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科技接受模式

組織常透過資訊處理系統分析資料、進行計畫及決策,資訊科技所 帶來便利性,可促進工作效能的提升,但當使用者面對需要操作新資訊 科技時候,常會因使用者自身存有某些認知與情感等因素,因而改變對 新資訊科技的態度及使用意願,以釐清使用者是經由哪些因素改變對此 新資訊科技的認知態度與使用意願,瞭解使用者為何會拒絕用新資訊科 技來進行分析、處理及制定決策。

由 Davis、Bagozzi 和 Warshaw(1989)等三位學者根據理性行為理 論,配合使用者當時資訊科技的情境,並透過探討、整理,分析並解釋 認知與情感因子和使用者行為之間的連動關係,進而發展出科技接受模 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科技接受模式提出的主要目 的,是當使用者面對資訊科技時所能接受的決定因素,對其提供一般性 的解釋;科技接受模式可用來分析外部變數對使用者信念、態度、與意 向的影響,進而影響使用者對其資訊科技的使用意願,來詮釋使用者的 行為。

一、 理性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理性行動理論是一個最被廣泛使用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由 Fishbein 及 Ajzen(1975)所提出,探討影響個人態度變化因素,及態度對行為產生 之影響;該理論主張個人的實際行為是受到想法、信念、行為態度,主 觀規範、行為意圖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TRA 之基本假設為行為之所 以發生是基於個人意志力的控制,所以行為大多是出於自願的情況下,

個人也就依其行為意圖而決定其該施行之行為。行為態度是個人經過想 法與評價後的表現,而主觀規範則為個人受到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的影 響,即個人對於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感受到來自的社會壓力(包括會

31

影響個人行為決策的所有個人或團體)。行為態度和主觀規範兩者是彼此 相互影響,而個人的行為態度也受到外部變項影響,即當自已對某些特 定行為存在的想法或是評價愈高,個人對於行為意圖具有愈正向的態度,

而對於進行該項工作的行為意圖就愈強烈,相反地,如果態度愈負面,

則其行為意圖就愈薄弱 (黃素霞、黃書猛, 2013;劉冠吾, 2008)。

理性行動理論的假設是「大部分與社會相關的行為都是在意識的控 制下,也就是說行為的發生是出自於個人自發或內涵的」,其主要目的用 於瞭解與預測個人行為,該理論之各項因素說明如下(翁秋賢, 2018;劉 冠吾, 2008;Ajzen & Fishbein, 1975):

(一) 信念(Beliefs)

民眾以合理的方式取得資訊,去達成他們的決策,這種資訊組 成了個人的信念,或許這些民眾所取得的資訊並不完整,甚至有可 能是錯誤的,但仍表達了個人可用的資訊,有充分的邏輯及系統性 的表現出個人的行為。

(二) 結果評價(Evaluations)

個人對行為之結果所預期會得到的回應價值。

(三)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主觀規範從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相互影響之間的關係,所衡量 取決出來,遵守規範的信念和動機導致規範性的壓力,這些規範性 壓力的總和可以被稱為主觀規範,這兩個構面分述如下:

(1) 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s)

本身感受到來自於他人,對個人是否應採取某項特定行為的 壓力,也就是來自社會環境對個人的行為意圖之影響;如過去中 國傳統家庭之下,重男輕女的觀念是相當 的根深蒂固,已婚女子 背負生男丁的壓力可說是相當沉重(劉冠吾, 2008)。

(2) 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

個人對於其他人或團體意見的順從程度,也就是說依從動機

32

較弱的人,往往就是社會大眾認定較為不合群或叛逆的人士,如 其行為特徵有獨來獨往或是放蕩不羈、行為乖舛等(劉冠吾, 2008)。

(四) 態度(Attitude)

態度是將目標(object)與各種屬性(attributes)聯繫起來的顯著信 念,以及他對這些屬性的評價所決定的;指個人對特定目標物或想 法贊同或不贊同的評價

(五)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行為意圖就是個人對是否採取某種行為時之行動傾向,也就是 行為在選擇決定過程下,所順應而產生是否要採取此行為的某種程 度上的表達,因此行為意圖彰顯在任何行為表現之前,為行為顯現 前之決定。

2-8 理性行動理論(TRA)

資料來源:"Beliefs, Attitude,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to theory and Research,” by M. Fishbein, & I. Ajzen, 1975, MA: Addition- Wesley, p.16.

理性行動理論是建構於上述的假設下對個體行為進行預測與解釋,

且假設行為大多是出於自願的情況下,個人會依其行為意願決定該施行 之行為;但是理性行動理論忽略個人可能面臨之外部資源及機會上的限 制,亦或對於自我能力、知識上之限制等因素時,個體可能面臨失控的 情況,在此情況下理性行動理論對行為的解釋力與預測力是有限的 。雖 然如此,理性行動理論因為並未針對某種特定行為模式,所以能夠應用

33

的範圍相當廣泛,而且理性行動理論沒有針對某特定模式發展其量表,

故在研究有關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意願時,理性行動理論可藉由評估外 在變數(如資訊系統設計的特性、使用者的風格、及組織的架構等變數), 得知何者才是影響使用者接受態度的內在心理變數,也就是外在變數會 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行為態度」與「主觀規範」(陳國珍, 2011)。

二、 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接受模式(TAM)是由 Davis、Bagozzi 和 Warshaw(1989)基 於理性行動理論並且針對資訊科技系統之使用者,對其接受度的行為所 提出,其未將主觀規範納入模型中,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主觀規範在此 影響力不大,轉而探討認知和情感因子與接受資訊科技的行為,做為解 釋和預測對資訊科技的接受度,並了解外部變數對使用者內部信念、態 度與意圖之影響;主張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會影響使用資訊科技的 態度,進而影響具體的行為表現。科技接受模式雖以理性行動理論為基 礎,但不同於理性行動理論普遍適用各種情境,科技接受模式是為資訊 系統使用者採用行為進行解釋與預測的模式,主要目的在提供一個探討 個人意願接受並使用資訊科技一般化的模式,以追蹤外部變數因素、使 用者的認知、態度和意向之間的關係,進而有效解釋和預測使用者的科 技使用行為。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有下列幾項基 本假設(Davis, 1989;Agarwal & Prasad, 1999):

(1) 使用者在使用資訊科技上,可依其行為意願提出合理的推測;亦 即使用者其行為意願會受到其使用態度的影響,也就是說當一個 人對科技使用的態度愈正向、積極,便會愈有意願使用該資訊科 技,而對該資訊科技的接受度也越高。

(2) 影響使用者對新資訊科技使用態度,最主要的兩個因素分別是

「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所謂「知覺有用性」是指使

34

用者對特定的資訊系統是否能使其工作更有效率的心理認知,認 知程度越高,對資訊系統的使用意願也就越高。「知覺易用性」

則是使用者對特定應用系統容易使用與否的認知程度,若認知程 度越高,對資訊系統的使用意願也會越高。

(3) 使用者對於有用性的認知,除了會對使用者態度產生影響外,也 會對其行為意向(使用意願)造成直接的影響。

(4) 「知覺易用性」會影響到使用者對新資訊科技的「知覺有用性」, 兩者呈正向的關係,也就是當使用者認為某種新資訊科技很容易 被使用時,連帶提升對該資訊科技的「知覺有用性」。

(5) 「外部變數」則是一些對「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產生 影響的外部因素,例如環境、個人過去的經驗等。

在科技接受模式的結構中,共分成五個主要的構面:知覺有用性、

知覺易用性、使用者態度、行為意向以及資訊系統的實際使用行為等,

如圖 2-9,其特質如下(劉冠吾, 2008;王敏如, 2017):

2-9 科技接受模式的架構

資料來源:"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by Davis.F. D, 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 1989, Management Science, 35, p.985.

(1) 知覺有用性

使用者主觀認為使用某種應用資訊系統時,是否能使工作更 實際使用

行為 知覺有用性

外部變數 使用者態度 行為意向

知覺易用性

35

有效率或提升學習成效的心理認知,當使用者知覺到應用資訊系 統有用的程度越高,對應用資訊系統的使用意願隨之提高;意指 使用者主觀地認為透過使用該應用資訊系統,可對於本身的工作 表現及其未來是有所助益的,亦即使用者對於該系統認為有用與 否的知覺程度。當使用者知覺該系統能提升工作效能或學習成效 時,則知覺有用性程度愈高,使用者的態度會轉而愈正向、積 極,因此使用者對於使用系統的行為意願亦能隨之提高。

(2) 知覺易用性

使用者對主觀認知對於學習某種應用資訊系統或新科技時,

知覺能迅速學會操作或是使用與否之程度,若知覺程度越高,對 該系統或是新科技的使用意願也會越高,換言之,使用者對於該 系統容易使用與否的知覺程度,對使用者而言,特定資訊科技系 統或新科技愈容易被使用或學習時,使用者對於特定資訊科技系 統的知覺易用性愈高,則對使用該資訊科技系統 或新科技的態度 也會更正向、積極,因此使用者對於操作系統或新科技的行為意 願亦能隨之提高。

(3) 使用者態度

源自 Fishbein 和 Ajzen(1975)所提出之理性行動理論中,

將態度定義為『經後天學習而醞釀生成的對某一事物喜好的一致 立場』;態度指的是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所產生的正向或負向評 價,例如:好/壞、有利/不利、有趣/無聊、快樂/痛苦(Ajzen, 1991)。也就是個人對於執行某種行為時所抱持的認知信仰與主觀 態度,使用者態度指的是使用者使用某特定應用資訊系統時的態

將態度定義為『經後天學習而醞釀生成的對某一事物喜好的一致 立場』;態度指的是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所產生的正向或負向評 價,例如:好/壞、有利/不利、有趣/無聊、快樂/痛苦(Ajzen, 1991)。也就是個人對於執行某種行為時所抱持的認知信仰與主觀 態度,使用者態度指的是使用者使用某特定應用資訊系統時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