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課程設計

根據研究之問題三:「甚麼樣的題材可以應用於教學設計? 如何顧及深度討論與 教學進度需求?」研究者以兩階段教師共備,研發適合大班級的課程。

一、課程設計教師共備

第一階段請了兩組教師試玩,一次四人,分別為生物老師,國文老師,歷史老師 和英文老師自己,以抽房屋卡方式依序翻桌面上 4*3 的人物卡,集滿者下一輪抽一張 生活卡要講故事,因為只有一節空堂,講完規則和等待抽卡的過程,發現一整節課約 只夠四個人各講一次故事,還會拖到一點下課時間,且因為是講卡片中的故事,所以 講者有一種隔離感,像是在說別人家的故事,所以會有,「我這個家好亂喔,都是男 生同居吧,然後他還跟其他兩個人住」(Fb6)等說法,桌遊抽牌中,其實不太有時間 能有課程,且對於角色的描述較不具體。討論中認為應該不去侷限每個圖應該是男或 女,國旗部份加上族群一次講完,其實抽到卡片了還是沒法記得,所以乾脆都讓孩子 自由發揮。國家和種族有孩子發問與關注再聚焦,一次處理一個點,而研究者覺得每 個孩子在意或者想提的點皆不相同,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但是就算分組也可能會局 限了看到的卡片量,因此思考著有沒有辦法可以突破一次看到的卡片量,一次就讓孩 子看到自己想要的卡片。而下次必須要要求使用第一人稱來發展故事,並要求一定要 選一個人來當自己,跨文化性別國籍與膚色的想像皆可。第二次試玩請了輔導室的教 師,包含兩個輔導老師、一個特教國文老師、和自己,這次使用兩個小時,一小時玩 另外一小時則為討論課程和議題。

第二次共備,仍然覺得這樣的玩法用在整班需要解決所有圖卡使用上不足的部 分,比較適合在小團體一次有兩節課,且人數大概只有六到八人的情況,且時間上必 須要兩節課才可能做到討論,輪流上陣的方式學生要聽也要說,蒐集到的故事偏少,

也未必能夠顧及所有孩子,所以我想仍須使用學習單來輔助說故事的方式,而且說故

串整本課本的角色的概念,桌遊中最刺激的計分牌卡的部份須憑運氣,但耗時長,如 果單純用在故事精采度上計分,而非等待抽到自己的牌卡,時間可以比較精簡,但是 還是至少需要兩節課,孩子才有足夠時間創發故事與深入卡片人物中,設想為可以分 開不連堂之課程。因為自己在這個學年有輔導課,每周一節,因此將以自己的班級為 對象試做兩堂課程。

二、桌遊玩法改變

桌遊玩法之設計原始為四到八人一組,桌面需同時可置放至少四張家庭卡,以及 4*3 之翻面人物卡,由運氣與記憶力翻人物卡方式,將自己家庭卡上圖卡集滿,集滿 者講一個故事,獲得家庭卡上之分數,因此家庭成員多者集滿比較慢,但獲分較高,

以一堂課來看,故事深入比較難,但按照圖卡說話很快,圖卡就是引導句,原設計者 也有設計九大金句引導(扮家家遊,多元家庭逗陣行)。

原桌遊設計提供了國籍、性別、種族以及多元家庭樣貌的排卡組合,包含單親、

隔代及婚姻平權後的同志家庭,可以開放學生對家庭的理解,進而達到尊重少數的目 的。因訪談試玩第一和第二次後,認為第一人稱和以他人角度會有不同,用換位思考 的角度切入,可以自己出現差異,所以想比較他者的想法和第一人稱視角的差異,設 計了以下的課程。

(一)第一堂課

將扮家家遊之圖片展示於電腦上,讓學生一次看到所有人物卡片,有問題可以提 出,但除了圖卡的國籍、原住民族之問題外,教師不限定卡片之男女,由學生自由發 揮,題目為

1、設定一個你最不想成為的人,須述明原因,

2、你覺得最可憐的人,可以設定三個人,由一列到三,同樣須述明原因。

需要清楚說明你選擇的人物牌卡,可以包含國籍、種族、性別、年齡、職業。

(二)第二堂課

第二節課,請孩子回想上一節課印象深刻的卡片,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抽一張

家庭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卡片放入,必須選擇一個人作為自己,以突破自己 國家身分的框架者可以獲得高分,如選擇大人,選擇非自己性別的人,選擇非自己種 族的人,或是選擇非自己國家的人等,必須要以第一人稱說出自己的家庭故事,我是 哪張卡片,我來自哪個國家,我是甚麼膚色,以及我最愛和家人,雖然別人覺得…,

但是…。 寫出自己的家庭故事,如果故事精采,未使用老師限定的引導語也可以獲 高分。每個人皆可為小組增加統計分數。

(三)第三堂課

教師將第一堂課和第二堂課中同樣卡片的故事組合分享至全班,讓孩子感受他者 與第一人稱的故事之不同。從孩子的故事中,也可以發現孩子或多或少加入了自己家 庭的一些腳本,對於任教班學生可以有課程之外不同的切入點了解。

(四)將學生學習單成果整理分享於公布欄。

遊戲玩法之改變以下方圖 4-3-1 表示,原本侷限 4-8 位學生,只能說自己抽到的 人物卡故事,改成可以 30 位學生分組,可以自由選擇所有圖卡,而家庭卡可以學習 單替代。遊戲之玩法變化示意圖如下頁。

每人一張家庭卡,遊戲 4-8 人轉成

小組一張家庭卡,遊戲分組 30 人 生活卡 人物卡補充

圖 4-3-1 遊戲改變示意圖 人 電

物 腦 卡

人 背

物 面 卡

三、課程試行反思:

一開始課程進行中,一個孩子很快就切入拿奶瓶的男人是變態,也不停說他一定 不要當變態,但化為文字時,卻轉成覺得他沒辦法去度假很可憐,因此在文字和語言 說明間,文字還有一層理性思考的空間,其實可以讓孩子對自己表達的東西更謹慎,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論小組討論或是個人發表,都會侷限在某些表達能力較佳的孩子 觀點上,使用學習單則能讓每一個人都有相等的發表權利,是課堂中可以比較快速得 到每個人想法的方式。第二節課不給人物卡片,可以讓孩子被迫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 圖卡,這些圖卡一定有一部分的點讓孩子印象深刻,從中寫出自己的故事也會更富有 想像力,因此第二堂課設計是沒有呈現卡片的,但是還是讓五六位同學在課堂一開始 自由回想並加分的方式,為全班勾起一些回憶,畢竟已隔一週,有些孩子真的上完就 忘記了。

兩堂課整理下來,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堂課的進行中雖然有一些歧視言語,但是 在學習單中,孩子對各個職業理解的表達其實蠻符合現實的,比如醫生和警察等,也 不侷限在性別中,可以直接跳脫女警和女醫師,對職業進行思考,但第二堂課中,有 男孩想像自己是女警,並感受刻板印象的壓迫,有許多人轉換思考去寫拿奶瓶的男人 和練身體的阿嬤,因為鼓勵孩子能夠突破框架和侷限者可以獲得最高分,因此孩子除 了選擇最安全的角色外,也嘗試各種不同的角色年齡,展現換位思考的包容力。兩相 比較後呈現,幾乎不需要太多引導,孩子就能自己發現以他者的角度去看待別人時,

所攜帶的偏見和眼光,在以第一人稱的表述中,這些偏見和歧視都變得不真實,這些 故事已不像故事,像是孩子在自我揭露一些生活細節。而拿娃娃的男孩只有他者沒有 自己的角度,同樣 rock 女(娘娘腔男)也是沒有人選用,與訪談中表示看來沒精神 的關係應該相同,可以選用《Oliver Button is a sissy》進入課程。

輔導課程轉換成英語課程的學習單與教學流程,置於附件四中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