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每到學校專題製作期間,總會看到或聽到學生出現尋找專題題目方向與找資料方面 的困擾。這樣的情況不僅在學生身上出現,同樣的,也困擾著指導學生的老師們。研究 者看著學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樣子,想著可以如何幫助學生?也為此去找了相關文獻,發 現其實在國內已經有了許多是針對如何帶領學生製做專題的相關教學研究(翁蕙琦,

2006;程潔媛,2009;黃郭鍾,2003;葉韻蘋,2009;鄭雅蘋,2005)。然有了這些研究 結果當作教學依據,那每年帶領七年級學生製作專題研究的老師們,應可以有很多方法 去指導學生順利製作專題研究。何以每年到了專題製作時期,學生還是會在尋找題目方 向或尋找資料時一籌莫展呢?研究者曾經觀察過這一群在做專題研究的學生們,如何去 找尋他們在製作專題時所需資料的經過,學生一開始會先想從圖書館的資料或網路上的 資訊去尋得相關靈感,只是到最後學生卻往往一無所獲。研究者曾問過學生,「你們那 麼愛上網,即使不從圖書館去找到資料,網路上資料也很多,為什麼你們會找不到,問 題出在哪?」得到的答案是,

「老師……網路上的資料太多了,看也看不完,要交專題報告的時間快到了,只好把找到的資 料通通拼拼貼貼的放在報告裡,最後能交出去就好……

我們有在網路中去找資料,但是網路的資料多到不知道要從哪裡找起,更不知道找到的哪一 種資料是我們可以用在研究報告中的……」,

從學生對話的內容中研究者發現,學生的這種困擾,其實是欠缺了兩種能力:有效 率的找尋資訊能力和分辨資訊的能力。因此一旦他們要從網路上邊閱讀資訊、邊找可用 的資訊或專題方向時就會產生很多困擾(葉韻蘋,2009;黃郭鍾,2003;楊嘉淵,2009;

鄭雅蘋,2005)。這也顯示出在學校現場帶專題製作的老師們,在指導學生製作專題的 過程中,缺乏了針對學生有效率的找尋資料和分辨資訊的能力之相關教學。因此,研究 者想以資訊教師的角度去思考,在自己的資訊課程中融入與此能力相關的課程,以培養 學生有效率找出資訊和分辨可用資訊的基本能力。

在資訊課程中培養學生有效率的取得資訊,辨別資訊來源的差別與找出資訊的重點,

並讓所蒐尋到的資訊正確被呈現出來的這些能力,正是資訊素養中所訴求的核心概念。

近來英國、加拿大、美國、芬蘭、日本、香港等許多國家都已正視到資訊素養的重要性,

也紛紛地把資訊素養教育納入各國的教育重點之一,台灣也早在 2008 年由教育部公布

「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中提到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資訊的觀 念和態度為目標,讓學生面對豐富多元的網路資訊能判斷思考,具有主體意志、獨立思 考的能力。該單位也提到當要落實資訊教育,就必須要徹底透過現行教育體系中的課程 實施來推動。其中明確地將資訊教育規劃為一個議題課程,建議中小學階段的學校單位,

能以跨領域的方式,融入各科與彈性課程時間之中施行教學(教育部,2002)。而國中 的資訊教育屬彈性課程之一,但研究者反思在學校進行的資訊課程,其實大半時間是以 製作網頁部落格或電腦軟體操作等的「資訊科技技能」教學內容為主,1與教育部所制定 的「國中小九年一貫能力指標」中針對「資訊教育」所提的課程目標並不完全相符。其 中該目標內容裡,建議在教育現場進行資訊教育的教學者,能夠在資訊課中培養學生,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以有效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教育部,

2003)。且 2008 年公布的「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中也提出資訊教育應讓學生 能應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與生活能力(教育部,2008)。因此 真正九年一貫中的資訊教育,應是讓學生們能夠視資訊科技為輔助或解決生活上所面臨 問題或困難的工具(洪瑀捷,2007;黃麗蓉,2002)。只是在實際教學現場的資訊課中,

卻多以讓學生應用、熟悉「資訊科技技能」的教學為主軸。反思形成這中間落差的問題,

若能要在電腦課實施資訊素養教育,培養學生能運用科技進行對資訊的分析與批判能力,

那麼課程應該如何設計和進行?

貳、研究動機

處於網路世代的學生,很多資訊或知識來源已多從網路習到(O'Sullivan & Scott, 2000; Heil,2005)。當從網路搜尋後,學生面對了豐富多元的資訊內容,他們會如何決 定資訊的保留?又如何去使用這些資訊,使這些資訊變成不僅合適且是有用的資訊。便 成了現今國中生,在這個網路部落格、留言板或網路社群,可以隨心所欲發表己見的時 代裡,所要深思的問題。2008 年台灣富邦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中指出,這 些處在螢幕世代(screen generation)的國中生,每天雖然都接收到無數的媒介文本 訊息,但在主流學校教育或相關單位卻少有資源提供,如何去引導學生理解、判讀這些 訊息的實施課程或實徵研究(吳政峰,2008;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基於此原因之

1 教育部頒訂「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分段能力指標中提出資訊教育能力包括:(1)資訊科技概念的認 知、(2)資訊科技的使用、(3)資料的處理與分析、(4)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5)資訊科技與人 類社會。指標中多所強調資訊教育應將「資訊技能」的學習靈活運用於教學過程中。

一,而引發研究者想在資訊課程中,透過網路資訊搜尋策略教學,設計相關課程。引導 學生從判斷問題核心概念、搜尋資訊、摘要資訊過程,改變學生的思考的方法,以解決 教育現場中被忽視的資訊素養教育。

再者,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青少年花在網路上閱讀的時間是越來越多,且這個現 象是中外各國的青少年皆然(鄭美珍,2010)。根據《親子天下》雜誌在 2010 年的最新 調查顯示有三成八的國中生會每天花一小時以上的時間上網(陳雅惠,2010)。其中部 分的國中生上網所做的活動,是在網路上閱讀如九把刀、橘子、御我等作家所分享的作 品。2然而國中生在網路上閱讀的這個方式,研究者從某些觀點看來是擔憂的。因為在網 路上閱讀文章雖說也係屬另一種的閱讀形式(林珊如,2010),但是網路上的文章,往 往會有些對於國中生是不合宜、或沒有助益的資訊內容。一旦國中生閱讀到這些資訊內 容時,是否能有能力去做判斷、分析這些網路文章內容真偽,是否能清楚了解到該文章 的核心概念,令人好奇。而除了閱讀網路文章的網路行為外,Haycock(2000)也指出 現今學生面對問題時,會立即想到從網路去搜尋解決方法或找答案。且會先從具商業性 質的網站去進行搜尋(如 Yahoo 知識家、Google),捨棄從圖書館翻書找資料或到可信 度的較高的資料庫網站去搜尋資訊。探究其原因發現他們覺得到圖書館翻書找資料或到 可 信 度 的 較 高 的 資 料 庫 網 站 去 搜 尋 資 料 ,很 浪 費 時 間 又 得 不 到太 多 成 就 感 所 致

(O'Sullivan & Scott, 2000; Heil, 2005)。但反觀這些具商業性質網站所傳遞的訊 息背後往往可能夾帶著商業利益或某些目的存在,學生們所找到的資訊並不一定是正確。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如何去分析、評估網站傳達出的資訊內容是否為自己所需,

是否值得資訊擷取。針對上面可能造成學習者誤解的網站資訊,以往研究者資訊教學中,

已有教學生如何判斷網站來源,以及各種網域下的網站內容可能所代表意義的相關課程 教學。本次研究雖透過網路資訊搜尋策略的實施,探討網路搜尋效能與網路資訊摘要能 力的影響,但也將引導學習者在搜尋過程應持續判斷資訊來源,以利精確資料產生。

運用資訊科技對於新世代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學生而言,3是輕而易舉

2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中心在「2010 年國中生閱讀」調查中顯示出,國中生最愛的書前三名均為翻譯小 說,但問到作者,還是台灣的作者最受歡迎。而前十名最愛的作者中,有七位都是本土作家,包括大 人們可能不熟悉的九把刀、橘子、御我等。

3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一詞,首先是由 Marc Prensky 在 2001 年所發表的論文中提出,指的是者 一群新的學生會花全部的時間在諸如電腦、電玩、數位音樂撥放器、手機以及其他數位時代下的玩具 或工具,且使用這些電子產品就像呼吸一樣的自然,他們的學習方式是多管道、平行思考(parallel process)、多工(multi-task)、重影音輕文字、超連結、非線性、多人互動、及時、樂區、瞬間滿 足、機動應變。。(Gregor, E. K.,Terry, S. J.,Anna, C.,Kathleen, G.和 Krause, K.-L.,2008;

黃雅貴,2011)

的。他們不用被不斷教導如何去使用這些資訊科技,反而應該要在課堂中被教導如何運 用這些資訊科技來解決問題、改善學習。其中首要的學習課題是,學生如何去閱讀資訊,

在以往我們是藉由平面紙張的閱讀來累積知識,但隨著網路與電子載具(如 3G 手機、

平板電腦等)的新媒體出現後,人們的閱讀行為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所謂的閱讀已 不再只侷限於印刷文字的閱讀,還廣義的包含了運用資訊科技工具來有效地解讀網路媒 體資訊(Ba, Tally, & Tsikalas, 2002)。也正因為人類的閱讀行為逐漸改變,林珊如 就主張,學生需要被培養出另一種新的閱讀力,而這新的閱讀能力就包含:對資訊的搜

平板電腦等)的新媒體出現後,人們的閱讀行為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所謂的閱讀已 不再只侷限於印刷文字的閱讀,還廣義的包含了運用資訊科技工具來有效地解讀網路媒 體資訊(Ba, Tally, & Tsikalas, 2002)。也正因為人類的閱讀行為逐漸改變,林珊如 就主張,學生需要被培養出另一種新的閱讀力,而這新的閱讀能力就包含:對資訊的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