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的議題最早是在 1970 年代開始,隨著網路資訊的快速發展,資訊素養的 相關議題逐漸受到重視,且討論範圍從資訊科技的使用,到網路資訊的善用和網路相關 衍生議題如網路的力量、網路謠言、網路禮儀等均有相關研究討論(Rader, 2002;林 菁,2012)。而媒體素養的議題最早始於 1930 年代,受到電影與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 體的快速發展對社會產生衝擊,以及傳播學這個研究範疇形成之影響,是傳播學者研究 的一個重要議題。且也有許多文獻將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一同討論,因此本節將依媒體 素養再定義資訊素養以及資訊素養教育討論。

壹、媒體素養的再定義 一、資訊素養的定義

在資訊科技和網路尚未普及之前,媒體素養泛指對傳統媒體(電視、報章雜誌)的 所相對應的能力。現在的媒體素養含有對資訊科技、網路媒體等相對應能力,因此有學 者把這種重新定義過的媒體素養稱之為新素養(New Literacy),且認為新素養的能力 應該要包含能在龐大的資訊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作轉化的能力(引自 Fahser-Herro

& Steinkuehler, 2010)。而資訊的定義百來種,其中ㄧ種便指資訊即媒體,在 Brunner 與 Tally(1999)媒體素養的定義中,亦提及資訊素養的內容。故以使用資訊媒體的角 度來定義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

資訊素養可依範圍和過程被分為兩類定義,就範圍來說,林菁(2011)把資訊素養 分為圖書館素養、圖像媒體素養及電腦網路素養等三個範疇。林宇玲(2008)則把資訊 素養包含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及網路素養等。除此若將資訊素養定義在資訊 的處理過程中,吳美美(2004)認為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 IL)是有效 率發現自己的資訊需要、尋找資訊、判斷和呈現資訊,以及使用資訊的能力。林宇玲(2008)

則將其定義為學習者除了具備基本的讀、寫和運算能力外,也需了解資訊的不同種類與 內涵,並能利用資訊科技去檢索、處理與評估資訊。而 Leu, Kinzer, Coiro 和 Cammack

(2004)指出,網路素養是確認重要問題、定位資訊、批判性的評估資料的可用性、綜 合相關資訊回應問題與他人針對回應做及時的溝通(引自 Henry,2006),其實這與資訊 素養處理過程定義相似。因此,研究者將在本研究中將網路素養亦視為資訊素養的一種。

二、資訊素養的重要性

美國早在 1974 年 Zurkouski 便提出資訊素養觀念,並主張資訊素養是各類「知識 素養」基礎,不僅從事學術研究的專家需要,其他各種行業更是需要此項能力,來提昇 工作服務的品質與效能,也是邁向資訊化社會生活的要件之一(吳美美,2004;楊仁興,

2001)。近來許多國家也把資訊素養列為二十一世紀媒體教育(Media Education)的重 點之一,目的不外乎就是要從小培養人民正面使用電腦網路及辨別數位內容的能力,降 低其可能的負面危害,提升其正面的效益(姜如珮、陳奕宏,2008)。陳芳哲、簡志成

(2009)也認為資訊素養是能讓人利用電腦、網路等資訊系統,面對資訊超載的困境,

從大量資訊中,找尋到有用的資料並藉以解決問題,達到有效判斷與決策的目的,最後 將資訊轉換成知識。Stern (2002)指出擁有資訊素養是無論身處在在工作,家庭和教 育環境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環境中,都可以去擷取、評估、組織及使用資訊來學習、

解決問題或訂定決策的能力,並且擁有反思和批判的能力。田芳華(2005)更認為資訊 素養在資訊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可使人知道何時需要資訊,能有效找尋、評估和利用 資訊的能力,並此當作終身學習的基礎。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我國資訊教育的課程目 標之一,教導學習者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求合適的網路資源,並讓學習者能習 得界定問題、蒐集資料、分析資料、歸納、解釋等方法,以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指標與 資訊素養的涵養是一致的,也認為此能力應該在資訊教育的課程中被實現。下表 2-1-1 是以具有資訊素養的過程定義,而整理其資訊素養的特點。

表 2-1-1 資訊素養的特點

作者 年代 特點

Paul

Zurkowski 1970

是各類「知識素養」之基礎,可提昇工作服務的品質與效 能,邁向資訊化社會生活。

(續下表)

表 2-1-1 資訊素養的特點(續)

作者 年代 特點

Stern 2002

無論處在工作,家庭和教育環境的正式和非正式學習環境 中,都可以運用擷取、評估、組織及使用資訊來學習、解 決問題或訂定決策的能力,並擁有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田芳華 2005

個人可以知道在資訊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何時需要資 訊,並有效找尋、評估、和利用資訊。

姜如珮及陳

奕宏 2008

可以培養正面使用電腦網路及辨別數位內容的能力,降低 其可能的負面危害,提升其正面的效益。

陳芳哲及簡

志成 2009

利用電腦、網路等資訊系統,以面對資訊超載的困境,從 大量資訊中,找尋到有用的資料並藉以解決問題,達到有 效判斷與決策的目的,最後資訊轉換成知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現在的孩子讀寫能力其實已經足夠,但對於每天所接觸到的多元網路資訊,卻是缺 乏如上表所整理出來得資訊素養能力。且從文獻探討中知道這能力養成是面對巨量資料 所必須有的技能。是此,研究者想要試著藉由資訊素養課程的實施,去培養學生能形成 運用資訊、分析評估與組織資訊的能力。

貳、資訊素養教育

吳美美(2004)認為不論資訊素養和媒體素養,所重視的都是應用資訊傳播科技以 培養基本學習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重點是在培養學生能有效率發現自己的資訊需要、

尋找資訊、判斷、擷取資訊和呈現資訊等。以培養學生的網路搜尋效能及摘要網路資訊 的能力,從資訊素養的重要性得知,欲培養學習者有此素養能力,得從教育開始。以下 便就資訊素養教育的定義及資訊素養教育在我國的實施情形作探討。

一、資訊素養教育定義

Rader 和 Coons(1992)認為一個有資訊素養的人,應具備七種相關的特質和技能,

包括(1)能在資訊和科技的環境中有效的學習;(2)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經營有生產

力、健康和滿意的生活;(3)在迅捷的社會中有效率地工作;(4)能克服各種挑戰;(5)

能有效地利用資訊;(6)能夠利用書寫和電腦等工具從事工作;(7)掌握研究方法和學 習的技能。簡言之,「有資訊素養的人」是一個知道如何在資訊社會中實踐終生學習的 人(引自吳美美,2004)。而資訊素養的內涵實為資訊素養教育的參考依據,因此吳美 美(2004)提出資訊素養教育應以建構個人的學習能力為主,包括能確認資訊需求、尋 獲、評估呈現和使用資訊等和研究過程有關的能力。且為啟發和思考的知識建構教育,

以及資訊科技能力的養成教育。除此資訊素養教育也應是要讓學習者能運用資訊、分析 資訊,進而改變或擴展他們經驗的能力的一種學習歷程(Stern,2002)。

若欲培養個人接收資訊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亦可透過所謂的大 六技能 (Big Six)的策略,來進行資訊素養教育。大六技能包含工作定義、資訊尋找 策 略 、 獲 取 資 訊 、 使 用 資 訊 、 統 整 資 訊 以 及 評 估 等 六 個 過 程 ( Eisenberg &

Berkowitz,1999)。賴苑玲(2011)指出 Big Six 技能是另一種資訊尋求模式也是對資 訊素養的處理途徑,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得資訊素養,將資訊成功的應用於批判性思考與 解決問題。因大六技能與資訊素養內涵相近,因此常被用於資訊素養教育上。

二、資訊素養教育的研究

資訊素養既為許多國家所重視,也將資訊素養標準納入課程之中。台灣早期的資訊 素養教育雖偏重於圖書館利用教育的研究,近來隨著資訊的多元化及資訊科技的普及,

資訊素養教育不再僅侷限於圖書館的利用教育也擴及至電腦資訊部分。也因大六技能

(Big Six)的教學策略可視為資訊素養教育的範疇,因此國內有許多研究會針對大六 教學法(Big Six)在教學上的應用作探討。像是在國內最常被用來當作專題教學依據 的往往是採取大六技能取向(黃郭鍾,2003;葉韻蘋,2009;鄭雅蘋,2005)。此外還 有使用大六教學法(Big Six)在資訊搜尋的方面,如陳書民(2006)的研究中,其結 果顯示大六教學法雖是有系統的教學方法,但運用在資料的搜尋策略下,學童是欠缺擷 取資訊能力,且該研究也發現,如果要順利的進行大六技能的六個步驟,學生必須先進 行概念圖、網站評選、摘要等學習工具訓練。另在林青麗(2008)的網路搜尋策略中,

也是依據大六技能發展出一套網路資訊搜尋的教學策略。據此,研究者將會在資訊素養

教育基礎下,參考大六技能處理步驟,設計出一套適用於國中七年級學生的網路資訊搜 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