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運動傷害是許多喜好運動的人最痛恨的事情,何況身為一個運動員。當運動 傷害發生時,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適當處理或治療時,將會影響受傷部位的復原 時間及情況。當受傷部位在接受治療處理不當時,也會使受傷的情況更加惡化甚 至造成長期或永久的傷害。

本章旨在敘述本研究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的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 明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操作型定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 及限制以說明本研究主要歷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棒球運動為我國重點發展項目,也是目前吸引最多觀眾的球類運動之一,又 因政府大力推動之下,對於基層開始培養選手的做法,更是不可疏忽的事情(林 三豐,2006)。

許多棒球選手因為受傷而無法出賽的情況時而所聞,從旅外球員王建民、郭 泓志,以及目前在中華職棒的彭政閔、陳金鋒等,都是因為手或腳受傷喪失出場 比賽的機會,有的因為傷勢過重,最後選擇以開刀來接受治療,使得整個球季或 訓練報銷,也可能因運動傷害的產生過度嚴重導致運動員生涯的暫停或中止。而 對於運動員來說,参加比賽是一種自我挑戰與肯定的方式(李榮豐,季力康,

1998),如終止運動員的上場機會,等於放棄身為選手的生存價值。

根據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2008 年針對 13 所高中職 441 名球員健診資料統計顯 示,選手運動傷害部位統計情形如下:肩關節 135 人(36.3%) 、肘關節 158 人 (42.3%) 、膝關節 45 人(12.1%)、脊椎關節 16 人(4.1%)、踝關節 10 人(2.3%)、

腕關節 8 人(2%)。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防護組,也在 96 學年度 484 場全國 比賽中統計,接受過防護員服務的次數高達 10334 次,每場比賽平均服務了 21.35

2

次之多,由資料顯示國內的棒球選手受傷或需照護的議題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棒球的運動傷害大部份都著重在肩膀與肘關節,但是膝關節疼痛的問題,在 國內研究顯示處於第三名,也一直有居高不下狀態,甚至還比國外來的嚴重。

Kibler(1995)指出,美國大聯盟的運動傷害調查,膝關節傷害占所有傷害的 13.2%,膝關節在棒球運動傷害部位也只排名在第五名,但反觀其它一、二名部位 都相同,但為何就唯獨膝關節傷害比國外來的嚴重呢?這問題是否值得我們深思 熟慮。

運動員面臨膝關節疼痛時,大多是消極與抑制性的接受治療,都是由第三人 稱的角度將傷者的身體當作是一個物體,哪裡疼痛就醫治哪裡,痛在哪裡就治療 哪裡,這種醫治方式,雖然可以改善疼痛的狀況,但卻是短暫的,膝關節疼痛的 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在身心學領域中認為,改善棒球運動員膝關節疼痛的問題,

應從教育的觀念著手,如運動員不能重新檢視自己、瞭解自己,即使目前醫療體 系多麼進步與新進,膝關節疼痛的問題依然持續存在著。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理論,是以身心學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課程模 式,它主要重視個人的內在經驗體會與反省,並藉由身體動作模式進入自我的內 在世界裡,並重新體會、教育身體,並學會對身體尊重與傾聽。身心學主要是以 第一人稱的角度為主,利用教育為手段,強調身心合一的觀點,應用身心技巧開 發個體對自己身心的覺察能力,透過各種不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跟自己的身體做 溝通,能更清楚與隨時體會自己身體的內在經驗,並可以自我調整和放鬆,並在 瞭解身體構圖之後更能正確的使用身體,讓身體的表現更精準,且能讓身體自我 放鬆,增加自體的自療能力及減少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劉美珠,2003)。

台東縣體育運動項目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棒球項目了,所以在研究者任教的 學校也是如此,但進入這所學校長達 9 年時間,總是發現選手有著各樣的傷害,

從肩關節到腳掌都有,而前三名是肩關節、肘關節與膝關節三個部位,而前兩名 已有許多人做此研究,尚未有人做過膝關節所以我想將此問題融入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裡,透過課程的参與,探討棒球運動員膝關節疼痛是否可以達到改善。

根據王偲潔(2007)、王德正(2007)、尤瀅捷(2007)、江正發(2006)、林 茂欽(2005)、周英嬌(2010)、陳昱甫(2006)、許語喬(2009)、郭立仁(2011)、

張聖岳(2011)、鐘志安(2009)等與運動相關研究顯示,學員透過参與身心動作

3

教育課程後對於疼痛與姿勢的使用都有明顯的改善,如將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融入 我的教學中,是否可以改善棒球運動員膝關節疼痛情況,這也是吸引我想去研究 的動機。

研究者是運動員出身,從國小三年級一直到任教,不管是自己當運動員還是在從 事運動教練相關事務,在這期間我與運動傷害這名詞一直無法脫離。研究者國中 一年級,也是運動生涯剛起步之時,在一次彎道練習臀部感覺被撕裂後,就倒地 不起,而這次受傷被醫生判定,研究者再也不可能回到運動場上,但研究者不甘 心,只覺得「為什麼是我?」,所以研究者當時利用許多的方法與復健,一年後回 到田徑場,而成績甚至比受傷前還好,也因為這原因,研究者接觸了許多這方面 的知識,對於要如何保護自己,到現在如何保護學生與選手,不管是哪一個領域,

研究者都很有興趣,因為研究者希望對於本身、學生或選手,不要再遇到像研究 者當時的慘痛傷害以及無助,要讓他們有一個長長久久,並且安全且具有發光發 熱的運動生涯,更期待此研究的顯示,能提供選手、教練對如何改善膝關節疼痛 有所助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