造力思考的培養、 (二)自我 表達能力的塑造、 (三)同儕關係的建立、 (四)學習能力的養成(轉引自涂惠屏, 2009) 林昀萱(2007)的研究則指出,除了正式課程以外,樂團合奏的教學可以提 供額外練習的機會,不僅培養群育與美育,更能提供鑑賞力,對於提升品味精緻 文化有正面功能。 以學校立場而言,音樂性社團可以做為形塑學校特色之策略(曾志永,2011、 陳惠娟,2012) 、提升正面形象,作為學校行銷之媒介(李淑芬,2012) ,學校教 19.

(32) 師則有教學相長的機會,促進增進專業知能的增能活動(吳淑芬,2006),更以 助於學習型學校的建構。 綜上,音樂性社團的功能其實包含學校社團的功能,而更增加在音樂教育、 美感教育上的功能,不僅參與學生能從中獲益,學校端更能藉由支持音樂性社團 的成立與運作,獲得諸多優勢。. 三、音樂性社團之相關研究 由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以「音樂性社團」為論文題或關鍵字來搜尋, 僅10篇研究論文,茲以表格整理如下:. 表2-4. 音樂性社團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林昀萱 (2007). 國民小學音樂性社團經 營與展望. 自編問卷 調查. 音樂性社團能達成音樂教育目的,而指導 教師的態度、學校行政的措施、納入多元 師資能使音樂性社團有效發展,並作為學 校發展之辦學特色。. 郭瓊玲 (2008). 臺北市國小音樂教師指 導音樂性社團意願之調 查研究. 自編問卷 調查. 臺北市國小音樂教師均有指導音樂性社團 的意願,而其中與同儕互動關係及教師本 身認知,對於其指導意願有明顯的影響。. 麥佩綺 (2008). 國小音樂性社團團體動 力研究─以臺北市音符國 小為例. 問卷調查 與訪談. 個案學校5個音樂性社團學員整體之團體 動力表現均佳,社團指導老師認為,優良 熱忱的師資是成功主因,而規劃多元的展 演活動對提升音樂性社團之凝聚力最有幫 助,且降低退團率。. 涂惠屏 (2009). 音樂性社團學生學業成 就表現之研究─以屏東縣 某國中為例. 問卷調查 與訪談. 個案學校學生對於參加音樂性社團均持正 面態度,而且在學校表現上優於其他學 生。而這群音樂性社團的學生中,曾在國 小就參與樂團、或國中前曾學習音樂者, 又比其他同學表現良好。. 黃琬珊 (2011). 國小音樂性社團卓越指 導教師之個案研究. 訪談、觀 察、文件分 析. 研究個案具有優異專業素養、能運用彈性 多元的教學方式、具有協調溝通能力,與 執著不懈的教育熱忱,使其成為卓越指導 教師。. 20.

(33) 表 2-4 研究者 (年份). 音樂性社團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論文名稱.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周巽俐 (2011). 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 與程度與學校課程學習 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新竹 縣竹東北埔區為例. 自編問卷 調查.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的國中 學生,對於自身樂團給予高度肯定與認 同,且明顯知覺學校的重視。這群學生並 有中高程度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正向且 積極。. 楊雪 (2012). 音樂性社團經營績效之 研究--以高雄市仙境人文 藝術事業社推廣國小陶 笛社為例. 深度訪談. 組織內部爭取社區資源,納入專業組織資 源,不僅使學校能面對少子化與經濟不景 氣的環境壓力,更有效行銷,增加競爭力; 然因教育政策的走向未明,使學校行政端 無法展現積極重視的態度與做法,也造成 參與學生家長對於學校行政滿意度不高的 形況發生。. 林慧茹 (2013). 臺中市高中音樂性社團 學生參與動機與阻礙因 素之調查研究. 自編問卷 調查. 臺中市高中音樂性社團學生主要因為「學 習興趣」而選擇參與音樂性社團,而以「學 業壓力」為最主要的阻礙。. 紀如芬 (2013). 天雷鼓動撼人心~樂音國 小雷鼓隊之個案研究. 觀察、訪 談、文件分 析. 研究個案的創立兼顧學校發展、學生學習 及教師教育理念,然初期面臨缺乏樂器、 經費與家長支持,關鍵點為熱心家長捐贈 樂器及家長後援會的成立,漸漸邁向穩定 茁壯。 社團組訓模式彈性有創意,有效達成學習 目標、解決困境,並獲得家長支持與觀眾 肯定;目前困境為缺乏樂器汰舊換新經費 及校內多重團隊的學生排擠效應。未來期 望繼續幫助學生快樂學習,並向上延伸成 立校友團、爭取演出交流機會、建立網站 分享成果。. 阮士恩 (2014). 教師協助音樂性社團組 訓之研究-以臺東縣六位 教師為例. 訪談. 臺東地區雖地處偏遠,但師資素質在水準 之上,學校行政的重視與支援、教師專業 能力的再提升、學生與家長的配合與支 持、及教育政策的背書則能使音樂性社團 更蓬勃發展。. 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表2-4 所列這10篇研究中,以場域或對象論,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佔多數, 共5篇;以國中生為對象者僅2篇,高中生為研究對象者1篇,指導教師為研究對 象者2篇;研究方法而論,6篇為量化取向,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另外4篇為 21.

(34) 質性取向,以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獲得資料。 表列研究均指出,社團指導教師在音樂性社團中占有重要且關鍵的角色,指 導教師的態度、專業素養、教學能力能影響音樂性社團成效,而學校支持與行政 配合協助,則能降低指導教師的壓力與工作負擔。家長奧援與支持認同的態度, 也不約而同被提出,可見得家長也在音樂性社團運作中舉足輕重。 國民中學階段所進行的研究,均為音樂性社團學生其學業成就或課程學習動 機的表現,似乎可嗅出國民中學階段音樂性社團面臨到升學的壓力,而接著在高 中生參與音樂性社團的研究則相呼應:學生選擇音樂性社團的主因是自身興趣使 然,但阻礙卻仍以學業壓力為主,此節與研究者在教育現場的觀察亦不謀而合。 以研究的篇數來看,並比照「學校社團」的檢索結果,不難看出大學是另一 個社團蓬勃發展的階段,唯少針對音樂性社團之種種加以研究,跟國小階段一樣, 大學生可撇開學業壓力,反而以就業力、領導力、生涯發展為研究顯學,顯示不 同階段求學過程雖有不同的壓力,但社團活動似乎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雖以「音樂性社團」為論文名或關鍵字的論文並不多,但再以管樂團、弦樂 團進行檢索,則另有收穫。 以「弦樂團」為論文名稱的檢索結果,共有27篇論文,扣除無關或重複的論 文後共有8篇,表列如下:. 表2-5. 弦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魏佳瑩 (2006). 論文名稱 臺北地區國民小學弦樂 團指揮之意見調查.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自編問卷 調查與訪 談. (摘錄)1. 主修弦樂的指揮比非主修弦樂 的指揮更善於在合奏課中指導學生音感練 習與運弓技巧。 2. 發現組訓課程偏好的 方式。 3. 研究期間所有全國學生音樂比 賽弦樂合奏指定曲,半數以上指揮認為對 學生而言困難。 4. 所有樂團皆因參賽而 加練。 5. 學校多數會提供專屬團練教 室、譜架、由學校安排行政人員處理團務、 並且多數關心學生個別狀況與團練情形, 多數尊重指揮專業意見,但僅3成學校會提 供經費。. 22.

(35) 表2-5. 弦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李佳卉 (2006). 國小弦樂團合奏訓練與 實務研究. 文件分析 與實務訓 練紀錄. (摘錄)樂團指導者之個人風格特色對樂 團的整體表現具有決定性影響,且其所具 備的音樂知識及教學技巧是提升樂團程度 的重要因素,其對教學內容需充分瞭解, 並針對學生不同的狀況適時改變教學策 略,提供學生表演的空間,更可以發揮個 人潛能。音樂活動(音樂會、音樂營、音 樂比賽等)可以增加學習上的挑戰及樂 趣,學校行政單位的配合及健全之家長後 援會組織,亦對樂團音樂活動之運作具有 正面積極作用。. 孫郁茜 (2008). 非音樂班弦樂團指導者 教學專業能力之實務探 究. 深度訪談 與文件分 析. 非音樂班弦樂團指導者包含合奏指揮與分 部教師,其教學專業能力包含教學準備能 力、教學實施能力及教學評量能力等三個 面向,教學準備能力包含樂曲選擇、樂曲 分析及指揮預習;教學實施能力包含音感 教學、演奏教學及樂曲教學;而教學評量 能力則包含評量內容及評量時機。. 邱顯仁 (2008). 弦樂團體教學增進國小 高年級注意力與肢體能 力之研究. 前實驗設 計. 弦樂團體教學能增進國小六年級學生選擇 性注意力、手部精細動作能力;且能顯著 增進國小弦樂團體教學六年級學生持續性 注意力、動作協調能力。. 王心怡 (2008). 電腦輔助國小弦樂團音 感教學之成效研究. 行動研究. 電腦輔助音感教學有助於提升弦樂團學生 音感訓練之成效、輔助學生學習弦樂器、 迅速達成訓練目標,亦可提升學生音感學 習之專注力,總結電腦輔助音感教學可提 升學生之學習成效。. 陳亞青 (2008). 彰化縣國小學童參加弦 樂團學習動機之研究. 自編問卷 調查. 彰化縣國小弦樂團以女童佔多數,初學者 多於有基礎的學童,參與弦樂團學習動機 強烈,而且與學習成就有顯著正相關與顯 著預測力。. 葉嘉琳 (2011). 弦樂團體教學增進國小 低年級注意力之研究. 前實驗設 計. 實際的研究中發現弦樂團體教學能顯著增 進國小低年級學生之選擇性注意力、持續 性注意力、自動性注意力、分離性注意力、 轉移性注意力及整體注意力。. 李正德 (2013). 中國小學低年級弦樂團 體教學之行動研究(以福 建省廈門市延奎小學為 研究對象). 行動研究. 研究者將中國全國音樂考級第一級的考級 內容,分配在兩學期的大、小提琴教材中, 意即以一學年24週課程準備應試第一考 級。.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3.

(36) 表2-5 所列各研究所指稱的樂團,即指音樂性社團之弦樂合奏團,其中魏佳 瑩(2006)、李佳卉(2006)、孫郁茜(2008)的研究對象為校隊型社團,其餘 研究則為陶冶型社團,最後一篇行動研究則指出大陸地區家長對子女修習樂器明 顯不同的態度。以校隊型樂團為研究對象者,均指出弦樂團指導者乃樂團靈魂人 物,其所具備之專業能力足堪影響樂團成敗,實為音樂性社團經營者關切之重 點。 再以「管樂團」為論文名稱進行檢索,共有29筆資料,扣除無關或重複刊登 者共17篇,茲整理如下表:. 表2-6. 管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許惠雯. 現行我國國小管樂團與. (2003). 兒童樂隊組訓與未來發 展之分析研究. 簡雅敏. 中學管樂團之單簧管教. (2004). 學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文獻分析 法、調查研 究法(問卷 調查)、比 較教育研 究法、訪談. 結論:1. 北部發展國小管樂團蓬勃快速, 南部大多以組訓兒童樂隊為主。 2. 管樂 團與兒童樂隊師資方面差異大,間接或直 接影響了兩團之組訓。 3. 國小管樂團發 展以大型學校為主,大型學校之設備、師 資、學生及家長支持度具備較有利的條件。 4. 各縣市音樂評鑑制度、比賽制度及補助 經費申請方式不同,造成發展管樂團及兒 童樂隊的阻力與助力。 5. 國小管樂團 國際交流及未來發展的機會較大。 建議:推廣小型班級樂隊、發展各校音樂 特色、多運用國小的合奏經驗、學校行政 單位應密切配合、多舉辦音樂觀摩、校際 音樂交流活動及樂團指導研習、利用社區 資源,提昇社區音樂化、音樂比賽應廣設 各種獎項以鼓勵樂團發展。. 行動研究. 1. 管樂團的蓬勃發展,促成學習單簧管的 人口與日遽增。 2. 選擇學習樂器之前, 應先考慮樂器適性。 3. 中學管樂團普遍 對於比賽成績的重視,多於基礎的紮實程 度。 4. 目前臺灣的中學管樂團仍存在著 嚴重的城鄉差距。 5. 美國與日本在管樂 教育方面很值得臺灣學習與借鏡。. 24.

(37) 表2-6. 管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薛恩憫. 國小管樂團組訓之個案. (2007). 研究-以高雄縣一所國小.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訪談、觀 察、文件分 析. 個案學校管樂團的成立與蓬勃發展,有三 個不可獲缺的重要角色:校長、校內社團 指導教師,以及外聘指揮老師。在校長的 肯定支持下成立家長後援會,校內社團指 導老師擁有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擔任 校方及親、師、生之間的橋樑,使社團的 教學與行政能夠相輔相成;外聘指揮老師 具備多元的專業能力,除演奏與指揮能力 外,亦精通各項樂器的基本演奏知識,其 所領導之教學陣容,皆具備良好的專業素 養與教學能力、擁有指導小學生的特質、 能夠善用合適的教學策略與訓練技巧,使 全體管樂團團員的演奏能力快速成長,並 且朝向專業而精緻化的演奏水準。. 自編問卷 調查. 1. 研究所在地點管樂團皆成立於中型以 上學校。 2. 管樂團多有外聘教師,直笛 團多由一位指導老師孤軍奮戰。 3. 管樂 團師資優於直笛團、經費高於直笛團。 4. 管樂團演出限制少、邀演機會多,延伸機 會多,未來出路廣泛,均優於直笛團,因 此獲得學校、家長較多數支持。. 問卷調查 與訪談. 1. 利用打擊樂輔助音樂教育可提升學生 的創造力。 2. 打擊樂學生在創造思考能 力上,獨創力與精密性較為突出。3. 打 擊樂學生中,女生的開放性、精密性與挑 戰性優於男生。 4. 挑戰性之測驗結果與 訪談結論相佐,顯示學生自認挑戰性不 足。5. 以打擊樂器輔助教學可提升教師之 教學層次。 6. 增進學生創造力的重要因 素是老師的引導。 7. 年齡、演奏能力與 創造力無直接關係。 8. 時間的限制與不 足是創造思考教學的阻礙。. 文件分析 與訪談. 本研究借新莊地區國小管樂發展現況之呈 現,包含樂團樂器編制、組訓方式、師資 來源、教材使用、選曲、學生進路規劃等, 協助樂團學生管樂學習之規劃。期待透過 本研究能開啟一個立體而多元的資訊平 臺,提供有興趣及熱忱的老師獲取更多的 管樂相關資訊。. 為例. 高可芸. 國小直笛團和管樂團組. (2007). 訓之比較研究(桃園縣國 小為例). 黃晶瑩. 學生學習打擊樂對其創. (2006). 造力影響之相關因素探 究-以國中小學管樂團打 擊組為例. 李宜珍. 臺北縣國小管樂團發展. (2007). 現況研究─以 2002-2006 年新莊市的小學為例. 25.

(38) 表2-6. 管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彭紹瑋. 臺北地區國民小學管樂. (2008). 團指導教師教學專業能.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自編問卷 調查. 臺北地區國民小學管樂團指導教師,對國 小管樂團進行管樂團教學時所應具備之 「一般教學能力」及「樂團教學能力」的 看法,並就國民小學管樂團指導教師的不 同背景變項對其看法的影響做分析。「一 般教學能力」包含三個子層面,分別為課 程內容策畫、教學活動安排、教學評量設 計;「樂團教學能力」包含四個子層面, 分別為樂器吹奏教學能力、團練指導技 巧、演練曲目編選,與聲部位置配置。結 果顯示管樂指導教師對所有教學能力均高 度認同,且因擔任職務與年資而有顯著差 異。. 訪談與問 卷. 結論:管樂團多成立於都市,而校內指導 老師則擔任溝通協調角色,多半管樂團有 儲備團的編制,樂器幾乎為政府專款經費 購置,家長仍須負擔鐘點費,選曲是合奏 老師的工作,組訓部分,合奏與分部課程 皆備。建議部分:校方須支援人力處理行 政事務,家長後援會組織需完善,指導老 師務求專業,選曲應多元,且莫因比賽而 抹煞參與樂團的樂趣。. 自編問卷 調查. 1. 發展管樂團須審慎評估與詳細規劃。 2. 除了指導教師專業能力以外,尚有許多 困難是組訓過程中亟待克服的; 3. 管樂 團指導者應加強與學校行政單位及家長間 的溝通; 4. 學校應多方尋求經費來源, 善用家長會及校友會資源;5. 目前桃竹苗 地區之國中管樂團仍存在著城鄉差距的問 題; 6. 管樂團組訓雖然有許多困難但有 教育價值,值得克服並有效的推動。. 力之調查研究. 江秀梅. 桃園縣國民小學管樂團. (2008). 之發展現況與探究. 鍾誠敏. 桃竹苗地區國民中學管. (2008). 樂團組訓現況之研究. 26.

(39) 表2-6. 管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侯姿伃. 宜蘭縣國民中學管樂團. (2009). 現況之調查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訪談與問 卷調查. 壹、管樂團組織及運作現況: 1.皆依據 宜蘭縣推廣國民中小學管絃樂教育計劃而 成立。 2.師資多為外聘且行政多由活動 組負責及音樂老師協助組訓,且有組織健 全的家長後援會。 3.招生方式多採口 頭、文宣或到學區內小學演奏進行宣傳。 4.經費來源為縣補助款及向學生收取團 費。 5.多擁有專用教室,樂團編制多為 60-70人,設備大多齊全但大部份樂器已屬 老舊。 貳、管樂團組訓現況: 1.合奏及分部課 程一週一次,遇有重大演出及競賽則利用 假日加強練習,於寒、暑假時間有安排集 訓課程。 2.常用基礎教材為3D Band Book、Foundation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會依學生程度、音樂會或競 賽性質而選曲。 3.教學方法大致相同。 4.表演及競賽活動非常活躍,每年固定舉 辦成果發表會,學校、社區及縣鄉鎮各級 政府相當重視。 5.指導老師認為表演可 增加團員經驗、臺風,提昇團隊向心力及 練習原動力;部分老師認為競賽為個人技 術或音樂表現提升的有效方式,但部分老 師認為比賽會抹煞學生學習興趣,而僅重 成績會失去競賽的意義。 6.組訓共通問 題為學生來源不足。 參、管樂團學生學習現況: 1.大部分學 生參加動機頗高亦持正面態度。 2.多數 學生會主動聆聽並喜愛練習之曲目。 3. 大部分學生自認管樂技能學習狀況良好。 4.大部分學生對表演及競賽持正面態度。 5.大部分學生認同團隊規範。 6.多數學生 除學校規定外均會主動練習。 7.多數學 生畢業後若有機會均願繼續參加。 8.女 生於參加動機高於男生而男生於曲目學 習、技能學習、表演及競賽高於女生。 9.一年級於參加動機高於二年級學生。 10.不同樂器及額外樂器學習經驗對管樂 學習之意見未達差異。 11.擁有樂器學生 在整體及參加動機、表演及競賽層面具有 差異。 12.國小曾參加管樂團者於團隊規 範層面得分高於未參加者。. 27.

(40) 表2-6. 管樂團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份). 論文名稱.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黃冠馨. 管樂團教材 3DBandBook. (2009). 之使用調查–以新竹縣國. 內容分析 及訪談. 教材內容架構清晰、聲部平衡、節奏整合 性佳、逐頁呈現重點、指導語明確。 教師選用原因包括對團練進度易於規範、 內容涵蓋合奏訓練各項目、有助於合奏感 之建立、於國內使用相當普遍,但選用須 視學生程度而定。該教材對合奏之平衡、 音準、節奏、聽力、樂理、視譜等具有助 益,但多數受訪者提出該教材不適初學者 及樂器特定技巧之訓練。. 民中學管樂團為例. 林靜怡. 國小管樂團之擊樂教學. (2011). 研究. 柯俊生. 藝能社團之潛在課程研. (2011). 究-以新北市文林國小管. 內容分析. 依文獻與實際經驗規劃擊樂教學脈絡。. 內容分析 與觀察. 潛在課程重要且符合教育目的。. 樂團與直笛團為例 戴伶倫. 國民中學管樂團團隊效. (2012). 能之研究. 許蕙麟. 國民中小學管樂團指揮. (2012). 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 自編問卷 調查. 問卷調查. 研究 黃玟婷. 臺北市高級中學管樂團. (2013). 師生選用 3D Band Book. 問卷調查 與訪談. 北區國中管樂團的效能均佳,且音樂團所 在地區、樂團人數、樂團歷史、指導老師 領導風格、指揮性別、團員年齡、不同團 隊類型、不同樂團年資、入團原因、參加 全國賽次數、國小有無樂團經驗、有無其 他樂器演奏能力、有無報考音樂班意願、 每天練習時間等面相均呈顯著差異。 建議國中應發展管樂團,且將參與管樂之 比賽或演出紀錄列入升學參考,社區應成 立樂團讓學生跨齡參加,鼓勵透過校際交 流與比賽提升團隊凝聚力。 研究北北基11位國中小管樂團指揮人格特 質與領導風格,並期許指揮能善用轉型領 導成為學生的學習典範,也建議指揮應有 領導相專知能進修知管道與評鑑機制,可 供學校選才之依據。 該教材有其使用上的限制,教師需有足夠 知能融入輔助主題,且因學生背景不同而 有不同的練習效果。. 之調查研究 劉佳佳. 北部地區國民小學管樂. (2013). 團組訓之調查研究. 自編問卷 調查. 建議國小管樂指導老師能積極參與專業成 長、與親師建立良好溝通管道,並提供廣 泛多樣化曲目的選擇。 對樂團行政人員的建議則為應為樂團規劃 確實可行的定位與目標,並與指導老師保 持良好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art 2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task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articulated in the LPF to enhance writing skills and foster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chool personnel of DSS schools in operating their schools smoothly and effectively and to provide new DSS schools a quick reference on the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In studying habits, 72.2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attended cram schools befor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y went to cram schools two to four times a week.. After entering senior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