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旨在了解執行校本資優方案之雙北市國中教師對學校行政 支持看法與滿意度調查,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本章共分為四節,

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 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全球化競爭中,各國積極發展教育、培育人才,而資優教育更是 各國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教育資源,因此各國對於培養資優教育人才更 是不遺餘力的投入,我國亦不例外。

臺灣資優教育發展至今已 40 餘年,以 1973 年作為起點,臺灣設立 了第一個國小階段的資優教育實驗,為臺灣的第一個資優教育的正式教 育,但若要以 1963 年臺北市陽明與福星國小設立資優試辦班為起點,發 展至今已 50 餘年,臺灣資優教育的發展以法規政策層面而論可以分為五 個時期:第一階段為萌芽期 (1973 年前)、第二階段為實驗期 (1973-1983 年)、第三階段為發展期 (1984-1994)、第四階段為穩定期 (1995-2005 年) 與第五階段為重整期 (2006 年至今) (吳武典,2013)。

在重整時期中,教育部於 2008 年正式頒佈了資優教育白皮書,之中 規劃了六項資優教育行動方案,包含:鑑定與安置、師資培育與支援系 統、弱勢群體資優、課程與方案設計、輔導與追蹤、評鑑與督導 (吳武 典,2013)。其中課程與方案章節中,提及了校本課程與全校充實方案,

建議突破侷限於資優班教室內的資優教育,以融入學校課程的方式來推 動全面性的資優教育 (教育部,2008)。

臺北市教育局依據資優教育白皮書的內涵,於 2012 年制定了臺北市

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申請辦理特殊教育方案獎助辦法,鼓勵未設有資優班 的學校辦理校本資優方案,2012 年自國小開始實施、隔年國中開始實施,

目前國中階段進行五年來,可見各校主動申請方案爭取資源,在實施過 程中慢慢的已經浮現各校行政人員或是執行校本資優方案教師的實施困 難與所需的協助 (陳美芳、黃楷茹,2015)。

由 2014 年中華資優教育學會所舉辦的年會得知各校執行的困難與 需求,在一場會後的資優教師開放對談裡,透過參與者的發言得知,目 前學校層面在施行沒有資優班的資優教育所遇到的困難,包含新設資優 班的困境以及辦理資優教育學校面對安置型態改變的問題,其問題可以 歸納為:1.在沒有資優班的學校,如何發展校本資優方案? 2.沒有資優 班的學校,如何更優質的推動資優教育?有參與者明確的表達資優班教師 與普通班老師或是行政人員的協調合作困難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少 子化的壓力下,各校不願意被超額減班,都積極的發展學校特色,辦理 校本資優方案,可由許多資優教育的正式會議中得知,各校在推展資優 教育遇到許多困難,如擔任資優課程教師與行政人員或是家長溝通的困 難,這些困難是急迫性的也是需要被解決的 (陳美芳、黃楷茹,2015)。

在 2014 年縣市特殊教育評鑑,臺北市與新北市,以下稱雙北市,是 獲得優等的四個縣市之二,因此期以雙北市的國中進行研究,而研究結 果或可供給其他辦理資優教育的縣市參考。研究者任教過城鄉型的中型 學校及臺北市中心地區的大型學校,實際擔任校本資優方案的業務承辦 人員四年來,感受到的是本人即使盡力也無法在資優團隊中作到完備的 協調,讓學校行政支持成為接任校本資優方案教師的後盾,使得接任校 本資優方案的任教老師從興致勃勃到被動無奈,最後甚至逃避,因為校 本資優方案是以不增加員額編制的條件下進行,接任的教師必須同時面 臨普通班的班級管理與教學但又必須兼顧資優學生的課程與指導,常常 心力交瘁、疲於工作,出現嚴重倦怠感。

3

王振德 (1996) 提到,資優教育方案的實施,除了要有合格、優良的 教師團隊外,也需要學校行政人員的支持、家長的參與與配合,並充分 運用各種資源,才能有良好的成果與績效。他也指出在執行資優教育方 案時行政人員必須與教師保持溝通一同合作。

然而國內在研究資優教育與學校支持的文獻及研究較少,加上研究 者在任教生涯中觀察到擔任校本資優方案同仁工作的態度變化,因此作 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雖然未來臺北市因為政策性因素,在國中資優安 置以區域衛星資優方案的方式進行,但研究者仍希望透過探討雙北市執 行校本資優方案教師對學校行政支持現況與滿意度調查,將此研究結果 與改善建議作為臺灣其他縣市發展校本資優方案之參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