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自民國 57 年起全面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對於國民素質 的提高,國民經濟能力與競爭力的加強,均產生莫大助益,因此,在民 國 72 年起政府即有延長國民教育之議,並小規模試辦「延長以職業教 育為主的國民教育班」(教育部,2007)。特殊教育起步較晚,在民國 73 年公布了特殊教育法,積極推展並改進特殊教育,其後在 82 年起連 續推動兩期之「發展與改進特殊教育計畫」,擴增安置資源(特殊學校、

特殊班、資源教室等)及改善普通教育環境,使混合的身心障礙學生獲 得融合 (吳武典,2004)。因此,國中階段智能障礙學生就讀特教班或 特殊學校的人數逐年成長,從民國 79 年的 2147 人,至 82 年成為 5916 人,三年內成長兩倍餘,惟國中階段就學大量擴充後,智能障礙學生國 中畢業後的進路與轉銜問題接踵而來(周台傑、陳枝祥、張昇鵬、吳訓 生、劉襲裔,1998)。

政府為使國中畢業身心障礙學生在離校時能有一技之長,得以順利 就業,故於民國 83 學年度起實施「發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 向十年國教目標」,除提供國中畢業身心障礙學生充分升學機會,並藉

由技藝的習得與輔導,培養身心障礙學生獲得一技之長,促進其學習成 就及未來就業,增加其社會服務能力,同年於普通高中職試辦以招收輕 度智能障礙學生為主的三年制高職特教實驗班,招收輕度智能障礙之國 中畢業生就讀(林幸台,1998)。至 88 學年度時,將高職特教實驗班,

正式納入編制,改為高職綜合職能科,並納為學校正式班級,已從 88 學 年度的 119 班,增加至 101 學年度的 371 班,足見全國高職綜合職 能科之發展迅速。

招生方面由國中造冊,推薦合格之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函報所在地 縣市教育局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簡稱「鑑輔會」),經 鑑輔會篩選後,辦理甄試,招生對象以國中應屆、歷屆輕度智能障礙畢 (修)業生為優先錄取,88 學年度之後更將報名資格放寬,接受功能較 佳之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或經縣市鑑輔會確定為功能較佳之學生。

依據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高中階段之學生正處於自我統整 對角色混淆之階段,倘若發展順利則會具備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 的方向;反之,則會感到生活無目的與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Slavin,1997)。若個體在此一階段未能發展良好的自我統合,則會 陷入「角色混淆」,迷失方向,所作所為與自己應有的角色不相符合,

最後可能演變為退縮、墮落或異常行為(張春興,1999)。

貳、研究動機

許多學者皆指出智能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較為負向、消極,且持有 不如人的自我描繪與觀點,甚至充滿防衛性,而自我概念亦傾向低於無 障礙學生(何華國,2004;洪有義,1982;Robinson& Robinson, 1976;

Smith, 2007, Zigler & Hodapp, 1986);Glick(1999)統整許多文獻 後指出智能障礙的兒童與青少年傾向擁有較低的理想我意象與未來抱 負,且相較於普通學生,智能障礙學生的自我意象較不正向。且智能障

礙易出現較低的自我期許,由上述足見自我概念低落對其學習和生活方 面的不良影響,進而造成學生在生活適應上的困難。

高中職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而該階段正值所謂的「狂飆期」,

在身心發展容易失衡的情況下,青少年情緒不易平穩掌握,以致容易造 成適應上的困難(張春興,1999);現今社會中,個體與其他人接觸的機 會相當多,在青少年時期,受到同儕的影響相當大,許多文獻曾指出,

智能障礙學生在人際互動上較易受到他人拒絕與孤立(Gresham &

MacMillan,1997; Sabornie & Kauffman,1987; Williams &

Asher,1992);曾心研(2005)也指出高職特教班學生在一般人際關係需 求與異性人際關係需求困擾顯著高於一般學生,顯示智能障礙學生在人 際互動上相較於一般學生較為困難。

對於就讀高職綜職科智能障礙學生而言,高職這個階段是一個很重 要的人生轉捩點。在完成這個階段的學習之後,大部分學生將直接進入 就業市場,開始一個與學生角色完全不同的生活。是故高職階段的生活 是其進入社會的前哨,此階段生活適應的良窳,實會影響日後的生活品 質,因此有必要了解其生活適應的情形。

研究者目前擔任國中資源班老師,在之前曾擔任特教班三年導師,

在升學輔導時,曾帶領學生前往台北市許多設有綜職科的高職參觀,發 現許多綜職科和全校其他科別一樣,一起參與全校活動包括社團活動、

各年級的競賽如英語歌唱比賽等等,這些在國中的特教班是很不一樣的,

而且研究者發現學生對於進入綜職科是充滿期待的;在參觀時也遇到不 少校友,有的是本校特教班畢業學生,有的則是資源班畢業學生,研究 者者不禁好奇這些學生各自從不同的學校進入高職綜職科就讀,各有不 同的背景,面對和國中不一樣的學習環境時學生的適應情形為何?況且 國中資源班是融合於普通班,高職綜職科則是集中式的特教班,面對兩 種非常不一樣的安置形態學生是否能順利適應?在自我概念上是否有 差別?

學生高職階段生活適應的良窳,會影響日後的生活品質。因此對於 這些高職綜職科學生們的自我概念和生活適應情形有研究的必要性,一 方面可以知道學生對自我的態度及生活適應反應,可以作為高職綜職科 教育品質的相關資訊。一方面也給研究者未來輔導學生升學的資訊。本 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地區一般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 生活適應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綜職科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 與生活適應差異情形,並比較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兩者間的相關情形,

據此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作為相關單位規劃未來特殊教育之行政、教 學與輔導之參考,並作為相關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