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探討在教育改革下,學校組織不斷地變動的同時,身為學校的校長必須 面對此衝擊,帶領行政或是教學中的每位成員。且在教改的聲浪中,教師專業學習 的地位也逐漸備受重視,建立專業學習社群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校長的角色必須加以轉變,運用新模式之領導概念,培力更專業的領導知能,並以 增進學生學習為核心,引領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本研究旨在探究校長在運用 學習導向領導上的面臨的挑戰,以及其發揮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影響,進而根據 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本章首先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動機,其次根據研究 背景與動機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臺北市校長培力工作坊的參與

101 年暑假裡,偶然機會下參與臺北市校長培力工作坊,也就此與校長們結下 了緣分。在工作坊裡,拉近了我對「校長」遙不可及的印象,也打破了以往對「培 訓」的聽講印象。高中時期總覺得校長對學生來說似乎是個陌生的名詞,在學校很 少看見校長的出現,也鮮少能聽見校長的話語,但這次的機會我發現,校長們親切 及積極的態度,心中充滿著一股熱情和衝勁,想要帶領學校往前進,想要把學校變 得不一樣,縱使學校事務繁忙、臺北市 1999 申訴的電話不斷、教育計畫方案一個 接著一個,校長們仍然抽空參與工作坊的課程會議,透過會議閱讀更廣泛的書籍,

分享彼此的經驗。校長培力工作坊的模式更是讓我學習許多,以往常聽見的培訓總 是一群人到場簽到後,講臺上的講師大談他自己的大道理,而下面的聽者則各做各 的事,似乎覺得來這場演講只為了得到研習時數,而臺北市的校長培力工作坊給我 帶來震撼。

2

培力工作坊的課程皆由校長們親自設計,在彼此釐清工作坊的目標和目的之 後,大家一同設計、發想課程內容:在「美麗新世界」的課程裡,透過過去、現在 與未來的探索,進行了鉅觀趨勢分析,藉由不斷練習放大或縮小視野的觀點,提升 了思考的廣度與深度,也從中檢視原有的概念,嘗試去捕捉和打破個人和集體的固 有心智模式,刺激對未來的想像力;而「系統思考」能使我們能對事件的前因後果 及其影響做全面性考量,擴大了個人的思考空間與時間,能夠把事件放在它所處的 系統脈絡中進行思考,其關注的是系統中的動態行為,以及產生動態行為背後的結 構和彼此間的互動關係,跳脫個人的慣性思維,見微知著;「設計思考」是門令我 更驚奇的課程,要用同理心來看待事情,從多方面來看問題,以獲得全面性的解決 方案,從 whyhow what 的觀點,「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探討訊息背後的 原因、理念以及價值;以及「社群組織動力的推手」與「深度匯談的思與行」課程,

深入介紹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與運作,也進一步學習如何帶領團隊對話,以進行深 度匯談,肯定式探尋法讓我更學會傾聽和分享。這些學習活動是我之前從未經驗過 或深入思考過的,除了覺得新鮮,也佩服校長對於專業增能的投入與執著,更增添 了一份敬意(臺北市教育局,2014)。

每門課程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在每次的校長會議裡,腦筋都必須跟著不 停的轉動和思考,這一年跟著師長們一同學習的過程中,拓展我許多面向的知識,

也培養的心靈方面的內涵,同時也使我對校長這個複雜角色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學校的校長為什麼要有這樣的改變?校長的角色和領導在學校發生了什麼轉變?

校長要如何帶領教師們面對未曾停止變動的環境?因為種種的疑惑,激起我對想 要更深入探討校長在學校的角色和其領導的作為,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貳、 各國校長領導的專業能力發展與培育

面對現今教育充滿挑戰的新時代,各國皆體認到學校教育的改善需要有新興 的領導人才帶領學校前進,校長的領導角色、能力和面向也需要重新再定義,以因

3

應整體的改變。為提升校長掌握教育脈動與學校領導的專業能力,各國皆發展出校 長專業能力培育的課程及其領導的內涵。在美國,訂定出校長應具備有九項核心能 力,包括領導力(leadership)、願景(vision)、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學習者與學習(learners and learning)、教學(instruction)、型塑學習文化(culture)、 倫理(ethics)、公平(equity)以及倡導(advocate);而英國培養校長的主要六個 重要能力為:塑造學校願景、強化社群、學習與教學領導、專業發展與團隊合作、

組織經營、及績效責任;在新加坡則是以建構行動學習與社會建構為主,認為學校 領導者得領導歷程是一個連續的「行動-反思」的螺旋行動,在日趨複雜、動態的 環境中找尋,並反思不同的解決路徑,且引用 Sergiovanni 的五種領導校色產生的 力量以及 Gardner 的五想法建構出 5R5M,5R 為教育性、技術性、人性、象徵性以 及文化性;5M 為倫理、尊重、創意、統整和修練(陳佩英、潘慧玲,2013)。

目前國內培育校長專業發展的單位有: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培育中心、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現為臺北市立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中小學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中心,以及國家教育研究院。在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培 育中心裡,陳木金(2001)參考國外的校長培訓模式,以混沌理論為基礎,發展出 三大領域的課程設計: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習課程以及師傅制度課程,系統性的 加強校長領導的知識以及實務上的訓練,以提升校長的校務發展、教學領導、行政 管理、公共關係以及專業責任等經營能力;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以及國家教育研究院之校長培育課程,則可將其主要歸納為教育領導與專業、校 務發展、學校行政倫理與實務、教育趨勢與政策,以及課程與教學等五面向(陳木 金,2001;陳佩英、潘慧玲,2013)。

綜觀各國及我國校長專業能力發展與培育,發現身為學校校長需具備多元專 業能力,須隨時累積各項能力以應付外在環境改變,校長領導的專業能力發展及培 育不容小覷。校長在帶領學校會遇到的困境與挑戰為何,使其不斷的提升自我專業 能力以帶領學校改進,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4

參、 教育政策改變,校長領導的培力是關鍵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提倡以提昇國民品質、腦力、創意、競爭力做 為教育的目標,我國近年來實施許多教育改革措施,使學校教育產生激烈轉變。12 年國民基本教育即是項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成立工作規畫小組及辦公室,負責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規劃及推動,更為回應全球化人才培育需求,以競爭型資源挹注,

透過政策設計,引導學校組織學習,發展學校本位管理,促進學校團隊動能,於 2006 年起連續推動三年「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教育部,2013a;陳佩英、高嘉 徽、應尹甄,2012),其中優質化發展面向包括校長領導,強調了校長的領導角色。

校長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推手,也是學校發展的領航者,在學校發展扮演重要元 素,除了行政領導外,十二年國教更強調校長在課程與教學的領導。臺北市教育局 為為提高校長辦學績效,增加課程教學與評量領導能力,有效帶領學校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於 100 年至 102 年間陸續辦理國高中職校長課程領導工作坊、高國中校 長培力工作坊以及高國中校長培力回流工作坊,以團隊方式參與研習與課程研發 及分享課程領導,且安排校長到海外學習,透過跨國的學習使校長的專業能力更向 上提升(臺北市教育局,2013)。

然而,又為提高校長專業領導能力,落實課程教學領導功能,與教師建立夥伴 關係,聚焦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臺北市教育局的精進教學更推動了「教室走察」

與「校長觀課」的計畫。這是全球新課程教學領導的趨勢,應用「走動式」管理的 非正式教學「觀察」方式,由校長及教務主任進入教室,以短暫快速(short)、經 常性(frequent)、結構化(structured)、有焦點(focused)的走察,觀察教師教 學與學生學習,並向教師提出具體回饋與建議,幫助師生得到更有效的教學與學習

(臺北市教育局,2013)。綜觀之,校長除了忙校務行政外,也必須不時跟進學習,

培養新視野、新思維,面對現今教育政策的改變,校長專業領導能力培養為重要關 鍵。校長對於教學和課程的觀念和領導模式應如何做調整,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5

肆、 教師是改變教育的推手

民國 84 年教師法公布,讓教師可以組織教師會,成為全國最大的民間團體,

藉以維護教師專業尊嚴與專業自主權、參與教育問題、協議教師聘約及聘約準則等 重大任務(全國教師會,2013)。行政院又於 100 年正式宣布工會法修正案在勞動 節開始實施,讓臺灣的教師可以組織工會,是全民教育的體現與民主人權的實踐。

面對當前教師組織轉型和教師的角色與定位之調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2013),政府與學校領導者對基層教師的聲音不容忽視,尤其涉及到教師的權利和 專業發展之職責部分。

近來,我國教育政策改革許多內容也鼓勵教師專業發展、組織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期望對教師專業的注重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像是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中擴大 教師參與並以社群形式改善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果和整體教育品質。鼓勵學校有 計 畫 和 系 統 性 的 鼓 勵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 更 主 張 團 隊 方 式 的 教 師 專 業 學 習 社 群

近來,我國教育政策改革許多內容也鼓勵教師專業發展、組織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期望對教師專業的注重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像是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中擴大 教師參與並以社群形式改善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果和整體教育品質。鼓勵學校有 計 畫 和 系 統 性 的 鼓 勵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 更 主 張 團 隊 方 式 的 教 師 專 業 學 習 社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