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幼托整合後公私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包 含園長、主任、教師及教保員,對於幼托整合政策實施後所感受到的影響。

研究者本身亦為現場幼教工作者,因此本著對於此政策議題的興趣與經 驗,開始蒐集相關資料,設立研究目的並找尋適合的研究對象,進行焦點 團體訪談及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以獲取第一手資料,並且在資料蒐集的 過程中,不斷地檢測資料的正確性、真實性,最重要的是,隨時提醒自己 檢視資料與研究目的之相關程度。在本節一共探討二部分,首先介紹本研 究之研究程序,並根據研究者進行的研究過程繪製成研究流程圖;接著介 紹本研究之研究工具。

一、研究程序

本研究之研究程序一共分為七個階段:

(一)確立研究主題與研究範圍

確立與自身興趣、關心議題有關的研究主題與範圍,黃瑞琴(2004)提 出「質的研究若缺乏研究者個人的省思、關懷和好奇為基礎,很可能會流於空 洞無物或索然無味。(p.37)」由於研究者本身為幼教現場之教師,對於政策 實施所帶給第一線教師之影響,能夠感同身受,本著對此議題的關懷以及 對政策影響幼教現場的好奇心,著手進行本研究。

(二)相關文獻蒐集與閱讀

在研究主題確定後,研究者即開始廣泛地蒐集欲研究問題之書籍、期 刊、論文、法規、會議記錄、報紙等,進行大量的閱讀。

(三)擬定研究計畫

針對研究者所蒐集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歸納與統整,確立本研究

的理論基礎為幼托整合政策,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問 題,並深入了解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架構。同時,針對研究目的選取研究 對象及研究方法,建立資料蒐集方式與過程、研究程序及資料信效度檢驗 方法,撰寫研究計畫。

(四)編制資料蒐集工具

本研究以錄音、錄影進行現場研究資料的蒐集,研究者將針對公私幼 教保服務人進行焦點團體訪談,因此資料蒐集工具中包含提供給焦點團體 參與者的邀請函、同意書、訪談大綱等,此部分在「研究工具」時再詳述。

(五)進行焦點團體訪談、個人深度訪談

訂定訪談大綱、選擇適當訪談地點、時間等,決定訪談之次數後,進 行焦點團體訪談與個人深度訪談。

(六)資料編碼、分析與歸納

將訪談所得的資料進行登錄、編碼與分析,歸納統整。

(七)撰寫研究報告

根據文獻及訪談內容分析之結果,撰寫論文報告。

研究者將上述研究流程,繪製研究流程圖如下:

圖 3-2-1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

一、幼托整合的意義、目的與推動歷程 二、公私立幼兒園生態環境之差異 三、幼托整合政策相關研究之探討

焦點團體訪談法 一、私幼園長、教師

二、公幼園主任、教師及教保 員

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 一、私幼園長、教師

二、公幼園主任、教師及教保 員

資料整理與分析

撰寫論文

擬定研究計畫、編制研究工具 擬定研究問題

二、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工具

在質性研究中,視研究者本身為一種研究工具,即研究者是資料蒐 集的工具,研究者必須自己進行觀察、選擇、協調工作,以及擔任分析 和解釋資料的角色(Bogdan & Biklen, 1998)。因為研究者必須深入研究情境 中,用最真實且明確的資料來詮釋研究對象的心情與想法。因此在質性 研究中,研究者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客觀且公正的立場,避免 涉及個人主觀意念及想法,且在研究過程中要不斷地釐清自己的角色,

始能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保持中立。

1. 研究者的背景與工作經驗

研究者於民國95畢業於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於96年在台南市 進學國小附幼完成一年實習後,於當年考取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國幼班擔任 代理教師一年,隔年考取台南縣下營國小附幼擔任代理教師一年,終於在 第三年考上正式教師,目前服務於台中市外埔區水美國小附幼,自98年至 今已在水美服務屆滿四年。研究者所任職的學校屬較偏遠地區,幼兒園規 模較小,只有一個混齡班,收托3-6歲幼兒,每年約20幾位幼兒,一共有三 位教保服務人員包含園主任、幼教師、教保員。這前後將近六年的時間,

研究者經歷了國幼班代理老師、普通班代理老師、幼教師、園主任三種不 同的職務,也因為經歷過不同的經驗與工作,深深感受到教育政策所帶給 現場教師的影響,尤其是在第一線的幼教工作者更是深遠,引發了研究者 對於教育政策研究的動機。

2. 研究者的專業訓練

由於研究者深知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重要性,以及秉著對幼教的熱忱,

引發研究者再度進入校園進修,目前就讀於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 士在職班,修習過的課程包含教育研究法、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理論、當前

幼教問題研究、研究設計、幼兒發展研究、組織領導理論與幼教實務、統 計套裝軟體與研究資料分析、幼兒健康促進專題研究、遊戲治療專題研 究、多元智力、幼兒教育專題研究等。另外,研究者在任教期間對於教育 政策、教育趨勢、教育專題演講等相關研習、研討會都會主動報名參加,

以期提升自己整體教學品質並能跟上教育的趨勢與政策脈動,例如:研究 者參與過兩場幼托整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的說明會、研擬教保服務 人員條例(草案)分區座談會等。而研究者選擇「幼托整合政策」做為研究 題目除了與自己本身即為現場幼教師有密切關係外,更希望藉由焦點團體 訪談及深度訪談,來反應與政策相關人員的真實感受與所將面臨的影響與 衝擊,並針對其提出個人具體建議,以提供給長期深耕於幼教工作者參考。

(二)其他輔助研究工具 1. 訪談大綱

研究者根據研究計畫、目的與文獻探討來設計訪談大綱(附錄四至附錄 七),並在完成初稿後徵詢幼教現場教師的意見進行第一次修改,最後再與 指導教授討論進行第二次修改,期望能使參與者針對提問詳實回答的成功 率更高。本研究之訪談大綱包括受訪者基本資料及訪談問題兩部分。

(1) 受訪者基本資料:包含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機構 屬性、職務…等。

(2) 訪談問題:研究者藉由閱讀幼托整合政策相關文獻後,依據公私 立幼兒園可能面臨政策實施後所產生的問題,擬定訪談問題,編 製成訪談大綱。

除了上述訪談大綱外,研究者也在訪談之前、取得受訪者的訪談意願 後,以及最後訪談結束完成,給予受訪者邀請函(附錄一)、同意書(附錄二) 及感謝函(附錄三)。

2. 訪談筆記

研究者的訪談筆記主要記錄參與者的非口語表達訊息,如肢體動作、

討論時的氣氛,或其他現場發生的特殊事件等,經由現場立即的記錄,有 助於在日後進行分析、歸納資料時,能喚起訪談當下的細微訊息、想法。

3. 錄音檔

訪談中以錄音機記錄受訪者的對話、發表的看法,以及中介者的引導 過程,能使日後騰寫逐字稿、分析、撰寫論文更為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