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根據所蒐集之文獻探討形成研究理論基礎,聚焦性別融入課程之關鍵點在 於教師如何述說與呈現教材,為使性別平等教育更趨近立法精神,同時在實作性別融 入時能秉持過猶不及的立場,設計培養孩子性別敏感度之教材,本研究設計實施為 一、以台師大碩博士論文(出版年度自民國 69 年至 105 年止),將研究之關鍵字和題 目中含有性別之所有論文,共計 363 篇,套入原始之三維架構中,分類比較論文在提 出與被觀看間,關於性別有關題材之探討度主要落在何處,以求理解貼近國中階段實 施之具體模式。

二、以共備討論的方式,針對對桌遊有興趣之教師進行討論,探討其感受性的想法,

思考性別融入課程之可行方式。

三、發展之課程於八年級一個班的輔導課中試行三節課。

四、挖掘可行之教材分享。並做性別議題融入英語之跨領域之試題、學習單,在 FB 社 群 Teach for the future 分享,進行議題探討,讓社群分享使用與共備。

根據三維度討論議題發展之研究流程圖如下頁。

圖 3-1-1 性別融入教學設計流程圖

輔導:LGBTQA 交友與擇偶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參與者

一、 研究工具

以《扮家家遊》這套台灣設計研發的桌遊遊戲為主,設計理念源自於許多教學 現場的老師,發現課堂中可能會出現單親家庭的孩子,不知道家庭圖該怎麼畫,而主 流核心家庭的孩子根本無法想像多元家庭的樣貌,因此廣邀台灣各地的現場教師以兩 年的時間發展出這套桌上遊戲。

設計團隊將故事背景設定為兒童節,許多國家都會為兒童訂定一個特定的節日,

但是對於兒童而言,得到兒童節禮物好像太無趣了,因此全球兒童會議決議,每一年 在兒童節這天,都可以變成別人,到別人家生活,住別人的房子並體驗別人的生活。

其原本操作模式為玩家需要抽取家庭成員的卡片,配合不同家庭型態,在人物圖 卡中加入了多國家(印尼、剛果、菲律賓、美國、英國等),多族群(布農、泰雅、排 灣、達悟),以及打破性別二元刻板印象的角色。孩子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說出對 家庭的想像與建構的方式。

卡片中涵蓋的家庭型態可以多達單身、單親、重組、同志、隔代、多元種族以及 國際家庭等。房屋則可以對應到地下屋、兒童之家、蒙古包、違章建築和貨櫃屋等。

可以融入之領域更包含了綜合領域、家政教育、社會領域、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以及國語文六大類。也有教師將遊戲的圖卡變成數學教學中排列組合的工具,讓領域 的融入更多元。共有六種活動設計方式,而其中較適合引入國中階段的設計為高年級 作文課,描述家庭的樣貌。研究設計團隊並實地走訪偏鄉,設計九大引導金句,帶領 偏鄉孩子擁有更多視野。後續另外推出《不簡單的家庭》圖卡,讓家庭成員的消失與 新增,龐克與扮裝,失明與壓力衣等,都能在課堂的討論中出現。

二、 研究參與者

課程共備分為兩種方式,對於教師間對性別的概念較少觸及者,以圖卡的人 物討論,藉以理解對於圖卡上與性別課程相關的想法,教師中對於桌遊感興趣者 則試行桌遊並討論課程中較適合出現的概念。

表 3-2-1 研究參與者

以已實施過或可能觸及性別教育的教師為共備之對象。

性別 年資 職位 任教年段 代碼

男 m 10 年 專任教師 高中 Me1

女 f 18 年 導師 國中 Fe2

女 f 9 年 導師 國中 Fse3

女 f 3 年 專任教師 國中 Fg4

女 f 15 年 專任教師 國中 Fg5

女 f 17 年 導師 國中 Fb6

女 f 12 年 專任教師 國中 Fc7

女 f 13 年 導師 國中 Fc8

女 f 12 年 導師 國中 Fh9

女 f 11 年 導師 國中 Fp10

男 m 9 年 組長 國中 Mm11

研究過程中因緣際會與一個畢業學生以及婦產科醫師討論到議題,一併列入 女 f 導班畢業之學姊 企管系 大四 Fe12

女 f 婦產科醫師 Fd13

其中包含了同志、基督教徒、曾經實施過性別融入以及未曾實施性別融入之教師

第三節 實施方法

針對課程共備中提及關於性別的部分做條列分類,以省思方式記錄性別融入課程 之概念與想法轉變。

一、教師揀擇方式以實務上會遇到之意識形態對立雙方觀點,尋找中立之教材。

研究進行以課程共備與討論並行。

二、討論之問題羅列如下 1 性別融入對你而言意涵為何?

2 在扮家家遊這份教材的人物中,哪個人是你覺得最可憐的?為什麼?

3 如果你可以選擇,你最不想成為哪個人?

4 對於那些性別的融入實施感到自在? 哪些感到不自在?

本研究邀請輔導教師(2)、導師(2)、特教老師(1)與專任教師(1),與自己 分兩次進行試玩,之後再討論在性別刻板印象、性教育和性別認同這三部分,不同科 別之老師們對於爭議的看法,課程實施的方式,最後以新聞事件切入並論及同志與愛 滋病的議題。

因桌遊整合性的觸及性別,同時也帶入多元族群與新住民等國際家庭,並設計了 多元家庭之想像等,對於教師也同樣是傳統核心家庭以外,理解寄親家庭等多元的認 識與想像的拓展,對於目前任教學校之學生亦可有經驗上之連結,原始設計為讓參與 者可以在玩遊戲中看見並理解多元家庭的樣貌,以自身經驗去詮釋說出心理安全範圍 內的家庭建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