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成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為研究流程,依 序論述如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資訊科技技術之快速發展,為提高組織績效,讓資訊之管理與 傳遞更加快速準確,政府部門紛紛推行各項資訊管理系統藉以提升組織 的效能與作業的效率,其行政院主計總處從政府資訊公開角度為方便民 眾瀏覽資訊內容,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所訂主動公開政府資訊之範圍,

將政府預算、政府會計、預算書與決算書等等提供資料公開相關連結。

因此,為政府會計資訊公開,且因應現今會計系統雲端版以利各類行政 人員需求進行資料處理分析。而學校校數又為政府機關間,數量最多之 機關單位。惟在 1990 年代,各級地方政府之教育局所轄管之學校預算編 列方式不同,致會計資訊操作系統亦多有不同。

其教育部根據教育基本法(民 102)所指各級政府應保障教育經費 之專款專用、合理分配與運用教育資源,及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民 105)所指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立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所有經費應納入 基金、年度結束將賸餘數滾存基金等規定,為改進各縣(市)政府教育 局未落實基金之運作,係以縣市地方預算內設有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科目,

以業務計畫或單位預算編列,相關財務收支仍由公庫存管及統一調度,

收支之賸餘亦繳交縣市庫,並非落實教育基本法及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 法,應設置獨立之財務個體專帳管理,而僅具基金之名而無基金運作之 實。遂教育部於民國94 年間研擬「各縣市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成立附屬單 位預算推動方案(草案)」,且參考台北市與高雄市政府分別於民國 91 年

2

度與 92 年度以附屬單位預算型態設之地方教育發展基金,並編列其推 動及運作情形供各縣市參考,並廣辦各項討論會,其中徵詢財政部與行 政院主計總處意見後,行政院於民國 97 年間再推動「各縣市地方教育發 展基金成立附屬單位預算試辦計畫」,並研議分 4 階段推動,先將各級地 方政府所設之國民教育經費專戶先轉型為教育發展基金專戶,並將各項 收支如教育部補助須透列各級地方政府預算之補助款、行政院直撥給各 縣市一般教育補助經費、各級地方政府接受教育部委辦、以代收代付方 式辦理之補助款、及各縣市自籌經費部分等納入專戶處理,並以成立附 屬單位預算作為目標。

後教育部電算中心開發「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會計資訊系統」,做為預 算編製、會計事務及決算等會計事項之使用;教育部推動的會計資訊系 統目的係為能期望全國地方教育局(處)能將尚未實施校務基金之縣市,

由公務預算改制為附屬單位預算,以落實「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專 款專用、資訊公開透明化、一致性及標準化作業流程規範,避免各縣市 個別開發,造成人力與經費之重複投資,且若遇制度修正相關報表格式,

各縣市均必須配合修改程式,耗費不少人力及物力,亦減少相同的資料 必須在不同的系統重複登打,不僅無效也容易造成錯誤,在同一種系統 所產出資料能整合運用;會計管理資訊系統以處理帳務為基礎,產生之 帳簿表報可透過分析、計算、整合各單位預算資源,作為提供決策參考 為主要目標,其設計除具有預算、決算、會計業務等功能亦加入由業務 單位就源輸入請購單,此項推動其與行政院主計總處推動施政願景其中

「結合資訊應用,再造行政效能,成為國家建設重要推手」相合,更符 合政府部門期以提高業務自動化來提升行政效能之目的。

高雄市立學校依「高雄市教育發展基金收支管理及運用自治條例」

成立高雄市教育發展基金,設有附屬單位預算,其會計資訊系統由原民 國 92 年高雄市 資訊中心 開發之高雄市政府政事型基金預算彙編系統

(FC)、高雄市政府政事型基金決算系統(FT)、高雄市政府政事型基金

3

會計管理系統(FG)等三套會計資訊系統,於民國 105 年度改以使用教 育部電算中心開發「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會計資訊系統」編製 106 年度預 算,並於民國 107 年度將相關會計事務(傳票、會計帳簿、會計報告編 製等)、決算等業務亦改以由「高雄市教育發展基金會計資訊系統」進行 操作;系統改用使得高雄市立高中職以下學校會計資訊系統由原三種介 面操作系統,改為一種並增加預算控制作業控管之功能。

資訊科技在行政機關已經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各政府紛紛將資訊 系統改為雲端版本,其改制過程勢必引起使用者在使用上的正反意見,

主要是原來系統如果是單機版本,改為雲端版本勢必帶來某些方便,如 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即可作業,在家也能工作,但相反的雲端版本不一定 比單機版本來的穩定,且一定要有網路才能作業,還有網路連線速度的 問題。並且要適用的對象一旦變多,軟硬體系統必須加強,投入投 資成 本勢必可觀,

由於資訊環境不斷變更,致資訊系統的需求不斷地變化更新,如何 使資訊系統能成功運作,係成為一重要之研究課題。資訊系統其提供的 功能,必需對其組織成員感受系統所帶來的效能與效益,增加組織績效,

其資訊系統的建置才能具有成功的發揮最大功效。而如何衡量資訊系統 成功及其有效性,能讓我們了解資訊系統管理和投資是否產生價值及功 效?資訊系統成功模型就是以系統成功因素來探討資訊系統是否讓使用 者感到滿意,進而產生之效益;透過衡量使用者對「資訊品質」、「系統 品質」以及「服務品質」的認知,進而影響使用者的滿意程度,產生使 用情形與實際使用下,最終評估使用者所產生之效益。故在導入高雄市 教育發展基金會計資訊系統,會計人員對新版會計系統之資訊品質、系 統品質與服務品質之滿意度及效益如何?此乃研究動機一。

而使用者對資訊系統之認知,在於個人相信使用該資訊系統會提升 工作效率與生產,及個人對該資訊系統使用上容易了解之感受。期望系 統開發能因應現今潮流及技術的演進,持續更新操作模式,提供更佳的

4

資訊系統平台以提升使用者認知上的易用性、有用性及滿意度,以了解 資訊科技系統能夠被接受的決定因素,此乃研究動機二。

資訊系統的成功端視使用者之決定,其使用結果可能會影響到使用 之 個 人 於 行 為 態 度 與 行 為 意 圖 上 的 表 現 。 根 據 Davis 、 Bagozzi 和 Warshaw (1989) 所 提 出 的 科 技 接 受 模 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指出,使用者對資訊系統行為態度與行為意圖,是透過「知覺有用 性」與「知覺易用性」等因素之反應所產生影響,也就是使用者對於操 作資訊系統後,是否知覺對於促進工作績效、有用與易用程度之認知與 評價,會影響後續使用態度行為意圖的產生。又DeLone 與 McLean(2003) 所提出的資訊系統成功模型(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Model),以系統 輸出之品質、使用者滿意度與效益(淨利益)之關聯性加以探討,但其結 果並未對使用行為態度與行為意圖之影響做更進一步之說明。

本研究將以高雄市立學校會計人員使用者做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科 技接受模式(TAM) (Davis、Bagozzi、Warshaw, 1989)與資訊系統成功模型 (DeLone & McLean, 2003)為基礎,以探究資訊系統之品質(資訊品質、

系統品質與服務品質)及系統使用者對其使用情形,產生之知覺有用性 及知覺易用性,其使用者滿意度及產生的資訊效益之影響情形;藉由探 討高雄市教育發展基金會計資訊系統之資訊品質、系統品質、服務品質、

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及使用者滿意度與資訊效益之間的關係,提供 政府未來規劃開發相關資訊系統之參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