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英雄的啟蒙:從自然人到文化人的轉變

第二節 賓的祝辭與命字:智慧老人與保護力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主體只要一展現,它即含有意識的、形氣的、自然的與文化的向度。」127因此「身 體」可說是一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具現,唐啟翠認為:「人的身體,在文化和社 會的象徵體系與秩序言說中,成為微觀宇宙與宏觀宇宙溝通交流的橋樑,是秩序 創想與維持的起因和手段,同時也是人之『此在』超越的終極追求。」128因此,

人的道德修養須透過身體的實踐來修養,有外在身體作為客體,才能成就內在主 體德行。透過服飾的轉換及展演,外在社會的道德價值,才能進入人的身體意識;

人的意識,也能藉由身體小宇宙的發揮,進而影響外在,形成新的文化秩序。

藉由三加的依序易服,使服飾在身體產生作用,青年得以得到更新,並且取 得溝通天人的資格,社會也將得以秩序井然。在此新的倫理規範下,體現出「成 人」的價值。

第二節 賓的祝辭與命字:智慧老人與保護力量

若說三次易服,代表著對於冠者的考驗以及轉化歷程,那麼從神話理論來考 察,就須有另外的助力幫助冠者完成這項轉變,此亦即智慧老人及其支持的力量。

此節將探討主賓的原型意涵以及其所施的祝辭及替冠者命字的意義。

一、智慧老人與主賓

冠禮中,有一重要的人物,即「主賓」。冠禮中的「賓」,指的是主人的僚友,

孔疏云:「同官為僚,同志為友」129冠禮主人在占卜得到冠禮舉行的吉日後,把 舉行冠禮的日期提前告訴賓客,邀請同僚朋友一同參加觀禮,此為「戒賓」的儀 節:

主人戒賓。賓禮辭,許。主人再拜,賓荅拜。主人退,賓拜送。130《儀禮‧

士冠禮》

戒賓時,有其辭令,賓客必須禮貌性的「一辭而許」,先推辭一次後受邀。

戒賓,曰:「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賓對曰:「某 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辭。」主人曰:「某猶願吾子之終教之 也!」賓對曰:「吾子重有命,某敢不從?」131《儀禮‧士冠禮》

127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頁 9。

128 唐啟翠:〈體與禮:佩玉踐形與禮儀的神聖緣起〉,收於葉舒憲、唐啟翠編:《儒家神話》(廣 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 年),頁 169。

129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6 下。

130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6 下。

13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31 上。

8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只辭退一次而非兩次以上的原因在於,冠子是件吉事,人們皆歡成之,所以一辭 而許。132最後兩人互相答拜後,主人離開。

在冠禮的前三天,還會在這些賓客中,選出一名「主賓」為冠者加冠,因其 地位之重要,須透過慎重的卜筮來決定:

前期三日,筮賓,如求日之儀。133《儀禮‧士冠禮》

此為冠禮中的正賓,他們認為透過慎重的卜筮,必能選出最德高望重的賓客為冠 子加冠、命字,以及給予祝詞。至於何以要先「戒賓」而後才「筮賓」,賈公彥 疏曰:「凡取人之法,先筮後戒。今以此賓是賢者,必知吉,故先戒賓,賓已許,

方始筮之。以其賢恒自吉,故先戒後筮之也。」134這是認為賓必定是賢者,賢者 必定吉,所以可以先邀請再卜筮,而賢者固然都是吉利的,還要卜筮,是因為「取 其審慎重冠禮之事」135

從以上的文獻可之,主賓一般來說,應被認為是鄉里間德高望眾之人,且由 戒賓之辭令「願吾子之教之也」、「願吾子之終教之也」可知,主賓是以一個教導 者的身分出席的,可見人們希望此德高望重的賢者,對於冠者有教化的作用。周 何認為:「對於這位賓客的選擇和決定,事先必須經過慎重的考慮。最後選定的,

當然是鄉里間年高德劭的長者,而且一定是年輕人心目中最崇拜、最欽佩的人物。

具備這樣條件的人物來執行『加冠』禮,無論對孩子或對家族而言,都是一份榮 耀。」136若我們用「神話─原型批評理論」137觀之,「主賓」這樣的角色似乎更具 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根據[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成人理論,每個人初生都 是不完滿的,永遠需要有人指導,而有效的指導者通常會以閱盡人生無數滄桑的 老人之圖像出現,因為他見識廣博,因此,才可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這個可說 就是智慧老人或者說啟蒙者的原型,人是未完成的動物,永遠需要發展,所以永 遠會有智慧老人原型活動的空間。138這類原型往往由教師、醫生、長輩等等世外 高人來扮演,每當主角面臨困境、危殆、不確定,或者當他需要勸導、指引等等 的幫助時,往往會出現一個智慧老人來幫助故事主角。

132 鄭玄注:「禮辭,一辭而許,再辭而許曰固辭,三辭曰終辭,不許也。」賈疏曰:「此亦素有 志,樂與主人歡成冠禮,故不固辭。」〔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6 下。

13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7 上。

13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7 上。

13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1,頁 7 上。

136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發行,1992 年),頁 19-20。

137 詳見葉舒憲:〈導讀:神話─原型批評的理論與實踐〉,收於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

(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2011),導讀頁 1-28。

138 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第 1 期,2007 年,頁 171-210。

8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們可以此眼光來看待冠禮儀式中「主賓」的角色。首先,處禮階段的冠者,

實具有模稜兩可的不確定性,位於成人與非成人之間,此時的「主賓」無論是在 實質作用上,或是心理感受上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老人總會出現在英雄處於 孤苦無援、絕望危難情勢之中的時候,能使他從中獲得解脫的,唯有深刻的思考 或者僥倖的觀念──換言之,一種精神功能或者某種靈魂中的自動作用。但是,

因為內在及外在的原因,英雄無法自己完成此舉,所以彌補匱乏所需的知識以人 格化的思想的形式出現,即以睿智的、有幫助的老人的形式出現。」139而我們觀 察邀請主賓時的辭令可知,人們希望他能夠給予冠者教導與指引,有重責大任在 身,因此冠禮中最重要的三次易服,雖然如前一節所述,是冠者通往成人最重要 的儀式,卻並非由自己單獨完成,而是必須藉由主賓之手來完成。由此可釐清冠 者此時的處境以及主賓在冠禮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其次,智慧老人的形象,必須具有道德與智慧:

老人一方面代表知識、反省、洞見、智慧、聰明和直覺,另一方面代表善 意、助人為樂等道德品質,從而使他的「精神」性格十分平易近人。140 除他的聰明、智慧和洞見之外,老人也因其道德品質而著稱;而且,他甚 至檢驗他人的道德品質,並且使他的天賦依賴於這一檢驗。141

而冠禮中對於「主賓」的要求也是如此,必須是德高望重之人,甚至必須透過卜 筮確認他的道德品行,得以擔此重任,在冠禮中,他也具有對於冠者的典範力量,

使他在兩個的危殆情況,有所依循與指引。

二、保護力量與命字、祝辭

而在《千面英雄》一書中也提到,神話中熟悉的智慧老人主題,代表的是命 運中善與保護的力量,能夠「支撐當下、立於未來和過去」142這位英雄旅程中出 現的力量保護者,他們往往會提供「護身符」以對抗即將經歷的挑戰。「童話中 的老人……經常地拿出必要的魔法護身符,給予成功所需的料想不到的、難以置 信的力量,這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一元化人格的特點之一。……作為結果的啟蒙與 消除致命混亂狀態經常會有與之有關的正面意義上的魔法意味。」143這也正如同

139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著;徐德林譯:〈童話中靈魂的 現象學〉,收於《原型與集體無意識》(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北京:國 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 年),頁 173。

140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徐德林譯:〈童話中靈魂的現象學〉,收於《原型與集體 無意識》,頁 176-177。

141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徐德林譯:〈童話中靈魂的現象學〉,收於《原型與集體 無意識》,頁 179。

142 〔美〕Joseph Cambell 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頁 73。

143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徐德林譯:〈童話中靈魂的現象學〉,收於《原型與集體 無意識》,頁 175。

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位主賓的角色一樣,他能夠在冠者試煉之路上,給予其支持的力量。而這樣的 保護力量,在冠禮中,直接地體現在加冠上:

賓右手執項,左手執前,進容,乃祝,坐如初,乃冠,興,復位。賛者卒。

冠者興,賓揖之。適房,服玄端爵韠,出房,南面。144

賓……受皮弁,右執項,左執前,進、祝、加之如初,復位。賛者卒紘。

興,賓揖之。適房,服素積素韠,容,出房,南面。145

賔……受爵弁,加之,服纁裳韎韐,其他如加皮弁之儀。146

如前節所述,許多民族都把頭部看得特別神聖,因為認為那是神靈所在之所。故 對於頭部特別注意尊重保護。147冠帽本身就具有象徵性保護的作用,且另有通神 的功能,故由他人進行加冠,表示著主賓給予冠者的保護力量,且表示授予冠者 通神的能力,這些力量不能由冠者自身直接獲得,勢必需要有人加持。

然主賓的作用,除了最顯著的「加冠」以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儀式,分別給 予「祝辭」及「命字」,筆者認為這兩者對於冠者,也有「護身符」的象徵,體 現了啟蒙與消除混亂狀態的意義。

(一)祝辭

冠者的三次加冠,主賓都會先賜予祝辭,三次祝辭分別如下: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 之慶。148

若加冠後選擇的不是醴禮,而是醮禮,那麼是每加冠一次,賓都要親自取爵,

為冠者酌酒,並行醮辭。三次醮辭如下:

旨酒既清,嘉薦亶時。始加元服,兄弟具來。孝友時格,永乃保之。

旨酒既湑,嘉薦伊脯。乃申爾服,禮儀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

14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2,頁 19 下-20 上。

14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卷 2,頁 19 下-20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