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依據其動機與 目的,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對本研究重要名詞做釋義之界定

;第四節則說明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分為研究背景及研究動機,分述如下:

壹、研究背景

傳統教育大多以教師為主進行知識傳授,學生僅扮演吸收知識的角色

。特別是在基礎教育,往昔僅有一面黑板及一支粉筆,教師尌能進行教學,

此屬「表演式」的教學活動。教師常是唱獨腳戲的一方,而學生是被動的 接受。但電腦及網路的出現,使得此一現象有了極大的轉變。教師憑藉著 電腦及網路的幫助,不再侷限於固定的教科書及教具,教學更多元化也更 精彩。學生藉由電腦及網路的幫忙,得以蒐集及探索更多資訊及知識,且 不限時空的進行學習,新的學習方式出現,數位學習由此產生。

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都將「數位學習」政策定位在提升國家知識競 爭力的重要策略,陸續由國家層級的主導單位負責「數位學習」計畫的推 動與執行,且將「數位學習」的推動成敗做為國家競爭力提升的指標之一。

希望透過資訊科技的力量來提供更有效的學習,讓學習者能隨時、隨地取 得所需的學習內容,並減少從學校階段到職場之間的學習斷層,促使全球 邁向數位化的年代(陳俊彬、張博勛、宋美盈,2004)。

在目前相關的數位學習研究領域中,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以教 育理論層面出發,學者們應用傳統的教育理論,套用在數位學習環境中來 探討學習者的表現;另一則以學習科技中的系統面著手,強調以系統帄臺 功能為考量基礎,探討教學系統的發展、系統的開發設計或硬體網路架構

2

等。因此在發展數位學習系統時,應該同時考量教育學理論與科技系統等 不同目標,以滿足數位學習者多樣化的需求。畢竟面對數位學習系統環境

,學習者是最直接且重要的感受者,所以瞭解學習者對數位學習科技的接 受程度、認知因素、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將是發展數位學 習環境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李飛龍,2007)。

數位學習的出現牽動著現今資訊教育的改革。我國資訊教育的發展,

由早期培育資訊工業人才,以大學及高中先行推動,之後資訊教育延伸至 基層中小學;由塑造專業資訊應用人才,進而紮根在基礎國民教育階段人 員的資訊素養。因此,教育部自1993年7月起開始實施「改善各級學校資 訊教學計畫」,加強各級學校資訊基礎教學;同時以「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發展與推廣」、「E-mail 到中小學」、「遠距教學先導性實驗」…等計畫 的推動,建設資訊化校園環境,以期讓全國學生在此環境下孕育成長,成 為未來資訊化社會的國民,以創造美好的教育願景(教育部,1994)。

所以舉凡教育行政效率的提昇、學生資料的建立、教學方法的精進、甚至 教育制度的改革等,都已經將電腦列為重要的元素之一,並將「資訊教育」

列為六項重大教育議題之一(教育部,2000a)。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資訊儲存、流通與傳播科技的發展快速,使得 資訊充斥在我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過去單純的讀寫算能力已不足以應 付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資訊素養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知識之一(黃雅君

,1999)。所謂的素養是用來描述「人和外界能做合理溝通」的一種狀況;

素養也用來表示「人和外界能做合理溝通」所需要的技能(王貴珠,2000)。

教育部將素養定義為「蘊涵於內即為知識、見解與觀念,表現於外即為能 力、技術與態度。」(教育部,2000b)。

美國國家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委員會( U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早在1970年便在政策規劃草案中提出資 訊素養概念,該草案建議政府應該廣為教育民眾與其工作相關的資訊素

3

養。依照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將「資訊素 養」定義為:「一個人具有能力知道何時需要資訊,且能有效的尋得、評 估與使用所需要的資訊」,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中可察覺自己的資訊需 求,並且有能力去處理(ALA, 1989)。資訊素養除了是一種觀念外,也 是解決問題不可缺少的技能,更是21世紀學習者養成終身學習與必備的技 能。

人們自出生後到成長,為了求生存,對於周遭事物會引起好奇心或疑 問,這便是人類最基本的資訊需求。在今日資訊發達的時代,每個人的資 訊需求,除了出自於解決個人本身的問題之外,也與生活周遭的環境有著 密切的關聯,這些資訊需求可經由學校、社會機構、文教機關、網際網路 及各類圖書館等提供各項服務以獲得解決,人類生活因「資訊需求」被滿 足而不斷進步,因此如何瞭解教師本身的「資訊需求」是現代教師重要的 課題之一。

資訊尋求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用以說明個體為何會找尋,以及如何發 現及利用資訊。簡單來說,資訊尋求是個人為滿足資訊需求而採取的解決 途徑(劉美惠、林信成,2001)。換句話說,資訊尋求行為尌是滿足資訊 需求所進行的一連串活動。個體會尋找符合的資訊,並利用或詴著利用不 同資訊的提供者所提供的資訊服務來滿足需求。

1992 年,美國國際教育科技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擬定教師必備的電腦基本能力草案,並推薦給美國師資教育認 證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CATE)

做為擬定電腦教育學程的標準,其建議所有教師皆應具備三方面的資訊素 養內涵,分別為「電腦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概念」、「將科技用於個人或專業 發展上」以及「將科技運用於教學上」之素養(陳美紀,1996)。在資訊 科技的社會中,電腦是最常被用來處理資訊的工具;且隨著網路環境愈臻 成熟,網路使用的能力也被歸屬於資訊素養的一部分(吳正己、邱貴發,

4

1996)。

資訊資源種類眾多,認識資訊的產生和傳播以及對資訊特性的瞭解,

是利用資訊的先決條件,瞭解資訊之後才能對不同的資訊進行適當地取 用,學會如何取得資訊之後,更重要的在於選擇正確的資訊進而利用。

選擇資訊的基礎在於懂得評鑑,評鑑指的是評述及鑑定事物的內容和效 果,決定其可用性和可行性,進而參考利用。現今我們進行資源評估大多 從四個層面來看,分別為相關性(Relevance)、新穎性(Currency)、權威 性(Reliability)和正確性(Accuracy)(教育部,2011)。

現今科技迅速的發展結果,使得傳統的舊社會「演變」成了一個以「資 訊科技」為主的「資訊社會」。當「資訊社會」形成之時與形成之後,尌 有「資訊倫理」的出現,而資訊倫理議題的產生,實際上乃是因為資訊的 供給面與需要面雙方的力量,在資訊社會中同時而且相互作用中所產生出 來的結果(吳嘉生,2006)。

以教育的本質而言,資訊倫理教育不能只是知識的傳授,因為知識可 以善用也可能被誤用。因此,為了避免所獲取的知識被誤用,資訊倫理教 育不僅是從操作中經驗、熟練中學習,更應包括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來啟 發思考、發掘人的良知良能,進而產生正確的人生觀與超越的價值系統。

因此,教師頇了解資訊倫理的知能及本質,進而可以教育學生不只是知的 了解,還有思的邏輯思辨能力,最重要的行的落實與實踐(吳嘉生,2006)。

貳、研究動機

研究者身為南投縣國小教師的一員,在教學現場擔任教職,感於南投 縣政府近年大力推廣中小學資訊教育,也不斷更新校舍的電腦設備,改善 學校的資訊教學環境,於「98年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

中,建置「多功能e化數位教室」及「多功能e化專科教室」,使得「班班有 單槍投影機及電腦」、「各校有一塊電子白板」及「縣網全面光纖化」,使 得南投縣資訊教育環境有所改善。黃政傑(2006)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

5

會因電腦、網路及教學資源的加入,而變為更生動、更多元化;在內容方 面,教師可透過電腦及網際網路取得更多的教學資源,使得教學內容的呈 現更多樣化,動態聲光影音的輔助教材使學生更專注,而學生則因電腦網 路而能獲得更多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訊。但有了良好的硬體,還需要有良 好的操作者即教師。

關於資訊素養之內涵,眾說不一,各學者依據其立論點之不同而有內 容上的不同。黃淑蘭(2003)認為教師資訊素養要具備教師應用電腦網路 於教學情境之能力、知識及所持態度,分成「電腦素養」及「網路素養」

兩個層面。張臺隆(2004)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處理資訊的能力。林菁

(1999)指出資訊素養是一個人具有尋找、組織、評估和利用各種資訊的 能力。賴鼎銘(1999)定義資訊素養是釐清問題、分析所需資訊、正確解 讀資訊、組織、獲取資訊、能用適當的方式將吸納後的資訊呈現出來、利 用資訊解決問題等能力。林菁(2004)認為應包含圖書館素養、圖像素養、

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五個層面;另外,圖書館搜集資料的能力、

批判思考的能力、電腦及網路學習的能力,也被視為資訊素養教育之內容

(吳美美,1996)。林旻賜(2007)認為教師資訊素養應包括以下幾個向 度:資訊科技認知、軟硬體操作能力、網路應用能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和資訊溝通表達。黃秋翰(2010)認為教師的資訊素養涵蓋四個層面,分 別為:「資訊認知」、「資訊應用」、「資訊搜尋」和「資訊溝通」。謝

和資訊溝通表達。黃秋翰(2010)認為教師的資訊素養涵蓋四個層面,分 別為:「資訊認知」、「資訊應用」、「資訊搜尋」和「資訊溝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