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結合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量化研究為輔。本研究

⽬的主要在描述和探討越南華語⽂教育發展及其演變,了解越南社會的歷史及社 會背景、研究芹苴市的華⽂夜校從過去越南國家統⼀⾄今的發展和演變,同時調 查在芹苴華⽂夜校的學⽣對於華語⽂學習的需求與狀況。本研究採⽤「⽂獻分析 法」和調查法包括問卷調查、訪談以及參與觀察法進⾏。對於研究問題進⾏資料 搜集並加以分析。

一、文獻分析法 (Document analysis)

⽂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亦稱「資料分析法」(information anaylysis)

或 內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透過搜集相關的⽂獻,進⽽針對⽂本的內 容,客觀及系統的對其所代表的意義進⾏整理、歸納、推論及分析。

Neuman ( 2006) 指出內容分析是蒐集和分析⽂本內容的⽅法,⽂本可以採 取⽂字、圖像、錄⾳等書⾯和視聽溝通媒介等⽅式呈現。「內容分析法」亦稱「⽂

獻分析」或「資訊分析」,是指以客觀的、 系統的、以及量的⽅式、描述任何 符號的⾏為 (D.P Cartwright,1953) 或是 Dane (1990) 所指出:「對於理論有關的 訊息做系統和客觀推論的⼀種研究⽅法」(王⽂科,1995)。

在本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者先蒐集華⼈在越南發展華語相關的⽂獻,利⽤閱 讀過程尋求進⼊此主題的不同切⼊點,並分析不同的概念。在分析資料的過程,

研究者運⽤部分和整體的詮釋循環分析,歸納資料⽂本包括:

(⼀)、⼤量閱讀與蒐集相關資料,有關於越南華僑教育、越南教育政策、

芹苴市的歷史和演變,芹苴市的的華⼈族群⽣活與⾯貌、華⼈的⽣活⾏業和語⾔

傳承,特別是針對芹苴華⽂夜校的⽂獻資料。

(⼆)、 向越南相關單位、統計處等網站取得和研究有關的數據統計,以了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卷 (Questionnaire)、訪談 (Interview) 和觀察 (Observation) 等技術,以特定群 體為對象,經由系統化程序,搜集有關該群體的資料與信息 (吳明清,1991)。 為

22

點。

本研究使⽤半結構訪談,先擬定訪談⼤概⽅向,但在後續進⾏訪談時,可視 情況彈性調整訪談問題的內容與順序。因越南與臺灣相距遙遠,除了⾯對⾯的訪 談之外,研究者同時也採⽤遠端訪談的⽅式。

(三) 、問卷調查

研究者在芹苴夜華學校實地調查,採⽤問卷集體發放於各班級進⾏問卷調查。

此⽅法使研究者可以親⾝接觸研究對象,解釋其研究⽬的與研究的相關重點,並 可以澄清受訪者的疑慮,確保問卷的⾼回收率。透過此⽅法研究者能在短時間蒐 集到⼤量的資料,是⼀種快速的蒐集資料的⽅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範圍

越南湄公河三⾓洲「九⿓江平原地區」芹苴市。以芹苴華⽂夜校為主,其他 相關華語⽂教學機構為輔。

二、研究對象

在芹苴華⽂夜校從事華語教學的教師,和學習華語的學⽣。

三、研究架構

圖 三-1: 研究架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3

本研究設計的架構為具體三個層⾯探討與推論,從越南華語⽂政策探討,進

⼀步了解越南某⼀個地區執⾏此政策的⽅式,研究者選定芹苴市,並以芹苴市的 以芹苴華⽂夜校為研究對象。探討該學校的背景、演變的過程及發展的趨勢。其 中也包括所有關於華語教學課程、教材教法、師資、學⽣學習動機與教學環境等。

從芹苴越華學校來認識整個芹苴市的華語⽂發展的現況,同時亦反映越南華語⽂

教育政策發展的情形。

四、研究流程

確認研究主題與範圍

文獻蒐集與回顧

問卷題目設計及訪談大綱擬定

資料整理並綜合探討

提出結論與建議

田野調查 訪談

圖 三-2: 研究流程

24