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環境變遷與科技快速發展為人類生活與行為帶來極大的改變,也對學校的音 樂教學產生影響。學生對音樂的看法、聆聽音樂的習慣、蒐集音樂資訊的管道都 與過去不同,例如網路資訊的發展使學生接觸更多元的音樂,進而影響學生的音 樂偏好類型;電腦軟體與電子樂器的發展、影音分享管道的暢通,使音樂創作與 展演更為容易,音樂與學生生活的關係更為緊密。因應這些變化,音樂教師不只 需要調整教學方法、教材內容,及教學活動,更應重新探求音樂教育的價值與目 的。我國歷經多次的教育與課程改革,從最早的分科課程,到九年一貫的統整課 程,到現正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每次的改革都希望尋求更高品質的教育,

提升學生的競爭力,音樂教育領域在面對這些教育改革運動,除了瞭解音樂教學 實施面向的變化,更應深入的檢視與反思其所蘊含之意義。

哲學常被視為艱深複雜的學術理論,由各種深奧難解的論點所組成,似乎與 一般人的生活無關。實際上,哲學並不只是哲學家的任務,能夠批判性思考與質 疑思想或生活的習慣,就是一種廣義的哲學,潛藏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對於瞭解 事物潛在意義的好奇,即是一般人進行哲學思考的動機。從音樂教師的角度來看,

哲學思考就是對於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每天教學經驗所做的批判反思,成為一位反 思的實踐者,有助於音樂教師提升音樂教學成效,避免反覆教學所產生的教學倦 怠感(Kertz-Welzel,2009);由音樂教育領域的角度來看,音樂教育哲學提供各種 有關音樂教育的意義、目的、挑戰與觀點之探討;更具體的說,音樂教育哲學為 一系列經過審慎推理的論點,用來解釋與批判潛在於音樂教學活動之下的各種假 設、目的、信念與意義,音樂課程是否能成為學校教育中的核心科目,端賴音樂

2

教育者能否藉由強而有力的哲學觀,詮釋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Choate,1956;

Jorgensen,1990)。

音樂教育哲學思辨源自古希臘時期,如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一書 中主張音樂應具有發展個人的道德性、自我控制與社會秩序的功能(Carr,2006);

到二十世紀中期之前,有關音樂教育價值與目的之哲學論述不少,如 Pestalozzi

(1819)主張音樂可使人產生情感感受,達到道德教育之目的;Lowell Mason

(1792-1872)藉由主張音樂教育可使兒童獲得智能、道德與身體的發展,辯證音 樂教育之地位(引自 Mark,2008),這些音樂教育的哲學論述在當時屬於音樂教育 理論的一部分。1950 年後,音樂教育哲學開始跳脫音樂教育理論的範疇,快速發 展,起因於 1953 年《音樂教育研究期刊》(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簡稱 JRME)的出版,以及 1950 至 1960 年代多位音樂教育學者致力於哲學議題的 研究(Mark,2008);將音樂教育哲學由音樂教育理論中獨立出來之目的,在建立 一個新的專業研究社群,以突顯哲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葉文傑,2006)。經 過多年的努力與推動,目前音樂教育哲學被視為一個專業的領域,有許多專書著 作,及可供學術討論之期刊《國際音樂教育哲學期刊》(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簡稱 PMER),並朝向國際交流的方向發展。

音樂教育哲學能在音樂教育理論中佔有一席之地,Bennett Reimer 為其中的關 鍵人物,他是第一位系統化地提出「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的學者(Mark,

1996;McCarthy & Goble,2002),1970 年的著作《音樂教育哲學》(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引發美感教育之音樂教育潮流,雖然在 1990 年後,美感論受到

多方的批判,但 Reimer 仍持續地為音樂教育哲學發聲,在對音樂美感本質的堅持 下,呼籲音樂教育領域共同追求更開放、更具包容性的哲學觀,並積極地至世界 各地推廣音樂教育哲學,Reimer 是音樂教育哲學領域中的最佳典範,令人遺憾的,

他已於 2013 年底辭世,但是他對於音樂教育哲學研究的精神更應該持續的被傳承 下去。研究者與林小玉(2011)發表「2005 至 2009 年 音 樂 教 育 哲 學 期 刊

3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 之 內 容 分 析 」一文後,曾收到 Reimer

的來信,信中表達研究者進行哲學探究的支持,也期許各國音樂教育者共同為音 樂教育哲學領域努力,他對於哲學研究鼓勵,亦是本研究動機之一。

在音樂教育的哲學論述中,有些主張獲得眾多音樂教育學者或音樂教師的支 持,形成各種擁有不同價值觀、信念與原則的音樂教育哲學派典,如重視音樂學 習附加價值與指涉功能的功利主義(Utilitarian);強調音樂的美感經驗價值的美感 論(Aesthetic);及針對美感論的反動而提出以反思之音樂實踐為音樂教育價值的 實踐論(Praxialism),這些派典在不同時期被用來辯證音樂教育在學校中的地位。

Kuhn(1970)指出任何科學社群的研究,都要由研究其派典著手,才能從事進一 步的研究,因此,瞭解各音樂教育哲學派典之理念是進行音樂教育哲學相關研究 的必要準備。

Kuhn(1970)主張科學發展過程中,新派典吸引舊派典支持者的投效,便會 形成派典轉移(paradigm shift),派典轉移是一種長期的思維變遷,通常包含哲學 理念的轉變。然而,吳明清(2008)認為派典轉移應用在社會領域中,不一定是 指一個派典完全終結之前的派典,而是產生新的潮流作為當代派典的主流。在音 樂教育哲學領域,對於派典轉移的意見分歧,以美國來看,1970 年代美感論取代 功利主義成為音樂教育領域的主流哲學觀,此哲學派典轉移獲得多數學者的認同

(Mark,1982;McCarthy & Goble,2002)。但美感論與實踐論的發展是否為派典 的轉移,則有不同看法:1990 年代實踐論的支持者以派典轉移來詮釋實踐論的發 展(Regelski,2004);Panaiotidi(2005)主張美感論與實踐論兩個派典之間的關 係由完全敵對到合作,並無派典轉移的過程;葉文傑(2006)與葉自強(2011)

都認為北美的音樂教育哲學派典由功利主義轉移到美感論,再轉為實踐論;何育 真(2009)針對 Reimer 的美感論與 Elliott 的實踐論進行深入分析比較後,認為實 踐論並未取代美感論成為音樂教育哲學主流,兩者可融合相互的優點運用在音樂 教育實踐上。

4

吳明清(2008)指出社會科學以人與社會為研究對象,因此社會科學研究不 像自然科學研究,趨向形成支配性的研究派典,而是具有多樣性、相互競爭的研 究派典。研究者與林小玉(2011)針對 2005 至 2009 年的國際音樂教育哲學期刊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 (簡稱 PMER)進行內容分析,探討國

際音樂教育哲學探究之發展趨勢,發現這幾年音樂教育哲學探究主題多元化,以 美感論或實踐論為主題的文章不多,功利主義的論述仍占有一定比例,並未被摒 棄。由上可知,音樂教育哲學領域的派典轉移情形並不顯著,雖在某些時期由特 定的派典成為主流,但其他的哲學派典仍並存。由另一個角度來看,音樂教育哲 學派典的增加,顯示音樂教育目的與實踐的多元化,以及音樂教育學者致力於由 不同面向辯證音樂教育的價值。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以音樂教育哲學派典為基 礎,深入探討其核心理念與立論基礎,做為檢視與我國國中小階段學校音樂教育 哲學觀之依據。

除了各種理論的思辨,Reimer(1989)與 Elliott(1995)強調音樂教育哲學具 有實踐性的目的,適當的音樂教育哲學觀,得以確認音樂教學實務的正確性,包 含教學目標訂定,課程、教材與教學方式的抉擇等,幫助教師朝向更理想的音樂 教育實踐來發展。因此,缺乏哲學為基礎的音樂教學實踐是無意義的;而不具實 踐性目標的音樂教育哲學論述是空泛的,音樂教育哲學兼具理論建構與實務引導 之作用。

Schwadron(1973、1984) 將音樂教育哲學探究分為三類,分別是在描述與 分析哲學觀點與思想系統的「理論型研究」;探討音樂教育哲學理念為重點,進而 引伸至對音樂教育實踐的影響之「綜合型研究」;以及著重彌平理論與實際教學之 間的差距,將哲學的原則運用到實務上,如依據特定哲學理念設計課程的「應用 型研究」,Schwadron 發現 80 年代的美國哲學相關音樂教育博士論文,以綜合型的 研究最多,應用型研究逐漸增加。研究者與林小玉(2011)發現 PMER 期刊中的 文章多強調音樂教育哲學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以哲學的角度探討音樂教學實務問

5

題,試圖解決以往對音樂教育哲學的理論與教學實務脫節的批評。由上述可知,

哲學理論與實務結合已成為一種哲學探究的趨勢,呼應這樣的哲學探究趨勢,研 究者將本研究定位為「綜合型」之音樂教育哲學探究,先由理論面瞭解不同音樂 教育哲學派典之內涵,再從實務面檢視我國國中小階段,音樂教育政策與音樂教 學實務所顯示之音樂哲學觀與趨勢。

學校教育依教學對象可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不同階段的教 育目的及教學實施重點不同,所呈現的教育哲學觀亦有所差異。目前我國的國民 義務教育包含國民小學的初等教育階段與國民中學的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在這兩 階段接受基礎而重要的音樂教育,九年一貫課程學的實施後,國小至國中的音樂 教育目的與教學實施方式具有順序性與連貫性,關係緊密。而北美音樂教育哲學 派典所討論的哲學議題,多集中在學校基礎音樂教育上(葉自強,2011),因此,

由音樂教育哲學派典檢視我國國中小階段學校音樂教育哲學觀是最適當的。

由音樂教育哲學派典檢視我國國中小階段學校音樂教育哲學觀是最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