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來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 成效。本章分為四節進行闡述,第一節說明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第二 節探討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是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洪蘭(2008)說過:閱讀是現代文明的基石,透過文字,可以傳承 前人的智慧經驗,使你爬上巨人的肩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迎接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知識大量爆炸的二十一世紀,對於資訊不停變 化的今天,學習已不光是記憶背誦或蒐集資料就足以應付,要如何在衆 多資訊中統整、組織、思考及表達所需,並能運用在生活中,閱讀是獲 取知識的重要管道,增進閱讀理解能力儼然成為現今的一個重要課題。

為了解國際間學生的閱讀表現,有兩個大型國際閱讀素養評比,一 是 「 國 際 學 生 能 力 評 量 計 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針對十五歲學生的閱讀、自然科學、數學能 力作比較。一是在 2006 年台灣首次參加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 PIRLS 評比用來檢視國小四年級階段的學生是否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並能繼 續朝著透過閱讀,吸收新知的階段邁進,其結果可以作為改善閱讀教學 及促進學童閱讀能力的參考。而從評比結果顯示台灣學生閱讀成績整體 平均 535 分,表現在國際平均值 500 分以上,在參與的四十五個國家(地 區)中排名二十二。依照國際四級指標分數來看,有 7%的學生位於最

高指標(625 分),36%達高指標(550 分),41%位於中指標(475 分),

有 13%的學生位於低指標(400 分),另有 3%的學生未達低指標。從不 同閱讀歷程的表現來看,學生直接理解歷程的表現(541 分,排名 16)

顯著優於解釋理解歷程(530 分,排名 25)的表現,而需要較高階思考 的解釋歷程通過率僅佔49%。此外,在閱讀理解能力上,台灣學生的表 現落後於鄰近國家,如香港、新加坡(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 雅,2008)。這樣的成績可能是因沒有獨立的閱讀課程,且教學上較忽略 閱讀策略教學有關,也顯示了當今的閱讀潮流不應只是要培養學生的閱 讀興趣而已,更要強化閱讀教育,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當閱讀力 成為國家競爭力,甚至為國力指標時,是否要在既有的閱讀活動推廣上 再思考下一步推動閱讀的策略與方案。在課程中,若教師能經常以閱讀 策略來提示學生,則可以大幅增進學生的理解能力(柯華葳,2007)。在 生活上,就閱讀實質意義來說,具備愈多的閱讀經驗及良好閱讀能力的 人,就愈有判斷力、創造力,不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潘麗珠,2008)。

然 而 , 台 灣 十 多 年 來 的 閱 讀 教 育 在 全 國 各 地 不 遺 餘 力 的 推 廣 下 , PIRLS 的結果警示我們,到底閱讀的教學出了什麼問題呢?

教育部自2001年起,在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的一聲令下,編列了四億 元的經費,積極推動「全國兒童閱讀計畫」,閱讀的種子開始在小學慢慢 萌芽(何琦瑜,2007)。並自2004年起擬定「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 讀推動計劃」,以弱勢地區的國小為焦點來推動閱讀,2006年的「偏遠 地區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廣計畫」,這些計畫的實施及資源經費的投入,

充實了學校圖書資源、營造良好之閱讀環境並提升校內閱讀風氣,在在 皆顯示政府對閱讀活動的重視。 另外,在天下雜誌「寫作與閱讀大調查」

中發現,有九成九的學校有閱讀相關的活動,更有九成五的學校已把提 升閱讀能力納入課程目標,多數學校一週有一節至兩節課進行閱讀相關 課程與活動,由此可見推動閱讀儼然成為學校的共識,而推動的方法大

多是寫心得報告、閱讀護照、讀書會、閱讀小博士、透過晨讀鼓勵學生 閱讀、教師引導共讀以及讓學生寫學習單等方式在進行,有超過五成的 學校仍用數量作為考核依據(何琦瑜,2007),為的目的是要提升學生的 閱讀興趣、動機及理解能力。

柯華葳(2009)指出:「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教閱讀,應 該要有策略與方法」、「閱讀是自學能力,也是思考能力」。只要開始 閱讀,讀得愈多,所認得的字詞就愈多,便增加更多知識,知識增加後,

就更理解這些知識在說些什麼,進而想辦法理解內容,這即是閱讀過程 中「富者愈富」的道理,因此能力、知識與理解監督這三者是彼此交互 影響的關鍵。加上由國際閱讀素養評比結果發現:我們的孩子,對知識 面及現象面能侃侃而談,但卻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批判的能 力。身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在推動閱讀的方法上是否應再深思:如何能 達到有效閱讀的目標,促使學生有效學習以培養多元能力。因此,在閱 讀能力的培養上,除了提升學生閱讀動機與興趣外,應更進一步指導學 生運用閱讀理解策略,以促進對文本的理解、監控閱讀歷程、提升閱讀 能力,並引導高層次的思考能力(林清山譯,1997)。柯華葳(2007)

認為若教師經常以閱讀策略提示學生,可大幅增進學生的理解能力,學 生能掌握閱讀策略,就能增進理解。換言之,閱讀策略就是幫助閱讀理 解的方法,以協助學生從表層進入深層的理解文章,如 PIRLS 所測試 的「理解歷程」,包括在文章中找預測接著會發生的事、描述文章風格 與結構等,都是閱讀策略。學生要用閱讀來學習如何透過閱讀來獲取知 識,其中包括較高層次的閱讀理解、閱讀不同學科、為工作閱讀、為公 民職責閱讀等。

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坐落於屏東縣鹽埔鄉,屬於市郊農村型學校。

學校附近幅員廣闊,視野良好,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雖然鄰近屏東市,

但是鄉村氣息濃厚,社區基礎文教設施不足,文化刺激缺乏,因此學校

便開始實施多元的閱讀活動,如:故事媽媽到校說故事、安排晨光時間 全校進行晨讀、申請讀報實驗班提供讀報教材、辦理主題書展、借閱愛 的書庫以及閱讀小書蟲等多樣化的閱讀相關活動,讓學生藉由各式各樣 的閱讀活動,能提升閱讀動機與興趣,更進一步期待閱讀的注入能提升 學生學習能力。但在教學現場仍發現有許多學生閱讀習慣未養成,理解 能力尚待提升,此時心疑惑的是:為什麼投入大量的資源與活動,但學 生能力提升有限?他們真的讀懂書中的內容嗎?這些閱讀活動帶給學生 多元的閱讀面向,但實質的閱讀能力如何?應如何提升?教師要如何了 解學生理解書中意義的情形呢?如果可以改進閱讀教學的方法,除鼓勵 學生多閱讀之外,應以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相關的閱讀策略,才是引 導學生喜愛閱讀、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根本,此是研究者在面臨改進閱 讀教學時須深思、慎思的下一步。

研究者在班級中的語文教學發現到大部分學生在發表課文的摘要或 寫小書蟲的讀後大意及心得時感到困難,他們不是照抄某一段落,就是 抓不到重點,不知所云,毫無頭緒的內容常令研究者難以批閱,這些學 生不知如何概要說明,濃縮重點,便以抄寫的方式來應付作業。這樣的 情形令研究者疑惑:學生是否不懂文章在說些什麼?或是無法歸納文章 的重點?是否有方法來幫助自己了解文章內容?此是令研究者想尋找一 些策略來改善班上學生閱讀理解的情形。

依據兒童閱讀歷程的發展,不同的年齡層有不同程度的閱讀能力。

四年級以上的閱讀發展階段,主要是透過閱讀來學習知識,其認知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與詞彙能力隨年級的增加而提升,也具較強的語言基礎來 了解複雜及抽象的概念,此時更需閱讀策略指導來協助學生達到掌握閱 讀的目標(柯華葳,2007)。而六年級正是可透過閱讀來大量吸收新知 的階段,因此,研究者規劃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來促使學生有效閱讀,以 幫助學生運用策略來學習新知。

根據有關閱讀策略教學研究結果發現,運用閱讀理解策略能提升閱 讀理解成效,並能提升語文其他相關能力,如摘要能力、推論能力、問 答能力、統整歸納能力、提升學習動機、興趣、態度以及其他科目的學 習成效(呂分菁,2010;林男勝,2007;林秋嬋,2011;翁嘉智,2008;

陳佳慧,2008;陳靜如,2011;許慧君,2011;葉春杏,2010;蔡佩芳,

2005;謝宜秀,2010;魏利真,2010)。適用對象除了一般學生外,對於 特殊學生的教學研究上也有顯著進步(李雅絲,2009;翁伊君,2012)。

顯示運用閱讀策略的教學是可幫助學生提升理解力。當學生能主動並善 用策略來閱讀、學習時,不但能增進對文章的了解,更進一步促使產生 有意義思考(林清山譯,1990;楊榮昌,2002)。

而對於相關閱讀策略教學研究所採取的策略眾多,包含故事結構教 學、相互教學法、摘要策略教學、做筆記策略教學、心智圖教學、DRTA 教學(引導閱讀-思考活動)、提問教學、問答策略教學、圖像組織仲介 教學等。研究者在班級語文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不容易從文 本中歸納重點,他們能回答的部分多在提取與推論訊息,而缺乏詮釋整 合的高階思考,需要以一些教學策略來引導。因此研究者閱讀相關文獻,

發現摘要和做筆記策略適合高年級用以掌握文本主旨的方法,而心智圖 則在各年齡層均適用,以圖像記錄,是一種有別於文字敘述的方法。摘 要能力就是從文本中抽取重點或找到主要概念的能力(王木榮、董宜俐,

發現摘要和做筆記策略適合高年級用以掌握文本主旨的方法,而心智圖 則在各年齡層均適用,以圖像記錄,是一種有別於文字敘述的方法。摘 要能力就是從文本中抽取重點或找到主要概念的能力(王木榮、董宜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