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推展童軍團之個案研究」,並以桃園市某國中為 研究對象,藉此探討推展童軍團之發展過程、現況及所遇困境,並提出對應的 策略與方法。本文章主要分成以下內容,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 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童軍運動的推展

西元 1907 年,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先生帶領 20 位青少年至英國桃山白 浪島進行第一次童軍露營,為世界童軍運動之濫觴,次年,出版「童子警探」一 書,成功的推廣童軍理念,而童軍運動也傳至全國各地,甚至其他國家。1908 年,

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皆出現童軍組織;1909 年,印度和智利也出現 童軍,而後伸展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及巴西;1910 年童子軍運動正式登陸美國及 歐州。童軍運動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歷久而不衰,並獲得世界各國 有識之士的支持與倡導,廣受青少年之喜愛,它能針對青少年的願望與需要,

設計豐富的活動內容,使青少年產生責任心與榮譽感,以通過考驗晉級為榮,

以 幫 助 他 人 服 務 公 眾 為 樂 ( 游 韋 楓 , 2010) 。 而 根 據 世 界 童 軍 組 織(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簡稱 WOSM)統計目前全球會員國已有 216 個國家和地區(WOSM,2005),超過兩億五千萬人參加童軍活動(Nagy,1985)。

中華民國童軍運動於民國元年由嚴家麟先生在湖北武昌文華書院試辦童子 軍開始,後來推展至全國各地。民國十五年設立正式委員會,組織中國國民黨

童子軍,訂定各項組織規程,開始由政府主導推行童軍運動,而我國童軍運動 開始亦是著眼於兒童及青少年,而引進與推廣人士主要為教會與教育人員,所 以中華民國童軍運動是由學校開始起創。民國十八年,國民政府頒訂「中小學 課程暫行標準」正式將「童子軍」科目列入我國中等學校前期之必修課程,雖然 當時不計學分,仍然是我國最早將童軍活動列入中學正式課程的一年(教育部,

民83),自此童軍課程成了教育的一部份,黃茱莉(2006)指出,蘇永華於〈中國童 子軍的建立及其在江蘇的發展〉一文描述:「嚴氏組建童軍之初,由他親任團長,

當時自願參加者僅三十一人,不過半年後已發展到八十餘人。」由此可知當時 的童軍團是透過學校招收學童,由學生自行決定是否參與童軍團,類似現今國 民中學隸屬於社團活動性質的「童軍團」。民國二十三年正式成立中國童子軍總 會,依據總會章程敦聘先總統蔣公擔任總會會長。民國二十六年,中國童子軍 總會申請獲准加入世界童子軍組織迄今(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09)。據此,中華 民國童軍總會經常辦理各項訓練活動,及推展學校童軍運動。而在民國三十八 年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後,童軍運動也隨之在各級初中學生根,每位初中學生必 須接受童子軍課程。民國九十一年國民中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後及民國一

○八年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童軍課程已經由單一學科課 程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內(高宏上,2006)。童軍運動備受青少年的喜愛,因為 強調「做中學」的教育方法,讓學生透過體驗、實踐而學習,從力行中學習,是 很多教育家們所普遍倡導的教育理論。

西元2014年,於斯洛維尼亞舉辦的第四十屆童軍領袖會議,提出了新的童軍 運動發展策略及2014至2017年的三年計畫,並且要達成2023年之願景:「在2023 年,童軍運動將會是世界領先的青少年教育運動,能夠使1億的青少年成為積極 的公民,根據共同的價值觀在他們的社區中做出正向的改變」。根據此計畫,中 華民國童軍總會根據我國童軍組織與發展,編擬6年為期的中程計畫,作為每年

度工作計畫之依據。其中對於我國童軍發展現況與困境統計中,發現童軍總人 口逐年成長,而服務員與童軍登記比例為1:4,代表我國服務員人力充沛;另外 發展困境顯示我國青少年參與童軍活動的比例不到2%,遠低於世界其他各國,

若要按照世界童軍總會在2023年達到的願景,我國童軍人口的增長是目前面臨 最大的問題,該如何吸引青少年參與童軍活動,並且擴展童軍影響力是目前首 要任務。

目前,我國童軍運動推展除了學校將童軍納入課程之外,還以社區童軍團 及學校童軍團在台灣各地發展運作。學校童軍團是指在學校中成立童軍團,由 童軍團長負責帶領及訓練童軍團員,故本研究所探討之童軍團的範圍即為學校 童軍團,童軍課程及社區童軍團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二、學校童軍團之推展

世界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 1857-1941)先生曾說:童軍的訓練與活動原則,是補助學校教育之不足(江幸純,2011)。

而童軍運動在我國的發展,可是依附學校的教育體系,國民政府於1929年頒訂的

「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將「童子軍」科目列為必修課程(徐志寧,2014)。黃 茱莉(2006)指出,除了正式通令將童子軍課程列為必修外,更積極鼓勵全國中小 學設置童軍團為課外活動性質的社團,一夕之間全國中小學皆有童軍組織,分 別在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中強調,展現於必修的童軍教育課程和各校必須成立 的童軍團。於是,我國童軍運動的起點便是以學校童軍團為主體而開始蓬勃發 展。

學校童軍團是指在學校中以社團活動的形式成立童軍團,由校長及主任組 成學校童軍團的團務委員會,另外聘任學校童軍教師或對童軍運動有興趣之教 師擔任童軍團長,由童軍團長統一訓練童軍技能及帶領團員參加各項活動。研

究者也於民國105年擔任學校童軍團長至今已逾兩年,在擔任團長時,藉由學校 社團課時間、校內服務活動、童軍訓練考驗營等活動方式和童軍團員們一同參 與。而學校童軍團組織是推展學校童軍活動的基本單位,其中學校童軍團組織 由團務委員會主辦,是推動童軍運動及幫助童軍成長的組織,責任在於為童軍 團提供各項活動之協助,例如:經費、場地、設備等,而團務委員會也會依法定 手續向所在地童軍會提出申請成立童軍團,經「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申請核准 之後,完成三項登記,即正式成立童軍團(游韋楓,2010)。其中三項登記是指團 務委員會登記、中華民國童軍登記、服務員登記三項內容為主。

曾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吳清山強調童軍教育的重要性,並應該 從學校來推廣童軍團,讓學生參與更加熱絡;而在民國103年教育部開始推動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童軍教育的內容呼應了十二年國教的多元探索及學習,使 學生身心得以均衡發展(蔡欣珉,2016)。教育部也於民國103年啟動「童軍振興元 年計畫」,提出「校校有童軍」的目標,鼓勵學校成立童軍團,辦理相關童軍活 動,各縣市也分別制定相關童軍發展計畫,以有更明確的方針推展各縣市之童 軍運動,由此可見童軍團在學校的推展極為重要。

三、桃園市國中童軍團運作之現況

依據桃園市童軍教育推廣工作計畫中之目的提及:「鼓勵各校成立童軍團,

推展童軍教育活動,培養學校服務幹部以及未來社會之志工。」,因應此項計 畫,依據桃園市童軍會統計,目前全市童軍團總團數共計八十二團,其中稚齡 童軍一百九十三人、幼童軍七百零三人、童軍七百一十五人、行義童軍兩百二 十四人、羅浮童軍一百人、服務員七百一十四人,合計人數為兩千六百四十九 人,其中本研究所探討之研究對象為國民中學童軍團,而本研究所指之個案研 究之桃園市某國中童軍團參加年級為七、八年級,目前童軍團人數依 107 年三 項登記統計為二十四位,其中男生五位,女生十九位。而桃園市某國中童軍團

自民國九十八年成立至今已九年,但實際上依照三項登記的歷史資料顯示,學 校童軍團自民國一○一年才正式進行團務委員登記、童軍登記及服務員登記,

當年度童軍登記人數為三十三人,其中男生二十人,女生十三人;民國一○二 年童軍登記人數為二十六人,其中男生十一人,女生十三人;民國一○三年童 軍登記人數為四十人,其中男生為十八人,女生二十二人;民國一○四年童軍 登記人數為三十五人,其中男生十一人,女生二十四人;民國一○五年童軍登 記人數為二十一人,其中男生為十人,女生為十一人;民國一○六年童軍登記 人數為二十七人,其中男生為十人,女生為十一人。綜觀以上資料顯示,從民國 一○一年至一○七年參與童軍人數的變化顯示,人數逐漸降低,另外男女人數 相差太多,普遍呈現男少女多之情形。

另外,研究者在擔任學校童軍團長時,多次帶領童軍團學生參加桃園市童 軍會辦理之各項訓練活動及考驗營,其中活動內容有小隊長訓練營、空中大會、

高級考驗營、專科章考驗營、童軍技能營、三五童軍節慶祝大會、定向越野專科 章活動、全市及全國大露營等,研究者也發現近年來童軍團學生參與活動的意 願不高,或是對於某些特定活動的參與度呈現兩極化的差異,其中可能包含的 原因有學生的補習時間與童軍活動撞期、家長認為活動次數過多而不同意讓孩 子參與、活動費用昂貴等諸多問題。

貝登堡認為童軍須主動行善,而不是被動的獨善其身,童軍是透過實踐來 學習,是透過服務來表達愛(沈六,1989)。在童軍服務中,學校童軍團除了參與

貝登堡認為童軍須主動行善,而不是被動的獨善其身,童軍是透過實踐來 學習,是透過服務來表達愛(沈六,1989)。在童軍服務中,學校童軍團除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