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之品德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歷程。本章 共分成四節,第一節是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是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是研 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是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3 年 9 月當時的教育部長黃榮村先生曾經在「全國教育發展會議」說過,

當小孩進入青春期,便與父母的關係發生變化,品格教育不再容易由家庭灌輸。

如果從學校著手,因同儕都接受,就容易形成共通價值。因升上國中之後,升學 主義籠罩之下,便很難實施,唯有在小學階段加強,奠定基礎,才能真正實踐品 格教育,因此,品格教育的啟蒙應是在小學(黃榮村,200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89 年召開「面向二十一世紀研討會」,會議中特別指 出:道德、倫理與價值觀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世界各國為了迎接 此挑戰,紛紛提出改革的相關政策與措施,諸如;在美國已超過三十州大力推動 品德教育;英國與澳洲則給予公民教育重要的地位;在日本,加強學校的道德教 育是教改政策的當務之急;新加坡更是由國會所通過之「五大共同價值」,做為該 國道德教育的準則(周慧菁,2004)。

有鑑於此,我國教育部於 2004 年訂頒「品德教育促進方案」,陸續以兩個階 段(2004~2008 年與 2009~2013 年)為實施品德教育之期程,第一期程以選定各縣 市及各校之品德核心價值與制定具體行為準則,進而融入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 課程以及校園文化,發展具有特色且永續之品德教育校園文化;第二期程則是以 品德教育推動的優質化與永續性為目標,鼓勵學校運用全方位推動策略與採用多 元教學方法、著重校長與教師的生命成長與品德教育知能提升、品德教育相關課 程與教材的研發、品德教學方法與評量的創新,以及校園品德文化形塑等,使品 德教育由學校教育擴展到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教育部,2004)。

除上述教育部所推行之「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之外,2009 年 6 月 17 日教育部

亦啟動「台灣有品運動」,政府以一年期間,以9.7 億元,藉由推展品德教育、藝 術扎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等四項計畫,帶動台灣「人人有品」,即有品德、品 質與品味(教育部電子報,2009)。另外,教育部吳清基部長上任,訂 2010 年為 終身學習行動年,提出「三三一行動方案」,所謂「三三一」行動,即鼓勵全國國 民人人每天至少學習三十分鐘,運動三十分鐘,並日行一善,用以鼓勵全民心動 不如行動、快樂參與學習。此亦是一項品德教育運動(李建興,2010)。

教育思想家裴斯塔洛齊說:「學校像花園,教師像園丁,學生像花草」。申言 之,品德教育的認知像一棵樹木的紅花,情意像綠葉,實踐就像根莖。根莖敗壞 了,樹木必然枯萎。所以,品德教育的認知,情意與實踐都極具重要性(李建興,

2010)。由此可知,道德教育唯有從教育工作者著手,加強學生對是非善惡的價值 判斷,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才能解決人群互動與社會組織系統所面對的問題。

綜合上述,我國與諸多先進國家皆已將品德教育視為社會重要的核心價值,

品德教育也是解決人群互動與社會問題的方法,故積極推動品德教育,可藉以提 升國民的道德素養。

研究者自踏入教育界至今,已近二十年,未進國小教學領域之前,曾是高職 教師,當初執教的對象是青少年,正值十六至十八歲的年紀,與學生可稱朋道友,

溝通可用說理的方式,或以朋友之道相處,因為此一階段的青少年已有是非善惡 的判斷能力。直至參加了國小教師甄試,踏入了國小教學的場域,一切都變得不 一樣,研究者必須放下身段,學習適應執教的對象是國小學童,溝通的方式需用 此階段學童所能理解的語詞或說法,學童才能理解明白,國小執教前三年,研究 者服務於山區偏遠國小,學童人數少,當時已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課程中少了德 育課程,並沒有高度意識到設科教學的重要。三年後調回到平地學校服務,學童 人數變多了,因接近於市區,家長社經背景較前所服務之學校高,學童所受到的 文化刺激較山區偏遠學校的學童為多,如:上安親班、擁有資訊科技的產物(MP3、

iPad、手機…等)、接觸媒體的報導刺激、及學校附近各形色的商店相繼設立,因 此在學生的問題行為上,日益增多,例如;學生於課後回學校玩,利用爆竹破壞

學校的公廁,製造校園環境的髒亂,或假日回校嬉戲,竊取學校辦公室財物,因 而誤觸保全,校園當中學生髒話不斷,校外亦傳偷竊行為等…。最令研究者苦惱 的是,自己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的是非價值觀已漸扭曲,學生為了喝一瓶飲料,

特地打電話叫家長送到學校,學生互動中因口出謔言,導致雙方惱羞成怒,大打 出手,只因玩笑過頭,另則,學生說謊的現象與作弊行為層出不窮等…。

研究者服務之學校於99 學年度第一學期榮獲品德教育推行績優學校,與有榮 焉,但研究者認為,該獎項評鑑應屬書面成果居優勢,從教學現場的角度而言,

品德教育的實踐除了在紙筆上的記錄之外,更應配合行為的實踐。雖然學校從98 學年度起開始實施品德教育規條的實踐,相關規條則附在聯絡簿中,但研究者從 旁觀察,以本班級為例,只有少數家長會配合要求學生實踐,並予以簽名,以示 負責完成。多數家長則視為形式,只負責簽名,甚或者是置之不理。觀察中凡學 生家長努力配合實踐的,該學生在校的品行行為是屬於較能自律、尊重他人。為 了更落實品德教育的實施,研究者決定將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施予品德教育課 程作一探究,了解學生的行為變化,此為研究者之研究動機之一。

當今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翁奇楠槍擊事件之兇手廖國豪就逮曾說:「教育害了 我..」(華視新聞網,2010),此說法一出,引起教育界一片譁然,我們的教育出了 什麼問題?學生的是非善惡判斷力何在?另則,大學女生在校園撿到四萬元,卻 要丟失註冊費的學妹付出三成賞金才肯歸還(自由時報,2010),此事件引發社 會對部份大學生道德教育不足的質疑。筆者認為,身為執教者,加強學生是非道 德觀念的判斷,當從學校教育做起,尤其是國小教育,此二則報導更加強研究者 研究動機之二。

國小高年級之青少年正符合郭爾堡(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之道德認 知發展理論中的「習俗道德期」,年齡在10~20 歲之間(張春興,2003),國小高 年級在此時期正邁入青春期,意即所謂的「青少年狂飆期」,因生理成長的快速,

往往已經有了大人的身高、體重,但心智的成長方面仍停留在兒童階段,故情緒 較不穩定,容易動怒、自卑,甚或產生言語與肢體上的衝突,若在此階段加強品

德教育,建立學生的道德意識,透過品德教育教學等活動,往往可以使學生反省 思考、沉澱心情,繼續各項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所以在高年級實施品德教育是重 要且必要的。此為研究者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