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結果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根據本研究結果,將本節共分為三節,第一為課程歷程總結,第二為身心動 作教育課程對膝關節疼痛的影響,第三為課程喜愛、難易程度,並與相關文獻探 討資料相互佐證。

一、歷程質性總結

剛開始球員對於身體構圖部份,一點概念都沒有,只知道膝關節就是膝蓋,

再來就沒有了,經過参與課程之後,才瞭解原來膝關節並不只是膝蓋,還有韌帶 與肌群及軟骨組織等結構,對於身體的奧妙也比較有興趣。

抗力球的使用,一開始球員操作因穩定性不足,所以東倒西歪,雖然很有挑 戰性球員也許愛,但球員狀況真的很差,但經過幾週之後,球員在抗力球上的操 作穩定許多,甚至可以自我改變更難的動作。

一開始實施課程時,所有的球員柔軟度方面極差,尤其是在下背伸展這個動 作上,但經過幾週課程之後,因肌群放鬆了,對於身體的掌控度也提高了,因此 在柔軟度、協調性、肌力方面都有提升的效果。

對於疼痛的改變最明顯的證明是在小蝦米這個動作上,一開始實施課程,其 中有幾個球員真的跪不下去,到最後所有的球員在操作這動作時,都可以將動作 做的很好,如圖 4-5-1、圖 4-5-2。

圖 4-5-1 小蝦米(一) 圖 4-5-2 小蝦米(二)

由此可知,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棒球員膝關節疼痛,有很明顯的效 果。

126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膝關節疼痛的影響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實施最主要是在改善 A 國中棒球隊球員膝關節疼痛。因 此課程從身體構圖的認知改變,學習呼吸提高身體覺察與放鬆,再配合身體動作 探索改變身體使用方式、提高身體協調能力、肌群放鬆與增加後,改善球員膝關 節疼痛的程度。

本研究一開始在小蝦米動作操作時,有一個球員膝關節完全無法跪地與彎 曲,還有幾個臀部也不能碰到小腿及腳跟,但課程上到六週之後,一樣操作小蝦 米,球員膝關節已經可以彎曲了,原本比較輕微疼痛的球員,已經可以碰到腳跟 部位,到了第九週角度對於比較嚴重的球員都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的彎度。而這 結果跟張聖岳(2011)改善棒球選手肩部運動傷害;林大豐(2003)身心教育應 用於改善運動員下背痛;江正發(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大學女性學生經痛 改善有著一樣的結果,顯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能改善身體疼痛之效果。

對於協調能力,本研究使用抗力球來增進球員的協調與肌力,經過十週後球 員對於自己身體的掌控越來越駕輕就手,也比較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就本研究 的觀察員指出,球員協調能力的進步,由球員轉身接球與撤側邊移動最為明顯。

而這結果與周英嬌(2010)對提升跆拳道選手肌力、協調能力;陳怡真(200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國小體育教學;吳美慧(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 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的結果是一致的。

對於本研究球員對身體的使用及身體覺察能力有明確的改變,以前練完球都 只想快點回到宿舍休息或洗澡,現在練完不用教練或老師催促,球員就會自行進 行檢視與伸展,以前做伸展只是制式的做,沒有自己意識,現在球員會自己檢查 自己的狀況,也會找尋解決身體的不舒服,這是以前球員沒有的習慣,也因為有 意識的使用身體,對於身體的使用也就更正確,而這結果與(卓子文,2001;林 季福,2004;蔡琇琪,2004)有一致性的結果。

三、課程喜愛、難易程度

球員對於本研究課程喜愛程度,大多落在非常喜歡與喜歡,以百分比換算喜 歡占 86.9%之多,最主要喜歡的原因,是因為課程內容與球員疼痛指數相關,身為

127

運動員身體沒有傷痛的是少之又少,而在國中階段,有傷痛也不太會跟教練或老 師說,當有機會解決他們身體的不舒服狀態時,球員的興致也就高出許多,尤其 是在操作過後有明顯減緩疼痛時,球員對課程的喜愛度也就提升許多。而這結果 跟陳怡真(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為;蔡琇琪(200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靜定、放鬆效果;吳美慧(2006)身心遊戲 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效果;許鎮顯(2008)身心動 作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及樂樂棒球打擊效能有著一樣的結果。

綜合以上之論述,球員在接受身心課程之後,整體而言膝關節疼痛都有明顯 的改善,對於課程的接受度也很好。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