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

從古至今,人們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都是來自於如何以自身面對整個宇宙 時空。面對這樣人類無法由自身掌控的力量,人們有兩種態度,一是神往,一是 畏懼。1為了處理自身與宇宙的問題,人們必須要以各種方式,能夠寄託並紓解 問題所產生的壓力。其中一種方式,便是人們透過儀式的操演,加以處置。正如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1874-1945)所說:「即使在最早最低的文明階段中,

人就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力量,靠著這種力量,他能夠抵制和破除對死亡的畏懼。

他用以與死亡相對抗的東西就是他對生命的堅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不可毀滅 的統一性的堅定信念。……這個共同體必須靠人的不斷努力,靠嚴格履行巫術儀 式和宗教儀式來維護和加強。」2除了卡西勒所說對於死亡的畏懼以外,面對於 宇宙時空有更多更多的難題,包括出生、成長、老去、死亡,以及各種飲食男女、

人欲情感等等。人們為了解決難題,便發展出了宗教與儀式。

而面對宇宙所產生的各種應對模式,也就逐漸形成了不同地區的文化模式。

〔美〕潘乃德(Ruth Bemedict,1887-1948)認為,體現一種文化的價值取向的選擇 行為方式可見於對待人的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這些規矩和習俗與其他 政治、社會交往的規矩習俗,通過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風俗禮儀,從而結合成一個 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3因此,若欲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勢必從其儀式著手。

要對中國文化作文明探源,禮儀制度必是最重要的研究內容。

〔美〕瑪麗‧道格拉斯(Dame Mary Douglas, 1921-2007)以「群格向度四象 限」分析,中國社會是典型「儀式主義」(ritualism)的社會。4「禮」可說是中 國人文社會的核心,更是中國古代社會中,維繫社會人群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

關於「禮的起源」,我們可從「禮」的字形上做探討,《說文解字》:「禮,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5而分析的來看「示」與「豊」的本義,

1 卡西勒引《聖徒》一書:「神靈一類的東西總是包含著一個恐懼的成份:它既是一種令人神往 的神秘,又是一種令人畏懼的神秘。」(參閱 Rudolf Otto:《聖徒》(Das Heilige),哥廷根,1912 年)轉引自〔德〕卡西爾(Ernst Cassirer,1874-1945)著,結構群編譯:《人論》(An Essay On Man)

(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年),頁 135。

2 〔德〕卡西爾著,結構群編譯:《人論》,頁 135。

3 參見〔美〕潘乃德(Ruth Bemedict,1887-1948),黃道琳譯:《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ture)(臺 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 年)第一、二章,頁 7-58。

4 參見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新店:立緒文化,2004 年),頁 71-78。

5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年),頁 2。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論語‧顏淵》也提到「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 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16「禮」內化為仁的道德本性自然要求,

成為一種道德主體,具有「仁」的內核。總而言之,孔子及其創立的儒家,對於 禮樂傳統,存在著推陳出新的關係。在孔子等人的努力之下,「禮樂」得以與原 始的巫覡文化脫離,神秘與交感的因素被儒家的人文理性所壓倒,構築了他們自 己的天人合一理論來和巫覡文化對抗。並且制訂出系統化的「禮」。

然而,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一大特色是文明發展的連續性,哲學的突破在中 國表現得最為溫和,三代以來的文化發展關係,乃是連續中有突破、突破中有連 續。17孔子等人的「軸心突破」一方面轉化了與巫有關的信仰,一方面卻也保留 了巫的某些精神,他採取的是重新詮釋,而不是全面退出。也就是說,在這之前 的禮樂傳統中,某些宗教性、神秘性的觀念及其運作方式,在軸心突破以後,已 被移至哲學思維的層次獲得全新的解釋。18

在這樣有現實目的性的脈絡底下,我們所見的儀式與解釋,其實都是經歷過 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再記憶、再創作、再傳播」。此外,禮書被作為經典在歷 朝歷代流傳,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各種政治力的影響,或者受到書寫文化精英所宰 制。因此,我們梳理「儀式」被作為文化記憶被流傳,其具有的傳承脈絡為:最 初的文化記憶→講述,操演,傳播→建立記憶(或重新記憶)→自覺或不自覺的 再創說(遺忘或增添)→再講述,再傳播,再操演→被紀錄為書寫文本(記憶的 另一形態)或保留於語境階段(再記憶,再講述,再傳播)。19

中國各式禮儀,在儒家的脈絡之下,被系統化的記述、整理,並且建立了一 整套有關於「禮」的各種意義、邏輯上的解釋,經由儒家學者系統化的「禮樂制 度」,並由編撰者記述為《儀禮》、《禮記》的各種禮儀制度的敘事文本。由於這 樣的淵源關係,「禮」都是在儒家文化的脈絡下被記錄、闡述與解釋的,然我們 不能忽略的是,禮書記載的各種行為儀式中,所具有的全體人類普遍性。

根源於人類本身的風俗及宗教性的「禮」,其中原初的思維方式,雖會隨著 世俗化而漸漸被誤讀。但不可否認的是而中國的「禮」本身,也並未完全世俗化,

仍具有相當的神聖性,潛藏於文化符號及儀式之中。陳來認為:

「禮」的體系整體上已經不能說是宗教禮儀體系,但它仍保留著傳統禮儀 所具有的神聖性……「禮」的最重要的特徵……是「聖俗」結合、「神聖 性」與「人文性」結合的體系,是包容某種宗教性、帶有某種神聖性的人 文文化體系。20

16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註疏》卷 12,頁 106 上。

17 詳見陳來:《古代、宗教思想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頁 8-12。

18 詳見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年),頁 152-161。

19 此傳承脈絡參考自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6 年),頁 144-145。

20 陳來:《古代、宗教思想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頁 280。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於具有同樣的神聖性質,儀式與神話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儀式」的操 演,其實具有象徵、隱喻性質的神話思維在內,也就是說,「儀式」可說是一種 以身體動作展演的神聖敘事。因為這樣的性質,儀式具有「存儲器」21的功能,

儲存著一種面對宇宙的處理方式與集體的文化記憶。正如荊雲波所言: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儀式的表演就是文化的表演。總之,通過儀式敘事機 制,可以在行為、符號和意義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樑,可以看到儀式中體現 的文化習俗、社會價值、權力關係,看到儀式當中隱含的豐富的象徵意義。

雖然儀式當中也存在著權力的操控,但相對而言,儀式是一種集體程式化 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儀式敘事比語言敘事更加客觀地保留著歷史 的信息。22

在社會秩序與生命秩序的建構上,神話與儀式具有類似性。儀式與神話同時 為人類群體生存的行為模式,在建構生命秩序的同時,儀式的功能是改編生命的 秩序,神話的功能是闡釋生命的秩序。當社會危機出現時,人們會用神話與儀式 來解除危機。23根據高莉芬的定義「神話就是故事體裁的象徵表達,寓意著超越 解的臨現,並道出莊嚴而深奧的訊息。」24儀式作為人類精神文化地具體形式之 一,是一種認識世界、解釋、改變世界的方式,與神話同樣是以象徵的方式,呈 現著人類集體的心靈,以及超越界的深奧訊息,表現著該地區特有的文化基本價 值觀。兩者不同之處,只在於儀式以動作形式來展演,神話以文本呈現。

此外,中國傳統經典文獻《儀禮》等書,作為最早的文字紀錄,也往往與神 聖的言說有關,具有神聖性。葉舒憲認為:「從文化史的源頭看,最早的經典全 都是神聖的。……文學意義上的經典概念脫胎於宗教信仰意義上的聖典,是原初 的宗教信仰變革、衰微、失傳以及政教分離之後世俗化的產物。」25

然有鑑於後代文獻對禮儀的解釋中摻雜了許多道德教化的概念,後人也因為 宗教性的逐漸消失,而逐漸剔除了神聖,忽略文本記載的儀式中殘存的象徵及神 話訊息。正如〔美〕坎伯(Joseph Cambell,1904-1987)所說:「當文明從神話的觀 點轉移到世俗的觀點時,古老的意象不再能感動人心或得到贊同,……中國儒家

21 唐啟翠認為:「雖然初民時代的神話敘事在《禮記》文本中被抽象、簡化、改裝程非故事性的 羅列敘述和義理表述,但禮儀自身所具有的「存儲器」功能,使之仍在「記」文的字裡行間、整 體敘述方式、行文結構、核心象徵符號、儀式時空設置中的思維模式及其規約的宇宙構擬和儀式 象徵留下可供追索的訊息。」見唐啟翠:《禮制文明與文化編碼:《禮記》的文化闡釋》(廣州:

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 年),頁 24。

22 荊雲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 年),

頁 5。

23 參見王倩:〈人類學帶給神話學的變革──從神聖儀式的發現如何改變文學式神話研究〉,《民 族文學研究》,2009 年第 3 期,頁 71-77。

24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7 年),頁 3。

25 葉舒憲:〈經典的誤讀與知識考古──以《詩經‧鴟鴞》為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 年 第 4 期,頁 56。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人文與道德力量,大致已把古老神話型態的原始宏偉完全掏空。」26 因此,作 為紀錄儀式的中國經典《禮記》和《儀禮》等書,也應該有不同的詮釋角度。若 要探討中國禮儀中的原始心靈,就必須還原儀式中的神聖意涵,在我們習以為常 的儀式道德性解釋之外,回歸到儀式本身源頭,找出潛藏其中神話的隱喻、象徵 性思維,才能了解古人是如何透過象徵性的儀式,引導人們藉由儀式的幫助,面 對宇宙中各種難題。

於此,我們將把中國的「禮」,放在什麼位置來觀看呢?筆者將以上概念,

於此,我們將把中國的「禮」,放在什麼位置來觀看呢?筆者將以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