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歷程的省思與成長

第四節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歷程的省思與成長

在行動研究的「計畫↔行動↔觀察↔反省」循環歷程,研究者不斷 反省、思考、再修正,以做出適合班上學生學習的行動方案。也從實施 教學過程中發現,唯有不斷調整自我的教學觀念和技巧,才能引發學生 的潛質,以提升其能力。研究者將教學歷程中所發現不足與需檢討的部 分,提出本研究的省思:

一、現況問題的分析

在行動研究前,研究者觀察到班上的學生普遍閱讀興趣不高,除了 早上規定的晨讀外,下課的活動幾乎是非閱讀的活動,僅二、三位偶會 拿出課外書,顯少主動閱讀;此外,國小高年級的國語課程節數僅六節 課,六節課時間包含課本進度,還有習作、書法、作文等,經常因課程 進度而省略閱讀方面的指導。雖然在課文內容的深究教學過程中也發現 到學生的語文表達略有進步,但對於文章的閱讀理解力上,並未有顯著 提升,大都只描述在文章的表面,缺乏對文章意涵的了解以及表達自己 想法、感受,因此想透過一些策略來改善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再者,

研究者也觀察到有些學生在課本亂塗鴉,有些學生課本空白一片,不會 作整理或做筆記,而國小高年級學生是需學習運用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 來增進閱讀能力的。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清楚指出五至六年級閱讀 能力指標:5-3-3-1 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5-3-5 能運用不同

的閱讀理解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5-3-6-2 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 的能力;5-3-8-3 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5-3-10-1 能夠思考和批判文章的內容。因此,為改善與解決教學困境,

改變學生的閱讀習慣並增進閱讀能力,研究者企望透過「摘要」、「做 筆記」和「心智圖」三種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來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 力。

二、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省思

在行動教學的過程中,除了依據現況了解欲解決的問題,並規劃與 實施教學活動,再將研究中所觀察到的資料作分析探討,最後必須對研 究的過程與結果作反省與修正,這些都使研究者的教學能力與專業發展 有所提升。研究者將本研究過程中所發現到的問題與需檢討的部分作以 下的說明:

(一)師生同感摘要策略的困難度較高

在本研究進行前,班上國語課的摘要教學是讓學生在每段內容中找 出重點,但在過程進行時,觀察到學生對於如何把一段文字摘要成精簡 的主要概念感到十分困難。

S01:摘要要看完全部的文章再想出最重點那句,要想很久。

S24:雖然老師有教步驟,可是我還是要想很久。

S25:課文太長,內容太多,還要精簡,我覺得很難。

(觀 110922)

S19:還要濃縮重點字句,我覺得還是寫得不太通順。

S21:花很多時間,還要潤飾讓摘要通順,很麻煩。

S02:我找的重點都不是重點。

S04:我還是不會寫摘要,重點好像都找錯了。

(觀 110929)

不管學生的程度為何,他們的回應使我警覺到摘要策略的學習對學

生而言是困難的。研究者經過深切的省思,發現問題:

大部分學生皆要給予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來思考,並不容易下筆寫,

從第一步的刪除不相關與重複訊息便再三琢磨,再加上歸納、選擇與潤 飾等步驟,雖有教學簡報輔助,但在課文的實作上確實不容易,如果能 增加每個步驟的學習時間,應可增加學生的熟練度。

(省 111013)

三種閱讀理解策略課程中,摘要策略是學生較難內化為自身的學習 的策略,對於研究者而言,在教學過程也略感困難,其一原因為研究者 本身在摘要策略的活動規劃與教學上經驗不足所致,另外尚有課程時間 的壓力,未能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熟練,導致學生認為學習上的困難,

因此研究者思考應該如何突破此困境:首先以欣賞同學作品,並觀摩分 析作品品質優缺點來改善自己的不足,並模仿優良作品;其次改變教學 模式,先欣賞作品,從中引導書寫方式,來加深印象。在未來相關的課 程或研究應將策略學習時間延長一學期或一學年,帶學生熟悉做法後,

才能漸釋放責任於學生身上。

(二)做筆記是摘要策略的延伸

做筆記策略的學習是讓學生著手做,來引導學生注意與建立內外在 聯結(柯華葳等人,2010)。做筆記策略教學歷程的五個步驟:畫重點、

長句縮短、掌握重點字詞、使用符號以及分析文章結構,是以循序漸進 的方式將課程加深加廣。學生要能分析文章是屬於何種結構,運用不同 的呈現方式來幫助閱讀理解。在做筆記策略的教學歷程中發現部分學生 的問題:

S17:我不知道要寫成什麼樣的樣子(形式)。

S08:還要抄寫下來,很麻煩,線畫一畫就好了。

(觀 111110)

從學生的學習情形及其作品中可看出部分學生是在「抄筆記」,抄 文章內容的句子,大部分是條列或一段文字,缺少思考後自我的表達。

「做筆記」應是依內容的不同,思考消化過後可依自我歸納而呈現不同 的筆記方式。

部分學生筆記作品未成熟,像是可用簡易符號代替處仍寫長長的文 字敘述;可用表格或流程圖作歸納時,會遺漏部分訊息;文章內容照抄,

筆 記 寫 得 太 多 太 長 。 是 學 生 理 解 上 問 題? 還 是 教 學 內 容 上 有 不 懂 的 地 方?

(省 111117)

為改善在學生使用筆記策略出現困難或盲點,研究者採異質小組合 作模式,讓高能力的學生帶領小組,大家互相觀摩學習,也提供優秀的 作品讓學生欣賞,透過同儕的互動,低能力的學生也有仿效的對象。

在上到做筆記的第二堂課時,學生的發言點到了他們是否能區辨「做 筆記策略」與「摘要策略」的不同,這是個不同以往的發現:

S09:畫重點、長句縮短和摘要的步驟好像哦!

T:的確,摘要策略中的刪除不必要訊息與詞語歸納的步驟學會後,

可運用到做筆記,因為做筆記的畫重點就是刪除不必要訊息,詞 語歸納後就可將長句縮短,同學們很厲害,可以找到這兩種策略 的相似處。但做筆記依文章結構的不同可用流程圖、條列或表格 等來表現,可呈現各人筆記風格,幫助自己學習與記憶。

(觀 111020)

「找重點句」是為了避免學生將內容照單全收,「長句縮短」是讓 學生能精簡文句,呈現精簡的綱要。有了摘要策略的學習後,學生對於 寫出精簡的文句比較有概念後,做筆記策略便可以奠基在摘要策略的基 礎上,學生也漸能發展出自己做筆記的模式。

(三)心智圖策略可算筆記策略中的一種呈現方式

在心智圖策略的教學歷程與學生的回應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心智圖 較其他策略來得容易上手。

S06:可以輕鬆的用圖畫來理解課文內容,清楚又簡單。

S09:心智圖的畫和關鍵字可以幫助我快速記憶,所以比較簡單。

S16:可以用少少的字和畫來代替,比較簡單。

S12、S22:寫上關鍵字就可以了,不用像摘要、筆記要寫很多字。

S08、S26:我覺得心智圖比較簡單。

(文 111229)

綜合學生的回饋可看出心智圖策略是較受到學生喜愛,但也有學生 發現:

S18:我覺得做筆記好像跟心智圖差不多,做筆記可用表格、流程圖 等方式來寫,如果做筆記加上心智圖方式來寫,就有更多可呈 現的方式了。

(觀 111208)

學生的想法給了研究者深切的思考:

我照著課程的規劃,一個單元接著一個單元的教學活動,一步一步 實施並監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行,但卻尚未整合或是讓學生了解如何應 用,學生可以自行運用這些策略是難能可貴的,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運 用自如,整合策略這個部分要列入下回教學的考量裡。

(省 111222)

多數學生喜歡畫圖,而心智圖字少圖多,輕鬆易學,用圖表示更容 易幫助記憶,因此學生認為容易學習,從研究觀察及省思中發現,心智 圖可為做筆記策略的延伸,也就是做筆記策略可將心智圖的概念涵括在 內,教師需要多下點功夫將所教的策略整合並讓學生多些練習運用,學 生才能將學到的策略靈活使用。

(四)閱讀理解策略不容易吸引學生興趣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到,學生認為閱讀理解的各策略是對自己 有所幫助,除了要求專心學習外,尤其是摘要策略教學,學生的態度反 應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再輕鬆有趣些,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 一步提高學習成效。「課程安排可以有趣一點」是大部分學生給教師的 建議,研究者反覆思考這個問題應如何改善?

課程如何變有趣?

的確,安排的課程一個步驟接著一個,談不上有趣,難怪很難引起 學生的興趣。以往當我在課堂談到與學生經驗切合的內容,很容易引起 共鳴,但這次的研究課程卻不行。如果搭配有趣的文章,是否可提升學 生的學習意願和興趣?

(省 111229)

在這三個策略的課程規劃中,尤以摘要策略最需改善,從文獻探討 的相關概念及教學方法,研究者自身並未完全領會理論知識,每個教學 步驟無法很具體轉化成學生聽得懂的概念,而且第一次教學,練習不足,

另研究者在準備教學活動時,焦點放在如何讓學生很快的聽懂及學會這 些策略的重點上,但忽略了在學習過程中注入一些活水,讓學生在有趣 的活動或文章中能更融入學習情境中,可能學習的成效會更加提升,因 此研究者在未來課程裡,在引起學生動機部分融入相關的話題或是優秀 作品的呈現,以有趣的方式引起注意及學習興趣,這部分是需深思及掌 握的重點。

(五)教學與練習時間不足

指導學生閱讀理解策略要把握先由老師放聲示範、學生練習、互相 觀摩欣賞以及給予回饋,才能使策略逐漸熟稔。而學生也要從一次次模 仿、練習的歷程中,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修正錯誤的經驗,來

指導學生閱讀理解策略要把握先由老師放聲示範、學生練習、互相 觀摩欣賞以及給予回饋,才能使策略逐漸熟稔。而學生也要從一次次模 仿、練習的歷程中,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修正錯誤的經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